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懋功胜利会师,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两军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会师一处,却出现了危急,原因是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见中央红军势单力薄,仅仅剩余一万多人,且人困马乏,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粮弹奇缺。而自己率领的红四方面军,足有八万之众,而且兵精粮足,所以他就野心膨胀,意图篡夺党和红军最高领导权。
毛主席与张国焘
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人,与张国焘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斗争,一方面满足他的一些愿望,一方面驳斥他的无理要求,最主要的是对张国焘进行规劝,批评指正。此时,中央红军的力量远不如红四方面军,毛主席对张国焘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他能与中央保持一致,共同北上抗击日本侵略者。另一方面,主席也对张国焘提高警惕。
张国焘
张国焘在政治局中是少数派,他的过分要求得不到满足,无理的提议也通不过,就打算另谋出路,另起炉灶。所以,他出尔反尔,以各种奇葩理由拒不北上,反而要南下,与中央背道而驰。实际上,他所谓的“打下成都府去吃大米”的口号,能否实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之所以要南下,就是想脱离中央麾下,另起炉灶。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
红军面临分裂,党和红军的前途未卜。在此危难之际,大多数中央红军的指战员们,都坚决站在毛主席这边。然而,也有一部分红一方面军的高级将领,公开站出来支持张国焘的主张。其中有四位高级将领,表现的最积极。
长征到陕北的毛主席(左一)
这四位将领是:李卓然、何长工、邵式平和罗炳辉。这四人,都是红一方面军的高级将领,算是毛主席的嫡系,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这四人当时没看穿张国焘的真实面目,被蒙蔽,站出来公开支持他。如果是四方面军的人支持张国焘,那还有情可原,但这四人原先与张国焘毫无瓜葛,竟然也支持他,这让毛主席无法理解。后来张国焘南下失败,碰的头破血流,八万红军也伤亡过半,无奈之下,他只能再次穿越草地,北上陕甘与中央汇合。
那么,这四位“背叛”过毛主席的将领,后来都怎么样了呢?伟人跟他们记仇了吗?我们来一一介绍一番。
毛主席与朱老总在七届二中全会上
一、 李卓然
李卓然的资格很老,1922年就入党,是位老资格的党员,而且,他还是“双料”党员——中共党员和苏共党员。1929年从苏联回国后,就到上海协助周恩来工作。1930年,李卓然来到中央苏区,任秘书长,开始了与毛主席“相濡以沫”的日子,毛主席对上海来的同志,非常看重,也对李卓然委以重任。主席在第四次反围剿前失去总政委职务后赋闲在家,李卓然亲自去探望主席,危难之际等于是雪中送炭。
李卓然
长征时,李卓然任红五军团政委,遵义会议召开时,李卓然支持毛主席重返红军指挥岗位,将宝贵的一票投给了毛主席。
张国焘南下失败之后,李卓然参加了西路军,任西路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员会委员,为西路军领导人之一。西路军失败后,李卓然辗转到了新疆,后来回到延安后,任总政宣传部干教科科长,在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后,任总政宣传部部长。建国后任中宣部副部长兼马列学院院长。退休后,在主席的亲自干预下,享受正部级待遇。
二、 何长工
何长工也是位资深的老革命,他1922年入党,1927年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他的名字“长工”,也是毛主席帮他起的。何长工是标准的井冈山出来的高级军事将领,历任红28团党代表、红五军第五纵队政委、红八军军长、红一方面军前委委员、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红五军团第13军政委、粤赣军区司令员、粤赣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长征中,何长工任教导师政委,红九军团政委。
何长工
长征到陕北后,毛主席并没有因为他支持张国焘而冷淡他,反而让他出任延长、延川河防司令员兼政委,后又历任抗大第五大队大队长,抗大总教育长、副校长,东北军政大学校长,东北局军工部部长,建国后任重工业部副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
三、罗炳辉
罗炳辉将军就是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中主角罗霄的原型。他是彝族人,一位传奇将军。他与董振堂类似,都是从国民党军起义过来的。不同的是,董振堂后来率红五军加入了西路军行列,最终在高台战役中壮烈牺牲。而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罗炳辉在草地分裂时,曾公开站出来支持张国焘的南下主张,并将彭绍辉秘密写给朱老总的纸条,转交给了张国焘,这惹得张勃然大怒,亲自找彭绍辉谈话,在场的王树声大声斥责彭绍辉见到张总政委为何不敬礼?为何要反对张主席?说到激动“气愤”之处,王树声抬手就给了彭绍辉一个大耳光,而且,王树声还拔出手枪,顶在彭绍辉的脑门上,幸好朱老总在场,示意彭绍辉先出去。张国焘见朱老总发了话,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写信“告状”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罗炳辉
尽管是这样,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毛主席依然非常大度,派罗炳辉到新四军出任第一支队副支队长。要知道,开国元帅陈毅才是支队长,罗将军跟陈老总搭档,就此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后来又升任新四军第五支队支队长,新四军副军长,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46年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否则,1955年评衔时授个大将绰绰有余。
四、邵式平
说起邵式平,就离不开方志敏,他们共同领导了戈横暴动,创建了闽浙赣苏区根据地和红十军。邵式平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当年苏区流行一句顺口溜,叫:上有朱毛好主张,下有方邵打豺狼。“朱毛”自然是指朱德和毛委员,而“方邵”就是指方志敏和邵式平。1933年,邵式平率领红10军赴中央苏区,参与第四次反围剿战役,毛主席对邵式平的评价是:“能文能武,是个全才。”邵式平还有一个绰号——邵大哥,几乎人人都这样称呼他,几乎取代了他的原名。毛主席好开玩笑,也经常叫邵式平“邵大哥”,实际上,邵式平根本就没有毛主席年龄大。
邵式平与毛主席
邵式平在一、四方面军会师时,支持张国焘的南下主张。但之后主席并没有与他“记仇”,依然是重用他,1936年被任命为关中省委书记,抗大二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办事处主任,辽吉省委副书记,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建国后,毛主席亲自点名邵式平任江西省省长。当时,江西省省长的人选有好几位,分别是饶漱石、舒同、李井泉、陈奇涵,这些人都是合适的人选,当时会议上的意见不一,最后还是毛主席力排众议,一锤定音,选定邵式平为江西省政府主席。1956年,邵式平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他也是当时江西省唯一的一位候补中央委员。此后,邵式平主政江西16年之久,是全国唯一一位主政地方时间最长的省部级干部。
邵式平
有意思的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央下令江西省拨付粮食支援其他省份,但被邵式平拒绝了,毛主席得知后,也苦笑着说:“这个邵大哥啊……真是个富农。”生气归生气,主席还是体谅革命老区的不容易,此事后来也不了了之,毛主席也没有与邵式平计较。
由此可见,网络和一些报刊上所说的“主席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纯粹是胡说八道!事实就摆在这里,毛主席对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从未计较过,依旧是量才而用,他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只要他们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就照用不误。
毛主席在陕北与劳动模范交谈
历史上反对毛主席的人不在少数,但只要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毛主席一概重用。这就是伟人的风度和风采!
来源:文史高科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两大红军会师时,有四位将领公开支持张国焘,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2022-06-27•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