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珍贵的老照片记录的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团三连的知青们,在他们那简陋的住房前排练革命样板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时的照片。这组老照片记录了他们在泥土地和田间地头,因陋就简演练高难度的高雅艺术时的情景,即使在今天来看,其水平之高,亦不容怀疑。这样的水准也许只有那个时代的知青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刻苦训练,加之对艺术的苦苦追求才能做到。
“洪常青”扮演着刘庆棠忆周总理和江青指导创作《红色娘子军》
网易新闻:当时像《红色娘子军》等艺术作品,在艺术形态上塑造出的都是英雄主义形象,相对比较夸张。这与建国以来的意识形态一脉相承,在那个时代离我们已渐远的今天,您对这种夸张的艺术形态是否有所反思?您毕业于文学系,您认为这与艺术上的求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刘庆棠:因为每一种艺术形式对生活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电影、话剧较为生活化,更接近生活,京剧比话剧和电影更为夸张,舞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上述这些形式相比,可能更为夸张,主要是用形体语言,用舞蹈语言来表达感情、塑造人物,这是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
至于表现什么内容、什么人物,在那个年代确实就是要表现革命英雄主义,以这个来教育人民。世界上任何国家,包括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产生的艺术作品,都要塑造当年的英雄人物、典型人物,在生活中起教育的作用,这是任何阶级任何国家共同的主张。
刘庆棠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洪常青
网易:当时江青很重视抓《红色娘子军》这部戏,在排演期间多次亲自考察。第一次面见江青的情景您还有印象吗?
刘:大概是1964年的7月份,我之前从没见过江青,因为她过去也不经常在公众场合露面。7月的一天,我们在天桥剧场进行《红色娘子军》的审查。许多领导都去了,他们当时提了一些意见,江青当时没有表态。
第二天,江青到剧团来提意见。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她。江青戴一顶黄军帽,穿着女式西装。她提前做了准备,写了几张纸的。她一条一条提该怎么改。
她建议一开始让洪常青到这一带侦查,准备解放椰林寨,这时琼花被南霸天追到椰林里面毒打,南霸天以为琼花必死无疑,便扬长而去,她在大雨瓢泼中苏醒过来,但全身无力,走投无路,又摔倒了,正好被洪常青看见,问清了身世。洪常青就指引苦大仇深的她参加红色娘子军。江青说,这么改,寓意党指引劳动人民走上革命道路。
网易:“样板戏”就是从这个时候叫开的?
刘:后来《红色娘子军》彩排后正式搬上舞台,她每一场都提了修改意见。《红色娘子军》从创作出来到1970年被搬上银幕,改过几十次。江青,周总理都提了很多意见,每一次审查江青都会观看,而且每一次看都请来周总理。因为周也很关心文艺,也懂文艺,但当时主要是江青抓的这个。
周总理说:“戏改的很好,批准你们明天就接待外宾。祝贺江青同志抓的样板取得成功,我看这应该成为文艺界学习的榜样。”有了1964年9月27日周恩来总理在天桥剧场的这番讲话,从此“样板戏”就叫开了。
网易新闻:之前江青在文艺领域还做过哪些事情?
刘:其实在这之前,1963年京剧汇演的时候,江青就开始抓包括《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在内的样板戏。江青自己也跟我们说过,她调查了全国各地像上海大剧院这些很多演老京剧的剧场,观众太少。京剧如果不革命,解放军、少先队、大学生不爱看,就演那些老故事不行,还是要演新时期人民的生活。
江青和周总理其实想法是一致的。1963年周总理看完《巴黎圣母院》的时候,要求舞剧团搞一点“革命化,大众化的东西,不能老是跳王子和仙女”,要表现工农兵。后来周委托的是林默涵抓这个事情。
周总理觉得芭蕾舞一下子表现中国的内容,可能群众接受起来有困难。他提出可不可以先排十月革命、加勒比海风暴,从国外的题材慢慢过渡过来。而江青坚持直接排《红色娘子军》。周总理后来在天桥剧场发表的讲话中说,现在看来还是江青同志这个办法好,一步到位。
那时候我们剧团写报告,一式四份,周、江、张(春桥)、姚(文元),行文都是这样的顺序。江青也是这样要求的:“你们每次的报告不要只送给我,先送给周总理。”
周总理:没想到演出这样成功
1964年9月23日,《红色娘子军》剧在天桥剧场彩排演出,请周总理观看。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看望演员,第一句话就说:“我的思想比你们保守了,我原来想,芭蕾舞要马上表现中国的现代生活恐怕有困难,需要过渡一下,先演外国革命题材的剧目,没想到你们的演出这样成功。”
根据总理指示,芭蕾舞团第二天到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装台,为中央领导同志组织专场演出,毛主席在观看演出中说了三句话:“方向是对的,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演出结束后走上舞台与全体演出人员合影留念,给大家极大鼓舞。
当年10月,《红色娘子军》剧到广州为广交会演出。当时正在广州演出的古巴芭蕾舞团看完演出,激动地跑上台与演员们拥抱。在之后的座谈会上,古巴著名舞蹈家阿丽西亚·阿隆索连连称赞:“在芭蕾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拿刀枪的足尖舞,你们太了不起了。”
在上海为申九纱厂女工举办的专场演出中,年纪较大的纺织女工在旧社会有切身遭遇,当看到琼花被鞭打等场面时,流下眼泪。乐池中的演奏员也受观众情绪感染,边演奏边流泪。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