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欧洲打算建立独立于美国的货币支付渠道的呼声高涨。
德国外长马斯表示,建立欧洲独立结算体系的工作已经展开,这是为了“增强欧洲在贸易、经济和金融政策领域的自主权”;
法国外长勒梅尔则表示,欧洲要想避免成为美国“越界”制裁他国的牺牲品,就必须建立独立的金融结算体系。
此前,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威胁与伊朗进行商业往来的企业都将面临金融制裁,搞得刚刚与伊朗达成价值48亿美元天然气项目投资协议的法国道达尔公司不得不尴尬退出,损失巨大。
欧洲建立独立结算体系的打算,可以看作是对美国在国际上接连“退群”的反应。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已经退出了多个国际机制,近来甚至声称考虑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如此“退退退”的重大后果之一,就是美国自己拆掉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所需的舞台,使美元从各国需要的工具变成了剥削和制裁他国的利器,逼得大家不得不采取“去美元化”措施,自行为本币“搭台”。只是现在轮到了它最大的盟友——欧洲而已。
二战后,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但从规定到实际,需要的是一套能够使美元在世界上运转起来的机制。现实中,美元的运行离不开欧洲。
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大规模使用美元向欧洲购买商品,而欧洲则用获得的美元从美国进口高科技产品,或是对美国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进行投资,美欧之间的美元流通成为国际美元运行的主流。经过数十年积累,当前,全球约三分之二的美元被储蓄或流通于美国本土之外,其中最多的是为欧洲所持有。
大量“欧洲美元”的存在,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基础。维系这一格局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其他国家对美元有真实需要,也就是拿着美元能买到所需要的商品。
过去,支撑这个前提的是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产品和消费市场,从硬件到软件,甚至文化娱乐产品,在任何价值链中美国市场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美元也就成为了“刚需”。但当前,这一现实条件已经改变,全球最大国内市场已不在美国,大多数美国商品或服务也不再不可或缺。持有美元能买到的,往往只有债券了。
从支出与收入两项功能看,美国市场不再具有不可替代性,意味着其他国家在支出方面,不再必然需要美元。而当美国在国际上接连“退群”,意味着美国推卸掉了一项又一项国际义务,从而不再向世界秩序“付费”,同时也意味着其他国家在收入方面,也不再必然得到美元。这时,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最主要支柱,就只剩渠道了。
当前世界最大的支付渠道体系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顾名思义,它是银行间用来通讯和结算的电子系统。它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方便世人,但数十年来主要服务于美元的经历,使该系统成了美元占据全球清算支付渠道的工具。
其他国家即便在收支两方面可以不再依赖美元,但要想与世界进行经济往来,不经由SWIFT还是“出不了门”。这就使得美国可以利用渠道优势,掌握全球交易信息,并对其他国家的公司或个人搞金融制裁,甚至大搞“株连”。
对世界各国来说,美国早已不再是买东西的最佳市场,而贸易保护主义又导致美国不再是卖东西的最佳平台,美元也变得越来越像一种“系统设置”。既然现在美国不断用这个“系统设置”制裁甚至攻击“客户”,那也就怨不得客户去寻求新的系统了。
可以预见,随着美国最大的盟友欧洲考虑在货币上独立,“去美元化”正在成为全球浪潮,一个货币多元化的世界格局正在浮出水面。
作者贾晋京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本文刊于9月7日《北京日报》长安观察栏目。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