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来到贵州遵义的花茂村,同村民们聊家常说:
这次来贵州调研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了解贫困人口如何脱贫致富。通过你们刚才讲的,看到每个人洋溢在脸上的愉悦表情,知道你们过得不错,这里的脱贫致富是比较成功的,你们对党和政府是拥护的。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何浩民:从总书记的“群众哭笑观”看民本思想之重
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花茂村参观考察时指出:“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据新华网6月17日电)
继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舟山考察时 “干部好不好是百姓说了算”的“百姓口碑观”之后,总书记的“群众哭笑观”又一次强调了民意的重要性,既体现了总书记以民为本的情怀,也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执政理念。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作为执政党,要把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起来,与世情、国情、民情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促进民众利益的实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执政水平。
事实上,得到群众的承认,才是对干部最大的褒奖。为民办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立身之要、动力之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各项政策目标的惠及者,政策好与坏,干部优与差,群众最有发言权,对服务者来说,“顾客是上帝”,群众口碑是评定干部政绩的标尺,“顾客”的评价是我们改进服务的动力,群众的心声才是执政党制定政策措施的灵感来源。
然而,现实中部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却没有向民意倾斜,将政绩片面视为经济增长、城市发展和GDP增长,忽略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尤其是忽略了民意本身的需求。没有坚持以民意为导向,于是就产生了群众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等矛盾。
要做到以民意为导向,就要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群众“获得感”强调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坚持以让民众获得利益为目标,不只是物质上的收获,还要有精神上的满足;“民之所望,政之所思。”全面深化改革,也要坚持以“民益”为导向,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民众,让群众在实现“四个全面”和“中国梦”的道路上收获满满的“获得感”。
其次,坚持以民意为导向,践行以民为本的理念,就必须让干部有担当、有作为。干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钉钉子”的精神和“实打实”的态度,不折不扣地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让群众对执政党充满信赖和希望,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
(作者单位:云南河口县商务局;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邢文辉:习总书记“群众哭笑观”彰显爱民情怀
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遵义考察,他指出,“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一如既往地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以及“看群众是哭还是笑”的重要论断,无不体现着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伟大情怀。总书记的爱民风范就是各级领导干部行动的动员令与标杆,必须一以贯之地将亲民、爱民、为民的情怀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多做让群众高兴之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维护稳定,对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不够深入细致,不但不以百姓之心为心,反而还损害群众的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制定政策、谋划工作拍脑袋乱决策,缺乏调查研究、听取民意和日后的完善整改;有的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推诿扯皮、敷衍应付,生怕揽活担责、给自己讨麻烦;有的对群众的困难和疾苦漠不关心,缺少“救民于水火”的担当。究其原因本质,在于这些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还没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缺少亲民、爱民、为民的情怀与担当,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近年来,各地不断发生的群体事件以及群众仇官情绪的滋生,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告诉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必须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行,否则只能“摆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党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我们的发展依靠人民、更是为了人民,各级领导干部理应亲民、爱民、为民,理应把人民的事情办好,理应把人民的利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这同样也是我们党的执政根本。历史和实践证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和实践也同样证明,亲民、爱民、为民,执政党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与爱戴,国家才能文明进步,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各族人民才能畅享幸福太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亲民、爱民、为民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在制定政策、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谋实事、出实招、干实事,始终遵循总书记“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不断改进完善提高,如此,才能实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境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到来。
(作者单位:河北青县县委组织部;来源:求是网)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习近平:考古实证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2020-12-19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综述
2020-12-18•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