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战争的较量,最终是文化的较量
点击:  作者:余爱水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时间:2015-05-30 15:10:10

  

1.jpg

 

【写在前面】习主席强调:“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回顾我军80多年的历史,正是因为强烈的文化自信,我们才会在内外交困的艰难处境下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会在日寇的血腥屠杀下坚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才会在武器装备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一次次展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文化自信不仅是先进军事文化的鲜明特质,也是我军不断壮大的力量源泉。

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影响下,时下部分人表现出“自卑自弃”的文化心态,对西方强势文化顶礼膜拜、言必称西方,而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革命传统文化则抱有成见,认为是过时的、守旧的文化。这种不自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军营,对强军事业极为不利。

自信才能自尊,自信才能自强。强军路上,我们只有具备革命先辈那样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展现直面挑战、披荆斩棘的魄力与胆识;才能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走向超越。

 

(一)

 

军队乃至战争的较量,最终是文化的较量。

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认同的民族,必然是凝聚力、生命力强大的民族;一支有着强烈文化自豪感的军队,必然是自信力、战斗力强大的军队。我们打造强军文化,实现文化强军,首先要对中华民族及人民军队的优秀文化怀有深知深爱和无比的自信。唯此,强军的底气才更充足,根基才更牢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世人惊叹。加文·孟席斯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叙述:当朱棣指示姚广孝率领2180名学者进行包罗万象、长达4000卷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编纂工程时,处于文艺复兴前夜的欧洲,对印刷术还一无所知。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多次感叹:当我们还不知道如何认字书写的时候,中国已经到处都是书籍了。他对儒家更是推崇备至: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决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从中国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军事文化,亦是卷帙浩繁、光彩夺目、光耀后人。《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及其臣下封胡、风后、力牧等人就留有兵书数十篇,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大量兵书著录。及至近代,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更把军事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中华文化是文明的集大成者。从天文地理到政治经济,从兵家谋略到戏曲文艺,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释道和谐共生。中华文化经受了曲折历史和时代的磨难与考验,经受了各种异域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却巍如泰山、绵延不断、魅力四射。即便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自强等思想,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推崇的文化典范。其传承之悠久,内涵之丰厚,生命力之旺盛,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文化和文明能与之相媲美。

回望过去,我们的文化一度遥遥领先、引领潮流,只是到了近代,比封建制度先进的资本主义出现以后,我们在转型和创新上放慢了脚步。今天,中华民族迎来新一轮的蓬勃振兴,新一轮的文化长征号角已然吹响,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和自豪:一个充分发扬中华文化、实现文化强军的历史机遇再次光临。

 

(二)

 

梁启超说: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

文化植根于历史,又影响历史。军事文化,体现着军队及社会对待军事的价值取向、观念意识和精神风尚,更深刻影响着民族和国家对于安全威胁的因应方式。

中华民族自诞生起,就以昂扬雄健之气概,敢于开拓之勇力,青春蓬发之精神,创造着属于民族的荣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翻阅史书,春秋时代,侠客遍地、武士风行,贵族圣贤讲求文武双修,大都下马能文、上马能武。孔子倡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射箭)和御(骑马)均为当时重要武艺。那时候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那些逐鹿争雄的大国,个个强悍善战。伍子胥头悬国门,荆轲易水诀别,项羽力拔山兮,田横五百壮士杀身成仁,无数气吞山河、慷慨悲壮的故事千古传颂。

及至强汉,尚武之风日盛,卫霍横扫大漠,张骞西域凿空,班固投笔从戎,耿恭绝域逞雄。公元前36年冬,大汉王朝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统率4万汉胡大军,奔袭三千里击灭北匈奴,斩郅支单于于康居城下,留下千古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正是中国人骨子里血性刚强的展露,是中华民族激昂豪迈的回响。

盛唐富国强兵。气度恢弘的诗歌,不少反映出建功沙场为当时人所热衷。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等等。

与这种刚劲之风相伴而生的,是辉煌的军事文化。百家争鸣、千川汇聚。兵家独树一帜,被誉为世界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部军事著作。英国空军元帅约翰·史来瑟曾惊叹道:孙子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他的思想多么惊人的时新——把一切词句稍加变换,他的话就像昨天刚写出来的一样。老子、墨子、管子、荀子等学派也有自己的兵学见解。儒家认为,立国之本是足食、足兵、民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与西方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尚武并非唯暴力论。从我们的先人造字止戈即可看出,使用武力是为了制止、消灭暴力。中华武德崇尚义战人和,孙武认为有道是夺取胜利首要条件,管子也认为举之必义,吴起强调先和而造大事,孙膑主张以人为贵。《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就是说,早在上古炎黄氏族融合时代,黄帝之所以能最终被诸侯尊为天子,就在于崇尚武功的黄帝把修德振兵结合起来,不仅尚武,而且善于联合和兼容其他氏族部落。”“强兵和平统一起来,这是中华民族武德的大智慧。

从制敌谋略到治军思维,再到崇仁尚义的战争观,以及充盈其间的爱国忧民之情怀、舍身报国之担当、忠肝义胆之气概、勇猛无畏之血性、昂扬豪迈之精神,千年历史波澜壮阔,创造了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哺育了历代忠贞为国的铮铮将士和民族英雄,至今仍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和持续不衰的魅力。

 

(三)

 

如果说,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尚武之风,造就了中国军事文化的第一座高峰;那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则迎来了中国军事文化发展新的黄金时代

有军史专家统计,人民军队自建军以来,共打过大小400多个战役,败仗仅有10个。

这支军队,起家一穷二白,却像大熔炉一样,有着能够熔化一切的无穷力量。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共188万人,包括将领1500余名,涉及陆军240个师,海军大小舰艇97艘,空军飞机128架。188万来自敌对营垒的官兵,全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转化、改造了。解放军派去一名指导员,就能彻底改造百十人的一个连,派去几百人的工作团,就能彻底改造几万人的一个军或一个兵团。这在世界五千年战争史上,独一无二。

这支军队,一度只有小米加步枪,却勇猛无畏、令敌胆寒。1900年,两万多人的八国联军便可横行中国直入北京;可是在1950年,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十六国联军刚接近中国东北边境便被志愿军打得大败而逃。朝鲜空战,美空军飞行员有相当一部分参加过二战,飞行时间均1000小时以上。年轻的人民空军飞行员,个人飞行时间仅100小时左右,飞喷气式飞机的时间平均只有20多小时。就是这样一支军队,以空中拼刺刀的豪气,迎击世界头号强敌。美国飞行员后来心有余悸地说:他们好像要跳出飞机和我们近身格斗似的。松骨峰战斗,志愿军战士邢玉堂被美军凝固汽油弹击中,他带着呼呼火苗扑向敌人。在这个火人面前,美军士兵只能看见那把尖头带血的刺刀,他们由于恐惧而浑身僵硬。邢玉堂连续刺倒几个敌人后,紧紧抱住一个美国兵,咬住他的耳朵,两条胳膊像铁钳一样箍住敌人肉体,直到两人都烧成焦炭。一次又一次殊死搏斗,志愿军以落后装备顶住了强敌进攻,创下世所罕见的壮举。斯大林得知这一仗的情况,不禁感慨:中国军队真是一支伟大的军队!

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渡河精神、南泥湾精神、抗大精神、狼牙山精神、老航校精神、上甘岭精神,到空中铁拳精神、海上猛虎精神、神威精神、两山精神,从南沙精神、红其拉甫精神、甘巴拉精神,到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从黄继光精神、邱少云精神,到雷锋精神、王杰精神,等等,每一种精神背后都是一卷史诗、一座丰碑、一个宝库。正如毛泽东所言,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80多年的非凡征程,人民军队造就了一个个至今难以复制的奇迹,不仅开创了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的新局面,对于世界军事舞台也已产生并将继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四)

 

思往日深者,见未来远。

文化的力量,是最持久最顽强发挥作用的力量,也是能最终制胜的力量。那么,人民军队制胜的文化基因是什么?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胜利之魂——

在解放军那里,党指挥枪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美军如是感叹,在战争中还从未发现一支健全的共产党军队陷入解体。不管这支军队如何遭到惨败,损失如何严重,或者近期根本看不见胜利的前景,他们总是能从暂时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只要党组织还保持完好,他们就有抵御能力,避免在肉体和精神上陷入崩溃

三湾改编开始了一个创举,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创举一经建立就显示出巨大威力,成为我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时就讲,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陈云也曾说过:我们的军队也会打败仗,但是打不垮。被人家俘虏去,还一个一个跑回来。在别的军队里头,一个连长、团长、师长反水,就可以把队伍带走,可是我们的军队不是这样。某个什么反水,下面的战士可以把他杀了,不跟他去。这是什么力量呢?这是党的力量。

官兵一致、尊干爱兵、实行三大民主,激发出无穷战力——

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准备效仿共产党,宣布派前线1/3的兵力到日军后方开展游击战,以打游击起家的中共亦为中国人,中共可以打游击战,国军当亦能打游击。但这么多的国民党军进入敌后,对日游击却没有打成。为了训练游击战的干部,蒋介石于1939年在湖南衡山开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主要请第18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所率的一批八路军教员任课。

共产党的教员们坦率地介绍,打游击战的根本前提是军民打成一片,官兵同甘共苦,并列举了八路军从总司令到士兵都吃一样的伙食、穿一样的衣服的例子。国民党军官听后无不叹息:不要说军长、师长,就是要求自己部队的连长与士兵过一样的生活也办不到。

依照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结合我们的实际,发展形成了以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为主要内容的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一以贯之地坚持下来。官兵们所享有的民主的深度、质量及氛围,都是其他任何军队不可比的。

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使胜利有了最深厚的力量之源——

70多年前,延安宝塔山下一篇《为人民服务》传颂至今,道出了这支军队的宗旨本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人民军队不仅用热血和生命保卫人民幸福生活、诠释着宗旨本色,也时时处处体现着为民之情和爱民之心。

朝鲜战场一次激烈山地防御战中,志愿军从正面一次次发起冲锋,伤亡惨重却攻势不减。开始韩国军人不理解,中国军人为什么不改换一个进攻方向。后来才发现,山头两侧下方是朝鲜村庄,中国军队如果从侧面发起进攻,很容易伤及无辜朝鲜百姓。这一发现,使韩国军人的良心受到极大震撼。

20113月日本地震,在遭受核污染威胁的福岛附近地区,日本自卫队官兵以自己健康为由拒绝进入灾区。当地市长非常气愤,指着日本军人说:中国的解放军救灾时怎么都能处处冲在前面呢?

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自然赢得了最广泛的拥护与支持,这样的军队如何不能取得胜利?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广大老百姓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到战场上的故事,至今令人动容。

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人民军队还总结创造了一系列思想理论、方针原则和战略战术,游击战十六字诀、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等,无不闪耀着深邃智慧的光辉。

纵观古今中外,不论是军事思想、优良传统,还是制度设计,人民军队独特的文化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是世界军事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灵魂命脉。

 

(五)

 

1924年冬,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在给友人梁实秋的信中,忧心忡忡地说我国前途之危险不独政治、经济有被人征服之虑,且有文化被人征服之祸患。文化之征服甚于其他方面之征服千百倍之。杜渐防微之责,舍我辈其谁堪任之!

时间走过了近一个世纪,如今,闻一多先生的忧患却更为真切。

地球越来越了,文化的交流融合越来越多了。一些西方国家以历史终结论自居,不无得意地认为,他们的制度已成为主导世界发展的大趋向、是唯一的一条道路,并几乎是强制性地向世界推行他们的文化价值标准。

西方分化瓦解苏联,就是从否定苏共苏军历史开始的。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丑化、妖魔化,企图通过歪曲、篡改、抹黑我党我军历史,动摇我们的价值观,动摇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根基,最终达到推翻共产党领导、搞垮支解中国的图谋。网络上对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的诋毁,就是西方意识形态领域渗透输入的表现及结果。

防范和解决这些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在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里,我们发声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造成文化输入思维惯势,以为西方标准就代表世界标准,缺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精神,文以铸之。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核心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也不应该改变。在文化趋同的全球化浪潮中,亦不例外。我们需要持续改革开放,但东方的智慧,不但不能在全球化现代化当中迷失,还应当继续传承和发扬,这是我们民族的血脉。站在时代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我们当有客观的心态和认知,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的底气,有面对西方文化攻心而屹立潮头的政治定力,有辨别真伪、批判抵御不良外来文化的深刻洞察力。

面对网络上一些不怀好意者歪曲我党我军历史、选择性解读历史,我们要敢于亮剑,争夺制网权、制言权;面对有的大国的对外霸权,西方媒体闭而不言、一叶障目,我们要率先主导发声,让世界听到正确的声音,以文化的力量回击文化的进攻,在军事软实力的较量中决战决胜。

 

(六)

 

国际社会纷纷扰扰。当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渐渐不得人心,觉醒过来的人们发现,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模式才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才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有一种现象令人深思。当年,我们打不过别人时,被别人无情地打过,打得很厉害,而且长期挨打;然而今天,当我们已经具备打击别人能力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采取粗暴的方式,开动战争机器,用武力去解决问题。我们用行动为全世界作出了示范和榜样,与一些国家的霸权主义形成了鲜明对照。一个民族的崇高和伟大与否,高下立现。

中国文化骨子里是勇敢的、坚毅的、顽强的,从不存有怯懦与屈服。最集中、最深刻的体现: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什么?但是,我们文化的血液里还更具有包容与和谐。我们应对少数国家的公开挑衅,完全可以采取非常强硬的姿态,但这是否是最理性、最科学、最对我们和对世界有利的方式呢?时代的发展,要求国际社会有问题坐下来商谈,用时间换空间,用时间化解各种矛盾冲突。许多问题并不是靠强硬就能解决的。当然,也不是靠一味妥协退让就能解决。我们需要懂得,在解决相互间矛盾争议中,不能简单地用强硬与柔和这两种标准来衡量,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方式手段可供选用。

我们应当超越或强或软的思维定势和观念束缚,运用更高的智慧、更多的途径、更丰富的工具、更创新的理念,来勇敢地、理性地、科学地、有效地面对和处理各种复杂局势、重大问题、尖锐矛盾和两难困境,从而把我们处理国际事务和利益争端的格局带向一片新的天地。这就是我们在古老传统文化土壤之上孕育出的当代中国的崭新民族文化和崭新军事文化。

当然,军事功能有其天性,从而国家处理矛盾冲突的方式手段选择有其合理区间,既有上限,也有下限,一旦触碰下限时,无疑会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不必担心的。

 

(七)

 

亨利·基辛格博士在《论中国》一书中如此表述:把现实变为历史,人人都可以做到,因为时光在流逝;但是要想反转过来,让历史变为现实,却只有中国人可以做到。

66年风雨沧桑之磨砺,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披荆斩棘的探索和披坚执锐的创新,给古老的中国添加了无限的青春活力,不断再现历史的辉煌。

习主席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全军政工会上明确要求,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培养部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我们要教育年轻官兵对自身文化有很好的了解,在深化认识中传承红色基因。当下,一些官兵不能保持我军优良传统,就是因为对我军文化发展形成历史、根源知之不多、理解不够,不懂蕴含其中的宝贵价值,乃至产生模糊认识。读懂了我们的过去,才能深刻理解人民军队的文化内核,才能从内心深处洋溢出无比的自豪;同时,要善于鉴别比较,认清域外对我文化输出的侵略立场、政治图谋,不为浮云遮望眼,培塑具有中国精神的军人品格,以更自信的姿态奋进在强军路上。

我们要不断创新内涵、延续优势,增强文化的生命活力。正如列宁所言: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但它实质上是和旧东西根本不同,是更高级的东西。文化自信不是沉湎于以往的故事,而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创出更大的自信。弘扬军事文化并不是复古,目的是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在传承好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和血脉的同时,吸纳外域军事文化的有益成分,丰厚自身文化素养,使之成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战斗力,继续不断地塑造忠诚之师、智慧之师、神勇之师、严明之师、正义之师。

我们的文化要不断漂洋过海,不断放射出永远的、崭新的、铺天盖地的光芒,照耀人类前行步伐,引领影响世界。要构筑出强军所需要的空天文化、海洋文化、网络文化,在这些方面展现我们文化的魅力,使我们的文化始终站在世界的顶端和前沿,让国际社会认知我们的文化自信,不由自主地为中国文化叫好”“点赞,从异域的声音中感受另一种文化的高尚和先进,由此而产生一种绝妙的自信。

放眼全球,中国魅力日益展现。一路一带的开辟,惠及沿途诸多国家,吸引全球目光。亚投行的发起创设,引来五六十个国家踊跃加入,涵盖除美国、加拿大、日本之外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高铁纵横万里,正向国外奔驰。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行动,一声令下,人民军队毅然拯救危急,世界为之赞叹。尽管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从未有过称霸意愿,但中国必然强大起来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和世界必须接受的结果。

穿越80多年历史的天空,一道道兴国之光正照耀着我们的前进之路。持续纠风除弊,洗涤了尘埃污垢,人民军队更加焕发生机;新一轮改革大幕已然拉启,为我们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我们应朝气勃发、敢破敢立、开拓进取。文化强军,正逢其时;强军文化,当立时代潮头。

 

(来源:《解放军报》201552709版)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