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全国人民准备欢度红五月,感受“劳动光荣”的时候,有位署名“酷哥”的发表《关于“劳动”的五个错误认识》,其中之一就是借着普及正确“财富观”的名义,批判起“勤劳致富论”。说什么:“勤劳致富,这句话几乎已经成为公理了,但却经不起推敲。绝大多数苦守这个理念的普通老百姓,鸡鸣即起,日落方归,却极少有挣出体面家业的。”什么原因呢?他告诉人们;“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劳动创造出来的也很有可能是垃圾,比如一个不懂做饭的人,会把很多好食材弄得无法下咽。”“创造财富靠的是人的智慧”等等,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
众所周知,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勤劳是人生的美德。朱德就说过:“勤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固有的美德“。勤奋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是飞向智慧的翅膀,是攀登知识天宫的云梯。勤快有趣、有乐、有光彩,勤奋可以生爱心、建功业、强心身,发家致富。“创业维艰勤为本”,勤奋是创造多彩世界、开辟人生道路的的基石,拥有勤俭的人生才能是辉煌灿烂的。财富不会从天降,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劳动也是一种实践,是一种践行,实践出真知,因此劳动出智慧,出人才,出财富。马克思指出:“生命的灯因思维而点燃,但劳动可以把油加进去。”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动力。人们往往将成功归结为对方聪明,甚至说他是天才,只看到他成功后的荣耀,而忽略了其背后的辛劳。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鲁迅说得更直接:“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吹尽狂沙始得金,没有辛劳地千淘万漉,那里能“始得金”?可以说,除了富二代之外,要真正“发家致富”,离不开劳动。这里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因此我们社会推崇劳动,表彰劳动,于是涌现了许多“劳动模范”,设立了 “劳动奖状”和“劳动奖章”等荣誉。今年4月 27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共颁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7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35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044个(包括单列名额的奖状7个、奖章44个、先锋号20个)。
“酷哥”在这里玩弄的,一是偷换概念,什么叫“富”?什么是“体面家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解放前,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是人们普遍响往的富裕生活;解放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人们憧憬的小康蓝图。1984年邓小平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明确,主要是两个指标: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二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现在我们已达到了这个标准,怎么是“极少有挣出体面家业的”?!如果说,要有比尔•盖次的“家业”,才算“休面”,那这在美国也是极少数。其实这是用抽象的概念来否定我们现在的小康生活。
二是以偏概全。“酷哥”说“一个不懂做饭的人,会把很多好食材弄得无法下咽。”不会做饭当然弄不出好饭,但是谁天生出来会做饭?大厨是从小厨开始的。巧媳妇是在当家中锻炼出来的,没有经过辛勤的劳动,就要求人一上手便烧出一桌好菜来,那不是无知,就是胡说八道。
三是本末倒置。酷哥口口声声说“创造财富靠的是人的智慧”。确实,智慧有利于创造财富,但智慧不会凭空而来,就像人天生不会做饭一样,人的聪明才智是在实践中炼就的,是在辛勤的劳动中磨炼出来的。劳动才是本。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请注意,总书记这里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离开“源“来谈‘流”,离开“本”来求“末“,那不是本末倒置么?!
劳动光荣,勤劳出智慧,勤奋才能发家致富。让我们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明天!
据查,酷哥的《关于“劳动”的五个错误认识》最早是2018年5月1日由先知书店策划,作为“特别节目”推出的,由此流传网上。以后每年的五一劳动节都会重见于各网站。“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今天将此奇文作为附录,发于本文之下。酷哥之文,有许多观点读来很“酷”很新潮,大多涉及人们关心的“劳动直接相关的’财富’”等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倒底是我们社会“根深蒂固的错误”,还是酷哥“酷”得出“奇”,欢迎大家就此讨论。
附录:
关于“劳动”的五个错误认识
文:酷哥 编:先知书店
又到了五一劳动节,有很多人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劳动最光荣”。实际上,劳动节本身却是因反对“劳动”,增加劳动者自由和权利而设——当然,反对的是不合理的劳动制度。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家企业的35万名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工人运动、劳工史上的里程碑事件,1889年,5月1日被确定为国际劳动节。
事实上,关于“劳动”,以及和劳动直接相关的“财富”等看似浅显的概念,在我们的认知中,却存在根深蒂固的错误。比如下面这五个。
错误认识一:
爱劳动是人类的天性
好吃懒做、好逸恶劳,这两个词大概是批评一个人贪图安逸享乐,逃避劳动时最常用的词了。这里预设了一个前提:“爱劳动是人类的天性”。
但事实是,人类的绝大多数劳动,都是被生活所迫。如果吃穿不愁,什么都是现成的,极少有人愿意出力受累地劳动。
孟子说过“食色性也”,承认人类天生追求安逸的愿望,才是尊重人性的善举,是实现幸福生活的前提。“逸”和食色一样,是人的基本需要,夏避暑,冬避寒,活得舒适些不是罪过,否则,怎么会有劳逸结合这个词呢?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就说过,“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是说好逸恶劳是人之常情,既是人之常情,当然就是本性了。
爱劳动不是本性,懒惰才是人的本性。我的同事千字君说:人之初,性本懒。
而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是为了让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好地享受生活。
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不是得益于劳动强度越来越大,恰恰相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今天人们追求的所谓“财富自由”,其实质就是不用劳动、生活质量也不会下降。
有句话说得好,“文明是懒人发明的。”正是因为好“逸”的天性,人类才发明了替代四肢的动力机械,发明出替代大脑的智能机器人, “好逸恶劳”并不可耻,反而是推动人类发展、享受更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
错误认识二:
企业家靠奸诈和剥削不劳而获
“老板或者商人,很少参加劳动,但却赚钱最多,因为他们奸诈,剥削劳动者。”这一错误观念从两千年前的重农抑商时代延续至今。
表面看来,企业家很少参与体力劳动,没有像农民一样辛勤耕作,也很少与工人一起炼钢、造纸或者打磨家具,甚至很多“脑力劳动”企业家也没有参与,比如,图纸设计、原材料的引进、商品的营销计划,等等。然而,企业家真的是多余的吗?
当然不是。事实上,没有企业家,就不会有企业的建立,“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连劳动的机会都没有。企业家的职责是,发现市场需求,并配置各种资源将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生产出来。或者说,企业家的职责,不是劳动,而是“发现需求、并有效配置资源”。
企业倒闭,不少人认为只是老板的事。然而,这是关乎所有人的大事。因为企业是经济组织的基本细胞,企业出问题了,意味着经济出问题了;经济出了问题,下一步必然是大规模的失业、财政困难、社会动荡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但,每当灾难过去我们常常会忘记这些教训,继续仇视企业家。 而一个国家的进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企业家们所创造的财富。
正是因为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智慧,是多数人所不具备的,而企业家的获得高收入,就是市场支付给他们的报酬。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只有梦想。因为劳动不一定是“挥汗如雨”,也不一定就是“伏案疾书”,劳动创造是人类特有的文明行为,因此,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创造,而非劳动。
张维迎教授说:企业家是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是技术创新、财富创造的先驱,市场上所有的人都要搭他们的便车。
错误认识三:
“投机取巧”地赚钱不道德
市场中,很多人不亲自参与生产,仅仅依靠资本运作就能赚取高额利润。这种看起来空手套利的“投机取巧”,被很多人看作不道德的“无本生意”。其实,这是对金融的误解。
有钱但不会投资,只能叫守财,有能力,无资本却只能无奈。正如一条鱼,在普通人的手里,仅仅只是一条鱼,而在企业家的手里,可能变成观赏的作用,可能被拿来交换其他物品。正是因为企业家具有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
资本天生逐利,在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中,钱会流向有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才能的人手中,他们会用这些钱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就揭示了,如果没有一个活跃的、有创造性的金融市场,整个经济将走向僵化和衰败。
可见,智力才是最高的成本。经济学家滕泰将它称作“软价值”。软价值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并不是新的领域,事实上,不仅卓越的投资眼光,一个代码、一种比特币、一部好莱坞大片,一场思想盛宴,都是软价值。
传统时代,我们的财富观更多是一种“物质财富观”,与之对应的是硬价值——即我们只看重那些由劳动创造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而忽略了软价值,那些靠智慧,而非简单劳动创造的财富。
错误认识四:
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
“劳动创造人”的理论,至今快七十年了,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其实这是错的。所有的动物都要劳动---它们为了存活必须觅食,这就是劳动。
有些动物为了获取食物甚至要流血、拼命。但从古到今,没见过哪只猴子或老虎变成人。
是什么让人成为人的?不是劳动,是理性。人的劳动是需要思索和强制的理性行为,劳动之前先要想活该怎么干,怎么才能少出力、多出活,各种步骤都要预先考虑好。
劳动不仅需要理性,还需要经验,有些劳动看着比较简单,但那也是人类长时间积累出来的。用什么积累出来的?理性。
尤瓦尔·赫拉利说,人类懂得分工合作,懂得建立规则。为了实现更高效的交换,人类创造了货币符号。为了维持长治久安的公正规则,人类创造了政府。
这种强大的虚构能力(理性),是其他动物都不具备的。动物的劳动都是直截了当而简单的动作,不会考虑方法步骤,只是完全的本性行为。
正因为不存在理性,一只猴子哪怕辛苦劳动亿万年,也不可能变成人!
错误认识五:
贫穷是因为不够勤劳
勤劳致富,这句话几乎已经成为公理了,但却经不起推敲。绝大多数苦守这个理念的普通老百姓,鸡鸣即起,日落方归,却极少有挣出体面家业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已经拥有财务自由的一些人,其劳动量同他人相比,也并未有所增加。
农民勤劳,民工勤劳,清洁工人勤劳,你见这些人中有富裕的吗?为什么勤劳而不致富呢?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劳动创造出来的也很有可能是垃圾,比如一个不懂做饭的人,会把很多好食材弄得无法下咽。
按照劳动创造财富的理论,既然人人都可以劳动,每个人的财富就应该是均等的,历史上农民起义“均贫富”就是这么提出来的。但现实中我们知道,均贫富并不创造新的财富,只是分配别人已有的财富而已。
创造财富靠的是人的智慧,而人和人的智慧是有差异,因此,财富有多有少是正常的。
比如,某人发现了一座铁矿,然后招募大量工人进行采掘,他无需亲自劳动就可以发家致富,因为在他发现这座铁矿之前,它们被认为是一堆普通的石头而已。他是用什么发现的呢?是他的知识或者经验,我们统称为智慧。
几千年来“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根深蒂固,这恰中皇帝的下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儒家思想对皇权统治的一大贡献,因为只有没命的劳作,才会免去思考的时间,而一个人失去了思考能力,唯一的念想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温饱梦想。
再延伸一步,这也是皇权时代,为何重农抑商,为何将读书人锁在书斋里的缘故。
今天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但是,这些流行于上一个世代、甚至更为久远的“劳动观”和“财富观”仍然大行其道。
决定一个人的行动,不是利益;决定社会行动的,也不是权力,而是我们拥有怎样的观念。如果不能警醒这些基础观念的谬误, 人类倒退回一个更糟糕的经济体制之中,将不再是杞人忧天——20世纪的种种灾难至少已经表明,强权、资本很难主动汲取历史教训。
事实上,当下社会中的许多话题,包括劳动的话题,本质上都是“财富观”的问题。个人如何获取财富,如何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如何通往财富自由;国家如何对待社会分配,怎样看待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对待企业家,这些难题的背后,都涉及到财富观的选择。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年学学会老年社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紫来斋:五一国际劳动节前话“勤劳致富” ——与《关于“劳动”的五个错误认识》商榷
2023-04-30变异病毒传入中国!世卫预警,五一后紧急提醒:最坏的情况来了…
2021-05-07•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