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台办原副主任、海协会原副会长、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王在希(束沐摄)
【编者按】近半年来,台湾岛内政局出现深刻变化,两岸关系既面临挑战,也呈现新的机遇。如何把握两岸关系复杂走势,如何看待岛内政局新的变化?日前,国务院台办原副主任、海协会原副会长、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王在希在杭州接受了中评社记者专访。
王在希指出, 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形势总体上“麻烦不断、大局可控”,美国特朗普政府继续打“台湾牌”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没有改变,蔡英文当局慑于大陆方面的压力,虽不敢明目张胆地搞“台独”,但其谋“独”的心态没有变化,搞了一系列“去中国化”的小动作。蔡英文的民意持度迅速滑落,台湾的“国际空间”越来越窄,在国际社会也更显孤立。 对于国民党主席选举与新任主席吴敦义,王在希认为, 吴敦义虽接受九二共识,但突出“一中各表”,基本上走的是马英九“不统不独”的路线。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说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实现国家统一目标在国民党高层中不再是主流。他强调,吴敦义能否解决国民党存在的党内团结、理想信念和新老交替三个方面难题,带领国民党东山再起,任重道远,前景不容乐观。 此外,王在希还对赖清德抛出“亲中爱台”论、柯文哲二度访问上海以及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 专访全文如下: 中评社记者:您曾经在去年底接受我们的专访,用十六个字“摆脱大陆、依靠美日、稳固政权、徐图独立”对蔡英文当局的内外政策取向进行了概括。那么,您怎么看今年以来两岸关系的总体形势? 王在希:我在年初时曾经预测2017年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当时用了八个字“麻烦增多、大局可控”。半年过去了,现在看来,我依然认为台海形势发展变化基本上印证了我的这个判断。 我之所以说“麻烦不断”,主要有两个原因: 特朗普上台主打“台湾牌” 实际上是支持鼓励“台独” 因为在过去八年里,美国在东海、南海、钓鱼岛等问题上,最后都没有搞出什么名堂,中国的政权依然稳固,经济持续发展,军事力量不断提升,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习近平主席在过去半年中频繁出访,参与重大国际活动,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前来中国访问的领导人络绎不绝。所以特朗普认为,奥巴马政府的对华遏制战略并不成功,中国的综合国力在快速提升,对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形成现实的挑战。 于是,特朗普上台后表示要加强对华遏制力度,而且把打“台湾牌”作为遏制中国的主要手段,直接与蔡英文通电话、挑战一个中国底线,企图迫使中国在贸易和汇率问题上作出让步。 一是去年美国大选时,美参众两院先后把里根总统1982年的对台“六项口头承诺”和《与台湾关系法》合并,作为一项议案正式通过。 二是奥巴马在下台之前签署了《国防授权法》,将来美、台助理国防部长和高级将领将进行互访。不久前台湾媒体又放风,美海军陆战队将驻守美国在台办事处,这些都说明中美之间未来围绕台湾问题的麻烦会持续不断。 蔡英文推动“去中国化” 其目标是谋求“台独” 第二个原因是,这半年来蔡英文当局尽管不敢明目张胆地搞“台独”,但还是不遗余力地采取了一系列“去中国化”的措施。例如,在台湾各地废除孙中山“国父”遗像,甚至把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关孔子“万世师表”的题字,以及郑成功像都遭拆除,清明节取消祭拜黄陵,等等。最近台湾中小学教科书把二战时期最重要的两个国际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删除,因为这两个国际法文件明确规定日本必须把窃取之中国领土东北四省和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它是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一部分的铁证。 国民党要走出困境关键是要坚持两岸一中底线 中评社记者:您怎么看新任国民党主席吴敦义的两岸论述?有人认为他过于强调“一中各表”,将会给国共互信带来挑战。您又如何看待未来国民党在台湾岛内的发展前景? 王在希:今年5月20日国民党举行党主席选举,吴敦义以绝对优势在第一轮投票就当选,主张两岸“终极统一”和“一中共表”的洪秀柱最终落选。这里面反映出一个重要讯息:那就是在国民党内部,像洪秀柱、张亚中这样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统一目标的人已经成为少数,而且正在趋向边缘化,而主张“不统不独”和“一中各表”的人在国民党内部成为主流。 吴敦义在目前国民党高层各派系中具有明显优势,是个实力派人物。 首先,他的资历相当完备,辈分也很高,担任过各种党政要职。 第二,他的人脉关系非常丰沛,和党内各派以及地方势力渊源很深。 第三,他的本省籍背景也很重要,在现有47万国民党员中,本省籍党员占三分之二。 因此,国民党这样一个百年老店,最后选择吴敦义这样一个掌柜,是形势使然。 从吴敦义这次竞选过程中发表的言论来看,他基本上沿袭了马英九的“不统、不独”路线,在某些方面还有退缩。很明显,他特别强调“一中各表”,甚至把“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解释为“一中各表”,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趋势。 过去国民党坚持的“一中各表”,实际上已偏离了一个中国原则。因为国民党坚持的“九二共识”,与我们主张的、以一个中国原则为核心内涵的“九二共识”存在差异。“一中各表”实质上是“特殊两国论”。所以大陆方面多年来对国民党的“一中各表”始终不表赞同。这一点的吴敦义应该是清楚的。他现在突出强调“一中各表”,既反映了国民党高层多数人的意向,也反映了吴敦义本人在两岸关系上的立场。 我认为,国民党主席选举之后,有三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第一,国民党内部依然不团结,各派系拥兵自重,一盘散沙; 第二,党内在坚持一中、推动统一这个关键问题上,未能凝聚共识,形成明确的方向目标和清晰的思路; 第三,国民党领导集团严重老化,接班人出现断层。这次竞选党主席的六位候选人,三人69岁、两人65岁,最年轻的61岁,由此可见一斑,这与台湾政坛日益年轻化的大趋势很不协调。马英九在2008年高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曾启用金浦聪对国民党进行党务改革,提出要让国民党“脱胎换骨、浴火重生”,最后还是半途而废。 所以吴敦义当选国民党主席后,要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在2020年东山再起,任务非常艰巨,可以说任重道远,需要创造奇迹,现在看来前景并不乐观。 赖清德“台独”本质难以改变,柯文哲处理两岸问题有新思路 中评社记者:今年上半年还有两个动向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向来主张“台独”的台南市长赖清德突然抛出“亲中爱台”,引发岛内一阵议论。二是原本亲近绿营的台北市长柯文哲第二次访问上海,称认同“两岸一家亲”和“命运共同体”,也在绿营引起不小波澜。您怎么看待这两位政治人物的言行? 王在希:赖清德是目前民进党上层最具活力、最想取蔡英文而代之的实力派人士之一。他在访美时提出“亲中爱台”言论,目的很明显,是要吸引岛内外媒体的关注,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其未来在台湾竞逐大位而提前热身。 有的学者曾揣测“民进党是否会改变台独立场”,我认为赖清德抛出“亲中爱台”论,只是一种策略上变化,绝不会改变他的“台独”本质。从他事后的言论看也证明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在台湾凡是承认一个中国的,都称对方为大陆。赖清德把大陆称为“中”,本质还是“一边一国”。其次,对外国才可以叫“亲”,比如亲美、亲日,对自己的祖国不存在“亲”的问题,是爱不爱国的问题。他的“爱台”二字,实际上就是爱“台独”,而不是爱台湾人民。 所以赖清德现在抢新闻版面,刷存在感,真正的目的为了欺骗选民,争取选票,想表明他在两岸关系上不同于蔡英文,具有新思维和灵活性,这同时也反映了民进党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在日益显露出来。 关于柯文哲来上海参加双城论坛,这说明柯文哲在处理两岸关系这个重大问题上,与民进党当局有所不同,他能够权衡利弊,采取一种比较理性、务实的态度。 因为柯文哲已经认识到,只有处理好两岸关系,他在台北的施政才能打开活路。 所以,尽管柯文哲原来有深绿背景,他也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但是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扩大两岸民间交流方面,他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媒体也注意到,柯文哲接受、认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两岸一家亲”、“命运共同体”的提法,明确表示了他与民进党在处理两岸问题上的不同立场。 当然,柯文哲作为现任台北市长,他明白必须要有政绩,必须尊重选民。台北市要想保持经济发展,要让选民受益,就应改善两岸关系,推动沪台两地经济交流合作。完全走民进党蔡英文的路,会越走越窄,最后走入死胡同。 而蔡英文目前所处的困境,实际上也从反面给了他启示: 恶化两岸关系、限制两岸交流,台湾经济就会受到影响,就会失去中间选民的支持。 两岸经济具有很强互补性,融合发展是最佳选择 中评社记者: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大陆对台学者都在探讨“融合发展”的问题,您怎么看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王在希:2008年国民党马英九执政后,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过一个ECFA协议,两岸经济实际上已经正常化、一体化了。台湾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陆,因为两岸的经济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就可实现优势互补,对两岸的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弊。 台湾有比较充裕的资金,也有企业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而大陆有丰沛的资源,有13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有对台商的优惠政策。连李登辉以前也不得不承认,台湾经济必须以大陆为腹地,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绝对是行不通。更何况当前两岸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大陆的“一带一路”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取得相当的成功,我相信台湾的参与和合作,一定会使两岸经济都进一步取得长足的发展。 所以,不管民进党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也好,要求在大陆台商撤资回台湾也好,限制两岸交流合作也好,都不能够改变台湾工商界人士要求和大陆加强经济合作的意愿。两岸经济融合,最后实现两岸共同发展,也是民进党阻挡不住的大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台湾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台湾问题有一系列新的论述,明确表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 我们有充分的战略自信,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大陆已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对台湾问题具有高度共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在大陆一方,台海局势总体上是可控的。 所以我说尽管两岸关系麻烦增多,但是大局可控。
第一个原因是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想进一步打“台湾牌”,利用台湾问题来牵制中国。特朗普当选后,他觉得奥巴马政府过去八年在对华战略上推行以“颜色革命、和平演变”为主、以战略遏制为辅的路线,基本上没有取得成效。
1979年中美建交时,美国明确承诺只与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所以,特朗普与蔡英文公然通电话,对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表示祝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尽管如此,特朗普正式就职后还是不得不改变当时咄咄逼人的姿态,不得不回到一个中国政策底线上来。但是,中美之间未来围绕台湾问题的麻烦还是会不断,例如美国国会最近正在通过决议,表示美国军舰将来要停靠台湾港口,美国将继续售台先进武器装备,所以这个问题目前没有解决。
另外,中美关系有两个问题很值得注意:
蔡英文当局现在在推动“去中国化”上有一个整体的部署,核心是要摆脱大陆,即经济上摆脱对大陆的依赖,政治上摆脱“九二共识”的束缚,国际上摆脱一个中国框架,文化上摆脱中华文化对台湾的影响,用他们自己的话叫推动“转型正义”。所谓“转型正义”就是要慢慢地割断台湾与中国大陆历史形成的脐带关系,把过去国民党执政时期奉行的一个中国“宪政”体制,慢慢改变为“台独”体制。这些都反映了蔡英文的“谋独”心态,目前只是慑于大陆的压力,尚不敢轻易碰撞两岸关系的底线和红线,但她谋“独”的心态是显而易见。
从台湾岛内局势来看,蔡英文日益陷入困境,现在面临两个死结,即“两岸无解,经济无望”,民意支持度从一年前的58%下降到28%,这说明蔡英文当局在岛内越来越不得人心。很多中间选民慢慢认识到选择蔡英文是选错人,他们原来以为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时台湾的经济发展不如人意,两岸关系发展的红利没有转化为广大台湾民众的实惠,想换一个党做做看。现在他们慢慢认识到,民进党上台,更无法改变台湾经济日益边缘化的趋势。蔡英文一方面想摆脱大陆,冷却两岸关系,一方面又想提升台湾经济,这是不现实的。只要蔡英文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改变“台独”分裂路线,两岸关系无法改善,台湾经济也不可能有什么出路。
近期,台湾剩下的20来个“邦交国”也出现了危机。尤其是巴拿马和台湾“断交”后,引起连锁反应,对台湾当局的“国际空间”造成很大冲击。下一步和台湾“断交”的国家肯定会接连不断,这是蔡英文当局推行“台独”分裂路线必须付出的代价,是作茧自缚、自食其果。过去八年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期间,通过缓和两岸关系来改善“国际空间”是唯一可取的途径。民进党一方面想冷却两岸关系,投靠美国与日本,另一方面又想拓展“国际空间”,肯定是行不通的。
(作者系中评网记者束沐;来源:中评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