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6日晚8点,美剧《切尔诺贝利》正式在腾讯视频首播,顿时引发了国内美剧爱好者的疯狂追捧和舆论场的一片哗然。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个俄罗斯和乌克兰人民心头永远的伤痛为何会被美国人拍成电视剧?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2019年5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33周年纪念日刚刚过去不久,时代华纳旗下的知名有线电视网络媒体公司,曾经推出过《兄弟连》《太平洋战争》《杀戮一代》等迷你剧的HBO电视网,推出了他们的迷你剧新作——《切尔诺贝利》。
这部迷你剧很快凭借其精良的制作、扣人心弦的剧情席卷整个北美并风靡东欧、东亚诸国,IMBD评分高达9.6分,豆瓣评分甚至一度高达9.7分。
在国内互联网上,《切尔诺贝利》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豆瓣上建立了专门的影评小组,成员接近两万人。
诸多豆瓣网友纷纷就该片对体制和人性深邃的反思进行热烈地讨论。
有网友提到,“看完这部剧,让我想起了2003年”,
还有网友说,“建议把我国核电站的城市都圈出来,恐怖……”,
更有网友质疑,“能不能科普下,女科学家(乌拉娜·霍缪克,剧中虚构人物)为什么被捕?”
而HBO的电视剧里没提也不愿意提到的一个细节是,列加索夫留下的5卷磁带中曾经提到,切尔诺贝利专项工作组的成员们在前往目的地的路途上不安地谈论起了1979年发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事故。
注:录音内容的俄文文本下载地址:http://www.pseudology.org/razbory/Legasov/00.htm
电视剧里,时任苏联副总理的鲍里斯·谢尔宾纳对疏散居民一事不置可否,直到瑞典检测到了异常,苏联方面才下令疏散普里皮亚特居民,这一剧情安排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即苏联政府是在西方国家压力下才开展居民疏散工作的。
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瑞典人检测到核辐射已经是4月28日,而美国侦察卫星获取到相关资料则要更迟一些。而苏联方面实际上在4月26日就已经决定疏散居民,为此调集了1000多辆汽车,3列火车,仅用了一天,也就是到了27日下午2点就开始疏散,远早于西方国家就核事故质询苏联的时间。
列加索夫也在其留下的磁带录音中提到,4月27日上午,鲍里斯·谢尔宾纳在看到工作组对核事故状况的报告后就下达了撤离居民的命令。
关于军队救援
高级将领和军官带头,主动参加救援的苏联军队,在剧里变成了不懂真相的可怜虫。
而事实上,时任基辅军区空军参谋长的少将尼古拉·季莫费耶维奇·安托什金亲自组织驾机完成了穿越反应堆上空的侦察飞行,并因此遭受了大剂量辐射。他在事故后的头十天中连续指挥空中作业,并因此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第11552号)。
列加索夫在其留下的磁带录音中提到,基辅军区航空兵的直升机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运来了大批防化兵部队,航空兵部队由安托什金指挥,而亲自带领防化兵的则是苏联防化兵司令弗拉基米尔·皮卡洛夫上将。皮卡洛夫上将也在之后的救援工作中身先士卒,与防化部队士兵一起完成了检测和清理工作。
而与一般的想象不同,长期以来一直为核打击环境下的世界大战进行准备,载具和单兵防护都极端注重防核防生化性能,甚至不惜为此牺牲其他方面的苏联军队,在参与切尔诺贝利事故救援的过程中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装备了从BRDM-2辐射侦察装甲车到OZK防护服系统、L1防护服、OKZK防护服、DSP-I-1重型防护背心在内的全套防辐射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的大部分装备至今仍在俄联邦军队中服役。
比如离奇“失踪”的雷日科夫。
在整个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应对处理中,坐镇莫斯科指挥的是尼古拉·雷日科夫,是当时的苏联总理(部长会议主席),但他并没有出现。
雷日科夫曾经强烈反对戈尔巴乔夫激进的“新思维”改革,并因此遭到排挤。
苏联解体后,雷日科夫更是在多个问题上,把戈尔巴乔夫批得体无完肤。他曾经提到,戈尔巴乔夫不打算授予列加索夫“劳动英雄”称号,反而打算将并未参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设计建造及日常运营的列加索夫列为事故责任人。
这么重要的人物为何被HBO的编剧们遗漏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再比如,如果说苏联的官僚系统需要为切尔诺贝利的悲剧承担一部分责任的话,那作为苏联官僚系统顶端的戈尔巴乔夫应该是首当其冲吧?
但剧中的戈尔巴乔夫睿智而坚定,这一形象符合西方媒体自1985年他上任以来的一贯评价。
戈尔巴乔夫后来嬉皮笑脸地在西方纪录片中接受了采访,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正如腾讯视频为美剧《切尔诺贝利》制作海报上的那句话:“我们听多了谎言,便不能分辨真相”。
那么,谁听多了谎言?什么又是真相?
最后,让我们再来重温一遍,HBO的这部《切尔诺贝利》里,恐怕是最真实,也最有深意的一段话吧——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并不是我们会错把谎言当作真实
真正的危险是
如果我们听了太多的谎言
我们就再也认不清事实了
到时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放弃了解真理的希望,并且说服自己相信编造的故事
我们还剩什么?”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微信公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