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克服困难实现经济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明显。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会从投资转为消费,生产供给将会向服务业转移。这样的预测令人感到忧虑。中国不是一个资源型的国家,不能依靠出口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支撑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也不是一个消费型国家。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工业大国。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于生产。只有不断地创造财富,才能满足中国居民的需要。只有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满足各国人民的需要,中国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盲目东施效颦,试图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或者把经济增长的希望寄托在消费等服务产业身上,最终很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陷入危机。首先,既没有类似于中东、俄罗斯和美国那样丰富的石油资源,依靠出口石油实现经济增长,同时也不能像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巴西那样矿产资源丰富国家那样,通过出售矿产品和农产品实现经济增长。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增加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才能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农业生产技术发达,但是,中国耕地缺乏,发展规模化现代农业,面临许多不利因素。中国必须走工业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工业整体水平,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财富增长。试图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的增长,最终很可能会本末倒置,使中国经济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消费不是建立在财富增长基础之上,那么,消费难以持续。第三产业覆盖面非常广。发展第三产业,必须首先区分生产性的服务业和非生产性的服务业。工业制造需要生产性的服务业支撑。如果没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那么,工业发展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分析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必须考虑到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步伐,形成坚固的产业链和主要产品零部件的供应链系统。脱离中国国情,强调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典型的误国误民。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作为制造业国家,原材料来自于世界各地,工业制成品必须销往世界各地,如果没有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强调国内市场大循环,就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优先满足中国居民的需要。与此同时,为了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积极融入国际大循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弥补历史欠账。但是,如果脱离了实际情况,把非生产性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最终很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出现重复浪费的现象。君不见,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服务消费企业关门倒闭。在许多农村地区,开办的“农家乐”门可罗雀。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地方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切实际,试图通过增加消费项目拉动经济的增长。由于居民购买力水平有限,特别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果导致一些投入巨资修建的消费场所缺乏人气,最终不得不宣告破产。现实教训充分说明,越是在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越是要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能病急乱投医,而应该尊重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生产,积极拓展市场空间,确保中国经济实现健康发展。其次,我国已经把科技创新作为强国战略,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动能转换。资源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潜力无限。我国之所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就是因为这是朝阳产业,既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同时又能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已经把科技创新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中国在太空经济发展领域,在环境保护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成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创造性地将主要零配件生产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工业园区,减少产品制造成本,强化供应链体系,确保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始终处于世界前列。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之所以对中国新产业实施制裁措施,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在新产业领域一马当先。中国电动汽车行销海内外。中国科研人员采用新技术,生产出高端芯片。美国、欧洲联盟制定的一系列限制和制裁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行将破产。中国依靠科技创新,在数字经济和太空经济领域不断开垦处女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只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依靠科技创新,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产业体系,中国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第三产业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千万不能照抄照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忘记了自己的比较优势。第三产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80%,但是,美国统计口径与中国大相径庭。在美国有些服务属于第三产业,但是,有些并不属于第三产业。美国第三产业中,生产服务环节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这就使得美国生产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实施财政补贴政策,试图吸引其他国家的制造企业到美国设立工厂。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美国战略盟友宁可在加拿大和墨西哥设立工厂,也不愿意到美国设立工厂。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国天然气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美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这一方面说明美国工会组织持续不断地开展集体斗争,提高美国劳工阶层的整体收入水平。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面对居高不下的劳动成本,美国制造业缺乏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工会不断要求提高工资水平,结果导致美国企业被迫迁移到其他国家,美国国内劳动岗位始终处于紧缺状态。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美国官方统计失业率持续下降,但是,美国国内流浪汉持续增加,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对于那些失去工作岗位或者找不到工作的群体而言,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简直是天方夜谭。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消费很难促进经济的增长。中国绝对不能邯郸学步,步美国的后尘。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这对于解决失业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分析方法,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假如为了增加就业岗位而发展第三产业,没有考虑到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合理的比重,那么,发展第三产业非但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反而会导致整个社会成本增加,失业率上升。解决就业问题,有多种方式,万万不可无视经济发展的需要,片面发展第三产业。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必须从国内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生产出令人羡慕的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经济才有实现良性循环。第二,必须从贸易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贸易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过去我国主要依靠货物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今后应当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等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口额并不大,但是,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善于利用投资加快经济增长步伐。印度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获得上百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并且积极利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资金,加大在南亚次大陆投资的力度。这或许可以解释,印度为何在出口额相对较少,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本,加快海外投资的步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乔新生”微信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