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热门的军舰技术,自然首推综合电力系统了。不久前马伟明院士接受采访时披露:基于综合电力系统的下一代核潜艇无轴推进技术,领先就领先美国。随后更是指出,综合电力系统上舰只是顺道消了下噪音,本质上还是为了高能武器上舰。
联想到马院士此前提到的10年内电磁发射技术取代传统化学能,以及2015年中国航天科工官网曝光的,206所“导弹通用电磁发射技术”和“用于近程弹幕防空的电磁发射技术”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少小伙伴开始设想下一批055大驱,全部换装电磁武器;采用电磁发射的导弹将取得远超标准三的射程,获得比肩美军的洲际导弹拦截能力。
众所周知,火药燃烧的最大膨胀速度也就每秒2000米,这就从理论上封死了传统炮弹的初速。而电磁力则不受此限制,可将载荷推进到更高的速度。那么神乎其神的电磁发射技术究竟是不是一如网友所说的那样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作为继化学能发射之后的新概念动能发射技术,电磁发射技术主要分为电磁轨道式和电磁线圈式两种,典型的代表就是电磁弹射器和电磁炮。
不过既然提到高能武器上舰,那自然要先来琢磨琢磨电磁炮。山姆大叔为DDG1000量身打造的电磁炮尽管没能实战部署,但依旧能让我们管窥电磁发射的奥妙。
电磁炮的发射简单来说就是两条通电导轨负责产生感应磁场,动能弹头作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被安培力加速。然而正如DDG1000改弦更张的舰炮一样,电磁炮本身是个原理简单实现复杂的存在。
综合电力系统考虑的是如何实现全舰所需能源,以电力的形式统一分配管理,一但加上大量电磁武器,新型军舰所需的动力、材料将成为更头疼的问题。1997年立项的DDG1000如今被改的面目全非,在地面一炮穿透8块钢板的电磁炮最终没能成为朱姆的配刀;除了钱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单个技术突破后带来的木桶效应。
但是马院士团队2019年实现工程应用的目标,应该是指综合电力系统本身,而不是电磁发射的全套应用。
至于想用206所导弹电磁发射技术反导的,尽管电磁炮7马赫炮口初速和200公里射程看起来很诱人。但作为通电导体的炮弹本身不过是个动能弹丸,没有自主制导能力只能打击地面固定目标。DDG1000上的AGS155mm舰炮,发射LRLAP时,也能到到185公里,还带有制导装置。缺点无非是一发炮弹比电磁炮贵了点。
但正如反导技术一样,同样采用动能碰撞杀伤的kkv反导拦截器,难点在于动能弹头上的精密导引头。这样的需求显然无法像电磁炮的铁疙瘩一样,作为通电导体直接塞进电磁炮的轨道里。
事实上,航天科工在报道里已经指出是“通用电磁发射技术”,导弹的电磁发射技术实际上与航母电磁弹射器原理接近,而目前的导弹发射装置普遍是蒸汽、压缩空气和火药动力推进装置。毕竟借助自身动力实现远程精确打击的导弹,离开发射架的过程也需要发射。
目前常见的热发射不仅对发射装置有烧蚀影响,喷射时明显的红外特性也极易被定位。而气体弹射的冷发射,反应慢不说,发射装置的维护保养也是个大难题;毕竟谁也不希望弹出去的导弹再掉下来。加速平稳,冲击力小的电磁发射,显然是解决现有弹射方式不足的不二选择。对于战略核潜艇来说,采用电磁弹射助推的潜射弹道导弹更将彻底解决水下发射的难题。
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起研究的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自2009年起相继进入工程应用。而中国领先一代的中压直流系统装机容量大、功率密度高、适装性好,更适合军用。
尽管不能像网友设想的一样马上打造出超级战舰,但正如马伟明院士所说,综合电力系统将为高能武器上舰打下基础,更能使中国新一代核潜艇超越美国,从而使中国多款核心海军装备实现对美国的弯道超车。若干年后,谁又能保证今天的奇思妙想不会成为现实呢。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