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耘博士
参访时间:2012-9-5至2012-9-11
参访城市:圣彼得堡,莫斯科
2012-9-24
我们这代人,是在中苏严重对立的环境中长大的。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反苏的教育。但是,毕竟苏联是近代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而且当年苏联也创造了一系列的人类科技第一,所以成年以后,看了许多关于苏联的历史资料,以便理解人类现代史,以及我们自己的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
08年,看完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写的《大国悲剧》以后,曾经写了一篇短文“忘不了苏联”。之所以忘不了,就是因为苏联对当今世界格局,对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都有着无法磨灭的影响。所以,一直想去看看当年的苏联、今天的俄罗斯。看看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以及现在正在经历的事情,向那些对新中国,对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伟人们表达自己真诚的敬意,也希望帮助自己更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
因此此次去俄罗斯圆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梦想。俄罗斯之行,带给我的有感慨,有敬仰,有震撼,也有思考。以下分七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1.当年苏联的强大今天依然显而易见。
2.今天俄罗斯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3.苏联从诞生到解体的一点思考。
4.从苏联解体看今天中国的核心问题。
5.从苏联解体看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局限。
6.当年毛泽东他们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7.当年是什么救了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本质。
1当年苏联的强大
在莫斯科,很少能见到像北京上海这些中国大城市中为数众多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有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群,目前还在建设中。
站在莫斯科大学前的麻雀山(当年的列宁山)上,远望莫斯科城,最突出的,除了那个正在建设的现代化的建筑群外,基本还是几十年前的六个斯大林式建筑。第七个是莫斯科大学,在我们的背后。
麻雀山上看莫斯科城貌
莫斯科的道路很宽,据说是为了备战,基本都是几十年前就已经建设完成了。曾经金碧辉煌的地铁站也已经有些花容失色了,但是依然让人感到富丽堂皇。今天俄罗斯人民普遍享受的基本免费的医疗,教育等等,也都是始于苏联时期。从这一切中很容易感受到当年苏联的强大不是仅仅在政治上的,而且也是在经济上的。
当年列宁和斯大林接手过来的苏联,用丘吉尔的话来说是一个靠木犁耕种的落后的农业国。在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中,斯大林把它建设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因此才有了二战中与希特勒对抗的资本。并且成为战胜法西斯的中间力量。
这个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内部与外部因素?
看了很多历史资料后,我觉得客观条件有两个。一个是20-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帮助了苏联。当时苏联经济独立于西方经济体系,使其不受西方经济危机的拖累,借这个机会购买了大量的西方设备,也引进了大量的西方人才,来按照自己的方式建设苏联;第二,苏联有着丰富的资源,人少,地大,物博。资源的丰富不只可以有效满足苏联人民自己的需求,而且是其可以与西方换技术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除开上面两个客观原因之外,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斯大林的有效管理,显然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激发了人民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社会的热情。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1956年写的《斯大林时代》一书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高涨热情与付出的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作者在苏联曾经长期工作生活,于1949年被以帝国主义间谍罪名被捕,1955年释放并驱逐出境。尽管有这样的经历,她却在书中写到:“对我的西方朋友们,我得说:这是历史上一个富于动力的伟大时代,也许是最伟大的时代。他(指斯大林)不仅改变了俄国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
而在近年出版的描写中国留苏学生的《岁月无痕》一书中,中国当年的留苏人员几十年以后,对五十年代苏联人民的文明,热情,友善,敬业,勤劳等的记忆依然清晰仿如昨日。
斯大林的管理方式,现在被遭诟病。但是,如果我们放眼世界就会发现,那些落后的国家,几乎没有例外地是依靠集权式管理迅速实现崛起的。而采用西方模式的,基本都陷于长期的落后状态。
所以,集权并不等于邪恶。它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有其适用的条件和价值。斯大林时代集权的管理,对于苏联的建设与发展,总体上显然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而在斯大林晚年,经过了战后恢复,他也意识到了计划经济的局限,而安排苏联经济学家研究商品经济问题。
“他通过组织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国内启动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大讨论,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作为整个讨论的出发点和重点。他提醒人们,‘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启发人们思考和探索‘为什么商品生产就不能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而并不引导到资本主义’。”“1952年,他74岁高龄,亲笔写出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样一部卓越的理论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斯大林,一分悬而未决的历史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李伟)
可惜五个月后,斯大林去世。苏联后来的领导人,虽然批判了斯大林的许多问题,但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问题上,一直保守僵化。期间虽然柯西金曾经做了改革的尝试并取得积极效果,但当时没有得到勃烈日涅夫的支持,最后不了了之,苏联始终没有走出纯计划经济的模式。
在网上,曾有一个朋友与我讨论所谓斯大林模式的问题。他认为是斯大林模式导致的苏联解体。我说,斯大林53年去世,苏联90年开始解体,期间历经37年,六个领导人: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契尔年柯,安德罗波夫与戈尔巴乔夫。而且从赫鲁晓夫开始,就批判和反对斯大林。你怎么能把苏联的解体归罪于斯大林呢?如果真的是斯大林打的基础导致苏联解体的话,那后面的领导人就都是白痴了,但这更怪不得斯大林了。这个朋友不得不说:你说的确实有道理。
伟人,必然有着常人难以体会且无法企及的高度与胸怀。只有拥有类似经历的人,才能理解其伟大之处。丘吉尔一生反共,曾视苏联为最大的敌人。希特勒使其不得不与斯大林合作。在斯大林逝世后,他曾说过一句话:“他接过的是一个木犁耕种的俄国,他离开时留下的,是拥有核武器的苏联。”
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二十年了,但是我们从俄罗斯依然能够看到,曾经的苏联不仅仅拥有核武器,还有许多我们今天也没有实现的东西,包括全民福利。
2今天俄罗斯的问题
今天的俄罗斯,显然依然富裕---靠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当年苏联的遗产(那些几十年前就完成的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等)。今天他们享有的福利还是远远超过了我们。他们政府的支出,很大一部分用于国民的福利,继承了当年苏联开始的社会主义体制下全民福利的做法,包括住房,教育和医疗等等。这个是我们无法相比的。也是中国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但是俄罗斯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竟然没有一个是俄罗斯自己生产的。高速铁路列车是德国的,大巴则是西方或韩国的。在街上,看到大量的进口汽车,包括中国的奇瑞,长城,与很新的陕飞的重型翻斗车。苏联当年重工业非常强大,但是今天却沦落到这个地步。它的轻工业就更乏善可陈了。目前看,唯一强大的,是它的军事工业,但是也已岌岌可危。近两年,俄罗斯的航天发射出现多起事故,使中国也受到牵连---去年中国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去往火星的探测器,因火箭故障没有能够进入轨道。
苏联解体后不久,中国订购了苏-27,而没有买他们极力推荐的米格-29。苏霍伊因此熬过了最为艰难的叶利钦时代,曾经誉满天下的米格则撑不下去被苏霍伊吞并。
中国五代机歼-20的出世,标志俄罗斯能够卖给中国的武器越来越少了。
为了挽救俄罗斯曾经非常强大的航空工业,这两年来,俄罗斯不断提出与中国共同开发的建议。包括大型飞机,和大型直升机联合开发的建议。显然俄罗斯人清楚,如果不抓紧与中国合作开发,已经残留不多的苏联留下的航空工业的底子,大部分就会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近几个月,俄罗斯军用飞机接连失事,原因是空军没有足够的油料保证飞行员的训练。俄罗斯巨大的福利开销,使得政府拿不出足够的经费支撑军队的正常运转。
总体上看,当年苏联建立起来的世界上最强大之一的工业体系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如果普京在短期内拿不出措施重振俄罗斯工业体系的话,俄罗斯很可能成为继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之后,又一个靠吃资源维持的富裕国家,而失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的工业体系,在80年代也有着类似的经历。90年以后,国家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载人航天,高端机床,大型盾构机,以及大量新型军事装备等等的成果。所以,我一直认为江泽民和李鹏同志在这件事情上,对中华民族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性贡献的。
最近,西方媒体评论说普京要重复当年斯大林的做法,重振俄罗斯工业。但是,历史是不可简单重复的。在今天简单地模仿斯大林不会有出路。
从与俄罗斯人不多的接触中,以及俄罗斯社会的治安状况看,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民族现在缺少精神的支撑。东正教显然并没有起到这个作用。在书中见到的,当年苏联人民热情友善,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氛围,不太能感受到。看到的更多的是冷漠与懒散。曾经辉煌的苏联轰然倒塌的现实,无情地摧毁了俄罗斯大众心底对国家的信仰,取之而代的是心灵深处的一片迷茫。红场边的小贩倒挺热情,也蛮友好。
我们看美国,是基督教在支撑美国人民的精神吗?显然不是。我觉得是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强国的地位在支撑着美国人的精神。宗教并不能给予一个民族带来使命感。而没有使命感的民族,必然是没有追求的平庸民族。这与一个企业是相同的。
普京是否能够为俄罗斯民族提供一个精神上的支撑,建立这个民族的使命感,是他是否能够带领俄罗斯民族,再次走向辉煌的关键。
从普京历年来的表现来看,他好像并没有显示出这方面的能力。
所以,对于俄罗斯民族的未来,我并不太看好,尽管我真心祝福他们。我觉得普京未必能够真正复兴这个民族。
3苏联70年的历程
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伊始,便遭到了西方国家的联合围攻。所以,列宁在世的时候,基本上是求生存的时期。到了斯大林接手,才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列宁到斯大林,苏联走过了三十年多年。苏联成为了世界两巨头之一,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打败希特勒,全球殖民地的独立与解放,为人类在资本主义之外,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并证明其可行,依此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等等。
这三十多年,是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奋斗,不断牺牲,不断创造的三十年。
斯大林离世之后,到苏联解体,经过了近40年。这期间经济建设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开创了多个人类科技的第一。苏联人民也享受到了建设的成果。
但是,苏联解体了。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如何用一句话揭示出这个巨变的本质?
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是,随着人员的更替,苏联后来的党的领导层,确实与当年的人已经有本质的不同了,虽然还是叫着同样的党名。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前辈有着不同的信念,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品质。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一批不思进取的既得利益者。之所以能维系了近四十年,是因为前辈们积累的政治资源,在支撑着他们领导国家的合法性,直到那些政治资源被彻底耗尽。这些人所代表的苏联党的执政合法性彻底丧失,所以被轻易击溃。
当年的苏联经济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至少并不比今天俄罗斯差,更比当年的中国要好很多。
4从苏联的解体看今天的中国
这次在俄罗斯期间,我才突然意识到两个国家6、70年历史的高度相似性---我们也经历了两个时期,而且两个时期长短也大致相同,是否中国也到了一个极为严峻的历史关头?
新中国前三十年是毛泽东时代。后三十年经历了多个领导人,如果不算邓小平的话,也正好将要是六个。后三十年在前三十年的基础上,经济也是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今天我们也遇到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这个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显然不是来自经济,而是来自政治。
我们无可回避的是,共产党经过几代人的更换,我们是否还具有领导这个国家的合法性?尽管这个问题是共产党的敌对势力提出来的,而人们常常用前辈的奋斗与牺牲,或者宪法中规定中国是共产党领导来反驳,或者用没有哪个现实的政治力量能够替代共产党来回避这个问题。
新中国的历史走到今天,在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客观地讲,实事求是地讲,这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了。
共产党当年领导这个国家,显然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所谓政治上的这个合法性,其实就是民意基础。而当年的民意基础,就是那一代共产党人,用自己自觉的巨大的牺牲证明了那个群体、当时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毛泽东在晚年曾经说过:“你们有谁想过为了新中国牺牲的2000万烈士?我是经常想这个问题的。”
但是,今天的共产党员们,并没有做出过那样巨大的牺牲,所以共产党前辈们用自己的牺牲积累的那些政治资本,经过这三十年,已经快用完了。
今天,是现在的共产党员必须严肃诚实地问自己的时候了:你有什么理由让人民选择你作为领导中国的力量。
这个理由,已经不能用前辈们的历史来支撑了。这个理由,必须是这代共产党人自己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牺牲,用自己的奋斗来回答的。而且也是未来的每一批共产党人们,都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回答的。
这是今天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一个最核心,也是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问题。
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如何在制度上保证未来的每一代共产党人都能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也是毛泽东建国后一直思考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如果共产党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将是共产党的悲剧,也将酿成这个民族的悲剧,就像当年的苏联一样。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意味着,在未来一个长的历史时期内,再没有一个组织,能够聚集起这个民族最优秀的分子,代表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的利益,来支撑个国家、这个民族,带领它去走向未来。中国将陷入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之争的局面。中国将不可避地被西方势力操纵,服务于西方利益,就像台湾那样,失去中国的独立自主。
其实,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并不困难,如果今天的共产党人是确实有着坚定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理想的话。
有这个理想,自然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没有这个理想,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挑战。
所以,如何让这个党的成员是真正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理想的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而这不是靠入党后的教育,而是要靠入党时的选择,及入党后的淘汰。因为成年人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不可以改变的。对成年人来说,教育可以提高认识,但几乎不能改变信念。
5从苏联解体看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局限
苏联是比较彻底的公有所有制,而且社会经济发展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却最后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由此我们既要反思苏联党自身的问题,也应该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局限。
当年苏联的计划经济,尽管把经济推向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是显然有众多的问题,特别是在民生的和个性化需求方面,远不如市场经济有效。
从社会主义的实践来看,纯公有制的计划经济,显然有自身内在的缺陷。这个缺陷出在哪里?我觉得出在对人类自身能力局限的认识不够。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即使我们有足够的信息采集手段,有足够的其他技术上的调控手段,其实人类的能力,也是不能绝对完全地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
换句话说,不论技术如何先进,人类管理复杂系统的能力,是有必然的局限的。所以纯计划经济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社会必然需要有自发调控的机制。这就是计划与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纯计划经济永远不是一个在现实中应该去追求的理想目标。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苏联党在全公有制下为什么会“蜕变”?不是说存在决定意识吗?历史地看,人性既有客观存在决定的一面,也有不由客观存在决定的一面。所以认为消灭了私有财产,消灭了私有制,就消灭了人的私有观念的想法,是幼稚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所以,以经济地位确定的阶级划分,以及由此引出的阶级斗争的理论,也是有局限性的,不应该被过度绝对化地使用。
人性永远是多样的,所以建立一个理想的,没有自私的社会,是不可能的。人类社会注定是好坏参半的。我们努力的目标,应该是把不好的东西,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不让它泛滥成灾,而不是建立一个没有私欲的社会。所以,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应该是可实现的,而不应只是美好的空想。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6毛泽东们当年的选择
上个世纪初,中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贫穷?是落后?是缺少科学和民主?
近代抗日战争是最惨痛的一段经历,最能说明问题。
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只一万多人。张学良的东北军驻扎在东北的有十几万,而且东北军是海陆空齐全,全是西方进口的装备。从史料上看,当时但凡蒋介石或者张学良下决心抗战,根本不会发生后面日本侵华。十几万装备精良的军人如果奋起抵抗,一万多人日军不可能成功。日本是因为轻易就占领了东北,才决定全面侵华的。这应该是事实。尽管许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侵华早有预谋,是精心策划好的一整套战略。这个说法应该不符合实际情况。
十几万东北军被一万多日军打败,日军占领了东北,进而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为什么会出这种惨剧呢?不是物质的贫穷,而是精神崩溃了。在西方鸦片战争等一系列的打击下,这个文明精神上崩溃了。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50年的时候,新中国刚刚结束内战,却能把打败日本人的美国军队从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遭受侵略掠夺,不是因为缺科学,或民主,更不是因为穷。真的穷的话,西方人就不来抢了。现在很多人在惦记着德先生、赛先生,说那个时候能够救中国。这是不懂历史。十几万装备精良的大军阻止不了一万多人的侵略,靠科学、靠民主能够救中国吗?当时的问题是要重建中华文明,重建你的精神家园,打起精神来。今天的俄罗斯其实也面临这个问题。
当时的局面,中国的传统理论已经被彻底打碎了,没有人信了。所以唯一的出路要从西方找理论。在西方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上和中国的传统文明是相通的。其它的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等那些主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都不像,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价值体系上,和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承是一致的,它也是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不变的根本追求。
我觉得这是毛泽东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价值上的原因。
第二个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它包含了具有真理性的哲学体系,以及对资本主义的透彻分析等等。这些理论不能说句句话都是真理,但是它所包含的真理性,是远远超过西方的其它理论的。即使到了今天,这个结论我认为也依然成立。超越伟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伟人也有自身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与其真理性,是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所以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7到底是什么救了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本质
毛泽东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说是马列主义救了中国,我们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但是我始终认为,人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一批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舍生忘死地奋斗,马列主义能救中国吗?
如果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那批人会就此放弃吗?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一次中华民族陷入灾难之中的时候,总有一批舍生取义的人把这个民族从灾难中拯救出来,所以我们才有五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历史。那些时候没有马列主义。
所以,我觉得与理论相比,人更重要。在更为本质的层面来讲,是毛泽东那批人救了中国。这是我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理解。换句话说,共产党历史上最为宝贵的,最为本质的,是那批人,那批可以为了大众,为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舍生忘死的人。
到今天,人依然是最重要的。我们不会因为举着马列主义的旗帜,名字依然叫中国共产党,就必然拥有了执政的合法性。执政的合法性一定是来自于每一代人自己的作为。
愿俄罗斯民族早日走出困境,再次辉煌;愿中国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足够的教训,而走出历史的困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愿中俄两国成为互相信赖,互相帮助的友好邻邦。
作者简介:谢耘博士,首都科技领军人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著有《我的职场十年》、《成长——从校园到职场》、《转折——眺望IT巅峰 》。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