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坚持清零,中国会变得如何?
点击:  作者:好奇心君    来源:未来预言机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2-04-04 12:30:32

 

最近几天,有两则消息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一个是上海的感染数字迟迟未能降低。

 

 

(图片来自微博)

 

另一个是在法国的网友吃果果的小女孩描述了与病毒共存的体验,她说自己打了三针疫苗,在法国还是感染了,共存就是所有人都会被感染,或早或晚,而且是一波波的感染,我有同事已经在两年里感染三次的。国内抱怨说没完没了的隔离和核酸检测,实际上共存后也是没完没了的核酸检测加上没完没了的被感染。感染后的症状绝大多数人是发烧35天,然后一家人陆续发烧35天。公司里永远不会满员,因为每天去公司就听说对面谁谁谁阳性了,你密接赶紧去测一下吧,永远是非正常状态。而国内想象中的那种共存,就是仿佛共存了生活就跟以前一样,是根本不存在的。实际上,共存后和以前的生活完全不会一样,共存后每天都担心自己会感染,自己感染后又担心传染给家人。每次感染都有极小概率重症,这种感觉就好比那个经典问题,你永远被一只蜗牛追杀,碰到你你就死,你愿意吗?共存就是这种所有人被蜗牛追杀的感觉

 

所以说,一旦放弃防疫、选择共存,疫情前的美好日子肯定是回不去了,伴随的将是没完没了的被感染,在被感染边缘行走。

 

Neo一样在黑客帝国的母体里每天都被特工斯密斯追杀,这日子会舒服吗?

 

 

 

(一)国外的共存

 

美英一早就躺平了,多个欧洲国家宣布疫情结束,取消防疫限制。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

 

1、这些国家的人,差不多十亿人口,迟早都会感染新冠,而且会反复多次感染新冠。

2、这些国家都变成了非正常状态,公司、机构、政府单位、家庭里,充斥着没完没了的核酸检测和被感染,永远不会满员,缺勤率畸高。

3、这些国家需要处理天量的后遗症问题。

 

一、死亡

 

美国至今约有8000万确诊新冠,100万死亡。

 

美国疾控CDC20221月底的数字估算,美国现在应该有1.4亿人已经感染过新冠,占人口的43%

 

美国保险业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个惨况。以2021年第3季度为例,买了保险的有工作的18 岁到64岁的青壮年,死亡率比疫情前上升了40%。作为对照,200年一遇的自然大灾难仅仅会使死亡率上升10%

 

一位保险公司的CEO表示,直接的新冠死亡索赔正在下降,而新冠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导致的死亡正在激增。

 

有数据显示,这些天量的死亡,65%是由新冠直接造成的,剩下35%的死亡原因是新冠后遗症和延迟治疗。不死的后遗症我们下面会说。

 

小结,所谓共存,带来的第一个代价是,全民感染,大量的死亡。

 

二、后遗症

 

新冠后遗症是一个被媒体、忽悠共存的人故意忽略的领域。实际上,在众多学术期刊上都已经有数不胜数的研究成果。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院的Ziyad Al-Aly医生在20214Nature上发过一篇关于后遗症的论文。

 

 

 

 

他指出,新冠会影响身体里几乎每一个器官。

 

新冠造成的后遗症包括且不限于:

·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头痛、记忆力下降、嗅觉失调等

·       精神系统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问题、滥用毒品和药物等

·       代谢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高胆固醇、高血脂等

·       消化道疾病,包括腹泻、便秘、反酸症等

·       皮肤类疾病:包括脱发、皮疹等

·       凝血类疾病:血栓、腿部血栓/深静脉血栓、肺部血栓/肺栓塞等

·       心血管疾病:急性冠心病、心衰、心悸、心律不齐等

·       呼吸道疾病:咳嗽、气促、血氧过低等

·       肾脏疾病: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等

·       骨骼肌肉疾病:关节疼痛、肌肉无力等

·       各类综合问题:萎靡不振、疲劳、贫血等

 

西北大学药学院的Thomas Hope教授补充:新冠病毒还会攻击男性的生殖器官,感染阴茎、睾丸和前列腺,造成睾丸疼痛,勃起功能障碍/阳痿ED,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生育能力下降等病症。

 

并且,这些后遗症不是单一发生,而是可以多系统并发,是多系统综合症,同时影响多个器官系统,会造成多系统失调。

 

Ziyad Al-Aly医生还着重强调:

 

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也有发生后遗症的风险!年轻人也会!

 

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也有发生后遗症的风险!年轻人也会

 

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也有发生后遗症的风险!年轻人也会

 

后遗症的发病风险随着感染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重症患者的后遗症发生风险更大更明显。

 

这些后遗症虽然没有传染性,但是很多都是慢性病,是会陪伴患者终身的。患者的预期寿命下降是肯定的。

 

为什么新冠病毒作为呼吸道传染的病原体,为什么能感染这么多器官呢?目前科研上还没有定论。一种比较流行的假说认为,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会寻找人体ACE2受体结合,而ACE2受体在人体内多个器官中分布得很广泛,因此会有可能引起全身器官病变。欧洲的另外一种假说认为新冠病毒特别容易在血液中传播,因此能广泛传播到全身各个器官。

 

Ziyad Al-Aly医生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现在的发现,还只是冰山一角。大家要保持警惕。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年轻人,你是新冠无症状感染症,恭喜你,你获得抽奖资格:在上述37大类后遗症中抽签。最好的结果是什么都没抽到。最差的结果是37大类你全部都中了。

 

现在你去治新冠,国家会买单。以后你去医院治疗后遗症,例如脱发、贫血、糖尿病、头痛等等,可就要自己出钱了。

 

看看这些后遗症列表,都不是能轻松治好的,每种少说也得花个几千乃至几万的,更何况那些伴随终身的慢性病。而且它们至少还有37种。你愿意每年花几万来看病,一直治疗新冠后遗症直到死亡吗?

 

所以,要是想共存、想放开、想停止抗疫,觉得自己感染新冠没什么大不了的,还得先问问自己的钱包同不同意啊,有没有预留足够的钱给自己看病啊。要不提议共存的人,先让国家把医疗(包括诊治费和药费)全部免费如何?

 

小结,所谓共存,带来的第二个代价是,全民感染,伴随着巨量的后遗症,其中很多是伴随终身的慢性病,对个人健康是沉重的负担,对个人财务也是沉重的负担。

 

三、医疗服务

 

英国的政客抢着宣布疫情成功结束、 取消防疫限制。而英国的公费医疗系统NHS的各项数据目前在不停地刷新纪录。

 

 

 

上图是英国被延期治疗的等待就医人数,目前20222月的最新数字已经到了610万,创造了新纪录。要知道,英国人口才6000万。也就是说,十分之一的英国人口都要去看病,并且统统都要等到猴年马月。

 

原本英国NHS的目标是让这些等待名单上92%的患者在18周(约4.5个月)内能看得上病。结果早在2016年,就已经不达标了。英国人需要等待的时间从2016年的20周上升到疫情前的2019年时候的24周(6个月)。

 

疫情来了之后,这个等待周期毫不意外也翻倍地延长。在202092%的患者在53周(超过一年)内才能看得上病。到了202112月,稍微改善了一点,92%的患者在42周(10个多月)内能看得上病。

 

更离谱的是,目前,等待超过一年的患者超过31.5万,等待超过2年的患者超过2.4万。以上数字全部都创造了新纪录。

 

看个病要等这么久,还看个鬼啊。

 

而且,看病需要等waiting list排队,做检验(包括CT、超声波、MRI核磁共振及其它所有检验)也需要排队。

 

2020-2021疫情期间,有58.5%的患者去做一项检验需要等待6周。到了202112月,有29%的患者去做一项检验需要等待6周。

 

就这个鬼样,还宣布抗疫成功,要开放要躺平,真的是把英国人民扔火坑里了。香港现在刚到疫情高峰,也急不可耐地要学习英国取消防疫措施。只能呵呵了。

 

小结,只要狠心不把自己的臣民当人对待,就能厚颜无耻地宣布战胜新冠。胆子还肥到要忽悠中国这样的好学生学习自己躺平。所谓共存,带来的第三个代价是,拉全体国民进行陪葬,忍受低效的医疗,病倒在床上的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四、企业在新冠上的财务开支

 

疫情之下,美国保险业的多项业务数据都开始创下历史纪录,和英国NHS一样。

 

美国人寿保险业的2020年(新冠第一年)的赔付金额达到创纪录的900亿美元,比2019年增加15.4%,超过100年来的最大增幅纪录。上一次增幅纪录还是1918年流感时创造的。2021年(新冠第二年)的美国整体数据尚未出来,但是,从一些个别项目的统计数据推算,2021年(新冠第二年)的头9个月,赔付金额很可能已经超过2020年(新冠第一年)的全部了。

 

虽然美国2021全年的赔付数据还没出来,但是印度的数据可以参考一下。印度的一位保险业高管,根据自家公司的数据预计,2021年印度的死亡索赔数上升41%,赔付金额上升200%~300%

 

(有朋友想立刻跑到美股市场去做空保险业的股票,先等等,还没完。)

 

面对支出大幅上升,美国的保险公司反应很快,它们立刻使出了一招:保费大幅提价!再加上,由于新冠疫情,更多的公司和个人积极寻求保险产品。

 

结果就是,美国人寿保险公司财务业绩不降反增,2020年(新冠第一年),寿险新保单的保额达到创纪录的3.3万亿,包含历史保单的总保额达到20.4万亿美元。2021年(新冠第二年),业绩进一步飙升,美国人寿保险整个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约20%。新保单数和年度收入都刷新了30年来的纪录。前10大保险公司中有8家录得双位数的收入增长,个别小保险公司甚至录得257%的增长。LIMRA 美国寿险市场研究协会更是预计,看好20222023继续大幅增长。

 

也就是说,在新冠疫情下,美国人寿保险公司不但没破产没倒闭,反而欣欣向荣。

 

但是,普通企业就遭罪了。达美航空CEO就说,治疗新冠的费用实在太贵了,达美的员工一旦入院,不算员工自付的部分,单是企业付费的部分,就已经达到5万美元一个人次。达美航空有9万雇员,高感染率加上反复感染,这给达美航空带来了极大的财务风险。

 

除了上述这些直接开支,还有间接开支还没计算,例如企业为了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开支,为了工作流程变动产生的费用等等等等,都是天文数字。

 

小结,疫情不会对保险公司造成太多困难,但是一旦搞共存、放弃防疫,会对于普通企业和个人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姑且不论放弃防疫会严重影响公司业务和个人健康,光是治疗费用就已经是巨大的负担。所谓共存,带来的第四个代价是,企业开支剧增,单单是医保开支,就已经连大型跨国公司都难以承受。

 

以上仅仅是最最基础的零星几点,要是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共存的代价会更加巨大。

 

(二)坚持清零,中国会变得如何

 

上文提到,美国CDC估算,美国已有1.4亿人被COVID感染过,占人口的43%

 

我们也知道,共存政策将会使这个环境下的每一个人都被感染,并且反复感染。

 

那么,可以预期,二十年内,美国将会继续忍受新冠带来的长期的健康危机。

 

美国人,准确地说,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人及外国人,将面临天量的疾病、伤残、过早的死亡、寿命降低。经济、社会、文化都面临台阶性的下滑。疫情后你看过哪部好莱坞的电影是好看的?很少。绝大部分已经差到没法看了。

 

英国和欧洲以及其它选择共存的国家也是一样。

 

你以为他们不知道吗?他们自己也知道。纽约时报等媒体也有报道。美国和英国的公立医疗系统已经开始做准备来应对这些天量的疾病。但是几乎没什么声音告诉中国人。

 

那么,中国坚持清零政策,在未来二十年会变得如何?

 

可以预期:

 

1.    中国的人均寿命将比外国大幅延长

 

中国人,准确地说,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及外国人,的人均寿命从目前的77.3岁逐渐上升到80岁以上。而选择共存的国家的人均寿命将下降到75岁以下,和中国拉开至少5年的差距。

 

另外,艾滋病患者的平均寿命大约比正常人的平均寿命要低20~30年。如果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可以和艾滋病病毒一比,那么中国和共存国家的人均寿命的差距也会大幅拉开到1020年。

 

2.    中国人的身体更加健康,没有受众多后遗症困扰

 

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及外国人都会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想运动时能运动。想做爱时能做爱。

 

3.    中国拥有全球唯一的最大的10亿级别的健康的、高效的劳动力

 

中国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的中国分公司,将拥有比外国更健康更高效率的人力资源。

 

4.    中国无需面对天量后遗症带来的长期健康危机

 

5.    中国没有治疗天量的新冠后遗症的财务压力,财政稳健

 

(三)个人要怎么办

 

1. 坚定支持清零,拒绝共存。

 

2. 尽最大努力保护好自己,不要感染。

 

留意自己接触外界的方方面面,堵住漏洞,包括但不限于:接触的人、常规物品、冷链物品、环境。平时记得戴口罩,勤洗手。确诊较多的地区,最好能佩戴N95规格的口罩。尽量少去高风险地区,少去高风险人群可能会去的地方。

 

3. 一旦感染,多存钱,往后余生都要多存钱。

 

4. 学生和白领,一旦感染,在康复后,有可能自己的大脑的转速会降低。运动员和蓝领,一旦感染,在康复后,有可能自己的身体机能会下降,极难恢复到原有水平。

 

5. 准备谈恋爱和结婚的朋友,如果对方是新冠康复者,你要做好准备。

 

6. 对鼓吹共存的人要拉清单记小本本。他们故意隐瞒共存状态下普通人的苦难,故意忽略良心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故意避而不谈天量的后遗症问题和危机,故意忽悠健康的我们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病夫。

 

7. 在中国的发展机会变多,和中国相关的资产会开始升值。多留意。

 

作者:好奇心君  来源: 未来预言机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