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5日开始,解放军又换帽子了,延续20年的贝雷帽停用,而替之以“平顶棒球帽”式的夏常服军帽。这个帽子的特点据说是更加适合中国军人的脸型,以及更加舒适透气云云。消息传出,广大官兵无不奔走相告,议论纷纷,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又掀起一波新的热潮。
1.官兵的议论观点主要有两个,一好一坏:一是这新式帽子太丑了,设计师真是“一蟹不如一蟹”;二是相对过去用进口澳毛做的贝雷帽,好歹大夏天还头顶“火炉”的问题解决了。
其实客观来讲,这新式帽子较之贝雷帽的上脸“颜值”,总体还是有进步的,尽管有人说戴上它像邮递员、像工人吧。我得说句良心话,中国从不缺少好的设计师,但最后拍板的总是少那么几个有眼光的领导。这话还不是我说的,是某上将作家说的,他说“当年设计了几套服装样式给报上去,想都不用想,最后通过的肯定是最难看的那套,后来验证果然就是”,大体是这个意思。当然,作家嘛,有喜欢夸张的习惯,不能因为这个把所有领导都一棍子打死,但大体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设计师很可能是被冤枉的。
甚至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你觉得这帽子不好看,不是说明你审美眼光超前了,而很可能是你大局观念落后了。一顶军帽,除了考虑“颜值”,还得考虑功能,更还有历史传统、社会接受程度等等。尤其在这后两方面,你敢说在认识上比领导更全面更深刻?整不死你!说吧,你是要这顶看上去不美的军帽,还是要那顶用起来挺美的官帽?
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更何况这次终于是把诟病多年的“夏戴呢子冬穿单”的问题给解决了,大家差不多见好就收吧。这都多少年了,好多部队抵触,夏天默许“光头”模式,终于是乘改革东风把那顶不合兵心军情的“帽子”给吹掉了。对于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只能和最好是“原谅她”。
其实最郁闷的还是武警的同志。尼玛,我们这一直抵制贝雷帽,抵制了多少年,今年5月好不容易放弃抵抗要改戴贝雷帽了,结果你们解放军又改成“棒球帽”了,咱提前打个招呼一起撤行不?不带这么坑人玩的好吗?
2.贝雷帽差不多是官兵都说不好而又坚持了差不多20年的一顶帽子,这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强军提出几年之后发生的事。在我军历史上,还有一顶差不多也是官兵都说不好的帽子,这就是“船型帽”。可这“船型帽”从开始配发、到官兵反映不好、再到军委一声令下取消,统共也不过只用了3年时间。
“船型帽”是一种形似船只的软体制式军帽,打起仗来很方便,利于在外面佩戴钢盔,不易被勾挂,士兵既可当帽子戴,又能当毛巾擦汗洗尘。按理说设计是很实用的,为了推行这种帽子,有很多领导还率先佩戴起来,这张图是当年下连当兵的许世友将军。
可就是这么一顶帽子,军内外反映却非常强烈,很多人抵制,有的官兵为此还挨了处分。之所以不喜欢它,一是由于过去美国兵和国民党兵戴船形帽,大家在心理上不能接受;二是船形帽的戴法是向右歪戴,这种戴法不符合巾围人“正衣冠”的传统审美习惯。后来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到了1957年5月30日,《解放军报》发表《军内外同志对船形帽有意见》的文章,一石激起干重浪。几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读者,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以个人名义或几个人联名向《解放军报》写稿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情建议改革船形帽。于是,1958年7月22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对军服式样再次进行修改,终于明确陆军、空军士兵取消船形帽,改为解放帽。
我举这个例子,本意并不在讨论帽子。而是说如何对待官兵呼声,如何对待那些大家都反映不好的问题。上个世纪解放军仅用了三年时间就顺应民意改革掉一顶“帽子”的历史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改革应该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保障?采取什么程序和方式才能够更加符合广大官兵的意愿?三年时间改掉一个“船型帽”,和二十年时间改掉一个“贝雷帽”,这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3.这几天中央台正在热播政论片《把改革进行到底》,昨天新调整组建的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以及国防科技大学也授旗挂牌,说明改革大潮势不可挡,改革强军正在路上。改革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使这种动力发挥最大效能,我想结合历史上这两次“换帽子”提出几个小小的看法:
第一,改革要多听听群众的呼声。这不只是一个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而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方向与成败。就改革的总体布局和运作方式来说,当然总体架构上是自上而下的,但就一些具体的环节和细节来说,又只能和必然是自下而上的。因为官兵是改革的真正执行者,因为官兵之中蕴藏着最富有生命力的智慧与力量。当年改掉“船型帽”,正是倾听了来自基层的普遍呼声,开展讨论广纳群言,并且最终尊重了群众呼声,促成了“短平快”型的改革小成功。此次推出“平顶棒球帽”,事先毫无征兆,固然是保密工作做得好,但如果提前在官兵之中征求一下反馈意见,又何至于照片一出来就一片哀嚎、连呼“丑毙”呢?这样一个甫一出来就负面声音不断的东西,能坚持几年不再改,我心里是没底的,再有钱也不是这样折腾的。再引申一步,关于文职人员改革、军人退出机制改革的问题,如果能够多倾听官兵呼声,并结合实际采取一些稳妥的试点先行政策,是不是会减少一些当前的普遍焦虑、在未来推行后避免造成大的决策失误呢?
第二,改革要摒弃只唯上不唯实。比如说贝雷帽戴着既不好看又热的问题,相信居上位者也同基层一样感同身受,可为什么没有人主动提出来要改,而是一拖就拖了二十年?难道就没有军委的主席不戴它的因素吗?改一个帽子都要耗费二十年时间,更至于改一套体制和习惯呢?面对改革强军的艰巨使命,我们又有几个二十年?比起当年我们用三年时间就通过公开讨论的务实方式改掉“船型帽”,今天的我们不感到汗颜吗?所以,当下的改革,一定要破除领导让我们怎么改就怎么改的旧观念,而是实事求是,应该怎么改就怎么改,怎么对实现强军目标有利就怎么改,甚至有时也要勇于触“逆鳞”,因为领导没有全才更没有天才,这才是改革者应有的担当。要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而不是只对少数领导负责,我们这支军队才会真正有希望。
第三,改革要力克部门利益羁绊。这些年在军需系统的被装供应方面,官兵一直呼声较大,意见也较大。制式皮鞋穿不到两年,作战靴有的穿不到一年,夏季常服面料不透气,一出汗就贴身子粘脖子,然后我们的军需研制部门还年年获这个奖那个奖,可有一个来自官兵的夸奖?前几年也搞过被装改革试点,什么货币化定制化的,但都不了了之,服装的质量依然如故,号型依然是驴唇不对马嘴。在当今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类代加工厂、在中国的物流已经实现江沪浙包邮且夕发朝至的大数据时代,我军竟然还解决不了研制出又好用又好看的服装的问题,还解决不了让官兵在第一时间穿上合体的服装且不浪费的问题,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个中缘由,大家心知肚明。2007年,全军换发新式军装;而就在2005年,空军自己还突击换了一次装,花了不少银子。这个装该不该换?是怎么决策的?有没人中饱私囊,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很多时候,只有拿出革命的勇气去改革,改革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革谁的命?革自己的命,革利益集团和利益羁绊的命!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