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居然有这种独角兽,股价突然闪崩!曾经国产巨头,如今腰斩、再腰斩!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并购优塾  发布时间:2018-07-18 12:15:14

 

         在如今的国产手机行业,要说起一线手机品牌,你第一个会想起谁?

或许你会回答:小米、华为、OPPOVIVO、魅族……

确实,如今来看,这些国产手机厂商占据了国产手机行业的大半江山,但是,如果你放眼20多年前,其实这些品牌,全都是渣渣。

当时,有这么一家牛逼的手机公司,恐怕没有人没听说过。

它,从传呼机起家,再进入国产手机行业,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产手机老大,连续7年国内销量第一,甚至当时超过了国际品牌诺基亚、摩托罗拉,成为国产手机的骄傲。

它,号称手机中的战斗机

这家公司的名字你一定听过:波导股份。曾经的它,高峰期时一年营收108亿。可是十年过后的今天,却已成了一枚腰斩、腰斩、再腰斩的亏货。

直接来看它现在的数据:

2015年至2017年,营收分别为19.12亿元、31.9亿元、1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亿元、0.31亿元、-1.5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94亿元、-1.99亿元、0.4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92%5.45%0.7%

看到这个数据,不知道你心里是啥感受,当年的国民神机,如今挣扎在盈亏的泥潭。如果在往前翻看它的业绩,曾经两次巨亏,并且还曾连续戴上“ST”的帽子。

这都还不算什么。就在前不久,2018614日午后,它的股价更是盘中突然出现闪崩,随后连续一字跌停。如今它的画风是这样的:

 

随之而来几个问题,需要你深入思考:

1)在这轮闪崩之前,基本面是否已经提示了危险信号?

2)曾经的独角兽,是如何一步步沦落成今天这副模样的?

3)技术周期、信贷周期,究竟会如何影响一家公司的基本面?

今天,透过波导股份这个案例,我们来梳理一下,一家企业有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点,以及手机产业链的研究逻辑。希望这样的案例研究,能够帮你躲避上市公司的重大雷区。

— 01 —

曾经盛极一时,如今一地鸡毛

现代的移动通信,发端于1928年,当年,摩托罗拉成立,并与美国陆军部签订合约,协助其开发无线通讯设备。

1941年,SCR-300研发成功,通话距离高达12.9公里,使用FM调频技术,重达16公斤,由专门的通信兵背着联系炮兵阵地。

直到1980年,移动通信技术终于进入平常百姓家,摩托罗拉发明大哥大。这家公司,可以说,统治了整个1G时代。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世界开始进入2G时代规划,2G技术核心是时分多址技术 (TDMA),特点就是将一个信道平均分给八个通话者,一次只能一个人讲话、每个人轮流用 1/8的信道时间,支持国际漫游、提供SIM卡,方便用户在更换手机时仍能储存个人资料;此外,还能发送160字长度的短信。

1990年代,2G时代正式开始。

1991年,爱立信诺基亚率先在欧洲大陆上架设了第一个GSM网络,十年内,全世界162个国家建成了GSM网络,使用人数超过1亿、市场占有率高达75%

而此时,中国的通信市场,才逐渐起步,进入1G时代。

1992年,一个叫徐立华的年轻人,从西南交大毕业后,凭借一份寻呼机可行性报告,奔赴中山、深圳、成都等地需要创业机会。他的同学蒲杰、徐锡广、隋波也有此意向。在徐锡广的牵线下,他们与奉化大桥镇合作创立奉化波导公司,他们技术入股占49%

1993年,波导传呼机试制成功。同年58日,波导第一条传呼机生产线建成,首台波导牌中文传呼机下线,画风如下:

 

图片来源:IT最前线

1994年,波导通过中外合资的方式,引入了电子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波导的创业团队成立了奉化波导通讯技术研究所,在合资公司中占14.7%股权。

1995年,波导股份的前身——奉化市波导有限公司成立,由奉化市波导电子通讯技术研究所(19981月改制为奉化市波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奉化市大桥工业实业总公司(1996年变更为奉化市大桥镇资产经营总公司)共同创办。

1996年,奉化波导有限公司研究开发数字传呼机、股票传呼机成功并投产,形成丰富的传呼机产品系列。

1997年,波导全年生产销售传呼机32.5万台,成为国内最大的传呼机自主研发生产基地。1998年,波导全年生产销售传呼机超过百万台,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二。

但是,在移动通信这个行业,技术迭代是永恒的主题,1999年,行业发生一次重大转折,手机开始普及,传呼机成为一个快速萎缩的行业,徐立华断然决定实施战略转移,从传呼机转型跟上手机潮流。

同年,波导与法国SAGEM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进行移动电话技术开发和生产合作。78日,奉化波导有限公司贷款建成第一条移动电话生产线并开工生产,第一台波导牌移动电话下线。

同年,奉化波导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为建立自主的营销服务网,波导销售公司成立。随后,迅速在全国建立28家分公司和300多个办事处,形成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波导的手机,曾经是这样的:

 

这一年,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批企业获得国家移动电话生产许可证,首批波导移动电话投放市场;并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媒体抢先宣传波导移动电话品牌。

2000年,波导在上交所上市。同年,波导销售移动电话70万台,夺得国产品牌移动电话销量第一。

2001年,波导销售移动电话250万台,继续位居国产品牌移动电话销量第一。

2002年,国产手机迅猛发展,市占率30%

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波导手机20002002年度连续三年位居国产品牌手机产销量第一名。

此期间,国外的3G规划出现,但随即出现泡沫,3G发展出现了滞后,中国通信行业在这个时间段内飞速发展,进入TD-SCDMA时代。

2002年,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刚刚在北京成立,推出T68ie,这是全球市场第一款彩屏彩信手机。诺基亚也刚刚发布7650,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内置摄像头拍照手机、滑盖手机、五维摇杆手机、智能手机。

此外,联想刚刚与德州仪器、厦华公司合作,进军手机行业。华为才刚刚推出超薄系列小灵通。

到了2003年,国产手机市占率达55.7%,首次超过国外品牌。波导作为国产龙头,进一步拓展市场营销网络,新设立13家子公司。自此,波导在全国各地共设立41家销售分(子)公司。

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2003年波导全年实现手机销售近1175万部,连续四年夺得国产品牌手机销量第一,且首次超过所有海外品牌夺得国内手机市场销量第一。

不仅国内业务蒸蒸日上,国际业务也开始拓展。

2004年,波导在德国与西门子公司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备忘录,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生产、销售移动电话。

这一年,苹果刚刚开始秘密研制开发手机,苹果工程师花了一年时间研发多点触摸技术,最初打算应用于平板电脑,但后来首先用于手机。

但在技术上,波导其实也不遑多让,2005年,由波导公司联合中科院等有关机构共同研发的国内首款指纹识别智能手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

注意,苹果2014年推出的指纹解锁,其实波导在2005年就已经做出来了。

但这一年,中国国产手机业遭遇寒流。海外品牌开始推出低端手机,手机售价下跌,黑手机出现,市场竞争环境恶劣。

波导首次遭受较严重的市场挫折,因库存积压等多方面原因,全年累计亏损4.7亿元。波导重新调整了其产品研发和渠道策略,开始加强在运营商、大卖场等渠道的销售。

历史就是如此吊诡,和乐视一样,在自己的巅峰时期,波导开始了自己的造车梦想。它先是收购南汽新雅途36%股权,并推出新雅途,但因在汽车整体策略商与南汽产生分歧,于是撤资。

2005年,波导成立宁波神马汽车公司,聚焦于轻型客车和公交车,但因未拿到准生证造车梦再次破碎。

此后和长丰集团的合作失败,以及自己生产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未能上市,导致梦碎,将宁波神马卖给了上海大众。

2006年,诺基亚位居国际手机厂商第一;波导仍然稳居国产品牌第一。

2007年,苹果手机出世,直接颠覆了整个手机行业发展轨迹,开启全新的智能时代,打破Symbian智能系统的垄断局面,开始冲击诺基亚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国内黑手机愈演愈烈,国产品牌受两边挤压。波导开始出售股权,剥离减少部分子公司,寻求转机。

2008年,我国的3G时代终于来临,手机功能进一步优化,多样化发展。波导的手机由于跟不上时代,越来越不受欢迎,同年,开始亏损。

2010年,濒临退市的波导从一个品牌手机设计制造商,转型为以手机及手机配件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公司。并做起了主营业务之外的委托贷款业务。

这边厢,波导开始没落;但在那边厢,其他新星却开始快速崛起——这一年,魅族M9发布,掀起国产智能手机热潮,刺激了国产手机的发展。同年,近期刚刚上市的独角兽小米科技也成立了。

2011年,小米发布;此外,诺基亚宣布Symbian系统退出时代,安卓系统跃居全球第一;2012年,华为进军手机芯片市场。

同期,波导只能勉强维持——20142016年,波导股份净利润分别为7435万元、6098万元、3081万元,业绩逐年下滑。到了2017年,净利润更是加速亏损,变成了-1.53亿元。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2015年大牛市中,波导还随着大行情,走牛了一把,画风如下:

 

不过,以前复权股价来看,接下来的3年之内,它从最高点19.19,一路绵绵阴跌,直到前不久闪崩,股价跌至2.76——区间跌幅,高达85%

这一切的背后,到底都是什么情况?在闪崩之前,有没有哪些异常信号,提前识别风险?

— 02 —

原本国产品牌第一,如今成了代工厂

一个手机厂商的衰败,一定是从跟不上技术迭代节奏开始。

波导股份,成立于1992年。其主要业务是手机主板及整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与其配套的软件技术服务。2015年开始,原公司第一大股东宁波电子信息集团转让股份后,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015年之前,其股权结构如下:

 

波导股份的上游为电子元器件,如晶体管、CPUICPCB、液晶等原材料供应商;它的下游为电信公司、各类通信产品专卖店的B端客户。

直接上波导股份的业绩数据:

2015年至2017年,营收分别为19.12亿元、31.9亿元、1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0.31亿元、-1.5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94亿元、-1.99亿元、0.4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92%5.45%0.7%

(制图:优塾投研团队)

其中,近几年的收入以手机主板为主,其次是整机。

波导股份最近几年的经营模式,以手机ODM业务为主,即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研发涉及出整机产品或手机主板,得到客户认可后采购元器件并组织生产,最终将整机或主板销售给客户。此外,在软件、服务、内容上进行了深化,手机销售渠道形成以网上销售、运营商补贴销售和地面店头推销几头并举。

你看,从一个手机品牌商,如今居然沦落为代工厂。它的衰败,研发其实是最早的源头。

2000年至2007年,它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0.97%1.01%1.4%0.54%0.57%0.65%0.51%0.5%。你看,研发投入占比从来没有高于过2%。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比例。

 

几个巨头放在一起,研发投入情况显而易见——波导的研发投入,很低。

 

在国际大牌专注研发的时候,你却专注于在宣传上砸钱,并且缩减科研投入——这样的研发布局,祸根早已埋下。

并且,与研发投入下降相对应的是,品牌投入却持续维持高比例,波导的销售费用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2000年至2007年,波导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79亿元、3.96亿元、9.03亿元、12.19亿元、10.87亿元、10.5亿元、6.5亿元。

 

很明显,波导股份的销售费用占比持续高于同行巨头。

可是,销售费用占比高,并没有什么卵用——品牌影响力,却在持续下滑。手机这类行业,普遍是经销制,要看品牌情况,其实就两个要点:销售费用与预收账款关系。如果一家品牌大的厂商,每年无需投入太多销售费用,经销商仍然愿意提前预付款订货。而一旦预付款松动,就是基本面业绩下滑的前兆。

 

2000年至2002年,波导股份属于情况4。当时,品牌竞争力还较强。

可画风一转,2003年到2005,波导股份属于情况2。当时,波导投入宣传,却未见起色,其产品预收减少,品牌竞争力开始丧失。

2006年至2007年,波导股份处于情况3,没有投入大力宣传,同时预收继续减少,说明品牌下滑已经势不可挡,再投入销售费用也是白搭。

 

这样的情况,直接造成了它业绩从上市之后,短期冲高后就一路大幅下滑。来看上市以来的营收走势,以及股价走势。

(制图:优塾投研团队)

而同期的股价,如上图。注意,营业收入从2004年年报开始下滑,但其实,在2003年年报的销售费用率VS预收账款,已经能看出业绩走弱的端倪。

很明显,2003年,是一个关键的年份——这一年前后,发生了什么?

— 03 —

事实证明,跨界造车是一门作死的生意

呵呵,居然像之前的乐视一样,忙着造车。

早在2003年,波导就迷上了汽车行业——开始布局汽车,并在上海组建了汽车研究所,并以一款多功能家用轿车作为研发技术储备。200310月,波导与南汽合作斥资1亿元成立无锡汽车车身有限公司。

20042月,波导第一款两厢轿车登陆。但因与合作伙伴的分歧,波导随后从无锡汽车全盘撤资,与南汽合作的首款轿车新雅途夭折

而之后,南汽也没好到哪里去。它产的菲亚特连续亏损,后并入的名爵又急需资金,导致最终破产。随后,被上汽并入旗下。

第一次造车梦失败之后,波导并没有放弃——2005年,它再次尝试,成立子公司神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与香港晨兴集团合资成立发动机公司,希望以此曲线救国进入汽车制造业,并递交汽车项目立项报告,但未被批准,遂不了了之。

2006年,不甘心的波导,第三次开始尝试造车——与长丰集团合作,成立长丰科技,注册资金1.1亿元。当时,其合资建设的汽车发动机项目已被批准,建设规模为年产发动机15万台,其CFRECD-VVT发动机据当时报道为在福特ZETE发动机基础上打造。

然而,造车就是一门神来杀神的生意,吞吃巨大的资金,最终却并不一定产生好结果。这项项目的进展,并没有按波导的预期发展,与长丰合作的首款车型骐菱严重滞销,最终,双方清算,波导的研发中心被长丰收编。

注意,2003年到2006年间,三次尝试造车,均惨遭失败,这也使得当时的实控人,萌生了退意。

 

(图中灰色线条是上证指数)

2006年,波导股份的实控人第一次发生变更

原实控人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持有56.7%宁波电子信息集团,并且宁波电子信息集团为波导股份的第一大股东,从而间接控制波导股份。

当年,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以拍卖的方式,将其持有的56.7%宁波电子信息集团的股权转让。此后,中国新纪元通过公开竞价方式购得宁波电子信息集团的股权,从而间接成为波导股份的实控人。

当时股权结构如下:

 

而在此转让之前的股权结构如下:

 

这一次的实控人变更,原实控人普天集团开始撤退。一是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分歧;其二是业绩亏损,持续低迷不景气。

当时,波导股份的另一位股东——波导集团,希望借助国产手机的成功运作经营涉足汽车业,这令专注电子产业的普天集团无法接受。双方交涉无果,普天集团只好选择退出。

而接手的新东家——中国新纪元,则是一家以光机电一体化和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企业,业务涉及光加工设备、光学光电子组件、半导体元器件、数字电视网络播出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等。它对于手机产业,其实并不是行家。

在这一阶段,2004年至2006年,波导股份的营收分别为102.46亿元、90.5亿元、6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1亿元、-4.8亿元0.2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54亿元、-3.97亿元0.15亿元。

你看,虽然一路在下滑,但好歹一年也好几十亿的营收,独角兽的名号,并不是盖的。可是,注意2005年,这一年发生大幅亏损。

(制图:优塾投研团队)

2005年这个关键节点,公司首次出现亏损,现金流也为负。这一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1.67%,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56.75%,净利润同比下降327.13%

 

利润惨淡的根源,还是在国内市场丧失上面——报告期内,国内业务收入锐减32.42%,国外业务收入降低13.69%。共销售手机1375万台,其中出口571万台。

好,既然2005年亏了,自然要使出吃奶的劲,让下一年不要继续亏损,以免被ST。于是,财务数据上就出现了A股上市公司典型的双峰形态:下一年,马上站上盈亏平衡点(如图中红线)。

好,接着,2006年,奇迹出现了——数字刚刚踏上盈亏平衡点,就多那么一点点。

其中利润,主要来自3689万元投资收益,以及1683万元的补贴收入。如果把这两块刨除,ST的命运可以说板上钉钉。

主营业务的亏损,加上决策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意见出现分歧,普天集团最终只能选择了退场。

此后,2007年,苹果iPhone横空出世,它不仅仅是手机像素、内存、分辨率等方面简单的升级,更是一种智能手机的变革。它是首个采用multi-touch技术,让客户用手指操作的触屏手机。并且,其内置的IOS系统打破了Symbian系统的垄断局面。

当时,诺基亚的Symbian系统已经到达了历史最好状态,可在IOS、安卓系统出现之后,塞班的技术相形见绌,根本适应不了触屏智能手机环境。

随后,三星、多普达、索尼爱立信等手机企业也迅速效仿,掀起了触屏智能手机的时代。

然而,波导在干嘛呢?行业里面风口式的重大变动,居然没有及时调整跟上,从而错过了进入智能手机的最好时机。

究其波导手机突然衰败的关键原因,其实就是:转型造车。

像波导股份、乐视,这些在主业上做的风生水起之时,想将模式照搬于造车业,下场均是很难看。这也印证了汽车整车这个行业,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

主业已经不行了,造车也行不通。这样的背景之下,波导股份的地位一落千丈。

— 04 —

曾经的独角兽,沦为配角

惨到什么程度呢?到了2007年,再次出现巨亏,并于2009年被戴上”ST“的帽子。

直接来看2007年至2009年的业绩数据:

2007年至2009年,波导股份营收为45.69亿元、20.25亿元、11.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93亿元、-1.72亿元、0.1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16亿元、-4.2亿元、-0.58亿元

巨亏之下,怎么办,到底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变卖资产,于是,其选择出售联营公司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公司股权。

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公司是由波导股份与法国手机厂商萨基姆合资成立的公司,双方各自持股50%,为波导的主要海外收入来源。成立之初就获得了1.69亿的营收,利润3564万元,产品销往东南亚、印度等地。

深陷亏损的波导股份,寻求脱困,将此家联营公司的股权转卖给了萨基姆。自此,两者间的合作终止,波导股份的海外市场收缩,手机出口量随之下降。

当年,波导以协议总价1.59亿元,将持有的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公司50%的股权全部转让,产生了5949.2万元的收益。

不过可惜,此举并没有化解危机,2008年还是亏损的。至此,连续两年亏损,在2009年被ST

看看这个数据,2009年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之前已经连亏两年,如果这一年再亏损,就要被“*ST”,退市预警了。

于是,保壳大法再次出招:

200912月,公司将所持有的上海波导电子有限公司,全部转让给奉化市投资有限公司,其评估值价值为6013.79万元,处置日净资产为5164.95万元,至处置日的净利润为4.95万元。收到转让款为6000万元。于是,这一年再度扭亏转盈。

转眼到了2010年,实在没有办法,保壳之路毕竟不能长久。只能再想其他办法。

2010年,波导股份彻底转型,从一个品牌手机制造商,转型为以手机及手机配件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企业。开始以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应的维修服务为主业。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手机代工厂,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手机主板或整机的设计、生产。注意,这不是从ODM升级到OBM,而是从OBM降级到ODM

虽然从收入结构上看,波导股份还是在做手机,但已经是从产业链上的主角,沦为配角,其主要与非洲、印度、孟加拉等国的海外手机贸易商合作,为他们提供手机配件的设计、生产等服务。

这样的转型之后,当年,它业绩是这样的,营收为10.34亿元,净利润为0.6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53亿元;较上一年,收入同比下降10.34%,归母净利润为4225.92万元,增长168.89%

 

这样一来,形成了这个转型区间特有的业绩表现:营收持续下滑,而利润却在上涨。

通过转型,波导股份总算是摘了帽,但是,接下来等待它的,是更为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

— 05 —

3G来了,利润直线下挫

就在波导眨眼的功夫,国产手机正在飞速崛起,2009VIVO成立、2010年小米成立——2010年开始,是波导的又一个悲剧阶段。

随着竞争加剧,毛利率一路下滑。2010年至2017年,波导股份的毛利率分别为8.72%15.96%13.44%8.99%10.85%7.92%5.45%0.70%

 

注意,2012年,又是一个关键节点,其毛利率、净利率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这个时间点,我国正处于3G技术革命,LTE作为4G的技术标准被提出,开始规划的第一年。

紧跟着3G的,是4G2013年,我国发出第一张4G牌照,4G时代开始。2015年,4G手机的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其销量占比由2014年的21.4%2015年的77.9%。三大运营商也已全面开启4G网络建设。

 

(图片来源:环球网科技)

你看,通信这个行业,只要一次技术迭代跟不上,下一次技术迭代马上就会被甩得更远。

当时,波导股份的业务为手机及配件软件及服务,其中又以手机及配件的主板为主。主板的营业收入为10.27亿元,占总营收的57.44%;但注意,其主板业务的整体毛利率为-4.14%,其实根本不赚钱。

再看另一块手机业务,当年波导销售的手机中83.22%2/3G手机,很明显,已经被甩了十条街。

 

 

当时的经营环境,总结一下:需求高的产品,波导赚不上钱;需求下滑的产品,也赚不了多少钱。整体来说就一个词,惨淡。

此外,当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15年,波导股份营收19.12亿元,同比增长19.28%;营业利润为3957.5万元,较上年减少盈利2244.8万元,减少36.19%,归母净利润为6098.24万元,较上年减少盈利1336.99万元,减少17.98%。销售净利率从4.64%下滑至3.19%,销售毛利率从10.85%下滑至7.92%

而与此同时,其他国产手机巨头已经崛起。当时,国内已经形成了华米OV四大手机的局势。

 

 

(图片来源:微博科技)

2015年,月度新增设备品牌份额中,国产手机占据八位,前五中,国产手机有小米、VIVO、华为、OPPO

这时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波导股份的实控人又变更了。

2015522日,波导股份的原第一大股东宁波电子信息集团转让1.67亿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1.7%,与6名自然人协议转让,套现获利14.44亿元。导致波导股份第一大股东、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发生变化。

目前,波导股份已无实控人、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变为博导科技集团。

注意,这个转让时点,正值股灾发生前,时点可谓神准: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接下来的一切,基本面的一路滑落,已经如同天上落飞刀。

— 06 —

2018年,股价闪崩

实控人撤退了,公司无人实控,彻底沦为了壳公司。而这样的公司,资本运作的手段也是少不了的,各路股东开始夺路而逃。

2016122日,波导新第一大股东波导科技集团开始质押,共持有16.4%的波导股份。其质押3000万股,占自持股份的23.82%,占公司总股本的3.91%

2016420日,波导科技集团质押1500万股,累计质押4500万股,占自持股份的35.73%,占公司总股本的5.86%

201715日,波导科技集团质押3000万股,累计质押7500万股,占自持股份的59.55%,占公司总股本的9.77%

此后于2018310日,全部解除质押。

看样子,水面好像是平稳了。

可是,直到2018614日,突然闪崩——短短几分钟触及跌停板,此后,615192021日,波导股份连续四个一字跌停。

 

股价突然离奇暴跌,奇怪了,这背后是谁在捣鬼——难道有人减持?

答案:信托机构大量抛售股份。

在波导股份的十大流通股东中,除了第一位和最后一位之外,其他的流通股东全部为信托计划。其中,中国金谷国际信托占了1位,华鑫国际信托占了4位,国民信托占了3位。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这些信托公司中,又以华鑫和国民所占份额为主。在股价暴跌期间,国民信托持股减少了177.4万股,华鑫持股减少了110.41万股。很明显,是信托的抛售,造成了波导股份连续跌停。

好,到这里还得继续思考:为何这些信托公司会突然大幅抛售股份?

答案:资管新规的出台。

由于信托嵌套资管计划,或者资管计划嵌套信托,还有民间配资资金在信托产品中的层层叠加,很多信托成了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多重嵌套和配资的工具。

资管新规落地,监管严厉要求降低资金杠杆,对信托公司进行整顿。因此,信托机构在清理旗下的信托产品过程中,会抛售所持个股,从而让基本面更差的股票,更容易闪崩、连续跌停。

而在这背后,其实是更大的宏观背景:信贷周期紧缩。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再读一遍我们对安信信托的研报。信托作为银行表外业务的依附行业,是信贷周期的微观体现,当信贷周期扩张时,信托行业往往会跟随扩张,从而体现为加杠杆;而当信贷周期紧缩时,信托行业往往也最先受到波及,遭遇政策整顿、打击。

所以,在波导手机的背后,产业技术迭代是第一个雷,跨界造车是第二个雷,信贷周期紧缩是第三个雷。

你看,对于基本面持续走差的公司,也许在牛市里能随着浪头上涨,但一旦熊市和周期来袭,就是一地鸡毛。理性只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或者,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 07 —

手机这门生意

在波导股份的背后,其实是智能手机产业的一部变迁史。

根据IDC报告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从2015年的10.1%下降至2.5%。以2007iPhone首发为起点,2016年的个位数增长,标志着智能手机近10年的出货高速增长期结束,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

 

伴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速下滑,智能手机厂商的竞争格局形成了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小米等的寡头竞争格局。

 

手机的演变也从最初的简单通话、编辑短信,到如今的智能时代——各类应用、移动支付、影音娱乐等。

 

消费电子产品,永远都是技术第一,品牌第二。优秀的品牌厂商,往往都自己投入巨资,开发核心处理器、芯片,也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紧密合作,创新各类技术。

如苹果,2007年把多点触控屏加入手机,2008年开创APP STORE手机软件分发模式,2013年在手机中应用按压式电容指纹识别,2017年在手机中加入深度摄像头3D sensing用于人脸识别,每次创新都拉动了用户换机的消费心理。再如华为,在自主研发芯片开始商用后,手机性能大幅提升,随后大举抢占市场。

 

此外,还必须考虑技术迭代周期。

3G到来使得APP STORE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HSPA等网络速度的提升缩短下载图片的时间,让视网膜高清屏受人追捧;LTE技术让载波聚合成为高端手机的标配……

 

综上来看,本研究报告的整体逻辑如下:

1)在手机产业,乃至整个消费电子产业,是一个残酷的产业:这个领域技术迭代快、产品换手率高,永远是技术第一,品牌第二,渠道第三,通信技术的重大技术迭代,一旦跟不上,便可能被甩入深渊。

2)梳理波导股份衰落的链条:传呼机龙头——国产手机龙头——跨界造车——造车失败——内部纷争——实控人撤退——3G技术落后——业绩下滑——沦为ST——被迫做零部件——4G技术再度落后——第二任实控人撤退——信贷周期紧缩——闪崩。

3)在这个链条上,在2018年股价发生闪崩之前,其实已经有多个基本面节点提示了危险信号。比如,2004年,营收增速大幅下滑,并且开始跨界造车;2006年,靠补贴和变卖资产勉强盈利,避免被ST2010年,转型做手机代工和零配件,之后毛利净利持续下滑;2015年,实控人变更;2018年,资管新规。

4)无论从哪个节点来分析,都不可能会扛到股价闪崩的那一刻,甚至在2015年牛市中都不应该跟风。如果到了2018年闪崩那一刻,你还在场内,那么,你真的应该仔细反思自己的研究逻辑了。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