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华兆昌:打开尘封的百封家书——新四军老战士华寿保的家国情怀
点击:  作者:华兆昌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4-07-27 08:14:34

 

1.jpg


古人云:家书抵万金。家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特定的地位。家风,在祖祖辈辈的打磨下,就像一件上好的古董。虽不是万顷家产,但留下最宝贵的精神命脉。

 

1958年,我在小学二年级时,以歪歪扭扭的字与舅舅通信。直到1998年从未间断。至今保存信件百封有余,并编辑成《舅父手书》。信封破旧,信笺淡黄,少许缺页少角。但重温家书,感慨万分。它,唤起人生记忆。它,升华感恩之情。

 

2.jpg

 

 

华寿保,九十又六,祖籍宝应氾水镇,现定居陕西咸阳。1945年7月,17岁的他胸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告别父母,投身革命。北上淮海战役,南下渡江战役,又福建前线,还抗美援朝。八年间,杳无音信。八年后的1953年,回到家乡。

 

一家人惊喜不已,盼来了团圆。特别是,给我这个外甥带来了人生希望。俗话说,无舅不生,无舅不长。此言,我不知出处。但,摆在我身上,恰如其份。正如熟知我的亲友所说——我有天下最好的舅舅。

 

我的家庭,孤独、贫穷、无助。我是遗腹子,在娘胎四个月时,父亲去了。母亲没有文化,没有职业,又体弱多病。我的出生,注定命苦。左邻右舍劝妈把我送人,亲戚上下逼我妈改嫁。可怜的母亲没有眼泪,没有言语,没有表情。骨子里咬牙切齿:娘在儿在,希望在。此情此景,舅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当着亲戚朋友,街坊邻里,斩钉截铁地表示:姐姐和外甥,一切由我承担。

 

 

打那以后,舅舅每月按时寄来生活费,从未拖延,从未间断。舅舅在信中写道:“1958年后,你上学了,每月只给20元,过年过节多寄10-15元。除了生活费,还有学费,是不宽裕的。”

 

1967年元月,我随同学步行上北京串联。舅舅手书:在你出发北京前,我曾写给你一封信。你叫寄的钱,被你班同学薛某某带回家(薛卫平同学在今年同学聚会时还提及)。信中又写道:你在出发前所用的钱,我已寄给你母,还给别人。如急需钱的话,可先借,以后我再给你还。

 

重温此信,感激泪水夺眶而出。正是舅舅数十年资助,加之母亲勤俭持家,我顺利读完初中。当时,左邻右舍10户人家,年龄相仿12人,只有两人读完初中。

 

3.jpg

 

而舅舅本人,省吃俭用,艰苦朴素。我母亲在世时,每年给他做布鞋。一双布鞋,要穿一两年。信中写道:给我做鞋,最好黑色,紧口。1984年,我舅母病重(当年元月去世)。我在西安一个多月,与舅舅共同生活。他,穿着老式衣服,吃着粗茶淡饭。早餐,一个馒头,边走边吃。中餐,食堂里买点饭菜。改善伙食,就是包饺子。

 

他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他大儿子(我的表弟)参加工作时,我为他买了件西装。在1986年5月20日的信中写道:一件衣服,就82元,太贵了,不应买这样高级的。刚参加工作,应该艰苦点,只要穿得不破就可以了……受到舅舅的熏陶,又忘不了童年生活。我也养成了过苦日子习惯。当兵之时,每月6元津贴,寄5元给母亲,自己只留一元钱零用。干公安,三十三年,总是一身警服,走街串巷。退休后,卸了警衔标志,仍警服披挂内外,伴我走东到西。

 

 

舅舅识字不多,但几十年坚持自学。现在,仍然每天看书看报,知识面较广,理论水平较强。书信,不仅谈家常事务,还蕰含着哲学理念,充满着逻辑思维的理论说教。

 

1980年12月8日,全国正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他在百忙中,为我寄来了《真理标准讨论的由来》一信,长达4000多字。此信,写到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写到1977年春节,《两报一刊》社论。写到1978年4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论断。信件,有事实,有史料,有论点,有论据。初读,爱不择手。重温,倍感亲切。

 

舅舅对我,不仅生活上无私关心,学习上帮助热心,还在品质上要求用心。保存的信件中,最早的一信是1967年元月9日。舅舅手书:你大串联在北京,借了鞋子袜子(外地学生串联时,是允许的),要打借条,以后要还,切记。又保存信件中,最后的一信是1995年5月2日。那年这天,我走上县公安局领导岗位,任副政委。舅舅接到我的电话,第一时间是下午四时,写信告诫:今年反腐倡廉,公检法是重点。我们这里秦都区交警大队因受贿,已有6人被捕。贪污受贿万元(累计),就受刑事处分。千元,虽然不够上刑事处分,也要受到行政和党纪处分。这一点,你千万千万要记住!!切记!!这,是我对你的唯一要求,你一定要保证做到。这段文字,划上波浪线,以示强调。

 

这两封信,语重心长,铭记入心:早年,舅舅教育我,不占他人便宜。成年,舅舅要求我,不做贪官污吏。几十年来,曾一贫如洗的我,一步一步走到今日。既受益于自己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也得益于舅舅的苦口婆心,言传身教。

 

古董有形,传承无质。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渗透在骨血里,成为精神纽带,乃至性格和命运的一部分……

 

(作者系宝应县公安局退休干部;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