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邱实 牟承晋:网信能力与国家实力
点击:  作者:邱实 牟承晋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8-08 09:45:36

 

1.webp (13).jpg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6月28日发表“网信能力与国家实力的总体评估”(Cyber Capabilities and National Power:A NetAssessment),称美国是唯一的“顶级”(Top Tier)网信强国,中国、俄罗斯等为“二级”网信国家(Second Tier),日本、印度等是“三级”网信国家(Third Tier)。我们曾发表文章作专题介绍。

评估结论认为,与美国相比,中国核心网信防御仍然薄弱,中国关键国家基础设施的网信适应性政策,仅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一时间,世界各大媒体以“中国的网信实力至少落后美国十年”(China's cyber power at least a decade behind the U.S.)为题,作了相关报道(或渲染)。

对此,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简称CEIP)于7月9日发表一篇评论,题为:“西方国家不应误判中国的网信能力”(The West Should Not Be Complacent About China's Cyber Capabilities)。其中强调:中国领导人正着眼于长期战略,因此,西方国家政府的明智之举是,不要低估北京。
虽然CEIP的评论并没有完全否定IISS的研究和评估,但是CEIP评论中的一个观点值得关注与思考。即,在持续发展的网络化“信息环境”中,发现、解决和评估问题(或能力)的思维方式及应对方法,不应局限于某个特定时间、某个局部场景、某个具体现象、某个…。随着网信能力演进为国家实力的标志,对网信空间(或信息环境)的能力对比、评估和判断,已成为制定或调整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其中,自信源于知彼知己。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EIP)创立于1910年,自称是一个无党派的国际事务智库,致力于推进国家间合作并促进美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CEIP的评论与IISS的评估相互补充、借鉴,更加发人深省,更有利于我们知彼知己。

以下是CEIP评论的参考译文,请注意鉴别。
 
西方国家不应误判中国的网信能力

上周《金融时报》的头条新闻让人松了一口气:“中国的网信实力至少落后美国十年”,这是对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的一份重要报告的反响。IISS的报告发现,只有美国在网信领域的各个方面具备世界领先的能力,而将中国评估为二级状态。这些发现似乎让西方流行的说法有所缓解,即中国将很快在网信空间取得主导地位,即使目前不是。那么西方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能就此得以宽慰吗?其实不然。
 
为什么网信能力对比是困难的?

首先,评估一个国家的网信能力必须认识到相关联的挑战,重要的是判断网信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战略层面。拥有某种能力仅仅是叙事的一部分,最终评估的是这种能力与连贯性战略的结合,以达到预期的结果,并且获取的利益大于付出的成本。这就如同于两个拳击手在比赛前要对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而这只是“例行公事”(the tale of the tape),也是拳击竞赛中的一个环节。

其次,中国正在网信空间推行其独特的战略。不同于任何其它空间领域,网信空间能够为各国提供塑造环境并以创新方式开发环境的更多机会。由于中国的网信战略明显倾向于在避免直接对抗的门槛之下运作,因此,将其能力与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直接对比,并不能充分地认识中国在网信空间的优势。按如此方式,类似于拳击的竞争就乱套了,因为参赛的双方都决意要主导对拳击场的设计,而且对比赛的规则有着极为不同的想法。
 
在国外窃取机密,在国内控制信息

评估中国网信行动的影响,需要分析以间谍活动为重点的境外行动和以信息控制为重点的国内行动。间谍活动包括盗窃知识产权、窃取个人数据和入侵战略系统。2021年3月发现对微软电子邮件系统(Exchange Server)漏洞的大规模渗透,以及2015年美国政府的数百万人员的个人敏感数据被窃,凸显了中国为寻求获取此类信息而入侵相关系统的规模及范围。窃取有关F-35战斗机研发的机密数据,是中国利用网信能力以替代传统情报手段窃取机密的最为突出的例子之一。

这些广泛的案例使我们能够确定性地评估,中国窃取大量信息并对受保护网络的广泛入侵之能力和意图。评估中国的网信能力,更具挑战性和更有意义的工作,是调查这些行动所达到的效果。与任何间谍活动一样,有效性不是通过所获取的信息量来衡量,而是通过从信息中所获得的情报价值来衡量,这点至关重要。就中国的网信间谍活动而言,评估被窃取情报的价值变得日趋复杂,因为许多网信行动似乎旨在收集信息或确保成功地入侵系统,这些信息可能在未来会变得有价值。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在与美国及其盟国的长期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在某个特定时间点对北京实力的任何局部(“截图”,Snapshot)评估,都难以捕捉到中国网信间谍活动的最终效果。
 
独特的中国网信战略

虽然西方的战略家们通常将网信空间(Cyberspace)作为并列于空基、陆基、海基和太空的第五个领域,但是,北京将网信空间视为更广泛的信息空间(Information Space)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种差异不仅是在语义上,而且是为中国网信作战创建了一种战略逻辑,其中的重点不是控制网信空间,而是控制信息。这种方法的目标是保护国内的政治稳定(与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密不可分),同时推动中国领导人所谓的经济信息化(informatization of the economy)

实际上,这意味着中国通过对人工智能和电子支付等技术的巨额投资,形成对所有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编织结构,并作为工具对每个公民进行数字化监控。国家对信息空间控制的关注也体现在中国决心主导数字化技术的全球标准制定,并确定以国家控制为中心的互联网(Internet)全球治理框架。

与北京在境外的间谍活动一样,中国在国内的网信能力部署,是其实现在中长期内单一战略的组成部分,但这并不表示中国领导人没有意识到短期内要产生可见效果的压力。而中国作为网信大国所展现出独特的战略,使任何从局部(“截图”)的观察中感到宽慰的人都可能会错失这些特征。

对国家网信能力的综合评估(例如IISS提出的观点),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对比不同国家的能力充满困难。中国正在部署其网信能力以实现其长期的战略目标,使得国与国之间对比效果更是难以判定。中国领导人不断地强调“漫漫征程未有穷期”(progress on a long journey)的主题,这一点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他最近的宣言中得到阐明,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

关于中国与西方大国在网信空间的能力对比,更为准确的新闻头条将会承认,中国网信力量的影响至少在未来十年才会显现出来。
 
(作者:邱实,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牟承晋,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