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把它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吴文新教授的文章《公道民本:融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本体基础》认为,基于天人合一的“公道民本”,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交会融通的本体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融通,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新形态——中国社会主义文明。现授权转发,以供研究参考。
【摘要】天人合一观是一种由内而外、从人到物的同心圆式整体观,从逻辑上内蕴着公道民本的社会历史整体观,强调了“公”与“民”对于国家社会特别是文化发展的深层根基和价值依据。“公道民本”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一脉绵延,成为中华民族理想社会的灵魂而一以贯之,不仅在先秦到隋唐诸子百家中处处可见,更在宋代以降的中华气学、理学、心学、实学等学派思潮中愈益凸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中,实践第一、世界整体性、真理与价值相统一、人民创造历史及人的自由发展等基本原理,都与中华文化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求真至善、民为邦本、人皆尧舜等基本精神相契相通。如此,“公道民本”作为一种凸显人民性的社会历史价值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遇、结合之后通过复杂的交会而实现融合、贯通及至新生的本体基础,成为中华文明新形态和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本体基础。
一、公道民本:源于天人合一的社会历史整体观
二、公道民本的中华文化资源和理论表现
三、公道民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和相契相通
四、基于公道民本的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新形态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道民本:中华文明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项目编号:21FKSB04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认识和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研究”(项目编号:19BKS179);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两创’学术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