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美国大米敲开中国大门:美国政府高额补贴大农场主冲击中国
点击:  作者:陈长洲    来源:察网  发布时间:2017-07-28 10:51:20

 

     食物主权按:

据凤凰网21日报道,中美两国经过十多年谈判最终达成协议:美国终于可以向中国出口大米了。允许美国大米进入中国市场,这在历史上实数首次,中国农民在近万年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培育的稻谷将让位于还不知有何法力的美国大米,这是怎样的逻辑,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是中国种植的稻谷不够吃了?!是太贵了!国际市场上有更便宜的,那些只问利润而不管其他,甚至对国家的粮食主权、农民的死活也不闻不问的加工企业当然趋之若鹜了,这在他们的市场逻辑看来再正常不过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贵还不让我使出浑身解数买便宜的,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情,有本事让你的大米便宜下来啊!只可恨中国政府居然还提供粮食保护价格,这胳膊肘向农民一拐那我只好另寻师门了。

对此小编也要叫屈了。要说让大米便宜下来的本事,恕我们农民还真的无能为力,因为这着实不由我们做主啊!看看市场化改革至今,撇开我们“不值钱”的劳动力投入不说,种地所需的化肥、农资、服务等等生产成本投入增长了多少,生存所需的物品、医疗、教育等等生活成本增长了多少,这些成本怎么算,就这点粮食保护价称其为杯水车薪也是名过其实了。一边让我增加成本,一边又让我降低价格直到降低到与享受高额补贴的廉价美国大米相媲美,天底下哪有这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好事!市场化改革的悖论又来到了死胡同。

这不美国大米已经开疆扩土到家门口了吗,既然中国稻谷行情不能如其所愿,不如继续敞开国门欢迎美国大米入主九州,岂不甚好!他们像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一般力排众议、全力以赴将谈判进行到底直到愿望成真,岂不知这一颗救命稻草又将多少中国的稻谷稻农和食物主权推向深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可是这手中的粮食不由自己做主了,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呢?

正文

去年初,一篇题为《十年来首次!中国将向美国大米敞开大门》的报道被广泛转载,引起了诸多关注;近日,又一篇题为《谈判了十多年,美国终于可以向中国出口大米了》[1]的报道不仅印证了此前的预言,并再次将这一话题引入了公众舆论的焦点。

经过十年的贸易谈判,中国首次允许美国大米进入中国市场。一个有着7000多年水稻耕作史的国家,将从一个传统饮食习惯中并没有大米的国家进口主粮,这逻辑总归有点怪异。

据统计,尽管美国只生产世界上2%的大米,但美国的大米交易却占全球的近10%,美国已成为除东南亚国家以外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中国大米怎么了?

中国曾是世界上主要的大米出口国,1998年中国的大米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14%,居世界第四位。然而,自2011年开始,中国却变成了大米净进口国,开始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口水稻。从图1可以看到,2011年成为我国水稻历史上转折性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大米进口量首次超过了出口量;此后,大米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而出口量却又呈持续减少的趋势。

12004-2015年中国大米进出口数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2004-2013年数据源自《2014中国粮食年鉴》(国家粮食局2014);

2014年数据来源于:http://www.99qh.com/s/news20150126110502060.shtml

中国大米进出口的巨变,是因为我国水稻种植出现问题了吗?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情况并不如此。从图2中可以看到,十年来,我国的水稻播种面积呈稳步上升趋势,而水稻亩产量尽管有些波动,但总体上也在增长。而大米作为主粮,其年度消费量相对稳定,不至于短期内大幅波动,因此至少从统计数据上看,大米的进口并不是因为国内的短缺。

22004-2014年中国水稻播种面积及亩产量(单位:千公顷;千克)

数据来源:水稻播种面积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4》,表7-1;

水稻亩产数据源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5》表1-2-1、《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9》,表1-2-1

大米大量进口背后的动力

2012年开始我国迅速增加的大米进口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国家,其中越南大米占比超过一半。2013年《经济日报》一篇报道称,2013年年初我国从越南进口的大米平均价格约为每吨410美元,而同期国内的籼稻收购价格已经在每吨410美元以上,加工成大米后,价格更会高达每吨600美元以上,国内外大米价格的差异所导致的大米与稻谷价格的倒挂,也被称为“稻强米弱”。这一情况直接冲击的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的稻谷加工厂。2013年,笔者在湖南省一个水稻种植大县调研发现,进口大米的冲击在当地已经开始显现。当地一些稻谷加工企业因此不开工、不收购,因为开工即亏损;直接结果是导致一部分农户的水稻卖不出去,因为这些地方的加工厂本是收购水稻的重要主体。

真正因廉价大米进口而获益的是那些以大米(而非稻谷)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有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进口大米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大米加工企业,而其中,以私营企业实际进口的数量最多。表1(直接引自该研究报告)展示了2014年的一个月大米进口状况。可以看出,私营企业为了获得更低价的原材料,进口大米数量占到当月全部进口量的71.6%,国有企业的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21.48%。尽管只是一个月的数据,也大致能管窥大米进口的全局。

12014年前4月我国进口大米企业性质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2014年我国大米进口量市场增长趋势分析” http://www.chinairr.org/view/V08/201406/27-158699.html

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大米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中国政府对粮食价格的支持。正是政府对水稻价格的调控,导致国内一些加工厂采用廉价的外国大米。在这一点上,中国政府当真是两头受气。将水稻价格的居高不下直接归咎于政府,这个指责显得太过随意。

近年来,中国的农业生产成本日益上涨,即便不说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和土地折价,现金成本的攀升也足以令人警觉。图3展示了我国从2004年到2014年间水稻种植的现金成本(主要包括“物质与服务费用”、“雇工费用”、“土地流转费”)上涨趋势,可以看到,十年来,我国每100斤稻谷的现金成本已经上涨了一倍多,而且看起来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政府为了保护农民收益,这些年也在不断提高稻谷收购价格,稻谷的平均收购价格上涨也近一倍,结果却走到了今天的局面。政府补贴并没有使农民从中受益,而使得农业的上游企业,即农资生产和经销企业、农业机械等企业等,从中渔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没有责任。原因在于,政府在放开了农资市场的管理后,只从农产品收购价格端进行调控,没有对农业投入端的控制,政府对农产品收购的保护性投入必然大打折扣。

3:中国每百斤稻谷的现金成本(单位:元)

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5》,表1-2-1;《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9》,表1-2-1.

这场从2012年开始的大米进口的快速增加,引发了对国内粮食安全的担忧。官方发言表示,大米进口增加的两个原因是:国内外价差增大导致企业进口意愿增强,以及国内部分高收入消费群体和高档餐馆对泰国香米、日本大米的消费需求增加,“无论哪个原因,都是市场作用的结果。”

这样的话语如此熟悉,因为近年来大豆进口的激增也被解释为市场作用的结果。然而,今天农产品的世界“市场”,弱肉强食早已成为定局,因为“市场”上的厮杀背后,恰恰是国际政治、国家财力的角力。而早已盯上中国消费市场的美国,从一开始就做足了准备。美国农产品出口之所以所到之处无坚不摧,正是其对本国农业多年以来持续高额补贴的结果。

美国大米靠技术走向世界?别傻了!

2007年,《经济参考报》上一篇“美国大米靠政府补贴‘暗算’墨西哥水稻”的报道触目惊心。报道指出,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大米能以零关税进入墨西哥市场。尽管墨西哥产品也得以进入美国,然而,墨西哥水稻却几乎全线崩溃。自1994年起,墨西哥水稻的种植面积、产量、行业就业人数等均开始急剧下降,墨西哥从水稻自给国变成了水稻进口国。到2007年,墨西哥国内已经有85%的水稻是从美国进口的。而美国之所以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因为其科技优势,而在于高额的政府补贴。文章指出,“从1994年到1997年,美国政府对农产品的高额补贴使进入墨西哥的美国大米价格从每吨260美元下降到100美元,而墨西哥产的大米价格则在每吨220250美元之间徘徊。美国大米的低廉价格几乎冲垮了墨西哥生产商。”此番情形与今天中国的大豆产业何其相似,而美国如今又试图以大米撬开中国的水稻市场。

美国对水稻的补贴究竟到什么程度?先来看看美国整体的农业补贴状况,在美国每年的政府开支中,主要农作物补贴大约为100亿-20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五大类作物上:小麦、饲料谷物、棉花、大米和油籽。国内补贴主要包括直接补贴、反周期补贴以及销售贷款津贴。就大米而言,这三项补贴在1998-2005年间的总额在4.73-17.74亿美元之间,每年的补贴数额根据世界市场的价格变化适时调整,市场价格越低政府补贴越高。有调查显示,美国大米补贴要占大米种植者收入的50%,使得大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美国补贴最多的作物。这些补贴建立在关税保护的基础上,美国的大米关税保持在每公斤3%-24%之间,质量越好的大米,关税越高。

美国官方数据显示,1995-2012年,美国的水稻补贴总额共计133亿美元,占这些年全部农业补贴(2925亿美元)4.55%;尽管数字并不高,但相比于美国的水稻播种面积,这一补贴比例已经极不成比例:2012年美国水稻播种面积(268.9万英亩,约为1632.3万亩)仅占美国全部播种面积的0.83%。尽管近几年美国对水稻的补贴有所下降,但水稻仍然美国重点补贴的几种农作物之一。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补贴也并不是普惠式的,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美国62%的农场并未获得补贴,而获得补贴最多的大农场主在1995-2012年获得的补贴占全部补贴的75%;就水稻而言,美国重点扶持的农场主只有9000家,也就是说,获得补贴的几乎都是大农场主,而正是这些大农场主生产了大多数的水稻,并冲击全球。

根据2006年的一份报道,美国的大米补贴使得世界大米价格下降了4%-6%,对于在美国高压下被迫降低进口关税的国家,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一下降足以导致贫困国家的农民失去土地,或倒退回纯生计型农业。受美国大米高额补贴之苦,2005年,乌拉圭曾表示要起诉美国,原因是美国对出口大米的高额补贴,使得乌拉圭近两年来失去了一些长粒大米出口的潜在市场。

因此,当美国大米走向世界,实质是美国的大农场主在强势政府的支持下在世界范围内开疆拓土,搅动风云,而届时,小小的中国农户又如何与这个庞然大物相对抗?从根本上,这场进口飙升的开始,是因为国内外大米的价格差,如果政府继续放任农产品生产成本由市场决定,只从收购价格端进行调控,“稻强米弱”、“麦强面弱”的局面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呼吁国家重视对农业生产投入品市场的调控。有墨西哥的前车之鉴和中国大豆溃败的教训,中国也应当对水稻实行高关税保护。在生产者一端,分散的小农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可能形成合力对抗资本的冲击。

注释

[1]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News?forward=1&aid=cmpp_034470051471701&from=groupmessage

【摘录自微信公众号“人民食物主权论坛” 原标题:美国大米敲开中国大门,中国农民准备好了吗?

附文:

谈判十多年,中国首次准许美国对华出口大米

吴娅坤

据我商务部和美国农业部720日消息,在中美双方谈判十多年后,美国首次获准可对华出口大米。目前,美国对华出口大米的草案已敲定。

美国农业部在声明中称,目前,中方与美方已就最后的细节达成共识。

美国农业部称,这对于美国农业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大米种植者和经销商终得以进入中国这个市场。这个市场今天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其未来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

美国农业部部长Sonny Perdue说:“和中国的谈判已经持续了10年多,我很高兴它最终能获得成果,我知道我国的种植者和相关行业将极大受益。”

据美国农业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种植国和消费国。自2013年以来,中国也是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去年进口超过了500万吨大米。

美农业部还表示,这份大米出口协议一旦正式生效实施,美国大米将按流程送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随后即可出口至中国。

彭博援引美国大米联合会主席Brian King的说法称,接下来,中国方面将派出一队质检监督人员,以检查美国大米的生产工厂及设施,监督出口大米装船情况。而该联合会下属的国际贸易政策委员会负责人Carl Brothers则表示,该委员会将协同美国农业部共同努力,促使这一过程顺利、迅速度过。

根据以往中国与外国签署的植物检疫协定,输华大米的加工厂或存放仓库必须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注册登记,输华大米应符合出口国与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每批输华大米应随附官方植物检疫证书,证明其符合中国和出口国的检疫法规和植物卫生要求,植物检疫证书上应注明具体产地。此外,要想成为输华大米生产企业,还需进行严格的注册登记。

另据外媒The advocate网站援引美国农业部消息称,美国预计在2017-18年这一年中生产690万吨大米,中国在此期间生产1.6亿吨大米,中国在此期间或将进口550万吨。按此计算,中国进口大米比例或将达到3.5%

去年12月,中财办副主任韩俊在谈及我国粮食进口问题时称,我国的三大主粮进口,小麦占2.6%,稻谷占2.3%,玉米占1.7%,而全球的大米的贸易量,过去30年就是3000多万吨,量很小。

此前,据《经济日报》报道,我国主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短缺,即粮食供应品质失调,存在一般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可以通过进口弥补。在各粮食品种中,我国大豆产业对外依存度高达80%,国际大豆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影响国内市场。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曹慧曾在2014年时表示,我国必须对粮食进口品种进行明确定位,对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要确保95%以上的自给率,要把大米和小麦进口定位于品种调剂,玉米进口定位于满足饲料需求的增长。

还有专家认为,虽然粮食进口可以在调节国内粮食供应结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要防止出现某些粮食品种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应针对国内粮食供应的结构性矛盾,按品种计算发放粮食进口配额。

根据入世承诺,我国每年应按粮食消费量的5%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按品种需要进口可以和履行“入世”粮食进口承诺结合起来,既可以兑现入世承诺,也有助于发挥粮食进口在调节和优化国内粮食供应结构中的积极作用。

在去年12月的讲话中,韩俊还表示,我国农产品进口方面的问题,包括边境地区大米走私猖獗等,从基本面来讲是我们国家的农业基础竞争力不足的表现。就算是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水稻,我们种一亩,在中国用六七个工人,到韩国、日本、台湾,只用两个工人。

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时开放稻米市场,但由于中美间欠缺植物检疫协定,因此实际上禁止美国稻米进入中国。

此公告发布的前一天,19日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会后,新华社发文称,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同意为缩小贸易逆差合作。

新华社称,在对话期间,双方就中美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和一年计划、全球经济和治理、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业、农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广泛共识。

会后,美方发布公告称,中方认同两国的共同目标,即双方应共同努力削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根据美国商务部27日公布的2016年贸易统计数据(通关),美国在商品贸易中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470亿美元(约合2.36万亿元人民币),占其整体逆差的47%

对于此事,彭博社称,未来,中国还将批准更多由美国进口的生物技术制品。

过去10年,中国进口的大米数量增长了数十倍(图片来源:彭博社;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彭博社还援引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称,过去10年,中国进口的大米数量增长了十倍,目前已达到每年500万吨,但美国却不能在这一庞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此前,美国一直将其大米先出口至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等中国周边国家,再借道转运至中国。

上述这些国家都是中国最大的大米供应国。据2016年的数据,这些国家也是世界大米的最大承销国。美国在这一榜单中排名第五。

此消息一出,芝加哥交易所的大米价格上涨1.6%9月期货上涨1.5%,至每10012.04美元。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上月公布的《全球粮食展望报告》指出,据预测,2017年全球五大大米生产国分别是中国(1.4亿吨)、印度(1.1亿吨)、印尼、孟加拉国和越南。

据大米信息网分析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生产国,之所以还需要进口大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国际大米价格低

我国水稻成本高出美国38.6%,由于粮食种植成本较高,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连续上调,近几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已成为市场最高价。

目前我国有2.3亿农户,平均每户的耕种面积不足0.5公顷。这种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业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遇到很大困难。“近些年粮食产量虽然在增长,但是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推动了国内粮价逐步上涨,导致更多来自国际市场的粮食进入了中国。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也指出,由于资源环境压力大,生产成本过高,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规模经营制约等因素,我国大米的竞争力还不强。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大米差价拉大,低价大米进口快速增加,造成国内稻米市场持续低迷,我国已从大米进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

粮食缺口大

去年1月,有相关人士指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相对于需求还是有缺口,比如大豆和一些需要品种调剂的大米、小麦和玉米,这部分需求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

据去年底发布的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目前,中国粮食总需求的增长预计会大大超过国内粮食生产的增长。总需求为6亿吨,预计2020年会达到6.7亿吨,2030年达到7亿吨。相比之下,粮食总产量的增速将远远低于需求的增速,预计在2020年为5.68亿吨,2030年为5.63亿吨。2012年,中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445公斤,预计2020年会达到479公斤,2030年达到491公斤。

(网友评论)

2017721日)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