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陕西、上海、广州、珠海、重庆多地均出现过入境人员结束隔离后“复阳”的案例。各地频繁出现的“复阳”状况,具体成因依然是谜,但研究显示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 1月22日,北京市西城区开始分批次组织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摄影:李昊 1月24日晚,北京市西城区通报了全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在对1130680人的核酸检测中。除1月22日采集的一名人员初筛呈阳性外,其余人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随后,西城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该人员进行复核,发现其为2020年8月经上海入境后诊断的确诊病例并治愈,符合相关规定后于10月入京,不排除治愈四个多月后再度“复阳”的可能,目前,正在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会诊。 也是在1月24日晚,山西浮山也通报了一名“复阳”患者相关情况。据官方通报,该患者于2020年12月16日从菲律宾回国至郑州。12月17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住院接受隔离治疗。 而在1月25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第94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目前,上海已在治愈后14天隔离期间发现“复阳”病例30多例。 上海市级定点医院开始对隔离点满14天解除隔离的出院患者进行第4周的到院随访,对于外省市无法到院的出院患者将进行电话随访,并要求到当地进行核酸检测随访。 此前,北京新发地还曾出现一例出院28天后“复阳”的案例。杭州、广州、珠海、重庆多地也曾出现入境人员结束隔离后“复阳”的案例。各地频繁出现的“复阳”状况似乎成为了疫情防控中让人颇感棘手的情况。 对于接二连三出现的“复阳”现象,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现有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复阳”问题的研究显示,许多所谓的“复阳”并不一定是新冠病毒在患者体内“没完没了”的存在,造成新冠治愈患者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的原因比较多元,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020年4月,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的李太生,在队员们凯旋回京之后受命继续坚守武汉,深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肺科医院两所专门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复阳”现象的研究。 2020年4月,被称为抗疫“压舱石”的20人“顶级专家团”受国家委派在各省援鄂医疗队撤离后留守武汉,继续承担会诊、巡诊、疑难危重和死亡病例讨论等工作,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前排左五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的李太生(图片来源:健康中国) 据李太生介绍,当时武汉市一共搜集了100多例“复阳“患者案例,但其中只有37名病人的相关病例资料比较齐全,适合作为全面观察的对象。这37名病人都是在一月初感染新冠肺炎,后经治愈,多次核酸检测呈阴性后回到家中,可到了三月底,四月初,这些治愈患者在返回医院进行例行复查时,均出现了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的情况。 通过对这37名“复阳“患者的临床观察没有发现他们再出现各种症状。对他们进行的病毒基因序列分析,也未发现他们体内存在新冠病毒特异基因片段。 随后又对他们的接触史进行调查,在他们的亲朋好友等长期密切接触者中进行核酸检测以及IgG、IgM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样一则确认他们的“复阳”并非由二次感染造成,二则证明他们虽然出现”复阳“的情况,但已不具有传染性。 而对于“复阳”问题的具体成因,李太生认为,现有的研究倾向于认为,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状况可能是造成患者“复阳”的主要原因。 因为新冠病毒在人体内藏得比较深,鼻咽、口咽、呼吸道灌洗液等不同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含量不同,所以在验证患者是否治愈的核酸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患者体内明明还残存有病毒核酸片段,但标本采集不到位,采集到的唾液标本核酸检测却呈阴性的情况。 这种“假阴性“的患者一般在出院两到三周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时可能会查出阳性,所以会给人一种“复阳”的错觉。但研究表明,这种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较小,基本不具有传染力。 而核酸检测采用的聚合酶链(PCR)技术,决定了设备、试剂,温度、空气污染物等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对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带来影响。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造成 “假阳性”的可能。但是,任何实验室检查都存在误差的可能,符合质控标准的实验室误差也是允许的。 除此之外,李太生还认为,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恶化以及病毒的不断进化,当出现“复阳”患者时,还需要对他们进行“二次感染”的排查。 从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目前全球大多数的国家均有疫情出现。而从病毒发生学的角度分析,目前全球已知的病毒毒株分为A、B、C三种类型,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的新冠病毒的毒株不同。 2020年8月24日在香港发现了全球第一例“二次感染”患者,经过对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基因谱系不同,分析患者两次感染了不同的毒株。 这一案例就说明人类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不一定可以实现自身免疫,还有可能出现重复感染不同毒株新冠病毒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有可能被理解为所谓的核酸“复阳”,但这并不属于正真意义上的“复阳”,而是二次感染。 “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复阳’情况是病人在感染新冠六个月后经过治疗还存在排毒期,还具有传染性,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说明这个病毒在人体内还具有慢性携带状态,那就会很麻烦了。但目前对于新冠病毒的观察和研究还没有发现这种情况。”李太生称。 作为一名已经与新冠病毒打了一年多“交道”的感染病学专家,李太生坦言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新发的传染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新挑战,“这种病毒在很多方面都突破了我们以往的认知,包括‘复阳’在内的很多问题都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认识,现在有些地方对于治愈患者定期进行咽拭子检测,对病人排毒情况进行跟踪研究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复阳”具体成因依然是谜,但研究显示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
2021年1月2日、1月3日、1月4日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2021年1月5日出院返回山西浮山,核酸检测阴性,1月22日完成“14+2”的居家隔离后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但在1月23日山西浮山开展的全县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时,卫某核酸检测结果却呈阳性。
(来源:“环球时报”微信公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