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资料图)
当下,有许多部门和地方都在“积极地”开展大张旗鼓、投资大、费事多、劳人废时、实效甚微、群众反感都不敢言语的活动;干了一些形式主义的“留痕性”工作,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紧跟”党中央、政治站位“颇高”;打着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旗号,“清理”了一批真正能干事想干事但“不听话”的干部,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干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抱团”发展,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既得利益”。实际上,出发点就与党中央的号召和要求背道而弛,落脚点伤害了群众的既有认可,偏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难道中央没有发现吗?
耿飚是老一辈的革命家。1991年,已经退下来的耿飚同志,重返半世纪前战斗过的陕甘宁边区陇东某县。晚饭后,他住的招待所外忽然人声鼎沸,黑压压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诉说他们对一些县乡干部的不满,怎么劝说也不肯离开。
这个县干群关系的恶化,使耿飚同志感到震动,也深为痛心。耿飚同志召集省地县的干部讲了一次话——不批评、不责备,却讲了一件往事,提了一个问题——
50多年前,耿飚同志任副旅长的129师385旅就驻扎在这里,一个战士损害了当地群众的利益,而且还很严重,旅部决定按纪律枪毙他。老百姓知道了,也是“黑压压”来了一大群人,为这个违纪的战士求情。
耿飚对父老乡亲们说,纪律是必须坚决执行的,于是老百姓都跪下了,哭着说共产党都是好人,就饶了这个战士,让他戴罪立功吧!耿飚反复说明八路军的军纪,可老百姓一个也不起来,最后,耿飚只得流泪接受了群众的要求——
故事说完了,耿飚激动地大声问道:“现在,我要问问今天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犯了事,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耿飚一问惊人,全场鸦雀无声……
耿飚之问,我们必须作出回答。“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值得我们每一个干部想一想——也许老百姓还“会”。这几十年,经济搞得不错,人民的生活从总体上有了大的提高,老百姓是看得到的,也是“见情”的。
“耿飚之问”是深刻的,是尖锐的,或许还是“逆耳”的,唯其如此,在今天尤其发聩振聋。让我们深深地想一想“耿飚之问”,以我们的行动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者:闫岩,男,汉族,1975年10月21日生,200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省委党校2018级在职研究生(在读)。先后在县广电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秦东镇政府、县档案局、省委当代陕西杂志社、省纪委监委驻省总工会纪检监察组从事与文字紧密相关的工作,目前在省纪委监委与十四运会协调议事机构办公室工作。先后发表新闻作品100余万字,获得各级各类新闻奖60余次;发表散文随笔10余万字;发表政治理论文章80余篇,著有党建文集《信仰˙学思行》,整理编辑了16万字的《夜夜灯花忆仲勋》一书。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