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朱亚夫:陈独秀“看云楼”中孕育革命风云
点击:  作者:朱亚夫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4-10-28 12:28:18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申报》受国民党当局的压迫,在《自由谈》中发表很不“自由”的启事说:“这年头,说话难,摇笔杆尤难,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风月”,是与“风云”相对的,多谈风月,即是少谈风云,莫管国事。鲁迅当时针锋相对地指出:“但有趣的是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谈风月就谈风月罢,虽然仍旧不能正如尊意。”陈独秀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叱咤风云的人物,风云人物的斋名为“看云楼”,自有其不同凡响处。

 

 

陈独秀与新青年

 

陈独秀(18791942),原名乾生,字仲甫,号突庵。早年曾中秀才。安徽怀宁(今安庆)人。1897年入杭州求是学院学习,1901年后两次赴日留学,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回国后创办《安徽俗话报》,并组织反清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辛亥革命后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和安徽高等学堂教务主任。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后长期主编《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被推为中央局书记。此后,在党的二大至五大上都被选为党的主要负责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1928年的党的“八七会议”上被撒消总书记的职务。其后,因组织托派组织,1929年被开除出党。1932年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狱,1942年病殁于四川江津。

 

1920年初,陈独秀从北京南下上海,在俄共()的帮助下,在上海率先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不久,广东省省长陈炯明电邀陈独秀入粤。此时的陈炯明,尚是一副左翼色彩,因此,他装模作样地邀请陈独秀来广东,以装璜他的“革命”门面。陈独秀呢,也看中广州的一片革命氛围,特别是这年1029日,陈炯明率粤军打败桂军,攻占广州,孙中山也离沪赴粤,在那里重组军政府,革命气氛由此浓厚起来。于是陈独秀于192012月中旬动身赴粤。到广州之后,迁入泰康路附近的回龙里九曲巷11号二楼,他细心地前后察看了一番,登楼眺望,蓝天白云,街市风情,尽入眼底,乃把寓所命之“看云楼”。

 

赏月看云,乃文人墨客的雅举。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藤王阁饯别序》就云:“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风光多么美好,而苏东坡的《后赤壁赋》更写道:“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何等风雅之至.陈独秀命居处为“看云楼”,是借吟风弄月来掩护其革命活动,他的“看云”是看革命风云,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陈独秀致胡适之信

 

就是在这“看云楼”中,陈独秀会见各阶层人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也是在这“看云楼”中,他会晤了苏俄远东局派来指导中国革命的代表斯托诺维奇(米诺尔)、佩尔林;也是在“看云楼”中,他与广州的进步青年多次商议,决定仿效上海,举义旗,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于是,在陈独秀的主持下,广州革命风云翻滚,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任书记,陈公博负责组织工作,谭植棠负责宣传工作。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看云楼中孕育了一场好戏,中国现代史上开天辟地大事变,即将登台亮相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