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年前,“佛系”这个词很流行,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很丧”?
大概意思就是,很多年轻人对生活失去了进取心,沉溺于游戏或者二次元里,麻木不仁、得过且过。
当然,类似这样的负面评价,基本上每一代年轻人都会经历。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发现,年轻人好像一下子都不丧了。
他们不作妖、不添乱,更不会说些阴阳怪气的话,写一些明显双标、倚老卖老、无病呻吟的日记文章。
当欧美国家的年轻人们无所畏惧,恣意狂欢,而65岁以上的老人要拔呼吸机,放弃治疗,70岁的退休医护人员还要被征召返回一线救治病人的时候。
我们很多冲在一线的反而都是年轻人。他们有些是在防疫重灾区开展工作的医护人员,白衣执甲,直面生死;有些是方舱医院的志愿者,主动请缨、挺身而出;有些是社区的基层干部,加班加点、不眠不休。
还有更多的,是作为普通人中的一员,尽己所能。
哪怕不能上一线,他们也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组织捐款捐物,运送物资。
有个新闻里,采访一个正在组织送物资的年轻人,问他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干?
年轻人说的很朴素,他说:平时都在说什么为国效力,其实哪有机会为国效力啊,难得有这么一次真正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事情的机会,要珍惜。
尤其是疫情全球爆发以来的各种新闻,更让我们感觉,欧美的年轻人并不懂事。
因为新冠病毒对年轻人相对友好(致死率相对较低),以及欧美国家很多实行的“年轻人优先”策略,让他们更加有恃无恐,该聚会聚会,该蹦迪蹦迪,能不带口罩绝不带口罩,成了病毒传播重要的桥梁。
反正感染了也是先死老人,他们年轻怕什么怕?!
但在中国,反而懂事的很多都是年轻人。
在家里,他们承担起了为长辈们科普防疫知识,监督老人戴口罩等的职责,或者和网上的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他们关心两山的建设,关心重灾区里的一切动向,还关心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民的疾苦,并从这种东西方的对比中,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国家、这个政府,和那些外国媒体、“公知们”说的完全不一样。
看到有个段子说:我一定是太膨胀了,居然开始关心美帝人民的防疫和有没有吃穿了,他们可都是发达国家啊!
中国为了防疫做出的努力越多,成效越明显,那些抹黑的、双标的言论就越起不到效果,反而让更多的年轻人擦亮了眼睛。
很多人都在奇怪,这些年轻人都是怎么了?
是时代变了,还是他们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其实,所谓的丧,就是对缺乏目标、没有意义感生活的消极抵抗。
而年轻人们之所以不丧了,是因为在这次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作为群体一分子的存在,体会到了被需要的价值。
在举国上下的动员令下,每一个年轻人都感到了自己身上应该肩负的责任,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我们前几年都在反思教育有问题,好像年轻人都很不靠谱,但至少我们的年轻人三观是正的,是真正有责任感的,是敢于为他人而奉献牺牲的。
归根到底,一个人活着,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而这,才是年轻人不丧了的根本原因!
3月16日,人民日报罕见地专门为中国青年写了一篇评论,标题叫“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文章里说:在抗击疫情一线,4.2万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
不仅是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很多也都是“90”后,关键时刻、危难关头,他们不计生死得失,不愧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读来让人热泪盈眶,我不禁想起了20多年前,有一件轰动全国的事。
2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草原探险夏令营。
原本只是无数个普普通通的暑假里,平平淡淡的一次夏令营活动。却因为一篇文章被载入了史册,也引发了全社会持续多年的大讨论。
一个叫孙云晓的作家,主动联系了夏令营的主办方和带队老师后去了现场,然后用颇有点耸人听闻的口吻,记录下了如下场面:
野炊时候,凡是又白又胖抄着手啥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 更让人忧虑的是,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这篇引起极大争议的文章,一开始的名字叫《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启示录》,发表在1993年第2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
同年11月,被发行量更广的《读者》杂志全文转载时,最擅长煲毒鸡汤的《读者》,果断把原标题换了一个更具有轰动效果的名字:
《夏令营中的较量》
从那时起,这个标题以及这篇文章,几乎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
虽然很快就有媒体质疑《较量》是一篇严重失实的报道。
知乎上现在都还有人在讨论,《较量》用一面之辞给80后带来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但却一点都不影响这篇文章当年的汹涌传播。
在还没有自媒体的时代,连我这种乡村小学的孩子都在多本杂志上看到过这篇文章。
保守估计,当年的阅读量应该已经过亿。伴随文章广泛传播的,还有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反思和批评。
核心就是,按照80后们当时的那种表现,中国就一定会被日本打败,就会在全球落伍!
80后从此背负上“垮掉的一代”这一千古骂名,在社会上默默前行。
他们被媒体贴上的标签包括: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自我中心,感情淡漠,缺乏责任心,高分低能等等。
这里面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多数80后最讨厌听到的就是:
你们这群独生子女,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
3
时隔当年这件事和这篇文章,已经过去了近30年的时间。
孩子们也已经长大了,但很少有人去追问:后来这些孩子们怎么样了?
但我们知道,在中国,这群80后现在都已人到中年,熬成了“最苦逼的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消费贷,工作996、生活苦哈哈,哪还有一点“小皇帝”“小公主”的影子?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现在都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起了从国家进步、民族复兴到养家糊口、相夫教子,等等大大小小社会责任。
更不用说,在科研领域已经成了领军人物的这些80后们。比如,“80后”教授许晨阳,2017年和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同获“未来科学大奖”;有勇挑嫦娥三号测距测速敏感器项目研制任务的谭小敏;有入选《自然》中国科学之星、专攻量子纠缠的陆朝阳和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的黄军……
那么,日本当年那些让我们感到害怕的小孩子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2019年,日本用了三十年的年号“平成”终于落幕。
这个年号从1989年开始启用,所以当年那一批和中国较量的80、90后们,基本都是日本平成年间出生或者成长的年轻人。
这些平成一代,现在大部分成了另外一种人。
纵情享受当下,不关心明天和未来。
他们只关心“以自己为圆心,半径3米内的事情”。
他们不想工作,不愿奋斗,连恋爱都懒得谈。
他们沉迷于动漫、游戏、爱情动作片,能靠幻想解决的问题,绝不付诸实践。
因为丧得太彻底,这一批年轻人被统称为“平成废物”。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改变。
你光看他们现在的样子,绝对无法想象就在他们几岁的时候,是能够“吊打”同样年纪的中国80后,是能够让国人感叹“照这样下去,中国就一定要被日本打败”的存在。
当然,这些人也并不是日本年轻人的全部,那些帝大、东大、早稻田的精英还是非常优秀,毕竟,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呢。
但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在日本年轻人间,各种颓废、丧、食草的氛围和文化,却越来越广泛。
坚韧独立的日本小朋友,长大后却成了“平成废物”,这到底是为什么?
4
一个人小时候这样,长大后变那样,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但一代人,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就是整个社会层面的问题了。
日本人对孩子的教育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视的,从小的这种吃苦教育、团队教育确实超过国内。
所以你看他们小时候的整体素质,所表现出来的作风和潜力,绝对让人感叹“中国孩子比不了”。
但一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受环境影响。
小时候教育得再好,等长大了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你再让他们像小时候那样就不可能了。
这就像我们90后的一代人,从小都被教育欧美是发达国家,大量的杂志、媒体天天吹嘘他们国民素质高,国家保障好。
结果等长大了,尤其是在这次疫情中发现,完全扯淡,你再让他们像之前的那些人一样去“跪舔欧美”,当慕洋犬就不可能了。
而日本从平成开始,基本就进入了滞涨状态。社会仍然很发达,但总体上看不到发展的变化,个人在其中也很难找到自己奋斗的意义何在。
看到网上很多分析日本当前社会现状的文章,最核心的几个词就是:老龄化、低出生率,以及阶层固化。
日本的老龄化全球第一,因为养老金越来越入不敷出,许多日本老人都需要在退休后出来工作,日本的很多商场、出租车、酒店的雇员,很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低生育率更可怕,一个总人口过亿的国家,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才几十万。你去了日本,有人会告诉你一个禁忌,尽量不要和日本人讨论孩子,因为很多人现在都不生孩子。
老人多,生的比死的多,也就意味着活着的年轻人要为赡养整个社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同时,日本社会的等级又十分森严,它既继承了儒家文化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那一套,又适应了资本主义弱肉强食、财富私有的那一套。
最终的结果就是,日本的阶层上升通道微乎其微。
其实,真正可怕的阶层固化还不是没有机会上升,而是你只要不折腾,躺在自己所在那一层里,就能活得还行。
日本经济发达,不用特别努力,就能轻易生活下来,年轻人要想找工作并不难,但你如果想要突破自己原有的阶层,年纪轻轻就逆袭,实在太难了。
躺着很容易,站起来就可能碰到天花板。
当社会让年轻人失去了责任感和进取心,做什么都感觉没有什么用,都不会根本地改变什么,堕落就是必然。
除此外,日本的创业率也很低,这些年的新兴产业还是被巨头垄断,几乎没有像大疆无人机、字节跳动这样的新兴科技公司。
而在中国,从80后开始,年轻人成长的阶段,基本就是中国日益走向强大的阶段。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前行,让每个人都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巨大可能。
我们现在说熟知的大疆、饿了么、知乎、快手、抖音、滴滴、美图、小红书以及曾经的摩拜,创始人都是80后、90后。
《异类》这本书里曾经统计过。
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75人中,有5分之一出生在1830年—1840年的美国。那是美国蓬勃发展的时代。
这就是时代给予每个人的最大机遇。
任正非曾经就说过:华为的发展和成长,更多的是分享了与时代、国家共同进步发展的机会。
华为是这样,阿里、腾讯、小米、格力又何尝不是呢?
5
很多时候,我们现在所谓的“阶层固化”,更多的是希望把几代人要走的逆袭之路让一代人走完的焦虑。
从整个社会历史来看,除了战乱,整个社会的阶层固化是常态,像当代中国这样大范围、深层次的阶层流动才是异态。
中国当前的年轻人,很少有重复父母一代人工作和生活的。
哪怕是父母这一代人,现在的他们也过着和小时候、年轻时天上地下的生活。
去年共和国70年成就展在北京开展,我带着母亲去看,当她看到那些还原度极高的六七十年代生活场景时,忍不住感叹:现在都没法相信,三四十年前我们过得是那样的生活。
从我母亲的角度,她并不需要格外地付出什么,只要跟着国家的脚步走到现在,就自然而然地过上了过去无法想象的“好日子”。
我只能说,我们是赶上了好时代。
人最不能决定的,是生存的大环境,是一个大的社会趋势。
你看不清这样的趋势,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之后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
有人分享了自己人生作出的两个最愚蠢的决定(不知道真假):1999年的时候非得要卖掉北京的四合院,去欧美留学;以及今年2月初的时候,想尽办法跑去美国逃避新冠疫情。
你站在一块从南极飘向北极的巨大冰块上,无论如何努力往南走,也会离南极越来越远。
生在当代中国,我们现在的每天,都在活生生地见证历史。
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将改变未来历史的走向,决定中国的发展。
甚至,我们自己,就已经是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部分。
认清了这样的大趋势,就知道该如何同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驰。
6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日本当下的情况实际上是为我们敲响了未来的警钟,也是给了我们一个参考的样本。
我们的年轻人最大的优势是有进取心,凝聚力和责任感。
但也有差距,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高精尖教育投入不够,特别是学理工科的人数在变少。
这次疫情应该让很多人明白了,文艺也好、娱乐也罢,都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对社会真正有大用的是医护人员,是各种高科技设备,是强大的生产能力。
金一南教授在演讲里说过,对美国人而言,歼20的研究组平均年龄31岁,这是极其恐怖的。
这也说明,我们有多少明星、多少网红、多少写手、多少作家,美国人都不关心;他们最怕的是,我们有多少年轻的理工类人才。
而这些都需要社会里有更多的人愿意奋不顾身地去学习艰深的数学、物理、医学等基础科学,去研究生物医疗、机械设备等领域。
日本虽然年轻人少了,但他们的理工还是很强,高校的诺贝尔奖也没少拿。
让人担忧的是,当年我们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现在的社会导向却让更多的年轻人倾向于去学习文艺,学金融,搞投资、当网红。
这样的导向和趋势是绝对不可取的,需要尽快扭转,否则多年以后,还有谁愿意吃力不讨好地去学习高等数学,搞科学研究?
有一个街头采访,问“你最喜欢哪个明星”,一位大叔直接摆手说:
我不喜欢明星。这些都不能强国,只能害下一代,你看看你采访现在的子女,你长大了干什么,都是要当明星,要唱歌,没有说要当科学家,当解放军,当教师的……不是你明星推出来(国家就能强大),国家强大都是靠科技人员、广大劳动人民干出来的。
二是文化传承方面。
这次疫情里形成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年轻人的这种责任感,单靠政府的动员引导是做不到的。
由南往北,无论东西,能让这么多人自发自绝地拧成一股绳,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是因为我们都传承着同一种文化。
当国家出现大难,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想起那些老祖宗留下的精神。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中华文明的自信源自何处?”
有一个回答深得我心:
可要是有外人来欺负我们: “那就全国皆死士,不死、不休!”
教育可能并不能完全做到让大家思想行动那么一致,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做到了。
这是属于中国人特有的集体意识,是外国人所不能理解的顽强生命力之所在。
但现在,由于资本文化、西方文化、享乐文化特别是过度娱乐化的冲击,我们的很多文化传统面临着断层、失传的风险。
更可怕的是,现在的教育导向也有一种“西学东渐”的思潮,动不动就要学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求把外语学好,可以不学古文不学诗,甚至不写作文。
我们中国人不学这些,还叫中国人吗?
学了现代西方两三百年历史的资本文化,却丢了我们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这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7
最后,再多说一点吧。
长征里的红军战士基本都是年轻人,连那些带头的领导干部也都才二十多岁,
金一南曾经在书里写过:
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时代,无一人老态龙钟,无一人德高望重。无一人切磋长寿、研究保养。需要热血的时代,便只能是年轻人的时代。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我又欣喜地看到,时间和机遇又回到了我们的年轻人手中。
这一代的年轻人,格局大、见识广、思想新,对国家越来越认同,对民族和文化也越来越有自豪感。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穿汉服,从喜欢国风到戏腔,我看,再往下得喜欢戏曲了。
他们还推崇国产的品牌。
其实,最认可西方奢侈品的,很多都是大爷大妈,或者就是中年的职业白领、中产阶级。
觉得外企最好,洋品牌最好,也是这帮人。
他们在青年时代,赶上的是中国打开国门,各路思潮,资本,产品,牛鬼蛇神一拥而入,看到了当年正如日中天的“欧美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于是,瞧不起自己的国家,连带着从文化到生活方式甚至是对政府的全盘否定。
而这些青年时代形成的想法,最难改变,看看那些闹腾得最欢腾的“公知”,基本都是油腻的中老年人了。
但现代社会,信息资讯这么发达,不是那些公知大V们一手遮天、掌握话语权的时代了,他们再怎么把外国吹得天花乱坠,在这次疫情中,也会被一次次地无情打脸。
我在逛知乎的时候,看到有年轻人分享的真实感受,很有意思:
我觉得,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最大的趋势。
才是中国年轻人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而那些还活在“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跳梁小丑们,那些不能认清这种趋势的人,不能适应新时代的人,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经过了这一次的大疫,很多人都打心底里实现了对国家、对政府乃至对世界形势认识的重大转变。
我坚信,这一代年轻人,以及后面的年轻人长大后,有文化、有盼头,有包容、有担当,可能是我们最好的年轻人,在他们手里,也将迎来中国最好的时代。
一百年前的话怎么说的?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