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科研讲情面 就会失体面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8-08-04 16:21:45

 

1.jpg

  

科学精神论场

 

科学精神好不好,当然好!面子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要是两者“狭路相逢”呢?

 

中国人好面子,是有文化传统的。但这事放到科技界,却就致命了。

 

面子这个词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潜在的解释是非常丰富的。

 

你不能直接指出对方的问题,要含蓄、暗示,当然最好是不说,因为要给人留面子。对方也心知自己的问题,但是在别人面前是不能承认的,承认了就丢面子。如果你不给“面子”,非要直接指出来,那就是让人“没面子”。这便是“友尽”的节奏了,下次你要有事求人,人家自然不会给“面子”。

 

这一轮绕口令似的“黑话”说下来,代表着目前科技界的某种现状——什么求真、质疑这些让人不愉快的因素统统抛开,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王道。

 

然而,事事讲面子的结果必定是站到了科学精神的对立面,离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越来越远了。

 

科学研究讲的是求真务实、理性质疑,这字字句句都是“面子”的“死敌”。若是一心求真,如何顾全面子?更惶论质疑,那在中国人的意识里便是先要撕下脸面的。

 

科学研究是为了求真理,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会走很多弯路,还可能遇到“巨坑”,需要不断试错、纠错、再试错、再纠错,如此往复,古今中外无人例外。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被挑战、被质疑,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反倒是如何面对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才是意义重大且意味深长。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的想法总是存在局限,讨论、沟通、争论是不断纠错的过程,也是新思想不断迸发的过程。

 

常听科学家们说,台上那位是院士、是泰斗、是权威,他们要是被问倒了、要是被质疑了肯定觉得没面子、不高兴,以后我们在圈里就没法混了。其实,正因为是院士、是泰斗、是权威,才更应该倾听反对的声音,那说不定是新的火花、新的科学征程呢!

 

如今,当“面子”成为了日常,曾经被视为“净土”的科技界也深受虚伪、浮夸、肤浅、浮躁、功利的困扰。有那么多的核心技术亟待攻关,有那么多的关键难题尚未解决,国家人民的需要已经摆在眼前,若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科学家想的是自保、怕丢面子、又为着利益想要别人给面子,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所幸,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站出来呼吁:放下面子,让科学回归科学。他们自发举办学术沙龙,愿意跟大家争到“脸红脖子粗”。他们希望携手解决行业难题,让国家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这是好的开始。

 

已逝的著名科学家黄大年曾阐述自己对待科研的态度:“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他从不卖别人的面子,也从不怕丢了自己的面子,但这并不妨碍学生爱戴他、群众敬仰他。黄大年能做到是因为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如此说来,那些成天想着“面子”的人关键问题还在于格局太小,心里只装着自己的那点脸面,不曾想这才是真的失了体面。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