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安全战略 > 阅读信息
徐宗俦:“藏粮于地”是粮食安全之本
点击:  作者:徐宗俦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0-04-15 09:03:04

 

“藏粮于地”是粮食安全之本

徐宗俦

(九三学社重庆沙坪坝区委综合支社)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早在2015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他强调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实在是振聋发聩。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很多国家收紧了粮食、油料作物出口,使世界粮油供应不确定因素骤然加剧。对于拥有14亿人口(据有关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有可能达到16亿人口)的我国,其粮、油的绝对安全,其意义比天高比地大,稍有疏忽将导致灾难性恶果。

 

从本人40多年围绕农业科研而深入接触到各地农村实际情况看,耕地数量、质量是决定粮油生产绝对安全的唯一根基,否则“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藏富于民”……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必须冷静地看到存在的严峻问题

 

1,耕地存量不足。

 

2017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8.15亿亩,人均耕地1.2亩,虽然土地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是人均土地面积仅及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1/4,排在世界第67位为美国的12.8%、印度的45.5%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我国一些省(市)人均耕地面积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

 

2,耕地增量匮乏。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潜力约为8亿亩,但水、土、光、热条件比较好的湿润与半湿润区只占26.9%%我国集中连片、且能够近期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耕地资源仅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6%其余虽有开发潜力但需较高投入或具有较高生态风险,难保“绿水青山”。因此,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捉襟见肘。

 

3耕地还在锐减。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导致被城镇建设、非农产业占用的耕地,相当大比例是在城镇周边、千百年才培育出来、被农民们称作“一碗泥巴一碗饭,一碗泥巴一碗油”的良田沃土上;加之地方政府短期经济利益驱动,导致“土地财政凸显”,耕地被占过多过快问题日益突出;形成城镇越扩张,良田沃土占比就越高恶性趋势……这些,都对良田沃土耕地资源的硬伤害。

 

4,耕地质量下滑。

 

近三十多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不断增加,农耕方式与水平有从传统精耕细作退步到粗放耕作的趋势加剧,以至出现“三多”即:化肥、农药、农膜用得多;“三少”即:有机肥用得少、轮作养地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少; “三低”即: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保土水平低、基础地力低; “三大”即:中低产田比例加大、岩漠沙化退化面积增大、耕地被重金属及化学品的污染面积扩大

 

5,“占补平衡”虚化。

 

我国虽然强调了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要达到1:1甚至更高水平的“占补平衡”。但由于:一是缺乏法制、制度的硬性约束,很多地方实施过程中都被软化了,“占补平衡”徒有其名;二是缺乏刚性的技术质量标准和监管督查手段,不可避免地出现“占近补远,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占‘熟’地补‘生’地,占平地补坡地”等等大量问题存在,甚至有比较普遍的弄虚作假现象,以至“占补平衡”只是“表面数量概念的平衡”。从笔者多年实地调研和有关部门对土壤的实际抽样测定结果看,补充耕地与被占耕地的质量水平一般都要相差35个等级;有的地方只在岩石上铺垫一层不足30厘米的“生(死)黄泥”,就算是“耕地”!一不保水、二不保肥、三不保土,根本不存在适耕性。

 

二、2020年关于《土地管理法》新规解释的冷思考

 

前不久,国务院对2020年对《土地管理法》作出了一系列新规解读与片区开发、土地一级开发实务等指示,但有很多是语焉不详,规制不清,措施不明,很容易被人为地“钻空子”“打擦边球”。

 

比如: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下放了土地征用的审批层级;

 

非农建设用地将不再“必须国有”;

 

在征收土地过程中将会给予农民合理公平的补偿,并且要考虑到往后的生活水平和生计的问题,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即: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三分之二的农民或者村民会议成员的同意,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准许出让、出租等形式进入市场化交易。这将会使村集体建设用地得到充足盘活,也让农民和村集体拥有更多的空间来发展。

 

……

 

上面列举的几条例子,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农民有某种益出;但从长远、大局而言,对我国及其宝贵的耕地资源将会出现类似于“牙根松动式”的弊端,一不留神就会从根基上出纰漏,很容易形成被心术不正的利益集团或个人“寻租与操弄”的空间!

 

三、“冷思考”后的“热建议”

 

全党、全国抓“三农”,就必须要在“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上下足功夫。

 

1,要精准式地保护耕地红线。

 

严防死守18亿亩以上的耕地红线,应当成为从中央到乡镇压倒一切的“硬杠子”!非常有必要从最底层农用耕地基数开始,直到中央“顶层设计”,用这种“至下而上”方式把控全局;尔后,对拟定的基本农田规划保护区域及保护面积,再“至上而下”地用亩、分、厘等数量级,把耕地保护红线“一竿子”精准地分解、落实到省(区、市)、市(县)、乡(镇)乃至到村、到田块地块。倘若没有这种“铁腕手段”和精准坐标式、网格化、大数据支撑地落到实处,要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完全可能成为一纸“空头支票”。

 

2,保护良田沃土是重中之重。

 

我国最好的良田沃土都在现有城镇周边。仅2014年我国土地流转面积3.8亿亩,大概占农民整体承包地的28.8%,其中不少就是城镇周边农村的高产稳产良田好土。倘若以现有城镇为圆心去呈“水滴涟漪式”城镇建设全面推开去的话,良田沃土将会一寸不留地、不可逆转地变成钢筋混凝土大厦和路面……这种从人的嘴里“抠出口粮”的愚蠢作法,对14亿人民的长远利益都是“伤筋动骨”、不可持续的短期行为。因此,如何避免?首先,尽可能在原有城镇用地上集约型的规划、建设;其次,实在需要另辟新址的情况下,应当有意回避成片的良田沃土,哪怕是搞成“插花式”、“点状式”分布,把非农用地安排在岩石旮旯或农作物不适宜的土地上,以不占或少占良田沃土为先决条件;即便一时多花点城建投资,也比占用千百年才培育形成的、利于稳产高产的良田沃土强出一百倍!

 

3,非农业用地的“占补平衡”要有法定的质量标准。

 

耕地质量高下,取决于诸如:耕层土壤厚度,耕层土壤团粒结构,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耕层土壤全氮含量,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等等综合指标组成。因而,在提出“占补平衡”时,必须依法制定一个起码的土壤理化指标为底线前提的质量标准。在此质量标准基础上,才谈得上“占多少、补多少、只能补多不能补少”的数量问题。这样的“占补平衡”才具有实质意义。否则,只能干出“嘴皮哄地皮,地皮哄肚皮”的蠢事。

 

4,用地养地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培肥地力,提高单产。

 

一是从政策上,首先要着眼于调动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大力研究、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良法,不断用新技术培肥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三是自主研制、开发、推广适宜我国不同地域、地貌、作物条件的具有自主核心技术产权的先进农业机械、机具;四是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旱涝保收的先进农田水利基本设施;五是高产、优质、精细农业,最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识别要广泛利用植物保护、耕作栽培的新技术、新设备等等,才能加大投入,扩大内需。

 

总而言之,只有无条件地确保我国耕地数量与质量,尽可能减少因为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而对良田沃土不甚合理地、不可逆转地占用,才能保证“三农”不出现因土地质量、数量等基础性问题而犯颠覆性的错误!才能有效地保障我国粮、油生产与供应的绝对安全,才能在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满中国的粮油肉蛋奶菜,且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上!

 

作者:徐宗俦,副研究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九三学社重庆市委“思想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社市委老龄委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宣讲团”成员。原贵州省政协委员、安顺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安顺市委副主委、安顺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来源:昆仑策网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