01
想起鲁迅,就想起了寒冬。
那个在20世纪初的凌冽寒风中,无畏伫立,冷眼观察世事,把火热的一颗心深藏,但仍会在笔尖留下春日希望给后人的就是他;那个在雪地里,踽踽独行,时而仰头狂笑,时而携矛迎战的人也是他。
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生性好斗,然而没有尝尽家道没落后的世态炎凉,没有“横站”着迎接过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没有在草间独自舔过伤口,没有在无声的中国感受到如被囚禁于古墓的痛苦,就不会理解为何他要呼唤敢爱敢恨敢骂敢打的人,当然也不会理解,为何他至死也“一个都不宽恕”。
或许鲁迅并不祈求世俗的理解,他曾经自称是从敌人的营垒中来的“世故老人”,早就看透有人喜欢拉大旗作虎皮,也看透名人死后必有人抢孝帽,谬托知己。
因此他奉还“思想界的先驱”、“青年导师”的帽子,却接过“堕落文人”谥号。
然而,在咀嚼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嬉笑怒骂文字中,我们也终能领略到那不经意间流露的温情,和对未来的希冀。
散文《风筝》和《一件小事》,用沉重的笔,描述他对于人性中自私与冷酷的真诚反省,和反省后深深的愧疚。
还有他的小说《伤逝》,这大概是鲁迅创作的唯一一篇爱情小说,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下,爱情注定要被乱世和小知识分子的懦弱而葬送。
02
鲁迅曾经在观看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玩耍时,想过他们这代人,应该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去堵住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黑暗闸门,让下一代人可以生活在阳光下,无忧无虑。
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实现了鲁迅的梦想,那时距离鲁迅去世不过十多年。
当然,梦想的实现,是巨大的牺牲换来的。今天重新纪念那些有名和无名的烈士们,恰当其时,因为许多人忘记了曾经的艰难与流血,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以为靠着西方殖民,好生活就唾手可得。
03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这是毛泽东主席对鲁迅的评价。毛泽东为何在中国文人中独推崇从未谋面的鲁迅?
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是对本民族在精神领域的颓废感到失望,在这一点上,毛泽东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毛泽东总结自己的人生,曾经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有美国飞机大炮支持的蒋介石;二是对全民族从文化上、精神上、灵魂上进行改造洗礼、革命与自我革命的那场运动。
那些认为毛泽东发动wg是为打击异己的想法,显然是浅薄的。这样的分析似乎更为靠谱些:原因之一是担心出现中国的赫鲁晓夫,警惕西方要在新中国实现和平演变。前苏联的解体已经证实了毛泽东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从文化上重塑全民族。
毛泽东对于中国知识分子追逐名利、而又喜好空谈的种种毛病而感到失望;对于农民与城市底层人民的淳朴和落后,爱恨交加,这正是他在中国文人中独推崇鲁迅的原因。
将中华民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肯定是毛泽东最大的愿望。这一点也可以从他的外交策略上看出,一方面在和周边小国划定边界时,他从不斤斤计较,但和美国苏联这些强大民族交往时,则寸土必较,绝不退让。
当然wg的发展超越了毛泽东的预料和控制,造成一些冤假错案。
有位错划的“右派分子”就说过这样的话:毛主席做错什么都不是为自己,看他的家庭就知道;他并非鼠目寸光的领导人,看他的文章就明白;他绝非心胸狭隘的庸俗之辈,读他的诗词就清楚。他所犯的错误是不能用世俗的得失去评判的。
这些肺腑之言,反映了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在觉悟之后而甘愿“存大义、灭小我”的仁义精神。
wg虽然令一些无辜者蒙受了冤屈,但毕竟让广大中国群众的思想觉悟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些觉悟群众以及他们的子子孙孙们,为今天从上而下的反贪反腐行动提供了强大的民意支持和坚强后盾。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李达希:某些人为什么要呼吁开除胡X钢——贸易战下重读鲁迅先生
2018-08-04鲁迅《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他的深意,远远超过我们知道的标准答案
2018-05-16郭松民:从鲁迅的“国民”到毛泽东的“人民” ——纪念鲁迅逝世81周年
2017-10-20•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