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连续两天出了两个特大新闻。一个发生在美国在欧洲的最亲密盟友—英国,英国首相约翰逊在巨大的压力下同意辞职,一个发生在美国在亚洲的最亲密盟友—日本,日本战后在位时间最长的前日本首相,现在日本自民党最大的党内派系领袖安倍晋三在街头演讲时,遭遇枪击,送至医院后,不治身亡。
两件事都不是小事,公众对前一个事件还没有消化明白,后一个就发生了,而且一个比一个更有轰动效应,让人目不暇接。
很多认真学过历史的人,听闻安倍被刺后,头脑中大概会马上联想到历史上的两个著名事件。
一个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一个是1936年日本的226事件。
这两个事件之所以著名,因为前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后者为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清除了国内的主要政治障碍。
俄乌冲突的爆发,标志着百年变局从准备阶段跃迁到实施阶段,从量变阶段发展到质变阶段。
列宁在提到“人类历史的客观必然的辩证法”时,把历史曲折、跳跃前进的规律性总结为有时候是“二十年等于一天”,波澜不惊,润物无声,有时候是“一天等于二十年”,突飞猛进、风起云涌。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历史发展阶段了。
在这个阶段,大事件集中出现,既不用太过于奇怪,也不用太过于震惊。我们曾经在课本上感受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将在我们的见证下,以更加磅礴的气势展开。因为世界矛盾发展到这个程度了,能量已经集聚到这个这个量级了。
英国政坛逼宫大戏、安倍被枪杀,都发生俄乌冲突爆发一百天左右,从时间上,也难免人们会产生更多历史联想。这两个事件,都是我们见证伟大历史变革的情节一部分。
我们现在身处百年大变局当中,将见证比一战和二战更为恢弘壮阔的世界大变革。虽然未来已来,但历史巨变才刚刚开始,历史乐章的最高潮部分,冲突的最激烈阶段,还未到来。
一、怎么评价安倍晋三这个人?
在这个问题上,国内舆论场出现了争论,但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是一致的。中国人对于这个事件的态度,本质就是站在中国人立场上,对日本历史态度和现实对华政策以及安倍本人政治理念政策的整体评价。
安倍晋三是什么人?他的对华理念和政策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在参拜靖国神社和侵华历史问题上带头伤害中国人感情。
2、积极鼓吹日本修宪,复活日本军国主义。
3、台上台下都在积极推动解绑日本集体自卫权。
4、阻挠中国统一,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人底线,主张“台湾有事”等同“日本有事”,等于“日美同盟有事”。
5、任内激化钓鱼岛冲突,在领土问题上多次挑战中国底线。
6、带头建议和参加各种对华“包围圈”,印太战略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就是安倍首先提出并向美国进行建议的。
7、在新疆问题和香港问题上,和其他西方国家政客一起极力给中国添堵,主张对中国施压。
8、提出“核共享”政策,想突破“无核三原则”,严重威胁周边国家安全。
安倍任内虽然也做了一些缓和中日紧张关系的事情,但他任期内中美关系还处于整体合作和局部冲突对抗的阶段时,换成日本其他政客,也大概率会做这些事情。
从这安倍任内和任期结束后安倍一直坚持的理念、主张看,日本对中国最为不利的事情,安倍都是积极的倡导者。
因此,安倍身上有几个重要标签是谁也撕不掉的:在历史问题上持续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日本政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积极推动者,中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积极阻挠者。
就在6月6日,安倍晋三还发表言论称:“日本、美国及其盟国应制造一种局面,迫使中国放弃武力‘占领’台湾的计划,同时展现‘保卫’台湾的决心”。
另外,安倍作为任期最长的首相,要对日本愈演愈烈的日本政治极端右翼化和军国主义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评价一个国家的政策以及其中某一个政客,要看主流,安倍理念和政策的主流就是敌视中国,孤立中国,阻挠中国发展。
中国人站在自己国家利益角度,对这样一个日本政客的突然死亡,应该抱有什么态度?难道要跟那个澎湃新闻的驻日本记者那样,伤心痛苦?
如果是日本主张对华友好的左翼政治人物遇到不幸,你看看中国人还会这样的态度吗?
中国人心地善良,立场明确,头脑清楚,恩怨分明,戳了谁的肺?
中国人面对敌视中国的国家和政客表现出同仇敌忾的态度,这是一切内外敌人恐惧的事情。我们干嘛自己要反思?各种理中客、反思怪该干嘛干嘛去。
现在国内竟然还有人在努力地把安倍描述为一个“亲华派”,这才是极其不可理解的事情。他们是生活在和我们不同的二次元吗?
二、作为日本战后最大的政治意外事件,安倍遇刺事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是现在很多人特别关注的问题。
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发生,也不会孤立地发生作用。要分析这个问题,就需要把这个事件置于现实的具体条件当中:
世界处于百年大变局,东西方文明在重新确定自己的地位,东升西降是基本趋势,西方资本主义遇到系统性危机。
在美国的政策下,美西方与中俄的矛盾也正在快速向着矛盾的最高点发展。同样,在美国的努力下,美西方抱团,逼迫中俄走向更高程度的战略协作,两大阵营成为从不同方向、塑造百年大变局基本秩序最主要的两股力量。
美国通过俄乌冲突促成俄欧对立,绑定欧洲遏制俄罗斯弥补自身实力不足,把重点放在亚洲,针对中国组织印太安全框架和印太经济框架。并通过北约亚太化,组织对中俄的包围圈,把亚欧大陆边缘地带联合起来,从欧洲和亚太两个方向,对中俄战略发展空间进行挤压。这是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的终极较量。
美国的大战略,有两个最重要的战略支点,欧洲的英国和亚洲的日本。不错,就是昨天和今天分别爆出大新闻的这两个国家。英国的部长集体辞职迫使首相约翰逊不得不答应辞职,日本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政客安倍晋三被两枪送走了。
这两件事,就发生在主要这些条件构成的大系统中。
这两个事件显然都不能用偶然来进行解释。我们从初中学过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可以发挥作用了:
第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约翰逊的下台,重用性骚扰的猪队友只是导火线,在他领导下,英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才是他众叛亲离的根本原因。前者更多表现为偶然性,后者更多体现必然性。
日本的这个枪手为什么要刺杀安倍晋三,自然也有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
虽然现在的信息还极为有限,但我们可以从概率大小进行分析。
枪杀动机主要有各种可能性,但可能性较大的有三种:
第一种可能性是不满安倍的右翼主张特别是军国主义政策,第二种可能性是不满安倍的经济政策。还有一种可能性是认为安倍出事可以为日本右翼势力搞事提供便利。这三种可能性分别对应着日本的左中右三种力量。
如果是第一种,那么这个抢手不管属不属于日本的左翼组织,在观点上也更认同左翼的主张。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更可能是因为安倍的经济政策影响了他和家庭的生活水准,生存压力发展成为对安倍经济政策的强烈不满,虽然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属于中间派,但不影响一些人已经因为极度的不满而采取极端的措施。
这三种可能性都存在,如果比较概率,我更认同第二种。理由有:
第一,枪手是单独一个人,没有同伙或协助者,更多的体现为个人行为,萨拉热窝刺杀费迪南大公夫妇,是一伙人组织和配合,不太像是有组织的政治行动。
第二,因为日本左翼因为政治观点的不同而采取刺杀行动,反而会更有利于日本右翼势力做文章打压本来就很弱的左翼,导致日本政治力量更加向有利于右翼的失衡状态发展。日本右翼还会利用安倍被刺杀事件,加速推动日本向军国主义转化速度。牺牲安倍一个,反而成就了安倍所在的右翼势力。有政治判断力的日本左翼人士,不至于这么蛮干。
日本左翼干这种事的概率还不如日本右翼中的极端分子。因为干掉安倍,可以更有利于日本极端右翼势力推动日本军国主义化。
第三,出于经济因素而对安倍特别不满的可能性最大:安倍作为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在在经济方面搞了“安倍经济学”,依靠量化宽松和财政扩张政策刺激日本经济,但日本经济刺激了这么多年,依然不见好转,反而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普通人生活压力更大,不满情绪自然会滋生蔓延,社会矛盾加剧。
4、枪手本人是日本前海上自卫队员,据说目前是无业状态,个人生活状况好不了,自己也承认对安倍不满。
还记得当年撒切尔夫人去世时,伦敦南部的布里克斯的英国工人手举“The Bitch is Dead”的标语,从8日下午在街头狂饮到9日凌晨手舞足蹈庆祝的场景吗?在当时的英国,这还不是孤立事件。在利物浦有人释放烟花,在格拉斯哥和德里等传统工人阶级聚集的工业城市,民众狂饮高呼:“玛吉、玛吉,她死了!”(“玛吉”即“玛格丽特·撒切尔”)
撒切尔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对资本家更为有利的同时,损害了工人和普通民众的利益,获得了资本家主流媒体的追捧,同时也会被他损害利益但又没有话语权的群体所憎恶。
安倍经济学最主要是两条:积极的货币宽松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日本央行用力地印钱,日本政府努力地负债。这两条政策把日本经济引上了不归路,更让日本民众生计日益艰难,而且更加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安倍回避困扰日本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通过银行印钱和政府增加负债刺激经济,回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这就跟人依赖毒品缓解疼痛一样,病好不了,还变成了瘾君子。“安倍经济学”把日本,尤其是普通百姓祸害得不轻。
日本的经济现在处于极其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负债1000多万亿日元,已经达到GDP的266%,发达国家位居第一。
日本每年的政府收入60万亿日元,支出却有110万亿日元,财政赤字的接近一半要靠增加政府举债。
日本的制造业优势越来越弱,进出口连续10个月出现逆差。现在资本最大的优势产业汽车制造,也面对着空前的挑战,燃油车销量下降,还要面对着新能源汽车的替代压力。今年二季度,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继续下滑,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由第一季度的14点降至9点。全部16个制造业行业中,12个行业大企业信心下降,其中日本核心产业汽车行业大企业信心指数下降4点至负19点。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最具代表性。该指数为正值意味着持乐观态度的企业多于持悲观态度的企业。本次调查于5月30日至6月30日进行,对象包括日本全国9313家大中小型企业。
汽车工业一直是日本第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占到整个工业产值的近40%,占日本经济总体量的8%。汽车产业在日本国内提供了约530万个就业岗位,占总就业人口的10%。日本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中超过60%是汽车和汽车配套企业。
日本在6月底公布的5月工业产出出现两年来最大月度降幅。数据显示,日本5月工业产出经季调后环比下降7.2%,汽车、电气和通用机械等产品的产量大幅下降。日本八大车商的产销量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其6月底联合公布的5月国内产量合计为39.6433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16.0%。日本汽车销售联合会7月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日本国内销售的新车数量为208.6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15%。这一汽车销量为过去10年来最低。
汽车产业如果失去了优势,日本作为一个制造业强国的地位也就终结了。
面对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速度越来越快,在新能源企业方面并不占优势的日本,汽车制作业的优势终结,概率大到几乎是一个必然结果。
日本制造业没有未来,日本在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通信技术方面都已经淡出主要竞争者的行列。
日本老百姓生活越来越艰难。印钞稀释社会财富,底层民众从来都是货币放水受损最大的群体。《朝日新闻》报道,85%的老百姓“生活觉得非常困难”。枪手山上徹也,目前无业状态,生活水平可以想象。
金融依赖继续印钞,财政依靠继续举债,制造业优势产业越来越少,百姓生活越来越艰难。这就是日本经济现状的主要特点。
约翰逊把英国害惨了,安倍把日本害惨了。现在,一个被迫下台,一个被人枪杀。凡事都有因果。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危机和矛盾的激化,已经到了或接近于集体爆发的程度,必然要通过一些特别事件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说第二种可能性最大。
但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之一,是美国因素。
美国最擅长搞这种行动,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怀疑一下美国,也是合乎情理之举。但安倍对美国一直表现得很配合,与美国战略也没有冲突,而且,安倍积极主张的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人策划实施,可能性不大。
安倍晋三被刺杀事件,最大的诡异之处,是政府提供给安倍的安保措施漏洞百出,安保人员反应极其迟钝。
安倍在台下,却又是日本执政党内最大的政治派系的首领,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日本政客,对台上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形成了干扰也是真的。
但要说岸田因此就想除掉他,只能作为一种可能性,留待时间去给出更多信息和证据。毕竟,安倍虽然在一些具体政策和人事安排方面和岸田有矛盾,但在日本大的政策方向,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矛盾。
其实,枪手的作案动机,并不那么重要。萨拉热窝的刺杀行动动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直接逻辑关系吗?只不过,被当时的欧洲强国充分利用,最后形成了世界级的军事战争。
安倍事件,关键要看能够影响日本政局的政治势力准备怎么利用这个事件。
能够对日本政治格局和未来政策形成直接影响的政治势力主要有几个:1、美国,2、日本右翼,3、日本左翼。4、中间力量(随时可以摇摆)。
美国和日本右翼的利益目前是紧紧绑定在一起的,中间力量随时在变化,更多时候是哪边力量更大就倒向哪边。所以,日本各政治力量的博弈也就可以简化为:
美国+日本右翼对日本左翼。
日本右翼的力量已经远远强于日本左翼了,再加上美国,日本左翼对这个事件的消费能力确实极为有限。甚至日本左翼还不得不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弱化一下自身与自民党的政策分歧。
那这个问题就进一步简化为美国和日本右翼会怎么利用安倍被刺杀事件。
日本右翼势力最想实现的目标还是那几个一直还未完成的夙愿:1、实现国家正常化;2、实现政治大国地位;3、加快军事扩张;4、彻底松绑集体自卫权。
第一个和第二个目标。美国和日本存在利益冲突,无论日本成为正常国家,还是实现政治大国地位,都意味着日本已经至少基本上摆脱美国的控制,可以自己说了算了。美国现在还不会允许,日本右翼现在也不敢在这两个问题上挑战美国。
第三个和第四个目标。美国和日本现在都相互需要,所以会借机突破日本左翼的牵制,加速推动。美国已经允许德国扩充军备,更加不会限制日本增强军事力量。增强日本军事力量,解除解体自卫权的限制,符合美国围堵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
日本现在要通过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换取美国对自己的松绑。先实现第三和第四,再等待机会实现第一和第二个目标。
三、这个事件会不会引爆世界性激烈军事冲突?
很多人特别关心,日本这个事件会不会演变成为亚洲的萨拉热窝事件,或者现代的日本226事件,引爆亚洲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我认为这些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毕竟时代不同了,大国发生热战的基本条件不具备了,尤其是中美这样的核国家,爆发大规模热战的结果,就是互相毁灭。美国这些资本当家的国家,他们发动战争,从来都是先算账,如果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算进去了,那他们才不会去冒这样的风险。
日本现在开始扩充常规军事力量做起来其实也不太容易。日本财政上已经严重入不敷出,日本的经济发展又无法给日本人民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提供支持,未来汽车产业优势失去,日本政府将面对更大的财政危机。日本的货币扩张政策,也已经用到了极限状态,日元在猛烈贬值。日本现在主要是想借助美国的军事力量遏制中国的崛起。
需要特别警惕的是日本在寻找机会进行核武装,在某种极端条件下,安倍提出的“核共享”建议,会不会成为日本政府和美国政府的共识,这是特别要关注的重点。
日本配合美国,日本也在利用美国遏制中国,日本对中国崛起的敌意,不在美国之下。在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上,印太战略方面,日本会全力给中国制造问题和麻烦。没有安倍事件,日本也在做。
需要特别警惕的是,日本右翼势力,会不会借安倍事件,在半导体技术和供应链问题上,更加配合美国对中国的限制政策。美国已经牵头组织了“印太经济战略”,把芯片作为实施印太战略的重要内容,并且还成立了美日韩台四方组成的芯片联盟。日本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日本在干扰中国的半导体发展方面,有着不少于美国的办法。
美国一直在游说日本跟随美国的对华产业政策,日本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和美国的供应链政策,保持着距离。但美国会不会利用安倍事件,在半导体等产业问题上,给中国制造更大麻烦,我认为这是要关注的重点。
美国和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各自在国内的成堆问题,最擅长的就是向外转移注意力,减轻政府在国内的压力。炒作中国威胁论,是他们共同擅长的传统“艺能”。
四、结论与对策
安倍遭枪杀,对日本政坛内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右翼势力会进一步上升,阻止日本修宪的中左翼力量会更加虚弱,日本修宪的速度会加快,日本军国主义化的速度会加速,日本对中国的敌意会加深,日本配合和借助美国遏制中国的决心会更大。
日本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日本再努力,也成不了世界博弈的主要棋手,暂时也改变不了棋子的命运。
未来的世界格局,还是主要由中俄美欧四方之间的博弈决定,四者之间,中美之间的博弈又是主线,中美博弈的结果对百年大变局的影响最大。
对日本我们仍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日本经济的体量和军事的力量摆在那里。不是棋手,不等于就不能给我们制造麻烦和障碍,不是主人,不等于就不会咬人。
日本面临着国内难以解决的矛盾,又在内部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从外部寻找出路,日本政府要依靠配合美国遏制中国来寻找机会。如果日本有足够的实力,日本一定会发动新一次冒险行动,这一点日本比美国坚决。所以,对于日本的军事扩张,我们还是高度警惕做好预案。尤其是要对日本的“核共享”保持足够的警惕,绝不允许日本以任何途径进行核武装。
中国更主要的是保持制造业优势,争分夺秒加快产业升级,解决制造业短板问题。对日本利用制造业供应链的某些优势,参与美国的科技战和供应链精准打击行动,我们真是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认真的评估,制定预案。
时间在中国这边,未来在我们这边。美西方的衰落,最终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西方体制的发展空间已经透支殆尽。内部问题不解决,衰落就不可避免。西方应该去找马克思那里找解决方案,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军事上更不用说了,要保证我们在常规力量和战略核力量对对手的威慑,制止战争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把打赢战争的准备做得更充分,能战才能止战,决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
只要我们做好自己,坚持新中国确立的道路,日本这样一个棋子的国内政局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关键还是要找准自己的短板,重视毒教材等问题,系统性解决对手对我们的渗透问题,拔出内部的钉子,让风险不爆发于内部。如此,谁也阻挡不了我们的前进。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明人明察”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