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次到大庆铁人纪念馆参观,不经意间看到一则资料,颇为感慨,思绪万千。
1964年,当时的石油工业部写了一个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提到要有“三股气”,其中,“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而且说到,“民气主要是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强心。一个国家有了民气,就能傲视和排除各种困难,不屈服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气,指的是民众的精气神,是广大民众所焕发出来和凝聚起来的一种气势和气概,说到底就是民心。“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古往今来,民气盛,则凝心聚力、同舟共济;民气旺,则国运昌、国力强,反之则一盘散沙,民弱国衰,分崩离析。汉代晁错《言兵事疏》中说:“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复。”《管子》一书也说:“是故民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1919年,当时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刊登了马星驰一幅反映五四爱国运动的漫画。画的右边有无数爱国群众在吹气,而且都集中吹向左侧的三个人,把那三个人均吹翻在地、四脚朝天,被吹翻的三个人就是五四运动中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惩办的卖国贼。此画用人口吹气来寓“民气”,表明民气的力量和作用。
“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中华民族历来重“民气”、讲“民气”和聚“民气”。每当处于重要历史关头,或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或面临重大事件和重大任务时,都会成为“民气”迅速聚集和喷发的时候,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回想近现代以来,无论是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华振兴”;无论是唐山大地震、九八抗洪、抗击“非典”、汶川大地震,还是举办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等等,都呈现出“民气”昂扬高涨的壮丽图景。叶圣陶当年曾感叹:“现在各地人民一致起来救国,又悲壮,又热烈,足见民气到底还保存在我们这里。”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丢掉过“民气”,也没有失掉过“民气”,昂扬“民气”一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正因为有了昂扬的“民气”在,我们的民族才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不压垮,才上下一心、奋勇前行。
昂扬“民气”从哪里来、怎么来?它既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又不可能像嘴吹气一样“吹”出来、喊出来。民气,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理想信念,就是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冲天豪情,就是把一切困难都踩在脚下的钢铁意志和乐观自信,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诚团结。然而,现实中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压力,面对复杂变化的形势和任务,唉声叹气,说泄气话牢骚话的有之;垂头丧气,怕字当头、不敢斗争的有之;信心不足、底气不够,感到困惑迷茫的亦有之,等等。“气可鼓不可泄。”著名美国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经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对长征做过深度访问,访问后期他曾动情地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会使人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昂扬民气来自于这种精神,也孕育出这种精神。昂扬“民气”正是靠一以贯之的信仰、信念和信心,靠一如既往的自尊、自强和自信,靠一往无前的勇气、斗志和意志才能赢得。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溢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这是一个浩养昂扬“民气”的大好时代,更是浩养昂扬“民气”的一种历史必然。
(来源:学习时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