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是建立在机器和大工业的基础上的。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和大工业与资本主义的结合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一方面新机器的采用会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大社会财富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在采用新机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工人被替代和排挤,或者转入更低收入的行业,或者失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日益加大。这一矛盾的积累会使资本主义陷入严重危机。
在上世纪70年代经济陷入滞胀的背景下,西方国家普遍实施削弱政府管制与推动金融和投资自由化的政策。其结果是,一方面,经济的脱实向虚倾向凸显,大量私人垄断资本将资本从制造业转向金融业,制造业迅速萎缩;另一方面,私人垄断资本大规模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将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同时,加剧国内产业空心化。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本质上是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危机。
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在生产领域的广泛、深度应用,将改变长期以来靠人力操作机器完成生产过程的传统工业生产模式,将大幅度提高机器设备的运行速度和自动化水平,形成强大的生产力。目前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产业,政府出台相关战略和规划,私人资本则积极研究和开发相关技术,希望借此实现再工业化,推动经济走出困境。
然而,西方国家政府和私人资本研发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只不过是资本主义条件下新一轮机器替代劳动的过程而已,只会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经济停滞局面:
其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虽然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经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长达40余年的去工业化进程,西方国家的传统制造业已经严重萎缩,再先进的智能技术和机器人也无用武之地。
其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经济生活领域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规模劳动替代效应,引发失业潮。目前西方国家政府个个债台高筑,面对日益增大的失业保障要求,它们囊中羞涩,无能为力,社会矛盾由此将不断激化,令经济停滞日益严重。
其三,在资本主义分配制度下,由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财富不可能惠及社会所有成员,只会进一步集中到极少数私人垄断资本的手中,使本来就已十分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平等进一步扩大,制约经济复苏和增长。
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迎头赶上,使之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同时,我们也要吸取西方发展模式的教训,严格防范脱实向虚,加强对外投资管控,不重蹈西方去工业化的覆辙。我们应充分利用我国制造业体系完整、门类齐全的优势,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与传统制造业的有机结合,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的采用可能出现的劳动替代效应,做好应对劳动岗位消失和劳动者失业的准备工作,走出一条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产业与实现充分就业并行不悖的新路子。
(作者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来源:环球时报)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