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8月15日,上海吴淞第二中学高中毕业生金训华,仅以短短的20年生命历程,在黑龙江逊克县逊河的洪水里中断了,为的是抢救国家财产,成为第一位知青烈士,至今已55周年。
当时的“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号召全国青年向金训华学习。
什么是知青金训华精神?那就是视劳动者为尊甘愿接受再教育,视国家集体利益为高甘愿用生命去维护。
要问一个知青为了二根国家的电线杆不顾安危去抢救的牺牲精神从何而来?那么就要认真回顾中国青年运动方向尤其是建国后上山下乡运动的方向。
一、知青成长的普遍规律
“知青”,一个独特的名称,独特在六七十年代时代斑斓色彩中显眼的一块。要认识知青成长的规律,先得了解中国知青赖以产生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特殊性。
许多五零后六零后的小学到高中毕业生,一谈起知青上山下乡,都会想到毛主席“1222”指示,认为那时才开始有知青上山下乡,更有甚者,胡说是“文革”的产物。
1、上山下乡运动的起源
其实毛主席最早发出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的要求,是距离“12.22”指示发布前13年前的1955年,因河南郏县大李庄乡一批初高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而发出“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
但更早的是195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了《山东蓬莱县潮水乡关于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的文章》,就在头版发表的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劳动》,指出“高小毕业生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生产知识,成为生产能手,……他们的前途同样是无限广阔的。”
1955年8月9日,北京团市委批准我国第一个以北京市杨华为首的六十人垦荒队,开始由组织的付诸实践。
而中共中央在1956年1月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则是第一次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来筹划。也第一次提出了“下乡上山”的名词;第一次明确知识青年的内涵是专指“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
至于上山下乡中插队入户的形式,可追溯到1946年已任苏军中尉的长子毛岸英一回国,就被父亲毛主席送到农民劳模吴满有家插队入户。
由此可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中期。
2、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
五十年的合作化高潮到来,迫切需要有知识文化的高小生加入,否则,“三级核算,队为基础”的集体化道路就因无人“核算”而中途夭折;加之水利化和八字宪法等农业水利技术的推广、改良、创新无不需要有知识的青年农民参加。
六十年代上半叶,按国家战略部署,优先发展重工业,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轻工业自然只能滞后发展,而农村成了劳动力需求量最大的“广阔天地”。因为保障农业发展的农民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的投入、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知识青年参加。否则,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实施,壮大集体经济,支援工业化实现就会落空。因此到1965年的十年内,已有182.28万中小学生上山下乡。这是国民经济发展尤其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的需要。
3、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
在中苏交恶,美苏环伺,从六十年代中以大兴三线建设对抗,到七十年代中,全国三分之一军工重工内迁,大面积招工毕业生已停止,招生也随之停止,毕业生的出路依然在农村。
同时红卫兵运动暴露出来的初高中毕业生在政治素养中天生的弱点,毛主席在1968年12月12日再次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掀起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到七十年末由1600多万城市初高中毕业生奔赴乡村。
4、上山下乡运动的性质
由此可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是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民经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休戚相关,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把它归结于特定政治运动的需要而产生,是不客观违背事实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5、上山下乡运动的规律
任何经济运行都离不开政治战略目标的指引,任何政治战略目标的实现又需要经济运行成功的支撑,这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首先,在毛主席的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知识青年或知识分子无论在任何层面上要取得的为人民服务的成绩,除了极少数尖端科研人员外,唯一的道路就是与工农相集合,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如此,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也如此。即知识青年工农化,才会涌现出工农化知青的时代楷模。比如五十年初的山东掖县的高小毕业生徐廷春,58年到天津宝坻县家庄村的高小毕业生邢燕子;又如六十年代初到天津宝坻县窦家村插队落户的北京高中生侯隽、江苏省盐城县葛武公社董伙大队的高中毕业生董加耕。
在六十年末上山下乡高潮中涌现出更多的知青英模和烈士。如奔赴黑龙江大兴安岭松林区绿水林场河中救人牺牲的上海知青袁志刚,而黑龙江省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的上海知青金训华,这是全国知青中的第一位知青烈士,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在洪水中,是知青中最为杰出的一个。
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来后,几千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和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封建思想文化,不是一年二年才能从亿万人民的思想头脑里清除干净的。
比如:董加耕不考大学回家种田的事,有位农村老伯用旱烟袋敲敲他的后脑壳说:“加耕,人家读书越读越远,你呢,从城里读到乡下,我看你是读书读呆了啊。”董加耕笑了,回答说:“大伯,古话说读书越多越明理,我读了书懂得了要用知识建设新农村的道理,才回家劳动的。”
正如《人民日报》早在1953年12月 3日社论指出那样:“向目前还不愿意参加农业生产的高小毕业生和阻挠他们参加农业生产的家长进行教育,向支持这种思想因而往往制造这种社会舆论的所有农民进行教育。”知青金训华就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勇敢冲破几千年封建思想藩篱的优秀战士。
因此就要从成千上万个董家耕、金训华式的英模、烈士与贫下中农长期结合中才会逐渐消除,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才能得以真正巩固。
也之所以如此,毛主席在五十年代初就仅仅道出了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个原因——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偏重于经济。而到六十年代末,道出了第二个原因——“接受再教育很有必要”,偏重于政治思想。侧重点无论怎么不同,但核心点集中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红又专的劳动化的知识青年,或知识化的劳动人民。金训华烈士和烈士的精神只有在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毛泽东时代,才会产生。
二、高度重视知青先进典型文学创作
自从文革结束后,文学领域中异军突起的伤痕文学,大多是写知青个人或家庭的悲欢离合,从中批判社会、国家对其不公的待遇。
个人的命运与遭遇是否可写?当然可以,但必须融入时代潮流、国家命运来写个人对历史的积极作用,比如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在“一二九”救亡运动背景下,在国家民族命运巨变时,显示了主人公林道静个人命运的起伏中的成长过程。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投入民族救亡和工农群众结合之中成长为革命者的典型代表。
而金训华烈士为代表的先进知青,以自己的血与汗为改变农村科技、教育、医疗卫生落后作出的贡献,自己在这种改变中同时改造了自己而成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英模,应该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主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今天仍然具有时代价值。所以选择这些典型作为知青形象的代表,才是社会主义社会青年应当效法和受到激励,促使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不偏离毛泽东思想,也符合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政治报告》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的要求。
三、在新时期大力繁荣知青文艺创作推动当前的各项工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各项建设
进入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是否更需要金训华式的先进青年?答案是肯定的。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在继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尤其要破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糟粕,打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即争考公务员的现状。金训华烈士精神就是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成长为国家、时代的英雄,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2、坚守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阵地的需要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政治报告》中要求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在资本无序扩张的今天,自私自利、拜金主义、苟且偷生、贪污腐化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越加泛滥猖狂,这是和平演变的趋势在加速。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选择金训华式的知青英雄的文学作品,以大公无私、大我无我,为国家人民利益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的知青精神,是能净化人们的灵魂,也能激励并凝聚当代青年为毛主席开创的社会主义社会而献身,也才能阻止或延缓和平演变的速度。
3、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需要
到2049年,中国要建成四个现代化的强国,需要几代人的奋斗。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政治报告》中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文学艺术创作承担着很有效的教育重任。
在建国后三十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毕竟涌现出远远超越前述列举的英模烈士典型,是知青英雄、模范、先进分子在不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出各种不同典型的表现题材,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青文学素材宝库。
也是以各地方、民族特色艺术形式和不同作家风格表现出缤纷灿烂的各类作品,把新时代文学艺术推向新中国成立后的又一个创作高潮。
大力提倡宣传写金训华式知青英雄的文艺作品,在当代和后代的代代青年中,才会把金训华式知青当偶像崇拜,才会培养出符合二十大《政治报告》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准,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真正实现,确保毛主席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故需要继承金训华式英雄精神,就是繁荣当代文学艺术创造的营养剂,也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
2024年2月11日二次修改定稿
后记:
上海《黑土情》杂志社主编翁德坤老师,是位毛泽东思想忠诚捍卫者,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勇敢坚持者。1969年曾被分配在上港五区,但却写血书去了知青烈士金训华下乡所在地。返城后长期从事农业工作。退休后致力于宣传毛泽东思想和上山下乡运动。
在病情逐渐加重的2023年11月16日,他把我招到他家中,给了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标题,让我写成一篇文章,宣传知青金训华精神,借以纪念金训华牺牲55周年,并告诉我这篇文章没写是他心头很大的结,我向他保证一定完成。
因三场公益诉讼缠身,又加上家母病危,一直没有动笔。到1月下旬他的病越来越重,询问病情时,他亲自接电,对病情轻描淡写地说了二句,再度问起这篇文章,我知道他对该文的重视,1月底无论如何抽空执笔写作。到2024年2月11日二次修改定稿发至翁老师邮箱里,并电告完成(方老师接电),让他放心,叮嘱他病好点了再看。
直到离世前四天的25日晚上,与他通话时再次汇报了文章的主题、内容、重要段落。因为我知道在他心中此文的重量,好让他完全安心。没想到这次通话是我和翁老师在人间最后一次通话。29日得悉他驾鹤西去,追着遥寄挽联:长歌当哭一代宗师,短剑当舞三朝壮士。发布此文也借以祭奠我的楷模崇敬的翁德坤老师!叩拜。
2024年3月4日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翁德坤 余鹤元:金训华式的知青精神是新时代的青年运动方向——借此纪念金训华牺牲55周年
2024-03-06侯立虹:王银环,千万知青的代表——谈《朝阳沟》历久弥新的红火
2023-08-20•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