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杨耕:把基本原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点击:  作者:杨耕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21 11:39:32

 

       毛泽东同志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正是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认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把握和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恩格斯强调,“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他在谈到如何学习《资本论》时指出,“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实际上,“第二手的材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再生形态”,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第二手的材料”难免会受到解释者自身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影响,难免会有局限性。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直接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生形态”,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最集中、最生动的展现。比如,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就能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的;又如,研读《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就能体会到马克思是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等等。原汁原味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真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要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但也不能一味从书本到书本,搞书斋里的学问,而要立足实践、关注实际。实践犹如检验器,能够把经典著作蕴含的必须坚持的基本原理与个别论断区分开来;能够将经典著作强调而过去被忽视的基本原理展现出来;能够把经典著作有所提及、尚未充分展开和详尽论证,但深度契合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凸显出来,有助于研究者深入研究、充分展开、详尽论证这些观点。追根溯源,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关注、研究社会实际问题过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就令人瞩目,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课题,亟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予以分析和解答,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的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但只有同时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方法宛如一个能够聚光到焦点的特殊透镜,可以点燃解决问题的思想火炬。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就不可能有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也是一种方法。实际上,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有什么样的基本原理就有什么样的基本方法。例如,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分析社会问题,就转变为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从内容和本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内涵就是其基本原理,是处在运用中的基本原理。既然要运用,就必须考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结合这种特殊性,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如果忽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一味把基本原理当成“公式”或“条律”,套用基本原理生硬“剪裁”各种历史事实,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

历史唯物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包含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习近平同志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那种希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就能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最终却徒劳无功者,要责怪的不应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而是自身对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的无知。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能仅仅满足于熟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