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毛泽东:有什么事,值得你坚持去做一辈子?
点击:  作者:栩先生    来源:栩然说  发布时间:2020-04-26 13:14:31

 

 1

 

我写过很多关于毛泽东的文章,总结出了一个最大的规律,同时也是最大的疑问。

 

几乎所有人都是越了解他,越佩服他(那些抹黑他的人,基本上就没正经看过他的著作);同时也就越发地想知道:为什么会是他?

 

包括很多年轻人,在知乎上讨论毛泽东讨论地热火朝天,却只能感叹于他的牛逼,而无法说明他为什么牛逼。 于是聊到最后,往往只能用半开玩笑地话说,毛泽东就是天选之人·位面之子 当然,同样的问题,很多年前,第一批见到毛泽东那些外国记者也问过了。

 

只不过,他们当时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1936年,历经千难万险,一个美国记者终于达到了陕北。

 

这个记者的名字叫斯诺,他在这里,广泛地参与和观察着红军们的生活。并将所见所闻最终写成了一本很有名的书,《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

 

在这本书里,他写道:革命运动要求它的领袖能够比旁人早一点看到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在这方面毛泽东很成功,所以他的追随者对他的判断力产生了极大的信心。

 

基于此,他对毛泽东作出了“窑洞里的预言家”的著名评价。

 

约翰·S·谢伟思,是抗战时期美军驻延安的观察组成员。

 

在与毛泽东等人经历了3个多月的深入接触后,他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毛主席能够成功地战胜他的众多对手,而成为公认的领袖?

 

最后,他的结论是:目光远大。

 

毛泽东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他的思考总是很超前,更重要的是,他想的往往总是对的。

 

翻阅《毛泽东传》,你会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在长征之前,有两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反对”、“不同意”,而前面往往还跟着三个字“毛泽东”。

 

那时的他经常一开会就开群嘲:你们说的都不对,下面听我说blabla……

 

瞿秋白曾经评价说: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

 

其实,革命时期,大家的想法都很简单:你说得对,我们就跟你走。

 

而毛泽东,就总能在面对很多重大关头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思考,为大家指出正确的路;或者在跟着其他人走错了路,受到挫折时,回头发现还是毛泽东说的对。

 

毛主席是理论上的领袖,每当中国革命面临关键时刻,他就发表重要文章,给革命确定方向。——福原亨一

 

这是很可怕的,要知道当年毛泽东思考的问题可不是什么“明天股票是涨还是跌”“这期双色球篮球号码是单数还是双数”之类的事儿,说对了也就说对了,说错了也无所谓。

 

他所思考的都是红军往哪里走、中国将何去何从之类事关党和国家生死的终极命题。

 

在这种情况下,他总能思考出对的道路和策略,作出精准的判断,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能力!

 

更重要的,他是如何拥有这种思考能力的?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就更多了。

 

从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一个人从出生时的一张白纸,到三十多岁时而立,他的所有思维能力、行为模式,来源于三样东西:

 

1、天赋,其中更多的是智力+个性;

 

2、经历,其中更多的是磨练+机遇;3、读书。

 

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前面的“一二三四”都是不可控的,你唯一能掌控的,唯有读书。

 

而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恰恰让我们见证了一个人读书能读到多么可怕的地步。

 

2

 

罗斯·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当中有一句大有深意的话:

 

“中国的革命始发于图书馆”。

 

很久以前,还曾看到网上讨论过世界上最神奇的职业——图书管理员。

 

很多我们熟知的著名人物,都和图书馆有着很深的渊源。

 

比如:沈从文,是北京香山慈幼院图书管理员;冼星海,是国立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博尔赫斯,是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

 

博尔赫斯还曾经说过一句,关于图书馆特别美的话。

 

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

 

他们中最有名的,影响最大的人,应该就是毛泽东,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

 

当然,不是所有的牛人都出自图书管理员,也不是所有的图书管理员都能成为牛人。

 

图书馆对这些日后取得极大成就的人而言,不过是提供了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平台。

 

让他们有更宽裕的时间,更多的机会,去干一件时间越长、收益越大,也最值得每个人坚持一辈子的事情:

 

读书。

 

在省立第一中学求学期间,毛泽东更多时候是选择自学。

 

那段时间,他刚自学完成《御批通鉴辑览》,共一百一十六卷。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什么书?

 

它上起伏羲氏,下至明亡,几乎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编年通史,被称为万世君臣的政治教科书。

 

但看这本书的毛泽东,当时不过是一个穷山村里刚走出来的农家子弟。

 

看完这本书后,他并没有喊出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激动人心的口号,而是得出了一个影响他终生的结论:

 

上课还不如自学!

 

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在 25 岁的时候,曾经短暂地当过北大的图书管理员。

 

但少有人知道,毛泽东和图书馆的结缘比这要早得多。

 

毛泽东离开省立中学后寄居在湘乡会馆,每天都去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

 

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自修计划,早上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中午只是买两块米糕充饥,算作午餐,直到图书馆关门才出来。

 

那半年多的自学生涯,毛泽东到底看了多少书,现在不得而知。

 

但直到很多年后,他在和斯诺聊起来的时候还说,这半年是“极有价值的半年”!

 

新中国建立后,他回忆起这段历史时仍然深情地说:我当时每读一本书,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

 

并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比喻:一到了图书馆,“就像牛进了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一样。”

 

这里,他广泛阅读了反映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科学成就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代表作,学到了大量的新知识,受到了空前的新启示。

 

刘慈欣曾经在《三体》里提到了一个“技术爆炸”的概念。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知识积累也存在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时机。

 

对毛泽东而言,这段在图书馆里独自一人读书求学的日子,也正是他在知识结构上突飞猛进的半年。

 

这其中的桥梁,就是书籍——毛泽东正是通过博览群书实现这种融合的。

 

他从书里,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了解到了全世界各地正在进行的革命,了解到各地的山川风貌,了解到历史中蕴藏的人性规律。

 

从书中,他不仅学到了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更学到了认识世界、分析世界的工具。

 

这些东西,在他精进求学的日子里根本看不出来,甚至让他看起来还有些书呆子气,但当他走向社会实践,为了寻找革命的出路,所有的这些知识和工具一下子开始融会贯通,并最终成为他所掌握的能指导实践的终极武器:

 

规律。

 

3

 

毛泽东的读书很广泛,1936  7月,毛泽东在会见斯诺的时候,为了驳斥“莫斯科控制中国”这一说法,引用了一句话:如果这一切属实,那么造一条路通往火星,并向威尔斯先生买一张火车票也可能了。

 

威尔斯是美国科幻作家,写过《星际火线》、《月球上的第一批人》。

 

即使在美国,威尔斯也不算知名作家,对那时候的中国而言,更是几乎没有听说过的人物,但毛泽东居然也看过他的书。

 

1958 年9月,张治中陪同他一起外出视察工作。有一天,在行进的列车中,毛泽东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冶金工业的书。

 

张治中诧异地问他:你也要钻研科技的书?

 

毛泽东说:是呀,人的知识面要宽些。

 

同样在这一年,刘少奇谈到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以此来说明唐人在外为官不带家眷。

 

毛泽东听到后觉得很不妥,为此翻了《旧唐书》、《全唐诗话》,然后给刘写信说:

 

唐朝未闻官吏禁带眷属事,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离家”一诗便作为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的充分证明。自从听了那次你谈到此事以后,总觉不甚妥当。请你再考一考……

 

中央文献研究室曾经出过一版《毛泽东读书集成》,里面收录了毛泽东曾经评点过的、提到过的书。

 

这本书怎么说呢,光是看价格你就知道分量有多重了。

 

毛泽东的一生到底看了多少书?

 

现在已经无法精确统计了,但在他去世后,有人曾梳理过他的藏书,大概有十万本

 

可以说,这十万本书就是他读书总量的下限,因为他还有很多书看完没有留存下来。

 

而且这些书还不能是网络小说那种快餐文学。

 

而应该是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

 

我写毛泽东的文章,有人在文章下面留言说:毛泽东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的成就都是因为“时势造英雄”。

 

我想说,那些觉得毛泽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请先学他读个十万本书再来说。

 

但就是这“十万本书”,居然也有喷子喷,他们煞有介事地拿出计算器进行计算,毛泽东活了83岁,从他13岁开始看书,能看70年。10万除以70,每年要看接近1500本书,每天平均要看5本书,看一本书2小时,一天光看书就要不吃不喝10个小时。

 

看起来很有道理。

 

但说这话的人,基本上都不是真正热爱看书、会看书的人。

 

这种揣测和“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是一样的。

 

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一个学富五车的人是怎么看书的。

 

更不会去思考什么叫精读什么叫泛读,什么叫系统读。

 

更不会明白一个爱读书的人,其实真的可以每天投入数个小时来看书的。

 

比如毛泽东,当年几乎天天战斗,天天赶路,他也就天天想方设法读书。

 

1964  3 月,一个外国代表团来见毛泽东时,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你的马列主义学的这么好,是在哪专门学习的呢?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回答说:我是在马背上学的马列主义。

 

其实这句话并不是俏皮话,毛泽东读过的书很多时候就是战斗中,在部队的行进途中挤出时间来看的。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有过这样一件事:一次毛泽东同志带领一支队伍离开茨坪,到了五斗江。原地休息时,他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翻开手上拿的书,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

 

天气多变,一会下起毛毛细雨,战士们都戴上了斗笠,但毛泽东同志仍在入神地看书。直到司务长给他戴斗笠时,他才感觉到并把书收了起来。

 

1932 年打下漳州的时候,缴获非常多,但毛泽东都不感兴趣,要的全都是书。

 

曾志后来回忆说,仗刚一打完,毛泽东就带着她到长溪中学的图书馆去找书,找了很多书,特别是一些马列的著作,就那么放在马背上,一路带到了陕北。

 

曾经和毛泽东一起行军过的刘英(张闻天夫人)回忆,长征路上,经常没有东西吃,但毛泽东还是坚持看书。

 

1929 年的时候,毛泽东从红四军的主要领导岗位上被选了下来,在闽西的一个农村里养病。

 

月,红四军开第八次代表大会,他疟疾发作,都走不了路了,向大会请假。

 

大家却觉得他是在闹情绪,发函让他务必参会,否则就要给处分。

 

最后被担架抬到会场里去,大家才相信他是真的病重。

 

但就是这样,在他被边缘化,需要躺担架了,仍然如饥似渴地读书。

 

他在给中央的信里,只字不提面临的困难,而是反复要书。

 

他在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传部部长的李立三的信中写到:“我知识饥荒到十分,请你时常寄书报给我。”

 

同一天,毛泽东在致中共中央的信中写到:“四军党内的团结,……完全不成问题……另请购书一批价约百元,请垫付,我们望得书报如饥似渴,请勿以事小弃置。

 

难以想象,毛泽东遇到困难不是向中央叫屈求助,而是不忘提醒他们,要把给他寄书当成大事。

 

建国后,毛泽东的房间里到处都放着书。

 

特别是床上,有一半的地方都堆满了书,只有一半是拿来睡觉的。

 

他经常在办公桌前处理完工作,就躺到床上开始看书,一看几个小时。

 

他放在床上的书看起来杂乱无章,实际上哪本书放在哪儿,他都心中有数。

 

他出差的时候,到了地方,也往往要求像在北京那样,到处堆满书。

 

有一次他出差到杭州,当时的浙江省委的一位负责同志来到毛泽东的住地,初次看到这种情形,以为是毛泽东太忙没有时间整理,便动手整理起来。

 

毛泽东看到后,立即加以制止。并且说了一句可以让很多人汗颜的话:

 

是要读的,不是用来装璜门面的。有些人喜欢把书锁在书橱里,实际上是不看的。

 

1975年,他的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不能看书时,他就请人给他读,视力稍有恢复,又每天坚持读书十几个小时。

 

毛泽东的读书生涯,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弥留之际。

 

1976  9  7 日,经过抢救刚苏醒过来的毛泽东示意要看一本书,他艰难地说了一个“三”字。

 

由于声音微弱和吐字不清,工作人员没能明白是要哪一本书。

 

毛泽东显得有些着急,用颤抖的手握笔写下了一个“三”字,又用手敲敲木质的床头。

 

终于有工作人员猜出他是想看有关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书。

 

三木武夫是当时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内阁总理大臣。他正在日本进行大选,此时病重的毛泽东仍关切地注视着他在日本大选中的情况。

 

工作人员找来《三木武夫及其政见》这本书,他略微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态。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毛泽东只看了几分钟,就又昏迷过去。

 

这本书也成了毛泽东去见马克思之前,最后看过的一本书。

 

根据医疗组护理记录,到了 9  8 日那天,毛泽东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就看书看文件,一共 11 次,用时 2小时 50 分钟。

 

最后一次是下午四点过,几个小时后他就安然辞世了。 

 

四十七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讲过一句话:年老的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十年死了,那末就要学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

 

最终,他实现了他四十七年前所说的诺言,几乎是在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

 

4

 

最后多说一点吧。

 

毛泽东读书很多,这是他一切思考和辉煌成就的基础,但就是这个基础,全中国也没有多少人能做到。更何况,阅读量并非毛泽东和其他读书人的终极区别。

 

一个人或许博览群书,但这些书并没有被他的思想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只是一些相互无关的片段。

 

真正有用的,是要将所有的这些书连贯起来,形成自己的思想。

 

毛泽东的另一位早年同学周世钊,在谈到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情况时,说毛泽东有“四多”的习惯,就是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

 

而所有的这“四多”,又都是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

 

1913 年,年仅二十岁的毛泽东就写下这样一段话:“闭门求学、其学无用。”

 

所以,他的一切读书和学习,都会联系现实中的问题去思考,分析,去大胆推论,验证。

 

1938 年,毛泽东在出席抗大第三期三大队毕业典礼的时候说:

 

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

 

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能辜负你,唯有读书不会辜负。

 

一个人读了什么书,以什么样的方式读书,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性格、气质、行为方式和思想,也往往决定了他一生的成就。

 

说白了,很多年后,当年你读过的书可能都已经忘了,甚至连书名都不能完整记起来。

 

但你之后所说的每一句话,写下的每一个字,甚至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是读过的每一本书。

 

而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向伟人致敬,为读书喝彩!

 

文章来源于栩然说 ,作者栩先生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