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上市企业对游说活动的投入越大,股票收益越高,其背后潜藏着各类官商勾结活动。
张友浪 / 政见观察员
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的三位研究者选用 2006 年震惊华盛顿的 Jack Abramoff 行贿丑闻(参见凯文·史派西在 2010 年主演的电影《Casino Jack》)作为切入点,研究了公司游说活动对股票收益的影响。
这项研究主要说明了如下结论:美国企业游说投入越大,公司股票收益越高;游说活动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渠道为不正当的权钱交易。
企业游说能否带来收益?
每年美国企业会花费数十亿美元在游说国会政客和联邦官员的活动上,但很少有人能说清游说究竟能否为企业带来收益(如果能,通过何种渠道?)。考虑到选择游说的决定往往与企业自身的特征互为因果,这就为清楚的因果推理带来了挑战。
研究者于是选取了一个突然降低企业游说能力的外生事件作为切入点。该事件发生于 2006 年 1 月 3 日,华盛顿顶级说客 Jack Abramoff 承认贿赂政府官员的罪行,并牵连了大量华盛顿高官。这一事件被隔天的《华盛顿邮报》称为 “这一代人中最大的公共腐败案件”。事件发生后,公众和媒体对游说活动的关注度空前提高,政客们不得不主动和游说者们保持距离,从而突然限制了后者的政治影响力。
由于这一事件与企业特征以及企业之前的游说决策并无直接联系,因而研究者可以借此考察市场反应来确认游说活动能否为企业增值。其主要逻辑为,2006 年的丑闻严重削减了游说活动的影响力,如果企业游说活动在之前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那么在丑闻发生后游说投入越大的企业的股票收益就会下降越大。
为了检验上述逻辑,研究者使用标准普尔500指数在 2000 到 2008 年间所覆盖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考察了这些企业在 Jack Abramoff 丑闻事件后三天的异常收益(即股票的实际投资收益扣除正常收益后的股票收益,通常由各类 “事件” 所引起)情况。
在剔除了丑闻发生时已停止交易的企业和异常收益超高或超低的企业后,调查样本中总共包含 617 家企业,其中 421 家企业在 2003 年和 2005 年之间花费至少 1 万美元在在游说活动上。
总体来看,参加游说活动的企业的资产往往更高,平均资产达到 269 亿美元,而没有参加游说的 196 家企业的平均资产为 122 亿美元。参加游说的企业的平均游说支出为 400 万美元。在这些企业中,游说投入最高的是通用电器公司,其游说支出为 5600 万美元。
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每家企业的市帐率(即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和总资产后,游说投入越高的企业在丑闻发生后的股票收益下降越大。在所有参加游说活动的企业中,丑闻事件发生前的平均游说开支每提高 1 个标准差(约为 680 万美元),在事件发生后三天的异常收益率平均下降 0.19%,约为 4920 万美元。
考虑到丑闻事件仅仅是削弱了游说者的政治影响力,因而上述发现反过来说明, 游说活动在正常时期为股东创造了大量价值。而且,丑闻事件并未彻底消除游说活动及其影响力,因而上述结果只是对企业游说收益的保守估计。
政企合作还是政企合谋?
学者们通常认为,企业的游说活动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为企业增值:一种观点认为企业通过游说将他们的专业知识传达给有效信息不足的政策制定者,从而帮助他们作出科学决策(政企合作);另一种观点认为游说企业使用不道德的手段来影响决策者,进行权钱交易(政企合谋)。
那么,在前述的发现中,企业游说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哪个渠道?是因为企业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专业化知识,还是因为企业与政客之间不道德的利益交换?
为了探究上述问题,研究者假定,愿意参与不道德的商业活动的企业往往也更有可能参与不道德的游说活动,于是研究者调查了是否这些企业会受到丑闻事件更强烈的冲击。
研究者发现,如果一个参加游说的企业在丑闻发生之前的五年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处罚过(全部样本中有 10% 的企业受到过处罚,参加游说的企业的受罚比例为 13%,未参加游说的企业的受罚比例为 5%),在事件发生后三天的异常收益率平均下降 0.32%,明显高于未曾受处罚的企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参与游说的企业的社会声誉、公司职业操守越差,来自丑闻事件的负面影响也越大。
为了考察游说增值的另一渠道——政企合作,研究者搜集了和信息不对称相关的指标,例如无形资产的数量,研发支出,和审计透明度。结果表明,信息门槛高的企业并不会在游说活动中获得更高的收益。这更加从侧面说明了游说中所潜藏的官商勾结活动。
为避免 2006 年 1 月 3 日的其他事件造成了股票收益的变化,从而造成错误的推断,研究者还作出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者发现,那些雇佣 Jack Abramoff 的游说团队成员的企业在丑闻后股票收益下降的幅度越大。在 2006 年前后的年份里,1 月 3 日并不会显著影响企业游说开支和股票收益的关系。
警惕中国智库热背后的政商勾结
自 1990 年代以来,中国民间智库逐渐兴起。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大量新兴智库开始涌现,中国这条看不见的 “K街(美国智库游说活动的象征)” 俨然成形。从当前智库背后的人员组成可以看到,几乎每一家中国民间智库背后都包含政、商、学三股力量,其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类知名网络、地产公司的身影。
从科学决策的角度看,智库的兴起意味着, 企业可以把所掌握的资源、信息提供给学者,学者在此基础上准备更为全面、合理的政策方案,供政府部门的决策者考虑,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政策循环。
然而,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智库活动也有可能成为政商勾结的温床。尽管在国内很少有人公开将智库和游说联系起来,但大量企业通过智库捐赠,间接为学者和官员提供收入和声誉。在这一过程中,学者很有可能沦为特定企业的说客,官员也有可能成为袒护特定企业利益的帮手,从而形成一个恶性的政策循环。
参考文献Borisov, Alexander, Eitan Goldman, and Nandini Gupta. "The corporate value of (corrupt) lobbying."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9, no. 4 (2016): 1039-1071.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