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的建设 > 阅读信息
闫岩:谈谈干部的爱护监督问题
点击:  作者:闫岩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7-08-16 11:40:02

 

 1.webp.jpg

 

  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是事关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没有监督,权力就会绝对化,绝对化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是对干部的爱护。放弃了这方面责任,就是对党和人民、对干部的极大不负责任。党教育培养一名领导干部不容易,一旦在廉洁方面出了问题,党组织多年的培养和本人以前的一切努力就毁于一旦。

 

  首先,要尽心帮助,关怀爱护,助其健康成长,尽量少走弯路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使用干部的过程中要注意爱护干部,才能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帮助他们校正思想、厘清人生观,坚定信念、匡正事业观,涵养性情、放大格局,排忧解难、建功立业。

 

  一、爱护干部,就要指导干部

 

  一个干部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或者一个领导干部刚刚转到新的领导岗位,工作起来肯定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一批高学历、高智商的年轻人进入干部队伍,给机关企事业单位增加了活力。他们能否顺利适应工作,做出应有成绩呢?这就需要组织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安排进入单位早的同志,手把手地传授业务技能,使他们很快就能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干出成绩。当然,也有一些干部,有底子,思维活跃,敢想敢干会干,很快就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有些已经成为中层干部乃至单位领导。即便是这样的干部,他们也需要补充知识和实践经验,以适应领导岗位的要求。

 

  另一方面,这些高学历、高智商的年轻人,进入干部岗位工作时间不长,部分人就会显露出清高孤傲的心理,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孤傲心理更为明显。他们理想信念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又笃信所谓的“潜规则”,喜欢走捷径,追求时尚、贪图享受,胆子大,一旦面临外界的诱惑时,抵御力较差,职务犯罪风险较高。对于这样的干部,要及时进行指导纠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持“常拉袖子常提醒”,引导他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促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要指导新任领导干部提高执行力,帮助他们运用哲学思维,正确认识事物的客观属性、内在本质、因果联系等,以保证他们在纷繁的现象及主观偏见之中,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贯彻党的路线和政策,放手工作,敢于负责,准确而又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避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干部的进退留转是正常现象,要及时对转岗干部特别是由红火部门转到冷清部门的干部,加强思想引导,鼓励其撑起拼搏的风帆,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把得失摆到“望远镜”下来计较,不丢弃希望、不抛弃目标、不放弃追求。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干好工作是天职、干不好工作是失职、不好好工作是渎职的理念,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放大格局,树立在哪里工作都是为党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主动把各自工作放到党委、政府工作的宏观大局来考虑,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使局部工作与大局工作目标同向、工作同心、措施同步、节奏同频;坚持把干事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职责使命,立志做大事、立足做小事、立身做实事,在本职岗位上把工作干到最好,干到无可替代。

 

  二、爱护干部,就要提高干部

 

  任何一个干部干工作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是行家里手,对工作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悉,最后创一流业绩、树一流样板的过程。使用干部就要给干部学习的机会,教育他们如何把握规律、如何找准矛盾的关键节点,帮助他们“出主意”,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包括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使他们在理论上和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干工作“稳准精狠”。

 

  1、要告诉他们“不争第一,你连第二第三也争不到”,引导他们树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工作观,见红旗就扛,见荣誉就争,督促他们力争上游,力争第一。

 

  2、要教育他们“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生易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指导他们重学习增强内驱力、重创新增强生命力、重实践增强操作力,在生命激情燃烧的过程中,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和停不得的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拿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下苦功夫、真功夫、硬功夫,谱写最动人的人生乐章,绘就光彩夺目的人生,虽不敢说“声震黄堂传万古,名标青史播千年”,但也要“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3、要督促他们深学政治理论、博学社会知识、精学业务技能,切实把所学所得自觉转化为提升工作执行力的有力武器,确保提出的工作思路、规划,既结合现实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步骤明晰而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一颗跳起来才能摘到的桃子”。

 

  4、要鼓励他们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找定位、定目标,敢想、敢闯、敢干、敢试,勇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涉足人所未知之领域、尝试人所未用之方法、登临人所未至之高度,借新思想的东风推进认识创新,搭新探索的便船加速工作创新、坐新实践的滑梯增进环境创新,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工作执行的障碍弊端,努力在工作中出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

 

  5、要深化干部培养锻炼机制创新,按照基层实践获经验,一线磨炼练作风,贴近群众强意识的宗旨,大力采用“一线锻炼法”,重点加强年轻干部在“条件苦”的基层、“问题多”的单位、“任务重”的岗位的锻炼,强化干部下基层、到一线实践锻炼,增强能力,“强筋壮骨”。

 

  三、爱护干部,就要约束干部

 

  对干部的约束就是对干部的爱护,要给干部戴上“紧箍咒”。如果对干部有委托而无检查约束,及至犯了严重的错误,方才加以注意,不是爱护干部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必须接受严格约束。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要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广大干部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

 

  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要关注干部的工作,确保其正确履行职责。要定期不定期地检查他们的工作,看看他们的工作规划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看看他们的工作过程是不是顺利、有没有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看看他们的工作有没有伤害群众的利益,是不是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拥戴,看看他们有哪些新鲜的创举、是不是需要组织上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如果有,就应该及时进行帮助,纠正错误,以保证他们的工作有一个群众满意、组织认可、个人称心的结果。

 

  要注重健全机制,强化激励约束,保障其执政为民的执行力。要健全科学的目标责任机制、绩效考评机制、行政问责机制,科学设置考核内容,突出考核重点,建立完善“主体明确、职责清楚、权责对等、量化具体”的岗位目标责任体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注重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统一,变“静态考核”为“动态考核”,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能力、表现、实绩进行综合考评;把问责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对因“被动执行、应付执行、机械执行”等不认真、不到位、不负责因素而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干部,坚决问责、责令整改,严肃查究、及时调整。生活圈的考评情况是干部竞争的软实力,应占考评总分的一定比例。

 

  对干部的道德表现可以单独建立档案留存组织部门,加强对干部行为的约束和督促。要密切关注干部的生活圈,加强对干部日常生活行为的约束和督促。

 

  首先是家庭,看他对家庭的责任心如何,对老人是否孝敬,对家人是否体贴,平等观念如何,是否有感恩心,是否勤俭持家,交友是否杂,平时有些什么兴趣爱好等等。特别是对一些有情况反映的干部,经常关心了解,也能争取家人对其工作的支持。

 

  其次是邻居,看他邻里之间是否和睦,对人是否友善,是否尊重,是否有爱心。

 

  第三是小区服务人员,如门卫、清洁工、花匠、维修工等物业管理人员,他们与居民的接触比较多。可以通过他们全面了解一个干部平时为人的态度、处事的风格等。

 

  第四是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可以通过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了解一个干部是否热心公益,是否注意小节,是否注重本人形象,是否在小区里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可采取个别访谈或座谈的形式进行,综合起来,分析研判一个干部。

 

  四、爱护干部,就要挽救干部

 

  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一旦发现干部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组织和纪检部门不要当老好人,该谈话就谈话,该批评就批评,该处理就处理,及时“咬耳朵、扯袖子”,绝不能任其“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现实中,哪怕是一次谈话、一个处分,对干部都是一个警示、一种爱护、一种挽救。

 

  从小节抓起,防微杜渐。俗话说,“小洞不补,大了难堵”。一些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就是从生活小节、工作细节、思想支节、行为末节上出问题开始的。有些人就是因为疏忽了小节,到最终犯大错的时候,自己都还不知道。这是很可惜的。因此,要常敲“小木鱼”,甘当“婆婆嘴”。对于犯了错误的干部要正面、坦白地批评,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给予必要的批评和处分,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少戴大帽子,多给穿衣服,不能进行打击。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预警机制,是挽救苗头性干部的好办法。共产党是做事业的党,共产党员是做事业的人,做事就不可能没有错误。无论何人,哪怕他再高明,哪怕他很有本领,还是有犯错误的可能。当然,也不能因为“培养干部不易”,就对“问题干部”放他一马,纵容他的“小恶”,待到形成“大恶”之时,代价将是十分沉重的。因此,遵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预警机制,是关心爱护挽救苗头性干部的现实需要。预警机制要坚持事前引导防范与事后警示惩戒相结合,立足于早,立足于严,道道设防,步步警戒,避免干部一步一步滑向深渊,从而达到挽救爱护干部的目的。

 

  建立实行“召回制”也是一个挽救干部的好方法。古人云:“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对于犯了较轻错误、受到较轻处分又不适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由组织上召回并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让其接受思想教育、认清错误、重拾信心,彻底“治好病”、轻装再“上阵”,更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五、爱护干部,就要关心干部的困难

 

  关心关爱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关心属于社交需要,提拔使用属于自我实现需要,干部希望得到关心的需要比得到提拔使用更为迫切,更为基础。从实践来看,干部职务和职级的晋升,客观上会受到领导班子职数、任职年限、个人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对绝大多数干部而言,它所起的激励作用只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而对干部人文上的关怀,情感上的激励,对干部所发挥的作用却是根本的、持久的。

 

  干部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工作、事业,也有父母、妻子儿女,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目前,关心爱护干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政治上关心不够,影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长期在条件艰苦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关心不够,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优秀干部关心不够,影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生活上关心不够,致使干部产生后顾之忧。对干部的身体健康关心不够,对干部的住房、配偶工作调动、子女上学关心不够,致使干部不能安心工作。心理上疏导不够,导致干部不能安心工作。在干部工作压力大、事业遇挫折、人际关系出现紧张等情况时,在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及帮助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做的不够,使干部不能在思想上有心干事。要从完善制度着手,建立健全关怀机制,关注干部、爱护干部、关怀干部。

 

  政治上要关注干部。注重培养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要时刻关注,在选拔使用时要优先考虑,营造“绝不让老实人吃亏”的良好政治环境。工作上要关爱干部。对在工作环境艰辛、工作情况复杂、生活条件艰苦下工作的干部,要多给予关心、帮助,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改善他们的办公条件、生活条件。同时,要合理安排工作,使人尽其才、才尽其力。特别要关爱好干部的身体健康,及时督促他们定期体检,并严格执行节假日休息制度,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要安排加班,即使加班,也要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人手,不能只让老实人加班,其他人都袖手旁观。

 

  生活上要关心干部。干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困难问题的,组织上要在可能限度内给予照顾,解除其后顾之忧。对干部的住房、家属调动、子女入学等予以关心和照顾,解除干部的后顾之忧。这并不违反“八项规定”。

 

  心理上要疏导干部。要注重培养干部坚定执著的理想信念、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海纳百川的心胸气度和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使干部坦然面对压力,勇敢挑战困难,不怕歪风邪气,少想个人得失,多想人生要义。另一方面,认真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把握干部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状态,帮助解决困难、解开“心结”。特别是在干部工作压力大、事业遇挫折、人际关系出现紧张等情况时,要及时谈话,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切实为他们减负减压。

 

  要特别关注基层干部的困难。基层干部长年工作、生活在基层,住房条件差,交通不便利,有的干部还是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家里的小孩变成留守儿童、父母变成空巢老人,妻子变成留守少妇,这就影响了小孩的成长,老人得不到照顾,家庭重担不能分担,造成家人怨言很多,有的甚至走到妻离子散的地步。有的干部年轻的时候到乡镇工作,由于单位男女比例失调,加上当地感情资源条件所限,一转眼就过了婚育的最佳年龄,成为剩男剩女。从生活上照顾基层干部,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和生活的乐趣,是一件难度较大、又不得不下力气做好的、非常迫切的事情。要完善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对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长期担任县乡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适当扩大职务特别是县处级以下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幅度,探索依据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晋升级别的相关改革,强化级别对干部的激励作用。

 

  其次,要严格监督,动辄则咎,力促收心收手,期盼“凤凰涅槃”

 

  随着“八项规定”落实的节奏逐步加快、落实的力度逐步加大,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回家吃饭的多了,公款吃喝的少了;走路骑车的多了,公车私用的少了;自费游玩的多了,公费旅游的少了;按时上下班的多了,迟到早退的少了;上班忙工作学习的多了,上网购物聊天玩游戏的少了;热情周到笑脸相迎的多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少了;自觉学习的多了,不学无术的少了;干事创业谋发展的多了,推诿扯皮混日子的少了……但是,现实中还存在对干部监督工作的几种错误认识:

 

  一、认为党管得太宽了

 

  一些党员干部抱怨自己的私人生活都被党管得死死的,没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其实,作为干部来说,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这一点十分重要。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是要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的。只有防微杜渐,把那些不好的兴趣、爱好死死堵住,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才有空间。现实中,一些干部在作风上的确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干部监督要抓严、抓早、抓小,防患于小,防患于危害尚未蔓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干部必须严格监督,没有例外,没有特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国法是所有公民的行为底线,党纪是对党组织和党员立的规矩。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真正做到“纪”在“法”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把纪律挺在前面,就是要廓清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就是要让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经常对照党章、党纪,深刻反思反省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是否逾越了党的纪律底线,从而知所畏惧,知所行止。

 

  实际上,严格要求才是对干部的最大爱护。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我们常说“严是爱,宽是害”。治家如此,爱护干部与此同理。党员干部都必须懂得,党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没有例外,没有特殊。违纪者就应“动辄则咎”,执纪者必须对违纪者“动辄则咎”。爱护干部的形式有很多种,表扬、交流、提拔都是爱护。但一个“才”字,横扫其他一切形式,态度坚决地表明只有“严格要求”才是对干部的“最大爱护”。王岐山书记讲的“动辄则咎”的意思就是做得不好,就要受到责备或处分。强调对党员干部违纪行为“动辄则咎”,就是要贯彻好预防为主的反腐精神,从源头抓起、从小处着眼、从基层着手;强调抓早抓小抓预防,不让问题坐大成势,尽可能不让党员犯错误,更不能小错不纠发展成大错。没有“苍蝇”更好,有了“苍蝇”也不能让“苍蝇”变成“老虎”,这就是“动辄则咎”的意义所在。

 

  试想,如果一个干部,我们都抱着“多栽花、少栽刺”的心理,对其平时要求就失之于“宽”、“软”,眼看着他走到岔路之时,也没有及时地站出来拉一拉他的衣袖。那么,这种“宽松”,可能过程很“和谐”,但结果一定很苦涩。这样的干部,即便是“带病”提拔了,迟早也会“高空失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干部严格要求,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其好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古人云:“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我们真诚地期望每一位领导干部都以此为鉴,心存敬畏,自觉补偏救弊,以积极、端正的态度闻过则改,革故鼎新。

 

  二、过分夸大自律的作用

 

  有人说,要相信我们的干部是廉洁自律的,甚至在背后抱怨说,到底是谁出的这专门整干部的“馊主意”?若长期这样搞下去究竟还让人活不活?为什么还不快点结束这种“偷偷摸摸”的监督检查活动?当我们回想一下当初举起右手向党旗庄严宣誓时候,我们是否已经同意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和党的事业。为了党的事业,我们连生命都可以舍弃,还在乎党的几条纪律规矩的约束?无数触目惊心的案例告诉我们,千万别高估了自律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也揭示,自律往往靠不住。因为自律有个可怕的敌人,就是“意志无力”。所以,列宁说,依靠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的精神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

 

  现实生活确实存在的现象是,一些干部本身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当职位得到升迁、权力得以扩充后,他们往往不是想着怎样更好地约束自己,而是想着怎样才能把手中的权力用扎实,用到极限,甚至处心积虑地用权力挑战法律,千万百计为自己捞好处,为家人谋福祉,为“狐朋狗友”谋利益,丧失了一个党员干部的操守,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败坏了党的形象。打开落马官员的履历,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大多都有一个由好而坏的过程。刚刚上任,往往都是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廉洁奉公。慢慢地,居官日久,就渐渐地生出骄惰之心,一天天浸染腐败之气,以至于在堕落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这不禁让人思考:难道真有所谓的“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的定律?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权力逻辑和腐败路径,使一些“曾经的好官”中道变节?分析那些走上邪路者的堕落历程,不难看出,有些是法治观念淡薄、纪律意识松懈所致,有些则是一种攀比心理在作祟。有人坦言,随着地位的升高、权力的增大,对有钱人那种一掷千金的豪爽,也不由自主地羡慕起来。这些“堕落”干部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当外在的约束与地位的上升不相适应时,膨胀的欲望就可能突破法律、越过底线,导致堕落现象的发生。这就说明,一个人,其自律和他律相比,他律往往比自律更重要。特别是领导干部,他们是手握“公权力”的人,而权力又是一把双刃剑,既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要保证前者,杜绝后者,就必须正确而充分地认识“意志无力”的存在与危险,对干部进行严格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三、认为违反纪律是“小节”

 

  现实中,一些干部认为,违反纪律不过是“小节”,只要不违法、不犯罪就不算什么,用不着大惊小怪。从许多反面典型案件来看,一些干部出问题,多数都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具体到现实中的事例,比如有的干部把更改个人档案内容当成是“小事”,认为不影响为党工作,认识不到这是欺瞒组织的错误行为;买官卖官也不过是送点钱、收点钱而已,认识不到这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行为;逢年过节,提着重礼到领导家里去拜望,认为只是人情来往,意识不到这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被组织调查后不主动说明情况,反而转匿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认识不到这就是对抗组织调查,等等。

 

  同时,在一个时期,各级纪委也有偏离主责、脱离主业的现象。一些基层纪委机关,碍于都是“老熟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乐于当老好人,不敢不愿得罪人,把抓“鸡毛蒜皮”的小事当成主业,对真正突出的“四风”和腐败现象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放松监督责任,抓小放大,执纪不严肃、执纪不到位。还有的只重视查办大案要案,忽视日常监督执纪,认为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违反纪律是“小节”,不必管、不追究,久而久之更加助长了歪风邪气的盛行。一些干部在腐败泥坑中越陷越深,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其身上出现的一些违法违纪的小错,党组织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件小事,一个小节,其性质足以体现出一个干部的作风优劣和修养程度。一些人不注重小节,陶醉于金钱物欲,沉湎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实际上就表明他们的思想情趣低级化、社会生活庸俗化,这是十分危险的。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的错误认识,执纪者错误的执纪观念,一方面放松了对党员的要求,损害了党纪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养痈遗患,使不少党员干部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从一般违纪发展到严重违纪,甚至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是对干部的爱护。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党的各级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组织培养一名干部很不容易,干部违纪违法被查办,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也是单位和组织的损失,更是对党的形象和事业的损害,与其在他们深陷囹囫后痛惜跺脚,莫如在平时多“开罪于他”。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曾感叹,“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稳如泰山。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那么一切也就完了。”

 

  无数案例表明,领导干部“破法”者,无不从“破纪”开始。因此,纪委要用纪律衡量党员干部行为,守住纪律这条底线,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触犯纪律就及时处理,这既是对党纪的正当维护,更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大负责、最好保护。

 

  四、如何严格监督?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敢于担当,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就是要冲着纪律去,领好班子、管住干都、以上率下,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既不能光说不干、也不能大轰大嗡;就是要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严格执纪、动辄则咎,抓早抓小,真正使党员干部敬畏纪律、遵守纪律。从严监督的基础在于及时了解、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而不能等到问题严重了、矛盾积累恶化了才去解决。从严监督干部,不能老是图“和气”,一味强调所谓的“团结”,要戒尺不离手,以铁的纪律,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以铁的心肠,对敢于顶风违纪的,无论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些人,一律严处,决不姑息迁就;以铁的手腕,对问题敢抓敢管,敢于碰硬较真,敢于得罪人。

 

  一、加强日常教育和管理。严肃纪律是治本之道,管住纪律才能避免小错酿成大祸。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干部存在的问题,经常抓就容易解决。当前,首要的是重点加强对各级干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强化干部政治意识,坚定其理想信念;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大力弘扬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增强干部讲规矩、守纪律、敢负责的自觉性;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干部道德修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加强廉洁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严格干部日常管理,要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增强谈话的针对性,对出现问题的干部及时告诫、劝勉,使其尽快改正。严格干部日常管理,还要特别注意抓好各种纪律规定的严格执行,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维护党的规矩的严肃性。严格坚持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把从严管理的要求贯穿于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的全过程。根据平时了解掌握和群众反映的情况,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严肃批评,防患于未然,绝不能满腔和气,随地春风。加强纪律建设,重中之重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不能视之为儿戏。严明政治纪律要坚决反对自由主义,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决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

 

  二、及时惩处“问题干部”。惩处干部不是目的,惩处一个干部是为了挽救一大批干部,避免“问题干部”跟风,以至于无从下手。群众最痛恨那些手握实权、不干事的干部。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他们误党、误国、误人、误己,除了会拉关系,跑上层,请客送礼,排除异己,崇尚空谈之外,就再没有什么能耐了。要采取有效措施,让那些纪律松懈、为人虚假、投机钻营的干部受到批评和追究,使他们没有市场、没有位置。让那些违反党的纪律,以权谋私、为政不廉、贪污腐化的干部受到严厉查处。要在惩处“问题干部”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在干部队伍中营造好者受奖赏、虚者受指责、违者受查处和干事有责、成事有功、误事有过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干部问责制,使问责不仅体现在重大事件上,也要运用在干部日常工作中,既要追究干部在“非常态事件”中的责任,也要追究干部在平时工作中失职渎职责任,还要严肃整治领导干部中的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守摊子、混日子等“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现象。对那些工作不力、作风漂浮、群众意见大的干部,要坚决调整下来。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名考察、管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现象和行为,绝不能姑息迁就,放任自流。

 

  三、突出重点,抓住根本问题。“一把手”特别是要害部门的“一把手”、特权岗位、重点领域的干部是重点。对于“一把手”的监督,有一个流传甚广的顺口溜:“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必须从“一把手”抓起,从要害部门抓起,从特权岗位抓起,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大权独揽,从而防止一些心怀叵测的人认为“搞定一把手”就搞定了一切,从而把他们作为用糖弹密集轰击、千方百计拉下水的对象。一方面,由副职分管人财物,意味着“一把手”分管的事项明显“少”了,有助于减少“一把手”在人财物等领域的恣意与专横;另一方面,“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一锤定音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另外,即将离职的领导干部、管理人财物等重要岗位的干部,他们是干部队伍中相对特殊的群体,必须将他们作为监督的重点对象来管理。在党委换届、重点项目建设、城市拆迁等重点工作中,要进行全程监督,保证工作的公正、透明、规范。要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和大额资金的使用这“三重一大”来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看是否真正坚持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和标准,是否严格遵守了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纪律。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送礼、收受现金、公款吃喝风等高发期,要通过明察暗访,聘请社会监督员加强监督。要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在岗位变动、职务升迁、购房建房、子女升学、婚丧嫁娶等个人重大事项时,及时向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汇报有关情况,防止领导干部借机敛财。

 

  四、把握关键环节,不留盲区。要坚持在事前的警示教育上狠下功夫,对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要注意从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早打招呼,及时提醒。要坚持在事中的制度监督上狠下功夫,用制度的硬性要求对干部实行刚性监督,用制度管住人、管住事、管住权,促进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要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密度和力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清问题的性质和危害,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要坚持在事后的问题查处上狠下功夫。对发现的问题,绝不能视而不见,避重就轻,更不能姑息迁就,拿监督送人情,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必须从严从快追究责任。对发现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要本着警示训诫的原则,通过函询、谈话等形式进行批评教育,促其纠违改正;对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予以查处。

 

  五、发挥合力,齐抓共管。要重点发挥党内监督的制约功能,规范干部的决策行为。要引导单位班子对班子成员的职责进行合理分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力求能够互相制约、互相监督。要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落实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使党内监督成为常态机制。同时加强纪检监察与组织、人事、审计、信访、司法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合作,增强监督的针对性、严密性和实效性,形成对干部的监督合力。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震慑功能,提高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端正其用权态度,提高其履职能力。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风热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的作用,增强监督的实效性;加大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力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让群众最大限度地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使领导干部全方位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要发挥群众监督的辐射功能,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要通过设立监督工作意见箱、监督举报电话、发放干部监督联系卡等形式,最大范围地掌握了解干部“八小时外”的“生活圈”和“社交圈”的情况,确保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重点掌握干部家庭、婚姻和生活作风情况。

 

  六、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这是党中央根据反腐败新形势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党章赋予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责,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党委的主责就是抓大政方针的制定,抓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主体责任机制必须落实到位,不能放在文件柜子里,不能挂在墙上,不能仅仅停留在领导讲话上。各级党委一定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自觉担负起党风廉洁建设的政治责任,敢抓敢管,带好班子,管好队伍。抓好党风廉洁建设的关键是要“抓人”,抓好干部教育、抓好干部使用、抓住苗头性问题,切实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要完善廉洁风险防控制度,紧盯重点部门和岗位,加强廉洁风险防范、排查和管控。要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使之更加符合基层情况和特点,推动基层主体责任的落实。

 

  第三,要态度决绝,惊醒干部,不惜壮士断腕,避免“前腐后继”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履新第三天,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引用古语“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刚刚履新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把反腐败摆在了桌面上,这就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败的态度是明确的,是积极的,是决绝的,是旗帜鲜明的。

 

  2013年1月22日,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委实不少。他引用历代文人对各朝代得失的评价与反思。谈秦朝衰败,他引用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谈到唐朝,他指出,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各级官吏贪污贿赂成风,结果“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就从兴盛走向衰落。他的话,旨在告诉全党,腐败的危害是要亡党亡国的,旨在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和行动自觉。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反腐败,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故意跟谁过不去,是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发展的需要,是关系民族生存兴旺的大事,是实现中国梦的必须。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看法,认为纪委反腐是治标不治本。事实上,没有离开本的标,也没有离开标的本。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对于反腐败斗争不仅在认识上,甚至在行动上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认识上不以为然,麻木不仁,甚至焦躁牢骚,一些地方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现象已经到了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地步,怎能发挥党的作用?有的干部面对越来越紧的反腐形势面不改色心不跳,“依然故我”,“涛声依旧”,真可谓是“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大将风度”镇静自若,该咋还咋,原来咋还咋,依然我行我素,认为谁也不能把他咋。还有的存在侥幸心理,想着“不一定”挨到我头上。可见,惩治腐败,靠空洞无物的说教不行,靠华而不实的吆喝也不行,只有一个字:实!要真刀真枪,求真务实,有贪必除,除贪务尽。

 

  一、要有对“历史周期率”的冷静思考

 

  避免“历史周期率”的发生,必须坚决地同各类影响、败坏党的形象的腐败行为作最坚决的斗争,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效摆脱“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力。

 

  2012年12月24日、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民主党派,谈到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称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语重心长地谈到要加强党风建设,特别说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说之所以制定八项规定,就是要从具体事抓起,才能落到实处。他对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普遍提出的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作出了积极回应,要求有关部门进行研究。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完全能够感受到他和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心民心的真切了解,对反腐倡廉、改进党风的坚定决心,对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勇气和魄力,以及对实干兴邦的身体力行。

 

  二、要有对李自成悲剧的清醒认识

 

  历史曾经给予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统一全国的机会。1644年春天,大顺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接管了包括山海关在内的黄河流域全部疆土,推翻了以朱由检为代表的明朝277年的统治。摆在李自成面前的任务是怎样才能站稳脚根,实现一匡天下的目的。然而,大顺政权的领导人没有高瞻远瞩,对全国形势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头脑,犯了骄傲的错误;农民起义军进城以后,军纪败坏,军法松弛;宗派纷争,祸起萧墙,破坏团结,将相离心,致使大顺军日趋“解体”,堡垒从内部攻破,酿成明末农民革命的历史大悲剧。

 

  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一定要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怪圈,是毛主席对如何兴党、如何兴国的反思与警醒。为了不重演李自成的悲剧,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向全党发出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也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全党应该保持的高度警觉和清醒认识。

 

  2013年12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信心和决心。

 

  三、要有对社会主义民主精髓和核心的深刻理解

 

  民主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民主是万万不能的。作为动物的人,都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作为社会的人,都离不开民主。所有的腐败,都是因为脱离了人民。社会主义民主的精髓和核心是人民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才不会人亡政息。反腐兴廉,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信任人民群众,一心一意发动人民群众,保证党的颜色永不改变,使官员不敢腐败、不想腐败、不能腐败。历史的、现实的、国外的、国内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任何离开人民民主的一切防范腐败的路线、方针、策略和措施,都有着其先天的、无法克服的缺陷,都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2014年9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新形势下,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做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他指出,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四、要有挖肉补疮、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

 

  烂疮长在背上,谁都看得见。都以为只要治疮就行了,可是,没有几个人知道,这病根却在身体里面,光给疮抹药是治不好的。惩治贪污腐败,必须立场鲜明,雷厉风行,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决不能姑息养奸。当年毛主席对革命功臣刘青山、张子善毫不迟疑地一声令下:“杀!”,震动了全国,教育了全党,效果显著,保持了官场20多年的清廉,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信任。

 

  习近平总书记铁腕反腐的决心让人印象深刻。他指出,要攥紧拳头打出去,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可谓是振聋发聩,可谓是态度决绝,也是无可奈何,也是“挥泪斩马谡”。他谆谆告诫全党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当今官场,有一些“能人”,利用职务便利掌握公共资源,表面上干事果断,轰轰烈烈,成绩显著,仿佛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其实,他们都是以“江湖规矩”为行事逻辑,为自己的灰色利益共同体解决“麻烦”,也收人“好处”作为交换。他们的种种能耐,都是以牺牲规则、程序为代价。他们对哥们朋友越讲义气,就越会对国家和人民不讲义气。对此,必须壮士断腕。我们党砍病树、去恶竹的过程,就是动手术切割肿瘤和病变组织的过程,既要精细操作,不误伤健康肌体,又要做到不留余地、不存死角;同时又要去除腐败得以滋生的土壤,拔出腐败的总根子,从源头上彻底消除腐败。

 

  五、要有率先垂范、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要别人不腐败,首先要保证自己不腐败;要别人清廉,首先要自己比别人更清廉。孔子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一见到善要觉得赶不上似地急切追求,见到不善就要像用手试沸水一样赶快躲开。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如此率先垂范,廉洁自律。

 

  毛主席曾说“我毛泽东若是搞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这种在惩处腐败问题上的魄力和风范,是我们夺取新形势下惩腐兴廉更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担当”这个词语经常可见,成了总书记反复推崇并身体力行的一种领导行为。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讲话中,他强调:“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他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他又一次强调,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他鲜明地阐述:“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责任意识特别强。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他郑重宣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基于此,在深化改革上,他亲自挂帅“深改”小组组长,啃“硬骨头”、涉“险滩”,带头攻坚克难;在惩贪肃纪上,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坚决克服干部作风上的顽瘴痼疾;在实现“中国梦”上,扭住“两个一百年”的大目标,不走老路、不走邪路,昂首挺胸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重典治腐的勇气和魄力、所言所行,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虽然不能用“法点顽石之头”来形容,但绝对是“苦口滴杜鹃之血”。国步方蹇,党难未纾,吾辈当振作有为。大而言之,是为党的事业、为国家、为民族;小而言之,是为个人,为了不辜负锦绣年华、流金岁月。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全党全体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勿忘中华民族昨天的苦难辉煌,牢记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当代陕西杂志社【原创】来源: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