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蛋蛋姐看到一个帖子
讲的是中国古代工匠的绝活
榫卯
不用一根钉子,不用一滴胶水
就能让木头相互固定
比如说,楔钉榫
是这样的——
挖烟袋锅榫
立体结构也是毫无压力
这是带板粽角榫——
只有想不到,没有连不起来
下面是高束腰抱肩榫
是的,你所能想到的所有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木制建筑
几乎都是用这种方式建造的
而这其中有一个集大成者
准确地说
是有一个神秘的家族
他们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工艺
几乎建造了几乎半个北京城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
故宫
是依山而筑、建造精致的
颐和园
还是博大精深、千古遗恨的
圆明园
还有北海、中南海、天坛
清东陵、清西陵
。。。
蛋蛋姐告诉你
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
构成半个北京城的古建筑
竟然都出自
同一个家族之手
在清代200多年间
这个神秘的家族
他们是皇家御用建筑师
他们是清代当之无愧的
最牛的建筑设计品牌
可以说,这个家族
用自己设计的建筑
撑起了半个北京城
而当北京城陷于帝国主义之手时
当皇家已经弃城而逃时
这个家族却选择留下来
与自己的祖国共存亡
最终与自己设计的建筑一起
被烧为灰烬
这个家族
再次撑起了半个北京城
这一次,是用自己的脊梁
这个伟大而神秘家族
他们的名字叫做——
“样式雷”
清代皇家建筑设计机构叫“样式房”
而“样式雷”就是
对掌管“样式房”的
雷氏世家的尊称
“样式雷”
这个中国史上最牛的“包工家族”
牛到什么程度呢?
中国五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都是他家修建的
图:样式雷家族图谱
从明朝开始,样式雷的先祖
就已经从事木工行当
等到清初
雷家木工手艺传承到了
后人雷发达的手中
1683年
清朝入关,百废待兴
为了修复被战火损坏的故宫
北京面向全国招募能工巧匠
那年
已逾花甲的雷发达
报着将榫卯木工活儿
发扬光大的理想
来到北京,成为一名北漂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
一个传奇建筑世家的辉煌
就此拉开序幕
图:雷发达的雕刻像
雷发达对榫卯结构
可谓是掌握得炉火纯青
但是,榫卯结构也有缺点,
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每个零件都紧密相连
连成一个整体
即使调整一个细小零件
都有可能造成
整个建筑的倾斜坍塌
可是建筑构件何其之多
光是一个辅助承重的斗拱
就需要至少16种零件
而一个木建筑的零件
又何止成千上万
所以,建造一个木结构建筑
不仅考验一个人熟练的制造工艺
更要求他统筹规划的能力
也就是
能将各种零件有机的组合起来
让建筑能像树木一样
从泥土里生长出来
而雷发达
经过六十年如一日不断的磨练
终于达到了这种境界
有一次,故宫金銮殿
在搭建中央主梁的过程中
出了错,接头的榫卯
无论如何都拼接不上
众人都急得团团转
这活儿要是弄不好
怕是要杀头的
千钧一发的时刻
只见雷发达爬到梁上
在复杂的木构件中
迅速找到了原因
只见他拿斧子“当当当”敲了几下
主梁的榫卯接头马上严丝合缝
雷发达凭借自己熟练的技艺
轻而易举的化解了危机
康熙还为此召见了雷发达
亲自任命他为工部的长班
也就是工部样式的头儿
北京城里还流传过
雷长班的歌谣
“上有鲁班,下有长班”
就这样
雷发达顺利从一个北漂
变成北京城的规划和设计者
雷发达的主持设计下
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建筑物
保持严格对称
主轴两侧的各建筑物却灵活多变
整体统一又有层次
站在景山最高处
故宫就从眼前铺展开来
金黄的宫殿、朱红的城墙
汉白玉的阶、琉璃瓦的顶
沿着一条中轴线对称分布
壮美有序、和谐庄严
映衬着蓝天白云
宛如东方仙境
再往远眺
一线贯穿的对称风格
撑起了整座北京城
对称
中国文化中魅力与智慧所在
这种人类最早发现和掌握的美
在雷发达的手中
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雷发达虽然功成名就
接触到了工匠的巅峰
但是
真正让“样式雷”名扬四海的
是历代雷家人传承下来的绝活——
“烫样”
“烫样”其实就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玩的
微缩建筑模型
和现代建筑师一样
“样式雷”作为建筑师
主要的工作就是画图和建造模型
图: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长春宫烫样
样式雷制作的烫样
都可以层层拆卸
打开烫样屋顶
便可看到内部的细节
烫样不仅是直观的展示
还是施工参考的模型
不仅房顶能够掀开
烫样任何部分都可以拆解
仅一个戏台
就可以拆分成4个部件
模型内部别有洞天
在二层的棚架上
样式雷绘制了遍布藤萝的幔帐布帘
可以想象
在夏日的午后,戏台之上
轻歌曼舞,何等惬意
不仅结构复杂
细节也足够精美
让人很难想象
这是在不足半米的模型上制作的
连如今的缩微模型大师见了
也自叹不如
图:圆明园清夏堂烫样细部
到了现代
曾经有爱好者
想仿制“样式雷”的工匠技艺
然而这个人
实地测量过天坛之后
3个月才绘制出一张全套图纸
每天工作10个小时
一年只休息10天
整整工作了5年
历经10万多道工序
7108个零件
才复刻出了一个
天坛祈年殿的微缩模型
光是关于工具刀的研究
后来人就用了3年的时间
可以想象当年的“样式雷”
制作技艺是多么高超
而样式雷的图档和模型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意义——
长久以来
很多西方学者一直认为
中国古代建筑
不需要设计图,更不需要施工图
全凭工匠的感觉
西方学者也因此认为
中国的古建筑毫无价值
他们整理出的“建筑之树”
其中
中国建筑的地位只不过是
日本建筑一个次要的分支而已
图:弗莱彻建筑之树,将中国和日本一起列在角落里
然而
样式雷的图档和模型
彻底推翻了这种说法
老外这才明白
在西方建筑还局限于平面的时代
中国就有一个雷氏家族
绘制出了建筑的透视图
“样式雷”图档证明了
中国古代建筑水平
远远超越了时代
因此,2007年6月20日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
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样式雷堪称达到了
中国古代的建筑巅峰
但是,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呢?
这又是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古代工匠,即使是皇家御用建筑师
在皇家眼里
也只是奴才
更可怕的是
他们只有一个甲方
就是皇帝
甲方爸爸
最让人头疼的一点
就是给你提各种
不可能实现的需求
而皇帝这种甲方爸爸
当然更变态
不但一言九鼎
而且提要求还不提完整
总是要你自己揣摩
而更可怕的是
你如果揣摩不到位
分分钟脑袋就要搬家
或杀头、或充军、或下狱
如果龙颜大怒
甚至株连九族也不是没可能
样式雷就是这样
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
有一天
乾隆皇帝忽然脑洞大开
又给“样式雷”下了一个
极为变态的旨意
乾隆要求他们
从南方的苏州园林
到北方的私家园林
还有外国的西洋园林
全部集合到一起
荟萃天下所有园林的精华
交融东西方建筑文明
建造一个万园之园
皇帝建造这个园子的理由
也许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
也许是为了挥霍和享受
但是“样式雷”
却看中了这一次的机会
他们利用身后这个强大王朝的支撑
加上从小受到的艺术和审美的熏陶
倾尽毕生心血
创作出了一座万园之园
这就是后来的传世之作——
圆明园
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复原的圆明园景色
在样式雷精心雕琢下
圆明园中著名的景点
就有150余处
样式雷为圆明园创作的图纸
将天下美景尽收笔端
他们还引入了西洋元素
著名的大水法便是其中的代表
即使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
仍旧可以遥想它的全貌
那才是真正的
东西文明水乳交融的艺术品
相比之下,现今的西式建筑
简直如同孩童的玩具
雨果曾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
图:“样式雷”制作的圆明园万方安和的烫样
图:后代艺术作品中的万方安和
“样式雷”家族倾尽几代人的心血
建造了这座旷世奇园
圆明园的精心设计
千秋万载,再难超越
此后,样式雷更是包揽了
清朝皇家所有重要建筑的修建
第一、二、三代“样式雷”
完成了紫禁城太和殿
畅春园、圆明园等设计工程
第四代“样式雷”则设计出了
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
图:颐和园佛香阁的样式雷图档
此后第六代第七代“样式雷”
同样作品丰盛
创作出了中南海、天坛祈年殿
以及许多王公贵胄的府邸园林
至此,北京城的建筑大格局基本完成
样式雷家族荣耀达到巅峰
“样式雷”家族的技艺之绝
已叫人难以望其项背
更加让人感佩的
是这个家族的精神气魄
1860年10月
一场大火在北京
烧了三天三夜
黑色的烟雾遮天蔽日
就像不散的阴魂
绝望,恐惧漫布整个中华大地
控诉着那一双双贪婪蛮横的手——
联军洗劫圆明园
这场大火烧毁的
不仅仅是北京的一处园林
更是清朝最后的辉煌
已到垂暮之年的清王朝
完全没有一丝抵抗之力
只能躺于病榻之上
看着入侵的列强
夺走珠宝,砸破瓷瓶
将所有的荣耀摧毁殆尽
当圆明园还在熊熊燃烧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投降了
皇帝抛下皇宫和子民逃跑了
侵略者的一切条件都被答应了
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被签订了
然而
火烧圆明园之时
一直被皇族所鄙视的
底层工匠却站了出来!
第五代“样式雷”雷景修
为保护祖先耗尽心血建造的圆明园
带领全家奋起反抗
雷景修女婿被侵略强盗乱刀刺死
雷氏带领全家老幼14口自焚殉园
烈火焚身,何其惨烈
为国牺牲,何其决绝
图:第五代“样式雷”雷景修画像,雷景修全家在火烧圆明园时殉难
不知历代雷氏先祖
若真的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是悲是怒,是惊是叹
他们一手促成的圆明园
成为了后人的埋骨地
倾注了几代人心血的圆明园
带着“样式雷”曾经的辉煌
就在一把大火中,消失殆尽
留给世人的只剩美好的幻影
图:圆明园现在的断壁残垣
在那之后
雷氏家族迅速衰败
他们只得开始变卖自家的图档
1930年,雷家以4500块银圆的价格
将大部分图档卖给了北平图书馆
据说当时图档足足装了10卡车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
由于雷家声名显赫,图档十分抢手
还有部分图档流落海外
故宫、颐和园、天坛
。。。
中国五分之一的世界遗产
都出自这个姓雷的家族
这些图纸就是他们见证
是他们这些工匠智慧的结晶
然而在接踵而至的乱世中
他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变卖
祖宗留下的建筑图样
甚至用这些精美的图档生火取暖
一个传承八代
历时二百多年的建筑世家
随着图纸的散落而终结
他们的名字再也没人提起
他们的故事就这样如风飘去
谁都知道北京是文化古都
谁都知道古建筑是我们的宝贵遗产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
故宫、天坛、圆明园、中南海
这些后来成为
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建筑
都是出自同一个家族之手
这些能工巧匠,靠他们的双手
创造了艺术的奇迹
他们此付出了极大心血
甚至牺牲了生命
可惜都湮没无闻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
以忠肝义胆,名垂青史者有之
以奸佞淫邪,遗臭万年者有之
他们无论生时是好是坏
却都被后来的人记住了
然而,这世界还有一种人
他们兢兢业业,为祖国铺砖添瓦
他们不求直上青云
只愿做好手中方寸事
他们也许不够明亮,但却不可缺少
他们的名字是——
中国工匠
这些被冠以匠人之名的普通人
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
他们坚守在每个岗位
他们的努力鲜为人知
他们的名字无人问津
然而
他们留下的作品——
中华民族伟大的北京城
千秋万载,永垂不朽
如果,你有幸再游览这些建筑
请记住一句话: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向中国工匠致敬!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