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文化建设 > 阅读信息
​张维为:传播好中国文化,要入脑入心!
点击:  作者:​张维为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0-01-02 09:57:12

 

1.webp (23).jpg

随着中国的全方位崛起,中国文化海内外传播,将是一个蔚为壮观的事业。要解决内外传播两张皮,我们可以做的是“化西为中”。

当下中国的对外宣传,可能还是更多是关注一种宏观叙事,可能会形成一种刻板印象。

12月2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40期节目中,节目主讲嘉宾、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谈文化传播。


张维为谈文化传播

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尽管西方主流媒体竭力诋毁中国,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今天走到世界任何地方,中国商品,中国游客,中国投资,中国公司,中国的存在感无处不在,中国的崛起已经震撼了世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大国崛起几乎伴随着自己文化影响力的崛起,世界文化中心也往往随着国家崛起而不断转移。例如18、19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崛起带来了欧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20世纪随着美国崛起,美国文化的影响也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今天中国正在迅速地走向世界政策和经济舞台的中央,这必然带来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

这些年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成立,中国文化节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影视、音乐、舞蹈、美术、动漫作品等等纷纷走出国门,我们这个节目也通过互联网走向海外,受到了海外华人和许多外国人的欢迎。但总体上看,我们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还远远跟不上中国崛起的步伐,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可以大有作为。虽然中国文化走出去势头很好,文化传播的平台日益增多,但最大的问题恐怕还是传播的深度不够,形象地说就是“入脑入心”不够。

我个人认为,要传播好中国文化,要入脑入心,恐怕需要在两方面下功夫:

一是力求在生活层面和情感层面触动别人,甚至嵌入受众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中华文明从没有中断,中国文化最精彩的一面往往就是它的“活化”,它活在中国普通百姓每天的生活之中,活在中国人的情感生活之中;

第二是要从各种文化元素中提炼出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找出那些可以引起人类广泛共鸣的价值,只有这样这种普遍意义的东西或者叫共同价值,才更能够打动人。那么这个提炼的过程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文化自信,也可以丰富我们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我在这里和大家先讨论一些思路,然后再用一些案例来说明。


第一个思路是“打通内外传播”。现在中国出境的人数已经是世界最多的了,每年至少有一亿五千万人次出境,在海外留学生也是世界最多的。在互联网时代,谁都可以是一个自媒体,在国际大众交流方面,人人都可以是一个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者,只要我们具备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本身就可以感染别人。某种意义上我们这个节目也是让国人增加理性的、源于内心的自信,从而推动中国文化,包括中国政治文化和中国政治话语,走向世界。

第二个思路是从“道”出发来把握“术”。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不缺少各种具体的文化元素,功夫、旗袍、绿茶、茉莉花等等等等,但在推广传播中,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形象比较单一,翻来覆去老是这些东西。原因恐怕是我们只把这些元素当作元素来处理,而未能充分传达这个元素背后那些整体的、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其实中国文化是最讲究“文以载道”的,我们要发掘这些元素背后的“道”,在“道”的层面推动文化传播。

第三个思路是从“新”到“旧”。我这里讨论的文化传播不是指专业的,或者是类专业性质的交流,我不是指考古专业的交流,不是指《易经》研究国际研讨会,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围绕着以普通公众为对象的文化传播。我这里讲的从“新”到“旧”主要是两个意思:一是指从中国的当代成就来看;二是指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我们要发掘今天中国现代化巨大成就背后的文化渊源,我们还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推动文化传播。

下面我想用一些案例来说明这几个思路,包括对现有成功经验的一些总结,也包括对改进文化传播的一些建言一些思考。


第一个案例就是从“新”到“旧”。中国以高铁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奇迹,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奇迹,以北斗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奇迹,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奇迹等等,实际上已经给整个世界带来了震撼。我们应该努力去揭示这些中国现代化的代表性成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既有利于我们提升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西方话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所谓的“现代性”。我曾多次讲过,中国的崛起正在重塑所谓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的巨大成就,特别是更高效、更便利、更人性化、更个性化等等,正在某种意义上重塑“现代性”的概念,而这一切的背后几乎都有中华文明与许多时俱进的传统基因。比方说我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高铁“八纵八横”的奇迹与中国历史上伟大工程的深层关系。历史上,大运河、万里长城、茶马古道、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等,某种意义上都属于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的跨地域工程,学术界也称之为“线性文化”,它承载着中国的人本主义精神,中国人热爱和平的精神,中国人开天辟地的奋斗精神,和这样的文化传承。

1.webp (24).jpg
重庆编制《搭高铁 吃成渝》地图 图片来自重庆商报

我们也可以从文化角度切入开发高铁的文化意义。我看到民间已经有一些高手把中国的高铁图夸张地画成一张张城市的地铁图,再配上“美景美食全攻略”,他们的文字这样写的:“在杭州灵隐寺烧香拜佛,去梅家坞发发呆,喝一杯新茶,然后再寻一晚舌尖上片儿川。在南昌鄱阳湖观鸟,登滕王阁观江景,街头来一碗美滋美味的瓦罐汤……”这无疑是介绍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一种很好的切入口。

微信也是中国领先世界的一个领域,我在谈文化自信时已经讲过,可以从文化角度进行解读,例如微信的普及与中国文字的关系,汉字曾经被看作是阻碍中国现代化,但汉字确实在与时俱进,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展示自己独特的优势,特别是高度的凝练、紧凑,在面积有限的手机屏幕上能够表达多元的意思,承载更多的信息量。我们还可以从微信的迅速普及,抖音、快手的流行,一字一音的便利等等,来解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第二个案例还是从“新”到“旧”,也就是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活化”传统文化。比方说中国古代绘画产生了大量的精品,但国人和外界对此知之甚少,许多国人甚至只知道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美术作品,而对中国自己美术作品的知识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妨通过高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向海内外更好地推送中国绘画等很多杰出的作品,而且通过这些绘画来揭示我们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比方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我们用高科技手段将古画《清明上河图》“活化”,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我当时去了三次世博会,我就站在这幅画面前,跟踪画面上一个个古人穿街走巷,造访一家一家千年前的商铺、客栈,还有夕阳下的街景,还有油灯闪烁的夜市等等,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当时欧洲哪里有如此繁华富裕的城市,哪里有这种情趣盎然的生活?当时的开封是世界唯一的百万级人口的城市,相比之下,当时伦敦只有5万人。再看今天中国的盛世繁荣,从上海的新天地、淮海路到成都春熙路再到喀什老城,可以说21世纪的“清明上河图”,遍布在祖国的每一座城市。

再如,中央美院的杨春,他把深藏在故宫里边的许多宋代古画复活了。他选取《芙蓉锦鸡图》、《果熟来禽图》等多幅宋朝经典的书画,临摹下来,来整理成作品,后来被拍成动画短片《美丽的森林》,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动画完美结合的产物,展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你看到一只小鸟从古画中突然飞了出来,它给人带来的惊喜和快乐是语言难以形容的。现代的动漫技术、VR技术、抖音、快手等,都为底蕴深厚的中国绘画,中国文化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机遇。

动画短片《美丽的森林》

第三个案例是从“术”来揭示背后的“道”。我特别喜欢中国的老建筑,包括古村落、古建筑。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不仅仅为知识精英所掌握,还是千百年来无数普通工匠的日常实践,背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技道合一”的伟大传承。中国木工的榫卯技术体现了中国传统阴阳和谐的理念。《庄子》有不少哲学寓言,都是以工匠为背景,例如疱丁解牛、梓庆削木为鐻、吕梁丈夫蹈水等等。所以《庄子》描述了一批工匠,一批手艺人在技艺上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准,但在精神上就呈现一种无限自由的状态,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生的精神境界。换言之,中国人的传统哲学思想,是和生产劳动和人民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工匠们可以通过制作家具、建造房屋,修建水利工程等,展示一门技艺,展示一种“道”的审美境界和精神世界。在提倡工匠精神的今天,发掘技艺背后的精神世界,我觉得具有很大的正面意义。

第四个案例就是如何更好地呈现中国的公共文化空间。中国人民热爱生活,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活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外国人到中国访问,往往会被中国人民这种朝气蓬勃的生活所打动,从晨练太极拳到菜市场的热闹,到茶楼品茗,到夜市的繁华,都会打动很多老外。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中国的公共文化空间,在中国的社区和公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自发的、半自发的文化活动,如大妈广场舞,合唱活动,表演艺术,琴棋书画等等,无不反映出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而且往往也可以反映这种热爱背后的“道”: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中国的妇女解放,中国的退休制度,中国的养老体系,中国的社区服务等等。

我觉得我们甚至可以把中国的广场舞和社区合唱这一类活动,作为一个现代中国的文化符号,通过我们的视频、纪录片、网络传播出去,让海外人可以看到中国普通百姓的文化生活和社区生活;我想,中国普通百姓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会打动世界上很多人。

顺便说一句,“大妈”这个词已经进入了英文金融词汇,很多西方人也开始关注中国“大妈”现象。她们是中国一个特别潇洒的群体,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成功。她们除了喜欢跳广场舞,很多还掌握着家中的财权,这在多数西方国家是不可思议的。她们才50来岁,已经退休,在多数西方国家也是不可思议的,那里的退休年龄往往是67岁。她们还经常是海内外旅游,所谓“世界大串联”的组织者和生力军,从中国的天南海北到欧美自由行,中国“大妈”不懂什么深奥的经济学的理论,但往往会从自己的常识判断出发,在国际黄金市场上与华尔街对决。有时候失手,有时候得手,可谓棋逢对手。所以“dama”这个词也随之进入了英语的金融词汇。

第五个案例是要解决内外传播两张皮,我在想可以叫做“化西为中”。历史上是佛教传入中国被中国化,英国人发明的乒乓球成为中国的国球,诸如这些都说明中国文化具有超强的兼收并蓄的能力。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但随着中国的崛起,我有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我们能不能考虑有意识地推动“化西为中”。比方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各种西式建筑风格,几乎主导了中国的建筑设计。

如果我们排除一些纯粹的崇洋媚外的因素之外,西式风格在中国不少地方受到欢迎,这恐怕也是因为它满足了中国社会的某种实际的需求。

以今天中国城镇化如此之大的体量,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提上日程,即让欧式建筑变成具有中国魂的建筑,就像历史上中西合璧的上海石库门建筑一样,现在它成了上海城市建筑一张名片。上海的新天地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因为外国人从中看到了中国,中国人从中看到了外国,年轻人看到了历史,老年人看到了时尚。所以“化西为中”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估计名称都会改变,就像源于英国的乒乓球,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桌球”,“table tennis”,而是用ping pong这个词汇。

我们还可以考虑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比方说还可以推动西方古典音乐的中国化、西方乐器的中国化、西方服装的中国化等等。我觉得真的可以考虑“化西为中”、中西合璧,可以举行一些创意大赛来推动这个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一方面是认真对待和理解其它文化,包括西方文化,同时也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偏好和中国人的需求,把外来物创造性地吸纳和融入中国自身的文化体系,这本身就可以展示中国文化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的特点。

其实,随着中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不少西方的舶来品已经主动开始了某种意义上的中国化过程,就像肯德基、麦当劳,也都开始推出一些中式套餐、早点、iPhone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推出“土豪金”款式,《后天》、《变形金刚4》等等好莱坞电影已将拍摄场地放在中国或引入更多的中国元素,邀请中国演员参与等等。这些发展对我们也有参考价值。

第六个案例是建构基于中国文化的指标评价体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偏好,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观察和衡量世界,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我曾经在这里讲过,我们可以考虑用中国人的史学研究标准,“信史”来审视西方的历史、欧洲的历史、古希腊的历史。再比如我们可以考虑制定中国标准,来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游客输出国,中国国内有大众点评网,在海外,也可以让中国游客来点评世界各国的方方面面。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出基于中国文化偏好的评价体系指标体系,包括餐饮水平、酒店水准、机场服务、航空服务、文化生活,对中国人是否友善、商业便利、治安水平、数字化发展水平、网络水平等等。我想这将有助于中国文化标准走出去,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某种面向中国文化偏好的一种转型,这也是用中国文化标准来影响世界。

第七个案例是我们可以编写一些简化版的汉语中国文化课程,视频课程更好。就像中国人学习英文一样,大部分人实际上永远达不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程度,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必要。但通过英文学习这个过程,能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英美文化。汉语学习实际上也是这样的,绝大多数学汉语的外国人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是不可能完全掌握汉语,只能浅尝辄止。那么如何让这部分学汉语的人也体会到汉字的美和中国文化的美?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发挥文化创意,制作一批300到600个汉字量的配有大量动漫和视频形象的作品,将中国文化方方面面能够介绍给外部世界。这样使稍微有汉字基础的人,能够或多或少地体验到或者初步体验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1.webp (25).jpg

最后一个案例就是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些新手段,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的活力,让民间文化活力大规模的迸发。而且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还有利于我们颠覆西方媒体对中国整个的这种舆论的围剿和封锁。国内不少社交网站的叙事模式,把中国文化掰碎了讲,利用照片、视频,甚至表情包来讲,采用年轻人的网络语言和叙事方式来讲,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今天中国文化传播的对象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90后、00后,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对于他们而言,往往视觉化的故事和情感政治非常重要,这种影响力将是跨越阶层和跨越国界的。我经常举这个例子,2016年的时候,在西方的Quora网站上,一个老外问了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知识精英还不发动颜色革命?一位上海的女留学生回答非常简单,她上传一张浦东1990年的照片和一张浦东2010年的照片,然后写道:20年内,从一穷二白到今天这个样子,这是我的老家!我们看上去像受迫害、被洗脑、没有自由的样子吗?像要换一个更好的政府的样子吗?谢谢你的建议,我们中国制度运行得很好。

总之,随着中国的全方位崛起,中国文化海内外传播,将是一个蔚为壮观的事业。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推动这项事业走向更大的辉煌!

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讨论环节

范勇鹏:文化传播非常重要,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历史上文化传播有几种模式,比如罗马、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传播很大程度上是靠武力扩张、军事力量的输送,最后建立起了文化霸权。还有其他很多不同的模式,比如中国就是一种,大多数情况下采取我不主动向外推广、你主动来接受的过程。实际上中国通过这种文化自然而然向外流淌的方式影响了非常多地区,东北亚不用讲了,东南亚甚至到比如像肯尼亚、东非这样的地方,你到当地的蒙巴萨的博物馆,会看到里边的展品绝大多数都是非常那种好的展品,都是中国来的,所以中国的文化影响非常大。

但是今天我们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首先我们不应该学习西方这种文化传播的态度,因为至少从近代以来,西方的文化传播是伴随着殖民主、战争和侵略扩张的。但是也不能再像我们老祖先一样,就是坐在这儿等着你来学习我、接受我对吧,还是要主动和世界拉手去进行传播。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文化可以传播?从历史上看,第一,高级的文化才能传播,别人衷心地认为你是一种高级的文化。比如日本曾经派遣唐使,再比如神州陆沉,比如明代之后日韩两国曾经想着自己是代表儒家文化新中心了,要勤王,要反清复明。马可波罗把中国元大都的情况带回到欧洲,哥伦布就是读着马可波罗的书去远航。伏尔泰读到中国的官僚制度,说了一段话,原话是,世界上我想不出有比这个更好的更高明的制度了。他认为,这是人类发现的唯一一种不靠愚昧和迷信来统治的制度。所以如果你的文化真的是一个高级的文化,别人一定会自然地接受。

第二点就是文化的传播很大程度上需要有回报性,就是我接受你这个文化,我学习你这个文化对我是有好处的。古罗马时期,我接受了罗马文化,得到了公民权,我就得到了一种政治身份甚至经济地位;在地中海做生意的商人接受了拉丁语,就具有了一种契约语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如此,中国汉语在中国境内传播,很多时候不是由政府强行推广或有意识推广,而是因为有一套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很多人便主动来选择,通过掌握文化来获取政治资源,获取政治权力的杠杆。所以中国历史上,很多人来学中文,是为了获取政治权力,从汉到清,我们都有不同国家的人来做官,另外比如商人,通过做生意,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整个南海、甚至印度洋地区都有华人文化的影响,总之你要能够给大家一种回报。

今天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提出一带一路,主导了很多国际秩序、国际机构展开活动,我们要能给世界人民提供一种公共产品,比如说一带一路提供了基础设施,亚投行能够提供新的金融机制,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好的世界机制,让世界人民来共享政治权利,来分享治理世界的权利。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很甘心、很高兴地接受你的文化,而不是一种强加。

第三就是能够传播的文化要有普遍性,这个普遍性是非常难拿捏的东西,打个比方就像车子拉货,拉的货越多,跑得越慢、越近,拉的货越少,跑得越快越远,但如果什么都不拉,跑得最远,但问题是你跑去干什么呢?所以文化传播就要在车子和货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国际上可能一提起中国,大家想到的就是水饺、窗花、中国结、少林武术……这些东西就相当于一个没有拉什么货的车,它是一个符号,承载的中国文化太少了,它迎合了外国人的一种猎奇的、好奇的一种异域风情的心态,没有传播给他真正的价值。但如果你见到一个外国人就跟他讲《红楼梦》,讲红学,讲睡虎地秦简里边的法律思想,大多数老百姓又听不懂。所以我觉得我们未来的传播工作者要寻找到中间的均衡点。

问答环节

Q1:人大的王文教授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叫“你讲的虽然非常好,但是听起来很像是中共宣传”。所以我就感觉这个标题可能就体现出当下中国这样一种对外宣传,可能还是更多的关注一种宏观叙事,可能会形成一种刻板印象。所以我的问题就是说,非官方的力量在弥补这样一种缺陷过程中能做出什么?


主持人:好,请坐。说到这篇文章我补充一下,王文教授当时在演讲完了之后是美国的一位学者也是现场的听众,他就不慌不忙地站起来问了一个很礼貌的问题。您说的这些我也觉得都挺有道理的,但就是觉得怎么听怎么都像是宣传。所以王文教授就有一个反思,他说,我们的一些故事,我们在传播自己的一些想法的时候,怎么样用一些他们听上去是非常能够接受的语言,而不是用他们已经非常习以为常的语言。这样的一个案例,张教授您怎么看?

张维为:我倒觉得要看具体的场景,一种是可能真的官腔太重了,一种可能是西方偏见,就跟这次谷歌、Facebook封中国的网友一样。他说这个就是官方的东西,但他跟官方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这个我们要做个区分,不要让他们来主导,知道吗?但我觉得这些都没关系。有时候我们太注重他们理不理解什么的,我老是讲这个观点,你不理解是你吃亏,我把你留在黑暗中,要有这种自信,知道吗?

但我确实觉得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我倒不太特别强调宏观还是微观叙述,就是话语本身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有了这个力量之后,就是“道”有了,之后这个“术”都可以用的。你看毛主席对年轻人讲的那段话,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太阳,世界是你们的。我后来看回忆录,他们参加过毛主席这次在莫斯科见留学生,回忆录这样写,主席一到台上就问大家,我的湖南话你们能听懂吗?大家说听得懂。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就中国宏观叙述,对不对?效果非常之好,背后是真的一种思想的力量在那儿。


另外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跟西方打交道中,有一点跟中国差别很大的,我们动不动讲八点,西方就三点,超过三点,他记不住,真的,讲太多了效果不一定好,你就少讲那么几点。

实际上你看今天的网络世界,中国网民世界上最活跃的网民之一,有大量的民间智慧。浦东两张照片一个对比,就把问题说清楚了。龙应台在港大做一个讲座,问大家你的启蒙歌曲是什么,结果人家唱了《我的祖国》,就这么一个线索,被观察者网小编抓住了,把它讲成一个故事,传播效果非常之好。

所以说,我们自己有很多经验,关键是一定要发挥民间的活力,包括这一阵怼“港独”的,包括饭圈女孩、帝吧出征,很多文章非常精彩,一看就是发自内心、充满活力。把中国话语建构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事业,我们这个节目也是一种尝试。

范勇鹏:官方就有官方的职能,民间就有民间的职能,所以官方不讲官话讲什么话?这也是一个正常现象,没有必要过于受西方人影响。我的观点是,话语是应该多层次的、多元的,官方代表叫黄钟大吕,比如发布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但民间学者要讲什么,讲道理、讲逻辑、讲论证、讲故事,把这些东西都讲出来,形成不同层次互相配合,就能更好地讲好这个故事。

Q2:两位老师、主持人好,我的问题就是,就之前我们流行歌曲有个《生僻字》,年轻人也很喜欢。什么李子柒讲的田园生活,YouTube上也是流传很广。我们如何才能通过这种舆论性的传播,把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好?

主持人:我发现她已经打到了我的盲区,她刚才讲的很多词我都完全不知道,什么歌名歌手……


范勇鹏:刚才她提到李子柒,你是不是没听懂?

主持人:是,因为我已经不是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了……

范勇鹏:但是我很喜欢李子柒,我晚上经常睡前要刷李子柒。

主持人:年轻啊,范老师。

1.webp (26).jpg
李子柒(视频截图)

范勇鹏:李子柒这个现象反映出一个什么呢?一个文化要想传播,就要有活力,要生机勃勃,《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里边有句歌词,我每次听到我都很感动,“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今天中国文化一个非常值得赞美的地方就是,一种青春的文化。我们在国际上去过一些地方,世界各地比起来,中国的年轻人最像年轻人,中国的年轻人最有创造力,不仅仅是李子柒,还有一个叫“手工耿”的小伙子,全部用手工做各种各样的产品。这就说明文化的根是需要土壤的,土壤足够深厚才能一直常青。我相信,中国文化的内在底蕴,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东西,近代以来革命、建设、改革积累下来的活生生的实践,包括刚才张老师讲到的平等、女性权益、就业、社会保障各方面取得的进步,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化升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长出了非常鲜艳的花朵,将来我们应该鼓励这样的产品多走向世界。

张维为:大家知道吗?马来西亚人玩抖音,我都没有想到,他们玩京剧变脸,这么一转脸,一个关公形象,一个曹操形象,每个人都玩的很high,我觉得这就是传播中国文化,我们是可以利用的。京剧脸谱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他知道中国有京剧,有川剧,《三国演义》中有各种各样形象等等。就我前面讲的体验式传播,他们真的体验到了,很想了解中国文化。

马泽晨:当你去到历史中寻找,往往就是新创意出发的地方。

我们经常会看到我们的邻国等一些其他国家利用中国元素做的一些成功作品,比如《封神榜》中的人物跟《三国演义》中人物放在一场大战中对比,就是典型的关公战秦琼的故事。你会觉得他滥用了中国的元素,可是你反过来想想看,用一种鲜活的手段展现,不正是让人接受的一种方式吗?所以当大家走到一个公园或者是一座庙宇的时候,从门口的石狮子到麒麟,到四大天王,再到其他罗汉等等各种各样形象,如果把它做成一个游戏,每一个人跑到街上跟周围人发生故事的话,是不是更容易让人接受呢?在你寻找创意的时候不要因为自己太熟悉这东西了,就觉得这有什么可拿出来的?其实恰恰是对这些有意思的元素加以利用的话,就会有好的效果。

骆珺:我也分享一个小的案例。西方在报道中国军人的形象时,都是通过照片等等,把他塑造成一种非常威严、非常威权,带来威胁的形象。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提到军人的时候,大家自己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心里感到的是一种亲切的军民鱼水情。所以有一次做报道时,正好英国遇到水灾,其实中国夏季也是水灾常发,我们就发了一组照片,什么都没有多说,就是这种普通的年轻士兵在水淹到脖子的时候,头上顶着一个浴盆,浴盆里放着一个婴儿,另外一个士兵给他打着伞,两个人冒着危险救老百姓,还有军人替老百姓把家里的电风扇家当都扛出来,背着老人,这种非常真实的抓拍,当时打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西方人。英国没有派军人救灾的传统,导致几十万人被困、断电,所以当时的很多留言是罕见地看出外国人被中国军人打动。

(主讲嘉宾:张维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观察者网)

 

10.webp (1).jpg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