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航空研究院一篇《奋战“双过半”,航空工业综合所某新型战机技术基础专项全力以赴保节点》的文章成了各路媒体关注的焦点。文章明确指出:综合所“某专项团队”战胜疫情影响,科学开战复工复产工作, “以确保‘新一代战斗机首飞’节点在2021年完成”。文章还透露了飞机的技术状态和协作单位(成都29所、301综合所,601抓总)。
尽管601所的新飞机已经不是个秘密,但是说来就来还是让人颇为感慨的
对于关心我军航空工业的读者而言,有关下一代战斗机平台,以及下一代战斗机平台子系统比如WS-19发动机的消息很多,但是谁也没见过官方微信号公开透露某型战斗机首飞节点。因此,这种消息或多或少让人有一种别样的感慨,也让人回想起2011年1月份718工程首飞时的震撼感。
相较于当年的歼-20,至少新一代战斗机平台发动机项目消息比较多,而且也比较顺利
当然,很多人也推测本文中的新战斗机是沈飞目前负责的诸多“侧卫”系飞机又一新改型。这种推测也并非是没来由的。现在我国空防压力大,特种机、舰载机短腿严重,因此目前601所负责的项目比较多。算上这个新一代战斗机项目的话,601所目前负责至少3个大战斗机项目:歼-15电子战型号、歼-16的电子战型号、以及所谓的“海四代”。这篇稿件还提到了成都29所,成都29所是中航工业旗下的电子战研究所,负责电子对抗方面的等项目,因此涉及到沈飞新锐电子战战机的可能性会更大。不过,目前歼-11B的改进型号已入列一线部队进行试装,歼-15和歼-16的电子战型号飞机也已经在几年前就完成了首飞,而歼-15电战型号甚至也已经在兴城舰载机基地进行了试装。因此,我们至少可以判断,文中新一代战斗机,更可能是一款全新的平台,由601所负责。考虑到海军003项目的顺利进展,我们甚至可以推测这款飞机是一款五代舰载机。
相较于歼-20平台,海军对于中型平台更感兴趣
而说到目前601的项目,就不得不提存在接近10年的“鹘鹰”了。“鹘鹰”项目从厂所的技术验证机,变成呼吁外国投资的外贸四代机,然后变成航空工业的技术测试机,最后变成解放军自用的型号,确实走过了一段比较传奇而又艰辛的里程。对于中国人来讲,像“鹘鹰”这样的“科研验证机”确实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产物。过去中国空军比较穷,各种子系统的试验只能在已有的型号原型机平台上进行。比如沈飞的歼-8和后来的52X系列歼-11,很少能像美苏航空工业那样制造大量X系列原型机进行概念测试。我国这种穷惯了的战机研发经验也自然而然让广大读者将目前状态的“鹘鹰”和海军立项的五代机联系起来,误解下一代舰载机技术指标,最终得出“鹘鹰不行”等一系列结论。
最终状态的鶻鹰已经开始测试雷达、航电等先进设备
但科研验证机毕竟是科研用的,和战斗机原型机差距很大。目前“鹘鹰”不管是1.0版本、2.0版本,还是去掉空速管的2.0项目,都摆脱不了“科研试验机”的桎梏。这三款试验机的作用,大抵和心神,X-35等试验机一样,主要用于验证概念,进行飞机子系统、制造工艺和初步的气动外形验证。根据601所公开的论文,1.0在试飞过程中主要测试了“3D打印机身承力框架”、“增材制造技术”、“一体化复合材料机身背部蒙皮”等复合材料技术。而2.0的两种状态则进一步测试了包括内弹仓、隐身修型、以及航电、数据链、火控等一系列更先进的子系统。总体来说,鹘鹰1.0到2.0再到2.0改进型,更加接近于从YF-17到F/A-18,X35到F35原型机一样的舰载机设计演变过程。我们今天熟知的2001号“歼-20”,虽然其技术状态相较于今天“鶻鹰”要成熟一些,其实也是718工程的验证机。
至于“鹘鹰”和所谓“2021年新飞机”的关系到底有多大,那肯定是有关系的。但海军立项新飞机肯定是以各项指标为准,如果“鹘鹰”的老平台能够达成海军既定目标,那么新飞机就很有可能是传说中的3.0。如果“鹘鹰”作为一款较为老旧的科研测试平台达不到海军定下的技术指标,那么新飞机肯定是立足于新平台的。但无论如何,601所在“鹘鹰”原型机中展示的部分概念和子系统,如双中推矢量发动机、常规布局、重视光电系统等概念,肯定会应用到新飞机上。这也让我们不难推断这款新型战机的具体战术指标:一款飞行性能更好的F-35C。
得亏当今美国人没有冷战那么武德丰沛,F-35C系统的延宕也为海军用同指标飞机立下了信心
当然,这种“目标强敌”的新飞机如果2021年首飞,其技术状态又类似于一款飞行性能更好的F-35的情况下,很多人担心在“大国竞争”时代下,新舰载机会面临“服役既落后”这样的窘境。毕竟早在新飞机2021年首飞前,美军F-35C舰载机已经实现了IOC,已经开始进入密集试训阶段。同时,美国海军近期也立项了F/A XX项目,论证预研下一代舰载机的指技术指标。
这种担心并不多余,但是笔者认为,我们还是应该乐观看待沈飞的新五代舰载机,因为受限于种种外部原因,新五代舰载机反而是一个“急也没用”的项目。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军费规模有限,同时航空工业的研发项目、型号项目,以及相关的技术指标都要立足于军队发展状况。
对于“鹘鹰”改舰载机一事,需求最迫切的无疑就是海军系统了,但海军系统对于“新舰载机”的时间节点,也是定位在003航母下水以后——在此之前飞机定型了也没用。003航母立项比较晚,直到十三五时期才开始建造,今年才有可能总段入坞合拢,明后两年才可能下水,2025年前后才有可能生产战斗力。在歼-20A状态完成定型的今天,在第一岛链内活动的海军面临的空防压力相对来讲并不大,舰载机需求顺位也比较滞后,自然投入的资源也不会太多。
航母造着呢,五代舰载机急也没用
沈飞的新五代机项目也因为海军的投入不足,导致“转正”计划搁置了一段时间。虽然003航母在立项之初就被要求有能力“能够运作弹射起飞的舰载五代机”,但在具体的舰载机选型方面,海军一直是“两条腿走路”,同时要求弹射型的歼-15和新一代舰载机处于并存状态。随着十三五时期海军主要水面舰艇力量“大建”走向尾声,海军有了能投资在航母作战力量的富裕资源后才转正沈飞的备胎项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我国第三个和未来的舰载机团,可能存在“弹射歼-15和新型舰载机并存”的状况
而且新一代战斗机平台,也受限于沈飞的产能和科研限制,不太可能在早些时候上马。当前我国机队虽然规模庞大,先进战机绝对数量也多,但整体来看还有大量老旧机型亟待淘汰,而且空战技术日新月异,很多尚有很长时间寿命的主力战机也有升级的需求。目前,601所和112厂的产品仍然是人民空军的制空主力,在斗争激烈的2020年,两款“沈飞”出品的重型歼击机利用优秀的航电和飞行性能,在西部和东部两个重点方向压制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战机。尤其是西部战区,近年来西部战区两个作战旅换装了歼-16战机,这种航电先进的重型机刚刚列装部队不久,就在今年中印对峙期间挂载霹雳-15先进远程空空导弹,在西线战备执勤,应对了印军的战斗机和特种机。由于我国周边国家的空军机队质量和规模在未来10年内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沈飞和112厂一年一个多旅(50架左右)的生产速度还得维持5年左右。因为目前面临的空防压力大,601所和112厂的研发能力和产能都被压榨的很死,预计到了十四五时期才有富裕产能用于五代机生产。
我国幅员辽阔,先进重型战机的缺口依然很大
在过去20年里,航空工业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项目就是歼-20战斗机的研制和定型。歼-20是动员了整个航空工业的国家重点项目,动员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同时沈飞负责了大量战机国产化和国产化改型任务。因此,直到现在歼-20大部分技术基本定型后,加上沈飞的项目进展顺利,北所启动舰载机研制项目才拥有了足够多的资源。不过我们也不用对新飞机的进度过于悲观。我们毕竟是全球第二个独立成功研制五代机的国家,这使得“鹘鹰”的研发并非是无根之萍。新世纪以后我国航空工业水平提升飞速,和当年718工程立项时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航空工业目前已经走完了歼-20的研发定型流程,对五代机的诸多特点已经比较熟悉,各个厂所院校都成功研发一批媲美强敌的航电、武器、动力等子系统,航空工业在研制一款技术状态和歼-20相仿的第二款五代机时会更加轻车熟路。
同时,立项首飞晚不一定代表服役晚。对于我国的航空工业来讲,新世纪以后,厂所内部搞的试验项目、自研项目很多都在项目成熟以后被军方快速立项定型,比如今天近百架轰-6K系列,当初就是西飞搞的厂所试验项目,世纪初立项以后就很快走向定型。歼-15立项和首飞前后差距时间也不大,而北所在歼-15之前也对舰载机项目进行了较长一段时间的预研和论证,有些预研工作甚至可以追溯到1996年。尽管孙聪经常抱怨北所“重型号 轻预研”,但对于“鹘鹰”这款重点型号来讲,长达8年的时间里,北所的确已经完成了大量子系统的论证,虽然新的战斗机像歼-15那样做到“首飞不久即可定型”有些困难,但其定型时间也会比举全国之力的歼-20短。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舰载五代机”客观存在的难题。研制一款五代机不容易,海军用舰载机面临的挑战自然是更多。而目前我国航空工业虽然已经有了四代舰载机的研制经验,走完了四代机的研发定型流程,拥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但这并不意味着舰载五代机研制会更加顺利。
尽管我们不用面对当年苏联在库兹涅佐夫舰载机选型上面临的“只有T-10可用”难题,相关的舰载机型号早在003立项前就已经开展预研,但在具体性能上,航空工业还是要在机体尺寸、翼面积、整体结构、动力系统、弹射起落架、弹射阻拦钩,以及至关重要的重量等各方面斤斤计较,“抠细节”是每种舰载机必不可少的一步。
同时,作为全球第二款舰载五代机,中国的航空工业要面临一个更加空白的领域。如何在海上严苛的盐雾环境下保持较好的舰载五代机可靠性和出勤率,如何确保机身表面的隐身材料和涂层对于盐雾环境的防护效果,这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当年对于美国人而言都是从零开始的新领域,而我们遇到的苦难不会比美国人少。
不过好在新舰载机即便是在2025年以后服役在003和004号航母上,也不会面临太大的换代压力。根据目前的全球军备发展状况,届时全球除了F-35机队相对普及以外,其整体技术条件受限于美国对外援助规模有限,发展程度并没有冷战时期那样爆炸式的提高,新一代舰载机依然拥有技术优势,且可以依托我国较强的体系优势压制周边国家海空军战机。而美军的“舰载五代机”优势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根据美国海军目前的计划,F-35C项目进入印太地区服役也是2022年以后的事情,2025年美国航母,包括新锐的福特级也刚刚完成F-35C的换装。
说到底,强敌不够强也是妥协的原因
讨论601所的战斗机项目,口水之争是免不了的。这种口水之争不仅仅存在于论坛网友之间,也存在于军方和航空工业内部,当然工业口和军队方面的争执和目前网上争吵的方向完全不一样罢了。无论如何,目前对于舰载机的信息都是基于猜测,笔者对于舰载机立项的细节定然是不知道的,知道的也不会写在军评里。但随着近年来外部斗争环境变得激烈,我们还是希望航空工业能够早日拿出一款足够先进的五代舰载机,维护祖国利益和海疆安宁。
作者:王世纯 来源:科工力量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