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的由来是一个微信群里的一副微博截图:
微博发布者“袁姑娘”曾是国内一名知名女演员,和张国立演过几部关于纪晓岚电视剧的。听说之前出嫁了,要在外国扎根的,但是晃了一圈又跑回来了。
本来对她印象不错,但是从微博截图上看,几年不见,不知从谁那里学的一副“公知腔”。她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气息,和她微博中提到的资中筠一样,“公知”得很!不信,您瞧:
【@袁立:1783年经过了七年内战,华盛顿将军打完江山之后,竟然跟其他士兵一样回家归隐田园去了。资中筠老师说,华盛顿拥有“在血腥的暴力厮杀中产生的领导人物极其罕见的品格——真诚。”一个追求完美道德人格的绅士,将手中权利交换个美国人民,从此人类历史上便诞生了一个从未有过皇帝的国家。】
这段话里的常识硬伤已经被“无为李爷”揭批到不能再透彻了,因此不再赘述,如图所示:
我这里要讲的重点是,华盛顿为什么只做了两任总统,之后脱袍让位“竟然跟其他士兵一样回家归隐田园去了”。许久以来,这都是美式精英、公知猛吹美国喇叭的好曲牌,这个调调不认真击破,这曲迷魂调还不知坑害多少心地纯良但又无知的中国孩子。这曲迷魂调要击破,先要从美国开国之初在西部土地开发上的政策说起。
话说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美国人借着“打了胜仗”的余威,向西跨过阿拉巴契亚山脉,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美国西部,拓土开疆。这在当时看来,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这样的侵略行径,理所当然的遭到了当地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殊死抵抗。但是,限于军事技术上的劣势,印第安人的抵抗换来的是侵略者近于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就这样,经过无情地杀戮,浸染着无数印第安人鲜血的广袤的大西部,就变成了美国白人的新家。显而易见的是,这样广袤肥沃而且富于矿藏的土地,必然会变成一块肥肉。当时,尽管战争辅定,雄踞美国各州的利益集团,还是争相觊觎这块肥肉,无不摩拳擦掌。在经过长达八年的争吵以及明争暗斗之后,美国国会各派势力基本上达成一致:广袤的西部土地为国有(此国有,仅是面儿上的,实际是几大寡头占有,别想多了)。
按理说,西部土地既是国有,那么,美国政府理所应当要把这广袤的土地打理经营好,为美国民众谋福利,但是,美国的那伙子“国父”们,根本无意这样做。寡头们合计了一下,打算把这广袤的土地有偿转让给个人打理经营,它们主导的政府只负责收税;而有偿转让土地的所得,充做政府开支。于是,1784年成立的、以托马斯·杰斐逊为首的专门委员会,制定了西部土地法。托马斯·杰斐逊主张,把西部土地分成小地块,低价甚至于无偿分配给每一个愿意垦殖拓荒的劳动者(注意:这里的劳动者是指白人)。但是,他的意见遭到了大土地投机商们以及投机商们的金主——银行家的激烈反对。在他们的反对下,托马斯·杰斐逊的主张以失败收场。而这些人在政府的代表——美国“国父”之一,汉密尔顿(华盛顿首个任期内的财政部长)的主张得以顺利推行。这个汉密尔顿,主张把土地分成大地块,这样普通草民买不起,就只能卖给买得起的富人(参考资料:吕新雨《驳秦晖先生对“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阐述》)。
这样的主张,无异于将土地使用权直接赋予最富有的那一小撮人,投机商以及银行家们哪还有心思反对。于是,1785年出笼的“西部土地勘测法令”,也就忠实的反映了汉密尔顿的主张:首先,只有政府动用公权勘测过的土地,方可合法的在土地市场上被拍卖流通。而勘测的对象,既有未经开发的无主荒地,也有经过拓荒者辛勤耕耘的成熟地块(这就是统治者对底层农民的打劫)。美国政府的这个“西部土地勘测法令”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
【使拓荒农民用血汗换来的土地转眼落到了土地投机者手中(刘绪贻等著 《美国通史·2卷》283页 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政府出售的被勘测过的地块,以640英亩为最低出售单位(1平方英里),每英亩地价不得低于1美元。然而,在十年后的1796年,汉密尔顿更把地价提高到2美元/英亩,出售最低面积仍维持640英亩。这样的法令,完全偏向于有钱的富人和土地投机者,可以说就是对普通百姓的打劫。须知,彼时的美元很值钱,以这样的价格买下640英亩土地的人绝非一般二般的有钱!而且,这个购买土地的钱款必须在一个月内交齐,否则,政府就会收回,进行第二次出售。这样的付款条件,也根本不是普通草民能够承担得起的。所以,这样严苛的购地政策,根本上断绝了普通草民通过合法手段以合理价格获得土地安身立命的可能。这样的法令,必然遭到普通百姓的激烈反对。迫于压力,联邦国会才不得不从1800年开始到1832年,逐步调低最小售地面积——320英亩、160英亩(1804年)、80英亩(1820年)、40英亩(1832年)。按照汉密尔顿的施政方针,美国普通公民想要从政府手里直接买到能保证基本生存的土地,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只能听从汉密尔顿的安排——向囤聚了大块土地的有钱人购买。即,政府和法令,鼓励和保障这样一门生意,由有钱人把买来的大块土地分割成小块,加价卖给普通草民,至于加价多少,完全由哄抬地价的富人们说了算。这些分割了的小块地的售价,一般是政府“官价”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参考:刘绪贻等著 《美国通史·2卷》281-282页 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政府公然允许拍卖土地的竞价行为,本身就意味着丧失理智的炒作是合法的,官方卖给富人的成交的土地价格虚高在所难免,但是有的甚至远远高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下土地所能创造的价值(即种上十年二十年都回不了本);而拍得土地的富人,在这虚高的地价上,还要加价向农民出售,那么,农民买到土地付出的代价,也就可想而知了。农民死赔不赚,富人们死赚不赔!这样的土地分配政策,就是在厚此(有钱人)薄彼(农民)。汉密尔顿何以如此这般厚一个,薄一个?能说这个“从未有过皇帝的”美国比有皇帝的封建中国还不人道吗?(中国封建社会的明君还知道制止土地兼并和投机来维护社会稳定呢!)
这样一个造福富人们的法令出笼,赢得富人们的彩声不断、掌声如雷。于是乎的后来,10美元的纸币上,汉密尔顿的头像,堂堂皇皇的印上去了——美国的富人们知恩图报——由富人们控制的美联储以这样的方式感激他们的恩人——汉密尔顿。
这个汉密尔顿不但惠人——为美国的富人们谋利益,也不忘了惠己——为自己以及自己所属的这个“国父”群体谋福利。为此,他甚至主张把更大的地块——几十、甚至上百平方英里的土地,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极其体贴的方式向“国父”群体优惠销售——地价低至25美分/英亩,还可分期付款。有如此这般好政策,美国“国父”们,在购地投机行径上勇往直前、锐不可当,有了这些低价购得的土地为雄厚资本,美国那些国父们,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帕特里克·亨利、罗伯特·莫里斯、乔治·摩根、丹尼尔·韦伯斯特都摇身一变,成为当时拥有巨量土地资源的,威名赫赫的“超级大庄家”。固然,这些人没有在投机市场上立刻出手,马上参与炒作兑现受益,但是,他们无疑是美国建国之初,土地政策获益最丰厚的既得利益集团!(参考:《美国通史·2卷》287页)
而作为美国“国父”群体的“领班人”——华盛顿,更是当仁不让——单单在俄亥俄州的一次购地交易中,就购买了32373英亩!折合多少平方英里?这个不难计算吧?(参考:吕新雨《驳秦晖先生对“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阐述》)
汉密尔顿在西部土地的早期开发上的表现,可谓上蹿下跳,能量极大。何以汉密尔顿有如许大的能量?除了大土地投机商以及背后的银行家们的支持,还有个貌似无关的事件提供了答案——1796年,美国联邦土地署成立,这个强力的政府公权部门,其首任堪地总长由华盛顿亲自任命,而这位勘地总长的另一个身份,就是美国最大的土地投机公司“俄亥俄同人公司”的总代理。而该公司的其他代理人,则成为联邦土地署的测量员。(还能这么玩呢!)
这个貌似与汉密尔顿无关的因素,实际上揭示了美国立国之初,在西部土地分配上对普通草民的种种不公,而这一切的祸首就是总统华盛顿!把政府公权给予那些摩拳擦掌要获取暴利的利益集团以及代理人,然后顺理成章的为自己谋私利,这分明就是权力寻租的肮脏勾当!有总统华盛顿的暗中支持与操纵,也难怪汉密尔顿敢于在西部土地分配上,对当时的美国草民做尽坏事!当时的美国是个农业大国,“国有化”性质的西部土地就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一块资产。将公有资产化为私有,有两条必由之路——托马斯·杰斐逊主张的倾向于普通草民的土地分配法——民主化的私有制;以及汉密尔顿主张的私有化路子——完全照顾权贵阶层的路子——权贵化的私有制。两条道路,哪一种相对合乎民主原则,不问也知。那么,汉密尔顿以及在背后起坏作用的华盛顿是一路什么货色,就无需多言了!其余在汉密尔顿土地政策中牟得暴利的美国“国父”们,也无非是一伙子寡廉鲜耻的强盗!
百度上的乔治·华盛顿词条上有极多的溢美之词,樱桃树、斧子、天花乱坠的就职演说所词、连任两届就脱袍让位……看上去就是个悲天悯人的牧师么!但是,看看它在美国西部土地开发之初的龌蹉勾当,可尽显唯利是图的本性!
听精英、公知们说,乔治·华盛顿连任两任总统后就卸任了,他不愿做终身总统,不迷恋权势,退位让贤,给美国政坛留下了“民主”的好风气。如果不看看他在西部土地上,对美国国有土地的巧取豪夺的历史事实,还真的可以认为这是一颗干净的好白菜帮子,可是参照这些事情,这个美国头号“国父”,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卸任总统的真正动机,到底是什么呢?真的是为了给美国政坛立下什么“民主”榜样吗?别急。
美国独立战争,其实是在法国人支持下取得胜利的,支持华盛顿上台的是亲法的联邦党,华盛顿作为陆军总司令,其作用和贡献应该恰如其分的加以肯定,但是不宜过分拔高。他直接指挥着一支军队,获得过几次战役的胜利,尤其是约克郡一役,给英军一个有力的打击,加速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但是,独立战争中起决定性的几次关键性战役,华盛顿的表现都只能用消极、被动和观望来形容,真正是战争转向胜利的是不在华盛顿指挥之下的民兵游击队。
【从1775年6月的般克山战役开始,到1781年10月的约克镇战役基本上结束了独立战争。在这持续六年多的战争过程中,经过了许多次战役,其中重要的有:1775年6月的魁北克战役;1776年8月的纽约长岛战役和同年12月的特伦屯战役;1777年1月的普林斯顿战役和同年10月的萨拉托加战役,1780年8月的堪登战役;1781年的南方战役和约克镇战役。华盛顿在战争过程中经常是防守观望,而他指挥的战役多数是失败的,这一点连《英国百科全书》的作者也不得不承认,“他不是一位伟大的战术家,正如杰弗逊后来所说的,他时常在战场上失败。”在他指挥下取得了胜利的战役,如特伦屯和普林斯顿战役, 也都不能成为对英国军队的致命打击,在独立战争过程中也没有发生关键的作用。
独立战争中第一个关键性的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是1777年10月的萨拉托加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发挥了杰出作用的是不在华盛顿指挥之下的民兵游击队。1777年,大批英国的增援部队到达北美大陆,发动了新的攻势。在英军的攻势下,华盛顿在纽约战败,在费城失利,美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连军队都几乎濒于瓦解。就是在这个紧要关头,当英军进达般宁屯时,当地农民组织起来,在般克山战役名将司塔克的率领下,打败了柏高英将军率领的英国军队,而当英军退到萨拉托加时,遭到了新英格兰民兵的重重包围,经过激战,最后柏高英不得不率领大向北美殖民地人民投降。萨拉托加战役胜利的意义是重大的,它大大地鼓舞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必胜信心,振奋了士气;它削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力量,粉碎了英军的侵略计划,实现了美国独立战争向胜利发展的转折,它增强了法、西等国支持北美独立战争的决心,因为在这之前,美国已派出代表到欧洲去争取国际援助,但法、西等国因华盛顿在纽约、费城的战败,又开始犹豫、观望、动摇起来,而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则消除了这些国家的顾虑,答应同美 国建立反英联盟,在军事上支援美国,这就造成了使英国陷于孤立的国际形势。(《论苏联史学界对华盛顿的评价》严钟奎、杨增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1794年,身为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为了避免战争,缓和同英国的关系,派遣约翰·杰伊去伦敦与英国签订《杰伊条约》;《杰伊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利益,缓和了英美关系,它承认了英国在北美大陆内河航行的自由和在西印度群岛贸易中的优势地位,使美国丧失了自己在领土主权和贸易方面的部分利益,后来华盛顿批准了这一条约,实际上等于出卖了盟友法国,这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以亲法的民主共和党为主的广泛不满,也触怒了当时支持法国大革命的广大的美国人民。
【在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这一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广大人民热烈地欢呼这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大革命,而华盛顿对这样深入和剧烈的革命运动却表示恐惧,他担心法国的革命会引起美国人民反对联邦政府的反民主性的烈火。因此,在美国人民呼吁给法国革命以积极支援的时候,华盛顿完全不顾人民的愿望,也不理睬杰弗逊的忠告而听从了汉密尔顿的主张,在一七九三年四月二十二日,急急忙忙发布了一个所谓紧急中立宣言,宣布合众国对英、法“交战国双方均采取友好无偏的立场”。实际上,华盛顿是抛弃了一七七八年美法条约上作出的保证,吞食了承担义务的诺言,在法国革命极为艰苦的紧要关头,站到英国一边去了,所谓友好无偏的立场,完全是骗人的。一七九四年,华盛顿批准同英国签订的约翰·杰条约(即《杰伊条约》——引者注)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上述的结论。(《论苏联史学界对华盛顿的评价》严钟奎、杨增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在面对法国、共和党以及人民的反对时,精明的华盛顿选择以退为进,退居二线。华盛顿很聪明,一向是只抓实权不重视职务,以获得好名声。为了不被搞臭,他不当总统了,但是还有军权,1798年正式复出担任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在他给朋友的信里,谈不参加第三次总统竞选时,说过:
【如果我参加竞选,我就会成为恶毒攻击和无耻诽谤的靶子,不但会被加上摇摆不定的罪名,而且还会被污为怀有野心,一遇时机便爆发出来。总之,我将被指责为昏聩无知的老糊涂。
(美)华盛顿著;聂崇信,吕德本,熊希龄译,华盛顿选集,商务印书馆,2012.12,第342页】
公知所说的,他拒绝当国王的事是有的,但是,那是因为嫌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权力不够大;要是他当有实权的国王,联邦党中和他关系好的都不会同意,更不要说民主党了。而且,美国有影响力的又不是就他一个。
关于华盛顿退休的另一个目的,他也在自己的“文集”里,写得明明白白:
【我一贯认为我国的新区(指我国西部地区)是奠定财富基础的最好地方。比较而言,在那里能以廉价获得尽可能多的土地,地价上涨的速度4倍于大西洋地区的土地。利用此种情况和机会(就在该地)购进土地便可得利。(《美国通史·2卷》 287页)】
这是华盛顿在讲述他那可耻的“生财之道”呢!但是,为什么能“廉价获得尽可能多的土地”他不说。为什么不说?那是因为手段极其下流卑鄙——动用政府公权为己谋利!华盛顿卸任总统的动机之一,在于他要精心经营利用公权巧取豪夺来的巨幅土地获暴利,国家的事情管不了那么多!是否这位美国第一“国父们”还认为自己已经“捞够了”呢?
另外,关于华盛顿的一生,还有很多丑恶的污点,其中之一便是蓄养黑奴。据2015年美国总统日《纽约时报》发布的《黑奴捕手华盛顿》报道:
【当华盛顿11岁那年,他从父亲的遗产中继承了10名奴隶。此后,他继续购买奴隶——其中有直接从奴隶市场购买的,也有在旁系亲属死亡后收购过来的。1759年,在富有的寡妇马莎·丹德里奇·卡斯蒂斯嫁给华盛顿之后,他们豢养奴役的人数达到了顶峰。华盛顿的新妻子为弗农山庄带来了80多名奴隶。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夕,有将近150个灵魂被算作华盛顿夫妇的私有财产。
1789年,华盛顿成为美国首任总统,这名成为总统的种植园主不但准许黑奴制度的存在,自己也使用了大量的奴隶。为了维持自己的财富、生活方式和名声,华盛顿需要奴隶们为他劳动。】
据史料记载,到华盛顿1799年去世时,生活在华盛顿弗农山庄园中的奴隶已经达到了317人。
当华盛顿1790年11月到费城总统府走马上任时,他从弗吉尼亚州弗农山庄园中随身带了9个奴隶赴任。然而,宾夕法尼亚州法律规定,任何奴隶在该州生活6个月以上,都将依法成为自由民。但是他却巧妙地玩起来了钻法律空子的手段,总是不断地更换费城总统府和弗农山庄园的奴隶,每个奴隶在费城总统府生活不到6个月,就会被他送回弗农山庄园,然后再换来9个新的奴隶,从而不让任何一个奴隶有依法获得自由的机会:
【“即使在担任总统期间,华盛顿对奴隶制的态度也让人难以佩服。1791年4月,因为担心宾夕法尼亚的法律会引起努力的反应(法律规定,奴隶只要在该州居住半年以上就可获得自由),华盛顿让自己的秘书托拜厄斯·科尔查明这些法律会对在费城总统府服务的奴隶产生什么影响,科尔认为这些努力可能按照宾州法律要求获得自由。于是,华盛顿命令手下把他们送到弗农山庄。(以避免期满后奴隶获得自由——引者注)”
高民政 陈苏军. 政治家与政治家艺术[M]. 2003】
美国费城在1790年到1800年期间曾是美国的首都,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和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都曾在这儿的总统府中生活和办公。而在2007年,当考古学家们在费城总统府遗址挖掘时,竟然发现了一条隐藏的地下奴隶通道和其他遗迹。经证实,这条奴隶通道是供华盛顿当年家中的9个奴隶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出入总统府主建筑时,不会被到总统府来访的宾客们看到。在总统府发掘出来的通道,无疑是华盛顿钻“法律空子”铁一般的证据。华盛顿任职总统期间,已经最大程度利用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使自己成为大庄园主和大奴隶主,这个时候总统职务在身会对自己肆意剥削压榨奴隶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袁姑娘”说华盛顿打完江山后“竟然跟其他士兵一样回家归隐田园去了”,首先是无知,竟然不知这个人品卑下的美国老汉,在1889-1897年做了权力远远大于立宪制君主的总统;再次,华盛顿就是脱袍让位,也是形势所迫,加上他老根盘结,对美国政坛依然影响很大,怎么能算归隐田园呢?
这就是关于美国第一“国父”华盛顿退休的真相,看看,到底是不是“袁姑娘”的博文里的形象?全由读者评说。
回看这些历史记录,美国的“国爹”们为美国“独立”做了什么?那伙子美国“国爹们”为美国“独立”究竟做了些什么?华盛顿与“华盛顿们”能挡得住英国的倾力一击么?
说来说去,是法国,是欧洲的纷乱,是欧洲列强掀起侵略东方战争才为美国的稳固创造了条件,才有后来的美国。美国学者孔华润在《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中部分地总结了美国崛起的原因:
【欧洲的灾难就是美国的机会。】
华盛顿脑袋灵活,不敢贪权擅位还有惧怕英国杀回来的一时!
所以,我们不应该相信什么华盛顿“退位”与民主之间什么的鬼话,而要相信一个唯利是图的巨贪、畏刀避剑的懦夫的华盛顿的真面目!
作为一个自带干粮的伪精英、假公知,“袁姑娘”真是不配再发微博为美国吹喇叭,但是“袁姑娘”提到的,做学问的资老太,也要为华盛顿乱吹喇叭,是无知吗?
非也,别有用心也!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