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影响生产力跃升的各种障碍,就是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
从理论逻辑上说,劳动过程(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过程各要素的优化和提升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实践逻辑上说,在劳动过程(生产过程)的进步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新质生产力就是劳动过程或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它既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种新的有中国特色的质态,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表现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是劳动过程的现代化,而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即“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就是实现跃升的内容。因此,克服影响生产力跃升的各种障碍,就是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论断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加快形成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释放创新动能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首先,要高度重视劳动者,培养劳动者,保护劳动者。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即掌握和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劳动者。这就需要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科学使用人才的体制机制,始终把育人、识人、选人、用人放在工作的优先位置,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拥有持续的人才支撑。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切记避免“只见科技不见人”的现象,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和传统生产人才要并重,不能顾此失彼。
其次,要加快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当前,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主要表现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形成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要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必须按照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围绕形成新的分配关系来界定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使劳动过程中的相关要素能够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实现要素价值。
最后,要高度重视激发全社会的首创精神,通过各种政策措施,调动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发展新质生产力,也绝不是某一个企业、某一个研究机构、某一所大学的事情,而是生产过程所有环节的共同任务。因此,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作者:张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教授;文章来源:节选自《正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实践途径》,《前线》杂志2024年第9期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