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联合国难民署和国内一批机构、人士在6月20日“世界难民日”这天的煽情表态引爆了席卷中国网络的抨击狂潮,据称连公园里面锻炼身体的退休老太们都愤愤不平议论自己退休工资才两千多,难民一个月都有三千多,我对此丝毫不感意外。因为相当一部分掌握较大话语权的机构、媒体、人士长期以来在这些事务上持有“白左”观念,而且态度倨傲,与中国社会主体民众严重隔膜,在这类问题上迟早会因为某个事件而爆发舆情风潮、沦为民愤焦点。至于那些一直在网上呼吁要求接纳他们的“罗兴亚兄弟”的民间团体,就更不用说了。从这场风潮来看,中国主体民众在此事上三观正常,头脑清楚,企图大规模引进外国移民、甚至难民的图谋不可能成功。
需要说明,尽管有些人一直主张优待难民、大规模引进外国移民,但这些主张并没有成为中国政策法规,中国政府对外国人居留管理在全世界堪称最为严格,遑论给外国人颁发绿卡、准许入籍了,也没有向非华侨难民打开国门;对来自特定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我们出入境管理也是格外收紧。某些媒体报道的“难民一个月三千多”(媒体和接受采访当事难民是嫌这个金额小),出资方应该是联合国难民署机构,不是中国政府。
中国学人中也不是没有人提前预见到跨境人口流动的风险。我在《学术前沿》2014年8月下刊发的《当前我国跨境人口流动的风险与挑战》(原题《国际人口流动对社会治安与国家政治统一的冲击》)一文,就是2008年动笔,写成初稿后不断修订,历经十余稿,期间摘编发出少数章节,全文投稿数次碰壁,还被知名人士等等扣上大帽子,2014年基本完整刊发于《学术前沿》,翌年(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爆发,这篇论文在学术界、党政机关包括核心部门、媒体中开始引起不少人关注、转发。至今情况发展,我认为基本上还没有超出我这篇论文的分析框架;而这篇论文,又是另外一篇尚未完工的论文(可能要成小册子了)的一部分。如果实践新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会再抽时间写新的论文。
“移民和殖民就是变相的侵略”——美籍黎巴嫩裔历史学家菲利蒲·希提在其《阿拉伯通史》中引用的这句话,值得我们铭记。冠履倒置,太阿倒持,实属自取灭亡。
这篇评论22日以《中国要接受难民吗?很多人不敢给联合国难民署的宣传点赞》为题首发于观察者网:
(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