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乐后圣:科学技术革命必将引爆产业大变革
点击:  作者:乐后圣    来源:草野思想库  发布时间:2017-06-13 11:43:04

 

1.jpg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对比悄然发生变化,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从2001年到2011年,美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由37%下降到30%,欧洲从26%下降到22%。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活化地带,在全球科技创新“蛋糕”中所占份额持续增长,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也快速上升。未来20—30年内,北美、东亚、欧盟三个世界科技中心将鼎足而立,主导全球创新格局。

 

当前应该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难得历史契机。为了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我国需要加快工业设备更新升级,发展“精细工业化”,打造世界工厂2.0版。要推进工业固定资产全面更新,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技术更新、普通加工工业设备升级,抓住这期间创造出的巨大投资机会。要瞄准高端制造产业目标,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

 

全球各国展开战略创新竞赛。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围绕新一代互联网、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展开了新一轮增长竞赛,纷纷推出各自的创新增长战略。全球制造业升级而不是回归。不论欧美发达经济体还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全球制造业正在向高端、高科技的更高层级迈进。特别是随着全球智能网络将继续快速发展,超级计算、虚拟现实、网络制造、网络增值服务等产业快速兴起。

 

如何把握新科技革命的主动权,新科技革命从孕育到启动,从启动到全面爆发,往往有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新科技革命的孕育和启动阶段,许多人对新科技革命持怀疑态度。现在,第五次科技革命已经步入“尾声”,还有一些创新机遇,比如大数据和智能化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进入倒计时,它既是中国复兴的战略机遇,也是中国科技的难得机遇。

 

科技创新活动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新型研发组织和创新模式将显著改变创新生态。网络信息技术、大型科研设施开放共享、智能制造技术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研发工具和前所未有的创新平台,使创新门槛迅速降低。

 

一般认为,技术革命是技术领域里具有根本意义和广泛影响的重大技术变革,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新技术在各产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形成新的生产力,引发产品供给、产业组织、行业结构、就业分布、市场需求以及产业体系的重大变革,从而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增长以及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道德观念等。

 

产业革命的内涵

 

产业革命是以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以技术革命爆发为标志,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从而引发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分工体系、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并深刻改变社会文化价值观、心理状态的过程。能够称为产业革命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一系列重大发明的应用、科学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和前提,以爆发技术革命为重要标志;二是根本性的变革,即质的飞跃;三是必须具有相当规模和可持续的影响力,即要有广泛的关联性和全局性,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深刻、持续的影响。新一轮产业革命应符合产业革命的一般内涵,具备与以往几次产业革命相似的特征,但是,在科学技术不断演进发展、全球经济政治正在进行深度调整的新时期,也必然会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性变化。

 

产业革命通常以重大技术发明为先导

 

纵观几次产业革命的成因,无一例外是以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基础和先导。例如,蒸汽机革命以牛顿力学、数学、机械等科学知识积累为基础,以骡机、蒸汽机、织布机等系列技术发明为先导。电力革命以电磁说、电动力学等科学发现为基础,以发电机、电话、碳丝灯等重大发明为先导。汽车产业革命以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热力学为基础,以内燃机、四冲程煤气及汽油机等发明和广泛应用为先导。信息产业革命的发生与演进更是与物理学、数学、信息论等综合性科学理论的发展完善密切相伴,同时,与计算机、集成电路、互联网等系列重要发明共同更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自电力革命开始,对科学发现和科学试验的依赖程度逐步提升,与此同时,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产业革命的发生越来越表现出同步化、相伴共进的趋势;主流技术则明显表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即产业革命的技术支撑不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若干新兴技术群的高度交叉融合。

 

催生产业革命的重要力量

 

从几次产业革命的演进历程看,如果没有工业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加深的大背景,也就没有足够的需求促使蒸汽机、电力、内燃机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拉动纺织、机械、冶金、电力、汽车等产业的大发展。信息产业革命的发生与演进路径与前几次产业革命有显著区别,即原创技术的发展来自于当时美、欧等国军事备战对通讯、探测等技术的需求。但是后来,计算机、集成电路等技术能够迅速从军用转向民用并实现前所未有的扩散和增长,则主要归功于美国产业界、大学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信息技术的巨大潜在需求。有研究显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求拉动将显然不再是对效率增长的追求,相应的,主要发达国家的战略取向以及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将成为推动每一次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动因。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方向

 

近期研究显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影响将远不再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加速经济增长、多元化能源结构等方面,甚至也不局限于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的影响,可能是对生命、传统价值观、伦理道德以及人类认知社会途径和方式的彻底颠覆。对中国而言,新一轮产业革命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要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力资本储备丰富、部分行业产业规模世界领先、产业体系比较健全、国内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等优势,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积极迎接、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基因技术推动生物医药跨越发展。

趋势二:太空旅游步入平民化时代。

趋势三:脑机接口掀起新一轮进化。

趋势四:新型人工智能和生物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趋势五:智能交互让生活更轻松。

 

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传统行业也密切嫁接前沿科技,在焕发出新的光彩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社会与经济进步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止,资本一直是推动新产业发展的弄潮儿,那么未来5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孕育出新的千亿美金、甚至万亿美金市值的伟大公司,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未来最具投资价值的十余个新兴产业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

 

一、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

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 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

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

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我们预测:

1)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2)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二、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元、15.4亿美元及20亿美元;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

 

三、虚拟现实

 

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已经处在爆发前夜。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

 

四、人工智能

 

根据Tractica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

 

五、3D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扩大到100亿元;与此同时,Wohler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70亿美元。如果应用市场能够打开,到2020年该市场有可能突破一千亿元甚至达到二千亿元,仅以医疗行业为例,预计到2015年仅该市场规模可达19亿美元。

 

六、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七、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我们认为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八、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十、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

 

十一、生命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十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十三、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

 

十四、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至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

 

十五、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尤其是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运营公司),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

 

十六、文创旅游

 

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十七、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 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

……

 

国家在科学技术革命中占据先机就能够在产业和产品上迅速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创造出新的市场,并辐射其他经济体,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同时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强权”。而当有一天创新停滞,价格竞争、失业随之而来,产业衰退,市场萎缩,直到出现另一个国家引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原有大国被新的经济“强权”所取代。这就是科技革命决定大国更迭的逻辑。审视历史,在全球大国格局演变中,科技革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未来已来,为了抓住新科技革命,中国经济发展应做出如下战略性选择。

 

(一)装备制造业技术更新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发展现状可以归结为四类:一是为满足低效率投资而不断生长的钢铁、水泥等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产能过剩的原材料工业;二是以满足出口为动力的服装鞋帽玩具等轻工业;三是以电子元器件制造和组装为代表的位于全球产业链底部的低端加工制造;四是汽车轮船飞机等以市场换技术为初衷、却以牺牲创新和自有知识产权匮乏为当前窘境的大而不强的民族支柱工业。

 

中国需要加快工业更新升级,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技术更新、传统工业升级换装,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产业链中重新找回自己的那一环,才能巩固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只有加快工业更新升级才会为中国工业提升价值空间、为技术创新空间奠定基础,并为材料革命、能源革命、智能革命、效率革命的中国化生根发展提供土壤。

 

(二)继续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战略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为智能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硬件环境。智能经济革命需要优秀的信息基础设施作硬件保障,比如宽带网络、无线设备等等。应该说,2010年以来中国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强度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提升社会经济效率起到无法估量的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技术多、应用范围广,与传统行业结合的空间大,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将远远超出本行业的范畴,应该继续加大投资强度。

 

(三)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积累战略

 

中国新一届政府已经明确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科技体制改革方面,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层面科研项目建设规划、集中资源进行重大科技攻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间科研机构与战略研究智库、强化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科技成果的战略性释放与市场化推广相结合的应用体系。

 

教育投资问题,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在现代经济中,教育投资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教育投资导致知识的积累,用于传播知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教育投资从总体和长期上看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

 

在过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现代化的四次浪潮。第一次革命是近代物理学的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气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

 

从科学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它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它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从文明角度看,它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将包括:整合和创生生物学、思维和神经生物学、生命和再生工程、信息和仿生工程、纳米和仿生工程等。此外,空间科技、能源科技、海洋科技、国防科技、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科技伦理学和现代化科学等,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仿生工程和机器人学的结合,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两性智能人、人体再生和互联网的结合,人类将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实现某种意义的“人体永生”。

 

到了20世纪下半叶,学术界普遍认可了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论断。而且不少实证研究也不断证实了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是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国家的历史教训提示我们,全球化有可能让企业迷失在全球市场带来的巨大利润中,忘记在产品技术提升上加大投资,这是十分危险的。企业须永远牢记,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科技革命之花才会在我们国家长久盛开,经济革命才能帮助中华民族实现复兴。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