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样板戏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中国戏剧的一个样板间而已。在京剧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上,样板戏无疑是规模最大的一场变革,用京剧来表现革命是一次巨大的创新。
唱腔、道白、服饰、道具以及音乐均大不同于以往,而西洋管弦乐器的加入,一改传统京戏“三大件”单调的表现手段。试想杨子荣“打虎上山”那段唱腔,如没有管弦乐队高亢雄壮、淋满酣畅的伴奏,效果定会大打折扣。
我认为现代艺术创作应该从样板戏中学习借鉴的东西有很多,但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创新。不可否认的是,样板戏融入了太多的创新元素,除了唱腔、道白、服饰、道具、乐器等方面的创新之外,样板戏还在更多的方面进行创新。
比如样板戏除了以戏剧和舞剧的方式全国公演外,还制成彩色电影、电视纪录片、广播剧、唱片、中小学语文课本,甚至发行剧本、曲谐、挂图、年历、明信片、字帖、画片等,使样板戏传播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从舞台进占全国人民的精神领域,形成了“人人都唱革命样板戏”、“学唱样板戏,争做革命人”的局面,样板戏成为中国的官方戏剧,即使是一个县剧团的演员,也都会演上那么一两部样板戏。
样板戏毫无质疑的可以称之为所有艺术形式的榜样,原因就是在于它的成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一这是众多真理中用得最滥的一条。“榜样”总是从众多普通平凡的人与事物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奉为经典。
榜样可能随着时光的流逝,失去它固有的高度、棱角、位置,甚至变作一块无奇的鹅卵石,彻底潜入历史的河床之中。但我们都有称之为“回忆”的那个心理习惯,我们可以把“榜样”作为某个历史阶段的坐标。
“样板戏”作为上个世纪某段历史的特殊坐标,这个兴盛于上世纪60年代,风行于上世纪70年代,湮没于上世纪80年代,重新发掘于上世纪90年代的交织着各个时代文艺样态的文化符号,至今仍然活生生地映现在许多人的回忆之中。
这其实就是样板戏的魅力,它能够使好几代的人将其深深的回忆着,一种艺术能够在几十年后,仍然不时的被人们所提起,就是因为它的创新,它以一个特殊的姿态存活在戏曲界,这就是值得现代艺术创作值得学习的地方。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