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潘前芝:1962中印边境冲突,尼赫鲁出现哪些误判?
点击:  作者:潘前芝    来源:观海听涛SOPHIST  发布时间:2017-07-25 17:34:13

 

       近期,中印边境对峙无疑是最夺人眼球的热点之一。双方军队在洞朗地区对峙已有一月,中方态度从严正交涉、敦促撤军到警告在印国人注意自身安全。印军似乎也没有退出的迹象,据《印度时报》7月9日报道,印军正在该地区挖战壕、搭帐篷,准备长期对峙。

 

1.jpg


      《印度时报》相关报道


      双方的外交渠道虽然畅通,但基本上属于各说各话,缺少实际行动。如果双方都不妥协,事态有可能趋于升级。种种言论和行为,难免不让人想起1962年中印边境爆发的那次冲突。


      那次冲突,印军也是从越境占地挑衅开始,后外交努力失败,最终印军主动攻击,在我国境内狙杀我边防战士,中国被迫实施自卫反击。冲突进行了一个多月,以印军惨败、中方主动撤军收场。以事后诸葛的视角来看,印军之所以主动挑事却反被打得满地找牙,主要原因在于其政府高层一系列的战略误判。


      一、对自身实力的误判


      1961年12月17日,中印边境冲突爆发前约一年,3万多印军实施代号为“胜利行动”的军事行动,仅用不到26个小时就收复了此前一直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果阿地区。此役,印军伤亡不足8人。


      果阿的军事行动对不久后的中印边界冲突的意义在于,给了印度人无比的政治和军事自信。新德里政治性刊物《联系》发表文章称:我们一直认为果阿是我们的合法领土……把非法入侵印度领土的入侵者赶走,这并不是侵略。言下之意,他们认为中印边界问题上,是中国“侵占”了印度领土,所以印度也有理由以武力把中国人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


      这一言论基本代表了当时印度各界的声音。尼赫鲁在果阿行动后回答记者“是否会对中国使用武力”一问时明确答复:印度在合适的时候会使用武力。印度内政部长夏斯特里在之后的竞选大会上也宣称,如果中国不肯从占领的土地上撤出去,印度将不得不重复在果阿的行动。


      另一方面,印度军队被自己在果阿的胜利所陶醉,印度国内民众和大部分政要也对此兴奋不已,国内舆论沸腾,叫嚣着要与中国一战,对华民族主义情绪沸腾到极点。果阿战役中,印军所暴露出 来的指挥体系混乱、行动迟缓、装备陈旧等一系列问题,仅为尼赫鲁等军政高层人物所知悉。被民意所裹挟的尼赫鲁,不得不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当然,尼赫鲁之所以强硬,也不仅仅是缘于国内民意,另一个原因是,他认为在反华这问题上,美、苏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是支持他的。


      二、对美、苏两国支持的误判


      苏联一开始对印度并不感冒,对尼赫鲁所提的“不结盟”政策持冷漠态度。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两国关系开始好转。


      1959年8月25日,在中印边界东段马及墩南端,一股侵入马及墩寺南侧地带的印度武装部队突然向驻在马及墩寺的中国边防部队猛烈开火,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还击,后称作“朗久事件”。苏联政府随后发表一项公开声明,对朗久冲突表示遗憾。尼赫鲁称赞苏的声明是“一项非常公正的、不寻常的声明。”1960年,赫鲁晓夫访问印度,对印度大加赞扬,支持尼赫鲁有关裁军、反帝、和平等多个理念。尼赫鲁对此受宠若惊。


2.jpg
赫鲁晓夫和尼赫鲁(资料图)


      赫鲁晓夫访印后,苏联对印援助逐步增多,他们向印度出售用于喜马拉雅山地区修路的专用装备,卖给印度8架四引擎军队运输机,接着又提供了能在17000英尺高度空运人员和给养的直升机,用于解决印度在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后勤支援不力的问题。1962年,苏印还就苏联提供工厂最后在印度成批生产喷气式战斗机进行讨论。


      种种迹象,加上1960年后中苏逐步交恶,使尼赫鲁及其追随者们认定:将来如果中印冲突,苏联一定会站在他们这边。他们还相信,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会帮助印度让中国在边界问题上屈服。


      美国在1950年代后期对苏联与印度的接近产生不安,于是着手调整对印政策。


      195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的一份文件称:苏联正加紧在南亚渗透和扩张,一个虚弱的印度相比一个稳定而有影响力的印度更容易损害美国的利益,一个强大的印度将成为亚洲的典范,有利于“遏制”中国共产主义分子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扩张。以此为背景,美国及其盟国也加大了对印度的援助。1959年12月,艾森豪威尔访问印度,与尼赫鲁举行会谈。他在回国后对两院谈到美印关系时用的是“我们不受约束的双方必须互相支持”这样的词句。肯尼迪上台后,美印关系进一步发展。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共同示好,加上接二连三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让尼赫鲁产生错觉,在加入联合国等问题上还有求于印度的中国,怎么会为了中印边界上的那点不毛之地,与印度大动干戈。事实上,他大错特错,对中国态度的误判,成为他所有误判中最严重、也是最要命的误判。当冲突爆发,他想要的支持并没有来,他认为不会发生的事情,比他想的要更加猛烈。


      三、对中国态度误判


      尼赫鲁对中国的试探,实际上早就开始了。


      1951年2月,趁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之机,印度政府派兵侵占门隅首府达旺,强迫一直在那里行使管辖权的中国西藏地方政府搬迁,到1953年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下察隅各地。


      1954年,印度政府将侵占的麦克马洪线以南、传统习惯线以北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建立起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正官方地图,第一次将麦克马洪线一直按明的未经标定边界改标为已定界,使侵占的中国领土固定化、合法化。
这些,发生在中印关系较好的时期。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忍了。


      1954年4月,中印签订《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印度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但其对西藏的野心并没死。


      1956年11月,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应邀到印度参加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纪念大会,印度企图羁留达赖喇嘛,挑起西藏问题,经中国政府及时协调,1957年1月下旬,达赖喇嘛离开印度。


      1959年,西藏爆发武装叛乱。印度总理尼赫鲁连续8次在印度议会发表西藏问题讲话,把中国军队镇压叛乱分子说成是“悲剧”,对西藏农奴主表示同情,强调印度对西藏“宗教和文化联系的感情”,甚至认为中国“没有遵守西藏同中国关于西藏自治区的协议和对印度提出的保证。”


      3月31日,西藏叛乱分子劫持达赖喇嘛进入印度,同日,尼赫鲁就在他的新德里住宅的花园里接见了西藏叛乱分子,对他们表示同情。对于印度这种已经严重越界的行为,中国政府依旧克制地表示遗憾。


      中国的忍让助长了印度政府的嚣张气焰。西藏发生叛乱不久,尼赫鲁就向中国政府提出包括从来就是中国管辖下的阿克塞钦地区在内约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1959年10月25日,在西段60多名携带轻重机枪等武器的印度武装人员侵入空喀山口以南的中国领土,向为数只有14人和只配备轻武器的中国巡逻队发动武装进攻,中国巡逻队被迫还击。


      1959年11月7日,周恩来总理写信给尼赫鲁,建议为减少冲突,中印两国武装人员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尼赫鲁拒绝了这一建议。

 

      1960年4月19日,周恩来亲赴新德里,与尼赫鲁举行会谈,但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3.jpg
1960年4月20日,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与尼赫鲁会谈


      印度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在于对中国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当时中国正值三年自然灾害,赫鲁晓夫又撤走了在华的苏联专家,中断了对中国的援助。军事上,接受美国中情局训练的西藏叛匪残余潜回西藏后,在伏击解放军军车时,缴获了一些内部文件,这些文件反映了1961年1月1日至8月16日中国军队内部的一些问题,如给养较差、战士营养不足以及有的地区军事调动困难等。这类情报传到尼赫鲁耳朵里,他们得出结论“中国的军力是不行的。印度士兵对中国士兵足可以以一当十(后改为以一当六)”。


      基于这样的判断,印军继续“前进”,1961年7月6日,印度在西段它所侵占的巴里加斯设立新的哨所,并派出巡逻队;同年4月印度军队侵入中国新疆阿克赛钦地区的奇普拉普河谷设立军事据点,7月又侵入加勒万河谷近逼中国巡逻队。印度陆军总部在给西段印度部队的命令中,把以前命令规定“只有遭到射击时才开枪”,改为“如果中国军队危险地迫近你们的阵地时就开枪”。


      当时,面对印军的一次又一次挑衅,中国军队贯彻毛主席“力争避免流血”的指示,未采取进一步行动。这一行为却被印度方面认为中国在关键时刻就退却了。尼赫鲁在议会中大言不惭地说:“我们进行了冒险,我们前进了,我们还有效地制止了他们的进一步推进。”


      此时的尼赫鲁当然不会接受任何来自中方的谈判建议,也不会做任何让步。1962年10月5日,印度成立一个专门对付中国的新军团,6日公然关闭谈判大门,12日尼赫鲁公然宣称要对中国边境动武,要把中国军队从他所谓的遭到入侵的地区“清除掉”。最终战果,尼赫鲁被啪啪打脸。


      回顾和总结历史的最大意义在于启示今人,这次自1962以来最严重的洞朗地区两军对峙局面能否得到圆满解决,考验着两国政府高层的政治智慧。


      再往前一点看,就算这次能解决好,中印边界的特殊性决定了类似的冲突今后可能还会继续上演。每次冲突的处理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擦枪走火甚至爆发战争。如果能以这次对峙为契机,中印政府高层坐到谈判桌前开展边界谈判,对中印边界线做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勘定,这对两国人民都将是巨大的福祉。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