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新形势!新问题!钢铁电商发展有何新问题?如何应对?
点击:  作者:钢铁情报    来源:钢铁情报  发布时间:2017-10-14 09:55:40

 

 

        近年来,我国钢铁电子商务领域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目前,大部分钢铁电商都致力于构建全产业链的钢铁服务生态体系,通过整合信息资讯平台、综合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结算平台、实时监管的仓储物流平台、在线融资平台,形成由钢铁生产企业、贸易企业、终端用户、仓储企业、加工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组成的产业链闭环生态圈,为用户提供资讯服务、在线交易服务、支付结算服务、仓储物流服务、深加工服务、金融服务等。

2017年初以来,钢铁市场开始回暖,部分钢铁电商平台也随后宣布盈利。然而,随着钢铁电商投资热潮的消退,钢铁电商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结合《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笔者提出一些建议,供业内参考。

我国钢铁电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钢铁电商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同质化竞争严重。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应用领域,持续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核心所在。我国钢铁电子商务领域在业务模式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均缺乏原创性成果,钢铁电商平台之间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多家钢铁电商均致力于构建钢铁全产业链的钢铁服务生态体系,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实现盈利,平台在功能、服务、运营模式方面并无本质区别。

二是标准化工作滞后。产品信息标准化和交付流程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中国钢铁行业在产品信息标准化方面,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标准;在交付流程标准化方面,仓储管理、物流配送、融资管理等业务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流程。

三是信用体系不完善。发展大宗商品电商的难度主要在于如何完成初期客户积累。一般只有建立了信用体系,才能使行业内的资金、资源、客户和利润实现正循环,有效避免类似钢贸信贷危机事件的出现。目前,出现的诸多交易平台数据超常规膨胀、个别购买虚假底单的现象,都是为了尽快获得市场认可,让下游客户形成消费习惯,从而重构钢材销售商业模式。这些手段,短时间内会使平台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长此以往会加剧钢铁电商行业的恶性竞争。

四是缺乏成熟的规模化盈利模式。目前,市场上钢铁电商发展的主要路径是:通过撮合、寄售、自营等钢材交易模式实现用户沉淀和数据积累,依托对上下游的全产业链服务,在仓储、物流、加工、金融、技术等服务方面实现盈利,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平台积累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构建信用体系,提供数据服务及云平台服务。然而,当前钢铁电商的贸易属性依然浓厚,盈利情况跟随钢价变动,在仓储、物流、金融、技术等增值服务方面,尚未实现规模化盈利,盈利点仍局限于交易环节,难以贡献增量盈利。实际上,钢铁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遵循一定的原则:客户价值的创造是盈利模式形成的基础,商品定位、客户群定位要准确,盈利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盈利模式具有可发展性。

 

《规划》深化钢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要求,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新经济的发展规律,去年底,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的发布有利于深化互联网在钢铁制造业的应用,推动钢铁工业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

一是有利于推动钢铁电商的提质升级。目前,市场上的全产业链钢铁电商平台亟待提质升级。一方面,平台的贸易属性浓厚,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钢铁互联互通的优势。平台在建设初期为了积累客户,需要业务人员去开拓市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有一些平台,由于功能不完善、线下资源不配套,只能通过大量的业务人员去做平台的运营工作,从而带来可观的交易量。这样的模式并未利用互联网互联互通、资源整合的优势去创造价值,是不可持续的。

《规划》中的以平台经济为核心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加快电子商务提质升级,为钢铁电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钢铁电商的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用户数量和交易量,而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以解决用户实际问题为核心,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夯实线下基础设施,真正通过提供服务来体现平台价值。钢铁电商要发挥互联网创新与共建共享的精神,注重平台内涵式发展,推动整合钢铁产业链上的生产商、贸易商、用户、金融机构、物流配送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多种资源,消除信息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全产业链的运营协调与整体优化。

二是有利于营造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必须认识到,钢铁电商平台存在的数据超常规膨胀、购买虚假底单等现象,会加剧行业的恶性竞争。同时,由于信用体系缺失,用户对于线上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印章的认可度不高,也阻碍了钢铁电商的快速发展。

《规划》提出要优化电子商务治理环境,并着重强调要加强电子商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依法实施有效监管。钢铁电商的发展需要加强行业引导,营造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钢铁电商的发展需要遵从发展和规范并举、竞争和协调并行、开放和安全并重的基本原则,坚持推动市场公平竞争和开放发展,防范和制止垄断行为及恶性竞争行为,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开放、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

三是有利于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产品信息标准化和交付流程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而我国钢铁电商行业在这两个方面都缺乏统一管理。在产品信息标准化方面,钢铁产品规范和质量标准既有国标又有企标,在产品信息、定轧定制、正负公差等方面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标准,商品信息标准化工作滞后。在交付流程标准化方面,对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融资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环节也缺乏统一的标准流程定义。

《规划》指出要鼓励行业组织及企业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的标准、规范和规则体系的制订和建设中,建立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实名制制度和规范。钢铁电商要以《规划》为指导,建立贯穿线上产品交易和线下实体服务企业的可追溯机制,逐步实现经营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物流标准化和监管科学化。

四是有利于深化钢铁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目前,钢铁工业面临的痛点主要是资源利用效率低。由于市场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钢铁企业未能有效地解决生产经营决策的4个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怎么生产。

钢铁电商整合线上线下交易资源,打造采购、销售、物流等生产流通一体化生态,主要解决的是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生产多少的问题。为了解决怎么生产的问题,钢铁电商还需要深入到钢铁的生产制造环节,推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钢铁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通过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突破部门之间的边界,实现产品研发、服务、生产、采购、销售的协同,实现集约化生产。通过钢铁电商的提质升级,推动互联网与钢铁产业的深度融合,进而助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的发展。

深化钢铁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建议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深化钢铁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就是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推进钢铁生产流程的再造和价值链的重组。钢铁电商的创新和突破口,在于利用互联网,整合资源,提供服务,进行钢铁全产业链的运营协调和整体优化,进而形成供应链协同。对于钢铁电商的未来发展,笔者有以下5个建议: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政府部门引导下,由专业的第三方研究机构牵头,构建钢铁行业电子商务的信息共享平台、知识共享平台、行业交流平台、人才培训平台,为我国钢铁工业实施电子商务营造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做好钢铁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重点培育2~3家集信息服务、产品交易、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钢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在钢铁生产领域的应用,为钢铁企业精准制造提供指导和服务,助力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完善行业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领导下,联合互联网企业、钢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联合制定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行业标准,推进仓储管理、物流配送、融资管理、合同管理等环节的标准流程定义,推进制造方式、销售和服务模式革新。在完善行业标准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推进钢铁工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加快平台的提质升级,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钢铁电商数据在产供销全流程的共享和使用,鼓励电商平台以互联网订单为基础,以满足客户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为目标,建立个性化、柔性化产品定制新模式,提供敏捷、准时配送交付;支持钢铁企业发展数据化、柔性化生产方式,探索建立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流程数据化和电子商务4层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制造模式。

四是创新发展模式,打造行业典范。组织实施钢铁行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工程,深化工业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快构建新型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推进钢铁领域的互联网+”协同制造智能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行业典型,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典型示范突破行业应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难点,构建基于互联网转变增长方式的钢铁行业新模式,最终实现以点带面、点面互动,带动全行业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协同。

五是储备前沿技术,培养专门人才。加大对钢铁电商领域相关科学基础理论、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鼓励大数据、众智科学、区块链等现代服务科学与工程理论技术在钢铁电子商务领域中开展创新应用。运用互联网理念,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用高效整合的技术产业集群。同时,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信息咨询、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促进双方深入交流合作;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引进和培养一批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