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长期生活在黑暗之中,动物甚至人类的视觉会发生退化吗?无论是在陆地还是水中,都有很多没有眼睛或者眼睛已经退化的生物,而且这些生物大多生活在终年无光的黑暗环境中,它们的视力真的是因为黑暗的环境从而退化了吗?不妨先看几个例子:
上图中毛色闪亮、毛茸茸的小东西是一种常年生活在沙漠地区中的金毛鼹鼠,由于它们经常在沙漠中钻地前进,导致了它们不再需要它们的眼睛,在失去视力的同时,它们得到了凭借沙粒的震动感知猎物的位置的“超能力”!
墨西哥脂鲤,与普通的的鱼类长相大致相同,然而墨西哥脂鲤却没有鱼眼,使得它看起来总是给人感觉有些恐怖。墨西哥脂鲤通常能够生长到10厘米左右的长度,它们通常生活在水底的洞穴中,等待着掉进洞里的食物,然而对于是什么掉进了洞里,它们并不关心。
这种长相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十分相像的生物叫做洞螈。洞螈体长30厘米左右,由于终年生活在地下洞穴中,洞螈的“眼”已经退化,它们没有视力,但是可以通过体表的化学接收器感受环境中的光信号或者化学信号。
马达加斯加盲蛇,体长约25厘米,通常生活在洞穴中。顾名思义,这种蛇类的眼睛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极其灵敏的嗅觉。生活在黑暗处的盲蛇虽然没有眼睛,但是它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光的刺激,而且它们总会有意避开光线,从而捕捉黑暗处的昆虫。
根据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论,如果是生物的某个器官经常被使用,那么该器官就会变得非常发达;反之,如果某器官很少被使用,那么它就会退化。从这些黑暗处的生物得到“用进废退”这个理论似乎十分合理,它们在黑暗中,对于眼睛的依靠程度几乎没有,久而久之,眼睛这个高级器官就成了一个废器官,从而退化。
《科学进展》杂志上刊登了一项研究结果,对视力正常且正在发育中的洞穴鱼来说,维持视力需要消耗的能量要比它们在失明状态下高出15%。这就意味着拥有视力的生物需要摄入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自己的视力。在自然界中,摄入更多的能量就会有更大被捕食的风险,失去了视觉何尝不是一种“进化”?
我们知道,生物中的每个分子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有时基因的突变所产生的表象作用于生物的器官上。生活在黑暗中的生物在几百年前发生了一次基因变异,导致失去眼睛的功能,产生了这种变异的生物在黑暗中相较于仍然拥有视力生物生存率更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异得以遗传,最终拥有视力的个体逐渐消失,而没有视力的个体繁衍、发展。这似乎更符合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化论。
无论是“用进废退”还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最终的结果均是长期生活在黑暗中的生物的视力都是比较弱的,甚至是全盲的,因为视力对于它们来说是一种消耗自身养分却没有作用的负担,而且视力退化的生物更容易进化出其他更加灵敏的感官,节省掉视力的消耗更加有益于生存。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
作者:环球科学大观 来源:今日头条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