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向黄宗德颁授“共和国勋章”。
颁授仪式现场,93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被搀着从轮椅站起来发言这一幕令众多网友为之动容。
黄宗德表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荣誉。这份荣耀属于人民军队的每一员。“千千万万英烈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牺牲了宝贵生命,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今天这份崇高的荣誉同样属于他们。”黄宗德17岁入伍投身革命,经历了渡江战役、江西剿匪。在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中,年仅22岁的他,凭一己之力俘虏22个敌人。这位老英雄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为国家作出的杰出贡献。
18岁参军渡江战役:“我不会水,但我绝不能牺牲在这儿”1931年,黄宗德出生在山东荣成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里人多粮少,黄宗德只读了两年小学就辍学,在附近村庄给地主富农打工。黄宗德成长于抗日战争时期,他的亲属中有地下党员,在他们的影响下,黄宗德加入了青年抗日先锋队,为组织传递消息,站岗放哨。那时,对生死还没有概念的黄宗德牢记一句歌词:“英勇杀敌在前面,众心协力大家一起上前线,重伤不叫苦,轻伤不下火线……”如今已93岁高龄的他,脑海中还清晰记得这段旋律。1948年,17岁的黄宗德成为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的一名战士。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黄宗德所在的班作为突击班,冒着敌人的炮火强渡长江。当时他和战友们坐着小木船冒着炮火前进,在距岸边二三十米远,船被打坏,他们都落水了,黄宗德回忆:“我也不会水,是一位老乡把我架着上了岸。但有一个信念,我绝不能牺牲在这儿,我们要解放全中国。”
22岁只身俘敌22人:“下了战场,一个排只剩下3人”1952年8月,21岁的黄宗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抵达朝鲜抗敌前线。1953年初,黄宗德所在的部队坚守朝鲜中线平康阵地,对面的敌人筑有坚固的防御阵地。敌方依仗优势的装备,把志愿军战士封锁在地堡和交通沟里。当时,黄宗德带领的6班驻守在两个小土堡里,防敌设施非常薄弱。他回忆:“没有大米,吃的高粱米,咸豇豆,咸萝卜干,没有水吃,就吃炸弹坑的雪水。一共在那里守了152天。”在对敌前沿阵地,黄宗德参加小规模行动32次,参加战斗17次,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提起战场的惨烈,他回忆:“在战争期间腿上有一个布条,上面写着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我们副连长曹树云,一个炸弹下来炸飞了,最后就找到一只腿。”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金城反击战。黄宗德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上九井西山。他们面对的是雷区、铁丝网和火力点交织构筑起的防线,被敌人叫嚣为“模范阵地”。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黄宗德率领全班突破7道铁丝网,攻下敌前哨阵地。之后,他独自一人遭遇了躲在坑道内的残敌。在冲锋枪被打坏,右前胸负伤的情况下,他没有退缩,而是用手榴弹和炸药包将敌方藏身的坑道口炸塌。此次战斗,黄宗德打掉敌地堡3个,毙敌7人,只身俘敌22人。他讲述:“敌人一个一个出来,一数是24个,门口那两个炸死了,抓了22个。下了战场我们一个排剩下3个,一个连剩了13个人。”因英勇表现,黄宗德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那时他年仅22岁。然而,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却没能等到这一天。
“我是幸存者,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勋章应该给他们戴上!”赴朝作战期间,恶劣的环境使黄宗德患上纠缠终身的皮肤病、风湿病,至今仍有三块弹片留在体内。70多年前,一场场战斗、一次次冲锋,黄宗德心里都未曾忘却,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他每每想起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想到老战友我就想哭。活着多幸福,可他们都牺牲了……我们当时爬铁丝网,蒲中华没有过去,要不是他趴着让我过去,我不能很快把敌人的地堡打掉,他说‘班长,班长,从我身上过……’”黄宗德胸前的一枚枚奖章,默默讲述着他不朽的功勋: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每当接受荣誉奖章,他总是忍不住想起逝去的战友,“我是幸存者,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勋章应该给他们戴上!”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