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何为“三大全球倡议”的传统文化意蕴?
点击:  作者:申瑞杰、杜运辉    来源:前线理论圈   发布时间:2024-04-02 12:27:20

 

 

摘要

 

“三大全球倡议”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聚焦发展、安全、文明等人类前途命运提出的重大创举,其根植于中华文明,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大支柱,共同引领新时代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三大全球倡议”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包容性等特质,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范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重要判断,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未来何去何从,求发展还是步入衰落,求和平还是陷入对抗,文明交流互鉴还是封闭排外?

 

上述议题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如果一味奉行西方中心主义和利益至上,那么世界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将充满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讲,富含道德伦理的中华文明可以为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提供东方智慧。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聚焦发展、安全、文明等事关人类前途命运领域提出的重大创举,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包容性等特质,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了新范式。

 

践行协和万邦的亲仁善邻之道

 

协和万邦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基因及在国家关系层面的处世之道。从内涵来看,“协”有协力合作,也有调和、和谐之意。“和”的历史悠久,本义是一种乐器,原指音律的协调。

 

后来,“和”逐渐演变为和平、和谐,指事物或不同主体之间在关系层面的内在协调状态。协和万邦既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实践经验,又体现了胸怀天下的整体思维。

 

协和万邦、以和为贵、胸怀天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观照。“和”是大前提,在和平的背景下,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天下”)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更稳固的安全、更多元的文明。

 

从发展观角度来看,古时要实现“天下大同”,现代要“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从安全观来看,古时认为“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现代强调“世界安危与共”“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从文明观来看,古时要消解“华夷之辨”以达“天下文明”,现代则愿“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事实证明,拉小集团、搞小圈子等基于权力和利益的对抗性思维导致国际社会乱象丛生、冲突不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一贯倡导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和平理念,着眼大局,针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议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明确将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体系的战略引领。

 

提倡和而不同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而不同则是重礼与卑同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辩证性。“和”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为了求“和”而没有底线地退让,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和”,甚至陷入欲要“和”而不得的困境。因此,除了“和”,还有“礼”。“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就是原则,因此,“和”是有原则的“和”,而不是无条件的“和”。

 

中华民族不会同意牺牲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和”。从这个角度讲,“礼”是“和”的约束条件。除了重“礼”,中华文明还有着鲜明的尚和卑同的特点。

 

在孔子眼中,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甚至成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分标准,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和”具有综合会通之意,“同”则是单一附和的意思。只有不断综合会通才能和谐发展,一味附和只会衰落死亡。

 

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差异性的包容精神。2021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重振2030年议程,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阶段、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各国之间及内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需求各异。因此,在具体路径上,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六个坚持,其中第五个为坚持普惠包容,通过不同方式着力解决上述特殊需求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体现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尊重与包容。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出“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展现了中国重视差异性以及在处理同异问题时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秉持天人合一  发展和合共生理念

 

天人合一的意蕴非常丰富。道家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天地万物有机联系,和谐共生。儒家则从实体和境界两方面展开论述。从实体层面讲,“天”和“人”指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保持和谐统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应。从境界层面看,天人合一还体现为对“天道”的敬畏和遵循,“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本然的法则和状态。此外,合一还要疾敬德,即快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然后在道德约束下,行事有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在儒家看来,个体与类之间从来就不曾有隔膜。按照个体与类的同构关系,如果放大来看,“从心所欲不逾矩”就不仅指个人的最高人格境界,还应被视作一种人类社会发展所达到的理想状态。从这个角度讲,天人合一的共生关系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等不同维度的主体。

 

全球发展倡议在“六个坚持”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全球安全倡议提出“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其核心是共同安全的理念。

 

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努力开创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展现了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三大全球倡议”维护共生关系,为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科学体系,从政治、安全、经济、文明、生态五个层面提出了努力目标,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三大全球倡议”作为这一体系的战略引领和三大支柱,吸收借鉴中华文明的优秀理念,在发展、安全、文明议题上为维护共生关系提出了战略规划和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一方面重视人的精神力量,强调保持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循变应时;另一方面讲诚重德,认为行事有边界,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二者结合保证了中国不会盲目自大,更不会奉行异化了的人类中心主义去主宰万物,而是致力于维护不同主体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比如,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关注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国际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实现全球安全之治注入可持续的共生理念;全球文明倡议以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来描述文明百花园,生动展现了文明共生的美好画卷。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民本思想历史悠久,约产生于夏商周三代,发展于春秋战国,完成于秦汉之后,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这一思想深刻而持久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性格,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民本思想的经典表述。“民”是国家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知人安民”“民贵君轻”成为明君治国之道。

 

以人为本思想有古代的“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理念,也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表达,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民本思想有其局限性,是统治阶级基于实践作出的经验总结,目的是“治民”,本质是将“民”视为工具以维护自身统治,而非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

 

与古代民本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重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的角度强调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以人民为中心展现了中国为解决全球挑战赋予的思想观照。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人类而不是国家、民族、种族、宗教、经济、政治等任一词汇作为共同体的限定词,是因为无论哪个词都代表着不同群体的区隔,都可能会产生群体间的隔阂甚至冲突。只有“人类”一词超越了上述所有区隔,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未来。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观点表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民主体地位和个人权利的重视。基于此,“三大全球倡议”不仅聚焦宏观层面和全人类的未来,更着眼于每个人的感受。

 

其中,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不断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球安全倡议呼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作者:申瑞杰,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杜运辉,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文章来源:节选自《前线》杂志2024年第4期文章《三大全球倡议的传统文化意蕴》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