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在乡村振兴大潮中,红色资源因其独特的价值而获得发展的契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积淀形成的精神财富,丰富且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是乡村振兴的优势资源。立足文化和旅游特色用好红色资源对于推动乡村事业的全面振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红色旅游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
乡村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流传着革命的火种和优良传统,是助力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各领域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推动红色旅游资源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对于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赋能乡村产业,增强内驱动力。红色旅游资源是助推乡村产业兴旺的有利抓手。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可以有效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把人文资源变成旅游资源、文化产业资源,推动整个产业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例如,通过销售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将带动当地的手工业和制造业,促进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同时,通过开发红色旅游,能够辐射带动当地的民宿、休闲、文化、体育等行业,延长和拓展产业链,不断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赋能乡村生态,打造宜居环境。乡村振兴既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真正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红色旅游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而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又能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经济保证。重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将“红色旅游”和“绿水青山”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红”与“绿”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乡村整体规划和部署,完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进而促进乡村旧貌换新颜,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
赋能乡村文明,厚植文化底蕴。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作为乡村振兴的“软力量”,乡村文明在内部能够提升村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外部能够提升村庄的吸引力与影响力。红色旅游资源蕴含丰富的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文明乡风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培育与启发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用好用足用活红色旅游资源,有利于凝聚思想共识和激发奋进力量,为培养乡风文明,涵养乡土情怀注入新动能。
赋能乡村治理,提升治理效能。红色旅游资源内在包含着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传统等红色精神财富,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历久弥坚的红色底色和发展成就,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入到乡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以旅游这种方式开展红色资源的挖掘,可以将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精神化为催人前行的奋斗力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赋能乡村生活,扩宽致富渠道。红色旅游资源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也具备巨大的经济价值,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富裕中发挥重要作用。将红色旅游资源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出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有助于红色旅游资源在新时代担负起富农惠农的新使命,助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摆脱贫困、增收致富提供新渠道。
红色旅游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未来进路
红色旅游资源对于乡村发展具有独特价值,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切入口。新时代新征程,应立足实际,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找准特色发力点,让红色旅游资源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最大化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多元价值。
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化,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深刻的革命历史烙印,它以革命先烈、革命领袖的英雄事迹和历史事件为主体,以教育人、鼓舞人和启迪人为目的,具有其他旅游资源所不具备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价值,不仅对于加强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重大,同时对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影响深远。
一要在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开展专项调研,全面摸清乡村地区红色资源的分布,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题材,依托乡村特色大力推出以“红”字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和精品路线。例如,可以搭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基地、影视基地,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让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二要以鲜活事例、精辟概括和生动讲解来呈现红色旅游资源历久弥新的时代魅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实现红色旅游资源乐民、育民、富民。三要有针对性地将红色旅游资源与乡村民俗传统、手工艺、歌谣戏曲等结合起来,突显地域特色,打造内容丰富动人、形式新颖别致的精品红色项目,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的队伍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是红色旅游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力量。如何培育好、使用好人才队伍,让这支队伍的活力竞相迸发,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解员、红色精神的传播者,是推动乡村振兴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应加快优化红色旅游人才队伍梯队,通过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扶持计划,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从人才培养数量上入手。根据新时代乡村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加大实施人才培育项目,切实壮大乡村骨干队伍,增强红色旅游的发展动力和后劲。要成立红色旅游志愿队伍,推动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缓解红色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紧张局面。二要从人才培养质量着眼。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轮训,加强红色历史普及教育,进一步完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其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要加快补齐红色旅游业人才短板,重点扶持乡村和县域旅游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的传播形式多样化,推动红色旅游资源赋能乡村振兴不能墨守成规,要寻找创新红色旅游资源传播形式的“金点子”,让红色旅游资源既“活起来”也“火起来”。要理念先行,摆脱固定思维方式,将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媒介手段结合起来,多途径、多渠道、多角度探索红色旅游资源的传播途径,提高乡村红色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一要从全局视角出发谋划红色旅游资源的增长点,以“红色旅游+”推动红色旅游资源与乡村地区的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从而保证红色旅游资源在实现其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二要依托各地区红色资源优势,畅通对外通道,开展红色旅游协作,通过宣传引导、项目带动等方式联手打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三要坚持政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相统一。以艺术赋能红色旅游资源的传播,通过艺术性方式来诠释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厚底蕴,让历史鲜活再现,使游客在旅游中感受信仰力量,增添奋进之力。四要运用数字技术助力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三维图像技术、 VR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乡村红色旅游资源全面融合,通过线上空间呈现和线下景点展览来实现资源传播方式从静态单一向动态多元的转变,打造红色文化十足的多重沉浸式、互动式的游览体验。
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科学化,红色旅游资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彼此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在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后续的发展中要坚持科学开发、适度开发、可持续性开发原则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进一步推动其融合化发展。
一要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坚持原址保护、原样修缮、原状恢复,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纳入到乡村地区的社会发展规划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的改造和修缮。二要以系统思维来推进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要强化交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将已有的交通资源进行高标准的衔接,以红色旅游为中心,增修高速铁路,加速乡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从中选出该区域内有显著影响的典型红色景区,并对其进行重点提升,建立比较完备的红色旅游资源系统。要建设符合游客期望的景区公共设施,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服务系统。三要健全完善信息评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跟进游客的反馈意见和实际需求,从而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水平,打造乡村红色旅游名片,促进红色旅游更好地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刘嘉宇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来源:光明网)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