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填空题想必大家都能不假思索地报出答案。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古人都有“名”了,为何还要取“字”?“名”与“字”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言: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由此看,“名”属会意字,人们在暮色中相遇,往往难以辨认对方身份,于是便“以口自名”——我是张三,你是谁?我是李四。文字产生以后,名字被记载下来,就成为区别某个人的代号。
“字”在《说文·子部》中解释道:
“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段玉裁注 :“人及鸟生子曰乳。”
字是生育、滋生的意思,是从名中滋生出来,对名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在古代社会,取名和字的时间并不相同。《仪礼·丧服传》云:“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婴儿出生三个月以后由父亲或祖父慎重选取一个名,蕴含着深厚的家族期望和祝福。
而字则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才有的。《礼记·曲礼》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又云 :“女子许嫁,䈂而字。” 古代男子在20岁成年时取字,女子在15岁及笄或是定亲出嫁时取字。因此形容女子待嫁也有“待字闺中”的说法。
“名”和“字”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也是不一样的。《颜氏家训·风操》中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另外在社会交往中,一般自称用名以表谦逊;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也可以直接称呼名。同样地,晚辈对长辈、位低者对位高者,则尊称其字,以示敬重;平辈之间也要称字,以示礼貌。
比如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称;“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这里作者便是称名,表自谦。
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公瑾”是周瑜的字,表现了苏轼对周瑜的尊重。
相反,若是直接称对方的名,则是对此人的不敬甚至不屑。《三国演义》中称呼刘备经常用其字“玄德”,称呼曹操则直呼其名,甚至叫他的乳名阿瞒,这就是作者有“拥刘反曹”倾向的鲜明表现。李白诗作《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则写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直呼孔子之名,这是因为李白自比楚国狂人陆通,也只有狂人才敢于把孔子称为孔丘。
名和字在不同场合使用,同时又要便于日常交际,所以名与字之间往往有着意义上的各种联系,这就是所谓“名字相应”。正如《白虎通义·姓名》所说 :“或傍其名而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则知其名。”听到别人的名,就能想到别人的字,听到别人的字,就能知道别人的名。某种意义上讲,字可以说是对名的训释,“名”与“字”互为表里,因此字也有“表字”之称。
那么古人起的自己的“字”和“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的《春秋名字解诂》,一般有五类情况。
一是“并列式”:同义互训,意义相同。即表字和名意思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这是古人取字最常见的方式。西汉王充《论衡·诘术篇》云:“其立字也,展名取同义。”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也有“平”的意思,《尔稚·释地》说:“广平曰原。”
颜回字子渊,“渊”也是“回”的意思。《说文》:“渊,回水也。”宰予,字子我,“予”也就是“我”的意思。樊须,字子迟,“须”和“迟”都有“停留”“等待”的意思。
诸葛亮,字孔明。都是明亮的意思。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的意思。有意思的是,诸葛亮的亲哥,名曰诸葛瑾,字子瑜,和周瑜刚好反过来了。
在歇后语里被周瑜打的黄盖,名字也属于这一类型。黄盖字公覆。《左传·襄公十四年》:“盖之如天,容之如地。”《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盖”约等于“覆”,今可同义连用作“覆盖”一词。
再看三国时曹氏父子,曹操,字孟德,“操”与“德”都是指美好的品行。曹丕,字子桓,这个理解起来稍微费点劲,“丕”的本意是“大”,《说文》:“丕,大也。”而《诗经·商颂·长发》:“玄王桓拨。”“桓”也有“大”的意思。曹植,字子建。“植”的本意就是树立、竖起。《玉篇》也将“建”释义为“竖立也”。由此可以明了,曹氏父子的名、字构成典型的同义互训关系。
聪明的你,又要问了:“子”是什么意思?“子”是对男子的美称,除此之外“公”“君”“甫”等都是对男子的美称。
又如三国时的东吴孙氏兄弟: 孙策,字伯符。《后汉书·董卓传》:“承奉军败,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皆弃其妇女、辎重、御物、符策典籍。”“符”与“策”意思相同。孙权,字仲谋,“权”“谋”二字如今也可以作“权谋”一词连用。孙翊,字叔弼,“弼”“翊”均有“辅佐、帮助”之意。同理,孙匡,字季佐。《诗经·小雅·六月》: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匡”和“佐”也都含有“帮助”之意。
不仅如此,从孙氏兄弟的“字”中还能对他们各自在家族中的长幼次序一目了然。其中,伯、孟表老大,但二者又有区别,嫡出长子称为“伯”,庶出长子称为“孟”。班固在《白虎通义》中就曾明确提出: “嫡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鲁大夫孟氏是也。”而“仲”“叔”“季”分别指老二、老三、老四(如果家里只有三个孩子,那就季就指老三)这种区别性的排序,也是古代宗法制度和等级观念的鲜明体现。
二是“矛盾式”:反义相对,意义相反。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例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愈,有超过的意思,是积极进取的名,但却取了一个意义相反的字。《论语·先进》中记录: “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就是说,往后退的要让他前进,总想超过别人的要让他后退一些。韩愈的名与字意义相反,就体现了以退补进,进退互补的中庸之境。
像这样的名与字还有很多,唐人杜如晦,字克明。其字取意于《书·尧典》:“克明俊德。” “晦”有昏暗的意思,与“明”相对。反之,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同样为反义。
另有前文提到的孔门弟子曾点,字皙。“点”的繁体字“點”从黑、占声,《说文解字·黑部》释为“小黑也”,意思是小的黑色斑点,引申为污的意思。而“皙”从白、析声,《说文解字·白部》作“人色白也”,与“黑”正是相对。
三是“扩充式”:连类推论,意义相顺。即表字与名都出自名句或成语,从而使“名”与“字”之间有了意义的联系和典故上的依据,意思相顺。
例如赵云,字子龙。取自《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宋代思想家张载,字子厚,取自《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字鸿渐,则来自于《周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字身之,《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元代诗人元好问,字裕之,出自《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四是“延伸式”:据义指实,意义相延。也就是说,此类表字补充说明名字的意思,或为名字意思的延伸。
这一类名字中最为典型的当属苏轼和苏辙兄弟俩。苏轼字子瞻。“轼”,《说文解字·车部》释为“车前也”,实际上是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左传·公十年》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就是苏轼的名与字的注解。曹刿下了车,看了齐国逃兵的车辙,又登上车,靠着车箱前的横木远望。“轼”就是便于人“远瞻”。苏辙字子由,与子路字仲由类似。“辙”是车轮碾出来的痕迹,引申为路途;而“由”有经由、通过之义,正与“辙”“路”相关。
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耕者牛也。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鲤为鱼也。关羽,字云长。“羽”有鸟类翅膀之义,《礼记·月令》:“鸣鸠拂其羽。”郑玄注“鸣鸠飞且翼相击。”宋陆游《冬夜读书》诗:“有心求缩地万里,无羽可朝天九重。”这也解释了关羽名、字相辅取展翅入云,前途无量之意。
此外还有,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因能“补”过才能“无咎”,张飞字翼德、岳飞字鹏举等都可归入此类。
五是“辅助式”:辨物统类,意义相近。这一类型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例如梁鸿,字伯鸾,“鸾”与“鸿”都是飞禽;陆机,字士衡“机”与“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陈琳,字孔璋,“璋”和“琳”都是玉石制品,含义相近,但不为一物。
前文已述,古人的字与名当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倘若名与字的字面关系不太明显,那么为名取字的人便要写一篇“字说”或“字序”,来说明名与字的关系以及命字的理由。比如,苏洵为其二哥苏涣更字曰“文甫”,但字面上看不出“文甫”和“涣”的关系,于是他就写了一篇著名的《仲兄字文甫说》:
“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对“文甫”一事做了解释。
在“名”和“字”之外,对古人的称谓还有“号”。《周礼》有云:“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就是说号是为了尊讳其名而另取的一个美称。最早的号应是上古天子帝王的称号,如,炎帝称神农氏、大庭氏,黄帝称大鸿氏、轩辕氏,颛项帝称高阳氏等。
后来为了表示敬重,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字,而称其别号。号和名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取决于这个人自身想表现的志向和情趣,更能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如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等等。
此外,有人认为称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王维被称为王右丞;韩愈被称为韩昌黎,柳宗元被称为柳河东等。
人的名字作为一种词汇文化,并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古代这种有名有字的命名模式,被作为一种礼俗延续下来。直至近代,文人雅士依然流行“名”与“字”并存的传统。如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过程就是成才的过程。
名字里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如今,世人的名与字已合二为一,但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一份礼物;每喊一声某个人的名字,都传达了对他的期许和祝福。
参考文献:
[1]班固:《白虎通义》,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8年。
[2]谭汝为:《人名春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3]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欧阳佳丽:《〈尚书〉与古人名字文化》,《汉字文化》,2009年第3期。
[5]吴清颖:《“春秋三传”与古人名字关系浅探》,《汉字文化》,2010年第11期。
[6]许紫筠:《古人名字文化之〈诗〉意表达》,《汉字文化》,2009年第17期。
[7] 暴希明:《古人名、字、号关系论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8]周裕锴:《谈名道字——中国古人名字中的语言文化现象考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作者:西洲;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