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长河红阳:沈志华治学,是不是太荒唐?
点击:  作者:长河红阳    来源:察网  发布时间:2020-01-09 10:06:40

 

       沈志华的学问怎么样?有方家指出:荒唐,无厘头。红阳深以为然,这可是有他的文章和书作证的。不过,有一微信上的买卖人发文辩护。这个文章截图在这里:

 

这买卖人就是图上那个徐庆全。早先此人曾在微信上发过文章吹捧《南渡北归》,文章最后是卖书的链接,点开链接,他链接里的书价奇高,比亚马逊、当当等大电商至少高75%。不明就里的人在他的链接上买书,那可就上当了。在现在这个文章的后头,他还在卖书,截图如下:

 

这位徐先生是为沈志华喊冤的——沈氏的学问是硬邦邦的。

一、美国决策朝鲜战争时没有讨论过出兵台湾海峡吗?

沈志华的学问荒唐不荒唐,那要看他写的文章,这位徐庆全先生举了这样的例子——《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证明沈志华的学问有一套:

1995年,《世界历史》第3期发表了志华的《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那时,即使像我这样历史专业出身的人,一提起朝鲜战争,脑子里仍然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概念。可是,志华这篇文章所论述的美国卷入朝鲜战争的种种则将这种概念打破了。我读了非常震撼!征得他同意,我将文章略作改动,换了一个《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的背后》这样一个非学术性的标题,在《炎黄春秋》发表了。】

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同时,也出兵台湾海峡。这两件事情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捋清楚。因为,朝鲜战争期间,中美实际上在两个战场、两条战线上进行博弈,除了在朝鲜半岛围绕三八线的争夺之外,还有就是在台湾海峡的一个隐伏的战场与战线。这个战场,因为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而形成,海峡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也急剧升温。但是因为新中国在海、空军装备上的绝对劣势,不得不隐忍不发,没有爆发战争,所以战争的战场始终在半岛进行。但是,美国出兵台湾却是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朝鲜战争的影响因为中国的参战变得巨大,战争的烈度、规模升级到了仅次于世界大战的局部战争程度。所以讨论美国卷入朝鲜战争就不能不提美国出兵台湾。按常理,美国出兵台湾海峡的会议讨论,理应有个不简单的、充分讨论的过程。既然沈志华的文章在说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那么必然也应该对美国出兵台湾海峡的决策有个必要的陈述。这个文章我也找到了PDF版。但是,很失望,沈志华的文章并没有这个陈述。相关文字如下:

【我们列出一张时间表,通过美国政府决策的不断升级过程,可以看出美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朝鲜战争泥淖的端倪。……

625日,星期日。

下午5时过后,杜鲁门抵达华盛顿,即直接赶往布莱尔大厦。被召集来参加会议的国务院官员有艾奇逊、韦伯、腊斯克、希克森、杰塞普,国防部官员有约翰逊、陆军部长佩斯、海军部长弗朗西斯·马修斯、空军部长托马斯·芬勒特、陆军参谋长劳顿·柯林斯、空军参谋长霍伊特·范登堡、海军参谋长福雷斯特·谢尔曼以及布雷德利共13人。

晚上745分,会议在晚餐后正式召开。杜鲁门请艾奇逊首先发言。艾奇逊依据国务院情报司提供的关于朝鲜问题的分析报告,讲述了南朝鲜的局势。该报告估计……艾奇逊宣读了准备好的建议。据艾奇逊说,当天下午他曾独自在办公室思考行动方案。所以,宣读的建议与上午商讨的内容稍有修改,并归纳为三点:(1)麦克阿瑟应将包括军人眷属在内的美国公民撤离朝鲜,为此,应当出动美国空军击退对金浦、仁川等机场和港口的进攻。但美国的空军部队只能在三八线以南活动。(2)应当命令麦克阿瑟以空投和其他办法向韩国军队提供军火和给养。(3)应当命令第七舰队立即从菲律宾的海军基地出发北上,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战争扩大到该地区。同时发表一项声明:第七舰队将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也阻止台湾进攻大陆。杜鲁门插话,可以立即命令第七舰队北上,但是在该舰队到达指定地区以前,暂不发表声明。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每个人都谈了不同的具体细节支持这几项建议,同意采取以上行动。谢尔曼和范登堡宣称,动用海、空军即可应付局面,通过美国的空中打击和海上重炮猛轰,战争就可能结束。柯林斯对此表怀疑,但大部分人都反对使用美国的地面部队。杜鲁门又详细询问了一些军事方面的问题,最后决定采纳艾奇逊的三项建议。杜鲁门指示三军参谋长作好必要的准备,以便一旦联合国号召向北朝鲜采取行动时,立即发出命令,使用美国的部队。同时,接受柯林斯的建议,授权麦克阿瑟向南韩派出一个调查组,对于援助的方式和怎样使用远东的美军力量做出第一手估计。杜鲁门还决定将第七舰队交给麦克阿瑟指挥,其基地设在日本的佐世保。会议于时左右结束。】

这是在1950624日朝鲜南北战争爆发后一天,美国高层第一次集体商讨的记录。美国出兵台湾海峡的决策是有的,可是,对美国出兵台湾海峡的讨论过程是没有的!没有一个认真的讨论过程就做出了出兵台湾海峡的决定,这不合理!是他的材料少?可是,沈志华自己的吹嘘,以及这位徐庆成先生说,沈氏收集资料功夫下得极深,那么他不应该遗漏美国出兵台湾海峡的讨论过程。那么,说沈志华的治学是荒唐有什么不可以的?

对这个过程,1970年代出版的老书《战后世界历史长编·6》上,却能看到美国出兵台湾海峡的会议讨论记录:

【朝鲜战争爆发当天晚上,1950625日华盛顿时间晚上七时四十五分,杜鲁门在布莱尔大厦召开有艾奇逊、约翰逊等重要官员参加的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国防部长约翰逊头一个发言,不谈朝鲜战局却大谈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并要布雷德利即席宣读刚从东京携回的麦克阿瑟614日的“保台意见书”。艾奇逊当即建议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实行所谓保护“台湾”不受大陆攻击同时“阻止”台湾向大陆进攻的所谓“隔离”政策。艾奇逊说,美国不应该把自己和蒋介石的命运缚在一起,台湾未来的命运应该由联合国决定。杜鲁门插话说,“或由对日和约来解决”。

会议结束前,杜鲁门宣布,第七舰队归麦克阿瑟指挥,立即从菲律宾北上。会后,军方拨通向东京美军总部的专用电话,下达调动第七舰队的命令。】

在《长编》里,本来应该讨论半岛糜烂局势的会议却当先讨论台湾问题,并当下就做出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的决定,急不可耐啊!看得出,在这次会议上台湾问题才是美国最关心的。火烧眉毛的朝鲜战局,竟然没有台湾问题更重要。美国卷入朝鲜战争的真实动机是不是因为半岛上的局势糜烂,很成问题!只因为朝鲜战争在半岛上爆发并进行,那就只把话题集中在半岛之上,这绝非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该有的素质,说他一句荒唐,有什么不可以的?

而且《长编》的记录是能看得到出处的

 

沈志华发在《世界历史》19953期上的文章,在我下载的PDF上是没有出处的,我不认为这是杂志编辑的问题。所以,两篇文章对同一会议的的记录,《战后历史长编》的更可信。由此可见,这位以收集材料暴得大名的沈志华先生,学问做的真不怎么样!被人指称为荒唐,是有原因的!

二、没有在1951年就罢战言和,毛泽东超越现实,让中国付出了多余代价?

我们再看徐庆成对沈志华的另一段吹捧:

【在志华所著《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中,你看到的是中俄两国最新公布的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是翔实、客观的史实陈述,以及由此做出的推论——这场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阻隔了大国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使各方陷入了理解的盲点,在处理国际事务和相互关系时根据直观的错误判断采取了错误的决策和行动。

在论及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时,志华通过对中苏两国文献的相互比证指出,如果在1951113日,即中国军队入朝不到3个月、取得第三次战役胜利后,屯兵三八线附近,接受联合国提案开始停战谈判,那么“无论在政治、外交还是军事上,都对中国极为有利”。但是,因为毛泽东设定了超越现实的战略方针,错过了这个机会,而导致中国从人员伤亡到政治、外交、经济等各方面,都付出了本不应该付出的多余代价。】

朝鲜战争是美国意图牵制苏联在欧洲方向对北约的军事压力,做出的决策——苏联的军事重心在欧洲部分,要在远东遏制美国的威胁/攻势,只能由近万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事力量、物资,相比于美国用万吨巨轮以海运从本土向日本、朝鲜半岛投送军事力量,低效得多!而且,半岛三面环海,易于美国的海空军发挥优势;半岛地势狭长,北部多山不利于苏军的装甲集群展开推进,从地理上看,苏军在半岛上击破美军更不利。美国选在这里唆使李承晚挑起战争,是动了脑筋的。这样的,对美有利态势不用档案也能看得清除。这并非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阻隔了大国之间的对话和沟通!美苏间的意识形态对立是有,但是,还不至于能阻隔对话!这里这里不存在什么盲点之说。

另外,第三次战役之后,是不是应该与美军罢战言和呢?是不是类似于1953年的停战协议就能早早达成呢?

哪有那么容易!

是否罢战与美国言和,那要看美国人在做什么。19501215日,杜鲁门发表广播演说,宣布16日起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表示美国愿意谈判,但绝不向侵略屈服,绝不姑息共产主义势力的巨大威胁16日,杜鲁门政府成立类似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动员机构——国防动员局。扩军100万,美国现役军队由250万扩增至350万;要在一年内把飞机和坦克的生产能力扩大5倍和4倍以上,并配合实施工资、物价管控等手段,以服务于军火生产供给。——美国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可以说是把此时的形势等同于二战时珍珠港受袭的局面。

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扩军备战,实行类似战时经济,这就是要在朝鲜放手大打、长期打,哪有一点和平解决的迹象。这可是美国总统、美国三军总会司令兼海军陆战队司令的军令,整个美国政府、精英统治阶层的意志,不是闹着玩儿的!

1951年初就停火,绝不可能达成1953年那样的停战协定!1953年停战是在美国把百万军队派到朝鲜尽情消耗也不能突破三八线之后的无奈的停战,是它再也无力突破之后的心甘情愿的停战;但是,这个假如1951年初就停火是在美国还没有把更多军队轮番派到朝鲜、放手大打前的停火,这样的停火美国人会甘心么?

心有不甘的美国人是会在朝鲜驻重兵,会寻机再战的,正如195012月初第二次战役期间,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五星上将布莱德雷表示的:靠美国兵力,加以轮换,完全可以守住朝鲜。这不仅是脸面问题,同时是重大的地缘利益问题。美国人向来不缺挑起战争的借口,在找借口重新挑起战火是很容易办到的。那么,为了防止三八线以北再被美军过火,中国也有必要驻防重兵,或者在中朝边境,或者直接在朝鲜境内。那么,驻多少兵合适呢?需要多少费用供给军需呢?需要供给多少年呢?这岂不是个没完没了的无底洞么?

所以,在美国不主动找上门和谈前,只能以不间断地连续对美军发动进攻、反击,才是避免上述有可能的灾难光景的唯一上策!在不间断地对美攻击、防御作战中一点点地消耗美军作战的人力与物资,打击它的狂傲,迫使美国主动坐在谈判桌前,早日结束战争。

三、搞长波电台”“联合舰队是中国的立场,中苏关系破裂怪领导人的性格

再看徐庆全的喇叭:

【“二重证据法”在志华的学术论著中,常常成为颠覆既往说法的有利工具。

比如,人们通常认为,中苏关系破裂始于苏共二十大,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并以“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为导火索等等。但志华通过比照中苏两国的档案,发现其实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并没有原则上的分歧,相反,毛泽东此后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许多观点与苏共二十大报告几乎一致,而“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也并不存在侵害中国主权的问题,因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主张是苏联鉴于中方要求援助而提出的,目标是针对中苏的共同敌人美国的,其根据恰恰是中苏军事同盟的存在。

从现象上看,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对军事同盟运作方式的理解:赫鲁晓夫要求的是共同行动,而毛泽东此时需要的只是单向援助。无论如何,会谈的结果是妥协而不是分裂——苏联做出让步,基本上按照中国的条件达成了协议。而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极其复杂,从中苏两国的内政外交政策的分歧、到领导人的性格、及至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中某种固有的结构性弊病等,都注定了中苏关系破裂、甚至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结局。】

这一段话虽然没有举出具体文章与书籍的例子,但是长波电台联合舰队这些关键词也能显得出这是19587月下旬的事。这两个项目是不是徐庆全说的——“‘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的主张是苏联鉴于中方要求援助而提出的,目标是针对中苏的共同敌人美国的,其根据恰恰是中苏军事同盟的存在

当然不是!长波电台联合舰队是苏联的突然袭击!在这里有《毛泽东年谱(1949-1976·3卷》390-391页相关记录可看:

【(1958年)721日 晚九时……

同日 晚十时至次日一时十分,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会见苏联驻苏大使尤金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陈毅参加。……尤金说:赫鲁晓夫同志希望中国同志了解:苏联的自然条件使我们不可能充分发挥核潜艇舰队的作用,而中国的海岸线很长,条件很好。同时考虑到将来如果打仗的话,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美国。因此,赫鲁晓夫同志希望同中国商量一下,建立一支共同潜艇舰队,越南也可以参加。毛泽东听到这里惊诧地说“啊”?!像农民搞合作社一样。尤金说:希望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彭德怀同志以及必要的助手到莫斯科,把我们的一切东西都看看,然后具体商量。毛泽东说我们想叫你们帮助我们搞,但对“合作社”问题没有想过,要研究一下。是否只搞“合作社”你们才干?首先要明确方针:是我们要办,你们帮助,还是只能合办,不合办你们就不给帮助,就是你们强迫我们合办。我们先讨论,同意就去人,不同意,又不帮助,我们就不搞。今天这个问题不做决定。会见后,同刘少奇等商谈至晨二时十分。(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12版)】

我们注意红字部分:毛泽东说我们想叫你们帮助我们搞,但对合作社问题没有想过,要研究一下。

中方的要求是自己来,苏联援助技术。相关记录还有722日的:

722日 ……我们要学习苏联,但首先要考虑到我们自己的经验,以我们的经验为主。这些话都是由于搞核潜艇“合作社”引起的。现在我们决定不搞核潜艇了,撤回我们的请求。我们总要有自己的舰队,两把手不好办。这次没谈通,可以再谈,可以每天向你谈一次。不行我可以去莫斯科通赫鲁晓夫同志谈,或者请赫鲁晓夫同志来北京,把一切问题都谈清楚。彭德怀说:今年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打来电报,要求在中国海岸建设一个长波雷达观测站,用来在太平洋指挥潜艇舰队,需要的费用一亿一千万卢布,苏联负担七千万,中国负担四千万。毛泽东说:这个问题和搞海军“合作社”一样,无法向人民讲,向国外讲,政治上不利。谈话又回到建立共同潜艇舰队的问题,毛泽东说:那你们就帮我们建造核潜艇嘛!你们可以做顾问。为什么要提出所有权各半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你可以告诉赫鲁晓夫同志,如果讲条件,我们双方都不必谈。如果他同意,他就来,不同意,就不要来,没什么好谈的,有半个小指头的条件也不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一万年不要援助。……建立核潜艇舰队的问题,这是个方针问题:是我们搞,你们帮助,还是搞“合作社”,这一定要在中国决定。赫鲁晓夫同志可以来,因为我已经去过他那里了。】

苏联版本的联合舰队长波电台,是苏联自己的算盘,根本不是中国想要的结果。这样的合作项目,哪怕中国急需,那也宁可不办!中国要的不是这个!这才是中国的立场!照苏联的要求办那是要损害主权的!

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在赫鲁晓夫背叛斯大林的时候就有了一半;在赫鲁晓夫去美国鼓捣什么戴维营精神时差不多就全齐备了。两个势不两立的阵营的领导国家,居然能搞在一起,只能是一个聪明过人,一个愚蠢到家。中国要跟着赫鲁晓夫殉葬吗?看看赫鲁晓夫的下场!

说什么领导人的性格?说什么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中某种固有的结构性弊病

做学问做到了诋毁攻击的地步,这个沈志华,说他荒唐太客气了!徐庆全,你明白么?!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