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认定,人均GDP2万美元以上,就是初等发达国家。中国有15个城市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深圳、东营、鄂尔多斯、无锡、苏州、珠海、广州、南京、常州、杭州、北京、长沙、武汉、上海、宁波,总人口超1.45亿。
中国又一个超大城市人均GDP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内地已有15个城市人均GDP达到发达经济体标准,覆盖人口近1.5亿。
昨日,上海统计局发布《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2018年上海人均GDP升至13.5万元,按照目前美元对人民币6.7的汇率计算,人均GDP超2万美元,首次达到发达经济体标准。
虽然这不是中国城市人均GDP首次达发达经济体水平,但由于上海人口规模超2400万,是中国城区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GDP总量最大的城市,上海人均GDP达发达经济体水准,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如果把中国的一些沿海城市作为独立核算的经济体,它们接近发达经济体的标准早就在人们的预期之中。”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人均GDP已达发达经济体标准是正常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达到这一标准。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各城市之间GDP总量不同,人口也不一样,所以人均GDP是一个能更好反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按照人均GDP的标准来看,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板。
从全国看,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为978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2015年的标准,已处于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偏高水平。
15个城市人均GDP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准
国际组织认定,人均GDP2万美元以上,就是初等发达国家;人均GDP3万美元以上,就是中等发达国家。
根据这一标准,第一财经记者通过梳理中国各城市公布的2018年经济数据,并以2017年末各城市常住人口为基准,发现有15个城市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
这15个城市分别为深圳、东营、鄂尔多斯、无锡、苏州、珠海、广州、南京、常州、杭州、北京、长沙、武汉、上海、宁波,总人口超1.45亿。
排在第一位的是深圳,2018年实现GDP总量24221.98亿元,以2017年末常住人口1252.83万人为基数,人均GDP近20万元,达19.33万元。
排在二三位的东营和鄂尔多斯,分别隶属山东和内蒙古,两个都是资源型城市,人口分别是215万和200万左右,体量比较小。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15个城市中,江苏省占据4个,分别是无锡、苏州、南京和常州,其中无锡市和苏州市人均GDP均已突破17万元。
经济大省广东占3个,分别是深圳、珠海和广州。浙江也有2个城市人均GDP达到发达经济体,分别是杭州和宁波,其中宁波人均GDP处于2万美元边缘,为13.42万元。
四大直辖市中,只有北京和上海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其中北京人均GDP是13.97万元,上海是13.5万元,分别列11位和14位。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青岛和广东佛山两座城市,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根据2018年数据,佛山人均GDP是12.98万元,青岛是12.92万元。按照当前汇率和增速,明年这两座城市很可能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上海GDP含金量很高
虽然人均GDP上海排名在中国城市中排名并不靠前,但从产业结构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却体现了上海GDP的含金量很高。
《公报》显示,2018年上海市GDP同比去年增长6.6%,其中三产比重进一步提高,占GDP的比重接近70%。
具体来说,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增长8.7%。
可以说,服务和流通业为主的三产为上海GDP的中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源泉。上海统计局的官方分析也认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快于第二产业,继续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作用。
“无论是从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产业结构,社会民生和教育等各方面,上海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从上海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近70%,转型升级获得巨大成功,所以未来发展趋势还是非常看好。” 温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点,上海人均GDP在2018年首次触及发达经济体标准,体现出了经济发展由量及质的新趋势,验证了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秘钥。
程实总结说,以下两大“稳定锚”发挥了关键的支撑作用。首先是供给侧改革红利的加速释放。历经2016-2017年的艰难改革,2018年上海地区的供给侧改革成果初步显现,表现为第三产业占比上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新零售和中高端消费回流升温。这表明,在贸易摩擦的逆风环境下,供给的优化有效激活了国内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而带动了投资、消费的内生复苏,夯实了经济增长底线。
其次,“稳增长”政策的高效执行。2018年7月以来,面对内外部经济压力,中国经济打出了“稳增长”的政策组合拳。就上海地区而言,金融业的改革创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市场治理的信息化和政府效率的稳步提升,共同减少了政策传导的阻滞和瓶颈,从而保障了“稳增长”政策的高效落地。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可看出上海的GDP含金量很高。
2018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183元,排在全国首位,实际增长7.1%。这个数据比人均GDP排名第一的深圳还要高,2018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43元,排在全国第三,紧随北京之后。
上海将发挥更大的辐射效应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上海人均GDP达到发达经济体标准具有普遍意义,预示着与上海位于同一阵营的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上海作为典型的经济领军城市,以她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区域都将发挥城市群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交银国际研究部负责人洪灏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海人均GDP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地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沿海地区进入发达经济社会同时经济进一步转型,内陆地区经济也需要在发达地区辐射、带动和政策的扶持下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程实提出,从全国层面看,以上海、深圳、雄安、海南等改革前沿为借鉴,加速推动改革由点及面,推动开放从“特例”变为“惯例”,有望引导增长极的扩散和区域发展的协同,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程实分析认为,2018年,上海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科创中心”三位一体的核心功能进一步凸显。从全国一盘棋来看,这一城市功能的提升有望沿长江经济带辐射,广泛地支持中国制造业体系的优化升级,加快“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聚变。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一线城市基本都已达到较发达水平,迈入发达经济体标准是迟早的,但二线城市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作为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体的龙头,上海无疑将对周边城市发挥更大的拉动和辐射作用。
邵宇还认为,上海已经形成了超大型都市圈的核心,有良好的制造基础和金融支持,比较像纽约和伦敦的风格,需要增强的是科创领域。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经济腹地也足够大。再加上金融业和总部经济的优势,上海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是可持续的。
“上海服务业领域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以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为例,鲁政委认为,在其最核心的曼哈顿,最大的附加值就不是金融,而是信息服务。当地的医疗保健、娱乐业和房地产相关的产业占比丝毫不逊色于金融业。因此,上海在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方面,还要更加注重整个生态的打造。如果服务业更加开放,整体经济的增长还会更快。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